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06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06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溪的温和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甚至噤若寒蝉,来之前六百人中大多数人认为姬溪是要借着这次的宴会缓解前几日兵围刑部之事,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姬溪既然会爆发的这么突兀,这么彻底,在宴会的前半段还和颜悦色呢,可一眨眼间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声色俱厉。

    张统的忠心日月可鉴,姬溪的严厉无情令张统心寒万分,可他毕竟是个忠厚的人,所以没有当场和姬溪翻脸,也没有说任何不当的话,低着头走出了姬府。

    姬溪暗叹口气,心中却不后悔,所谓不破不立,想要瓦解旧部们的蛮横,便必须要雷霆扫落叶之势,彻底断绝他们的希望,否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张统灰溜溜的走了,姬溪却毫不放松,继续喝道:“谁能告诉我,张锋罪当如何?怎么,都哑巴了。”

    没人开口,良久后张锋自己开口了:“死罪,小弟甘愿领死。”

    闻言,有人送了口气,有人的心却揪紧,于是先前替二麻子求情的声音再次响起,且这一次更加的激烈,毕竟二麻子只是被打,而张锋却是要被杀。

    求情的声音如海如潮,可姬溪却一点松口的意思的都没有,甚至变本加厉的又揪出了几人,所犯的罪全是死罪。其中,有酒后伤人的,有克扣军饷的,有打架斗殴的,有官商勾结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犯的都是死罪,姬溪本念及他们都是自己的老部下,且犯的都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声张,在暗中给他们抹干净屁股,了不起提点几句便算了事。可现在,姬溪不想再替他们抹屁股了,所以他一股脑的爆发了出来。

    在姬溪这般的逼迫下,终于有人爆发了,张福猛的抬起头,悲切的道:“末将等知罪了,请将军不要责罚众兄弟,自此后,我等不再为难徐庶便是。”

    姬溪等的就是这句话,但却不会同意这句话。

    只听姬溪道:“混账,难道你等以为我是为了徐庶吗?好,既如此,老子今天就让你们清楚明白,老子为什么不杀徐庶。来人,把徐庶带上来。”

    徐庶早就被押解在姬府等候,被带上来后诧然的左右观望,饶是以徐庶的聪明,一时间也搞不懂姬溪到底在卖什么官司。

第356章 还是有些妇人之仁() 
徐庶被带上来后,姬溪冷脸说:“徐庶,你可知罪?”

    徐庶一头雾水,姬溪也视线没有给他透气,他不知道姬溪到底要干什么,于是明智的选择不予回答,将头低下,悉听尊便的意思一览无余。

    姬溪便继续说:“刘备乱臣贼子,其罪当诛,你助纣为孽,惑乱天下,亦是死罪,今日我要杀你,你可服气?”

    徐庶直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姬溪杀与不杀他于他而言并无甚要紧,于是还不说话,算是默认了。

    姬溪满意的点点头,后转而对众人说:“现在,老子要杀徐庶,你们可有为徐庶求情的?”

    此话一说,莫说张福,张安等人,便是徐庶和姬昀这般的聪明人都大为惊讶,觉得姬溪此话问的实在是有失水准,张福等人有怎么会为徐庶求情呢?

    果不其然,姬溪问话之后,没有一个人开口。姬溪狂笑几声,站起身来,走到场中,说:“我待尔等如兄弟,你们可以替我去死,我也可以替你们去死,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打仗不是为了个人恩怨。”顿了一下,姬溪继续说:“若然只以一己功名为重,那么我可以给尔等万贯家财,让你们荣华一生,而尔等若还想与我并肩,我便要跟你们说道说道。”

    “第一,尔等要以天下为先,我之所以不杀徐庶,便是以天下为先,此人的才干,尔等应当清楚,若然杀之,于天下何其可惜。第二,尔等要自归自律,要守规矩,天下不是我姬家的天下,更不是尔等的天下,尔等仗着我姬溪的权势,作威作福久矣,往日我睁只眼闭只眼,但往后绝对不行。”

    “今日,我可以对你们所有人既往不咎,但我要给你们两个选择,其一,退出军旅,我姬家只要尚在一日,便保你荣华富贵,其二,留在军中助我匡扶天下,建功立业,这条路我不敢保证能带着你们走到底,但却能保证带着你们走的壮怀激烈,但是,自此后,我将对尔等一视同仁,再敢犯禁者,杀无赦。”

    “何去何从,尔等自己选择。”

    一番话,姬溪说的发自肺腑,他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这番话做铺垫。此时的关山旧部,早已被姬溪弄的心怀激荡不能自已,往日的点点滴滴具皆心头萦绕,在这种时候做的决定,必会铭记一生,在这种时候,顾虑会远比平常冷静的时候少,但却更加有助于一个人发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意识。

    这的确是姬溪的温和,他循序渐进的将所有人逼上了一个抉择的路口,给的他们一个毕生难忘的选择,更直白的告诉他们,踏上他们抉择好的路,一辈子便再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姬溪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姬溪不是完人,他无法同意姬昀那一劳永逸的办法,只能再给旧部们一次机会,或者说也给他一次机会。

    有人感受到了姬溪的诚心,当然也有人没有感受到,甚至会有人在心中心怀怨恨,但姬溪却顾不了许多了,他已经决定,日后不管是谁犯禁,定不轻饶。

    然而不管旧部们心中如何想,终归是没有人离开军中,这让姬溪欣慰的心中又有些失落,他愿意相信所有人都认可了他说的话,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怕眼前的这些旧部中,有不少人还抱着侥幸的想法甚至是怀着阴暗的心思,但这些,姬溪已经管不了这么许多了。

    人各有命,机会既然已经给了,往日的日子里,一切按规矩办事。

    遣散旧部,姬溪亲自为徐庶松开束缚。徐庶复杂的看着姬溪,良久说道:“明公重情重义,却怕另有小人,须知人心多变,这天下最难防的便是人心。今日明公此举,怕会留有祸端。个中深浅,往明公深思防范。”

    姬溪凝重的点了点头,今日的种种作为确实不尽如人意,但他又能怎么办呢,在情义上,姬溪永远是主观的,他会做一些自认为对的事情,但结果却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可纵然如此,姬溪仍旧初心不改。

    不管怎么说,经过今日这么一闹,不会再有人要求姬溪杀掉徐庶了。所以,对徐庶的安排,姬溪另做了计较。

    邀请徐庶入宴,再不谈前事,姬溪和徐庶谈及了西域和丝绸之路。在这一点上,徐庶没有藏拙,尽展所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姬溪和姬昀对视一眼,具皆肯定的点了点头,于是,姬溪郑重的说:“我欲请陛下再设西域都护府,不知元直意下如何?”

    徐庶说:“明公目光深远,徐某甚为钦佩。”

    这么说,便代表徐庶非常赞同。要知道,自当年班锐兵败被杀之后,姬溪并没有多余的功夫去重整西域,只能玉门关,由得西域去战火纷飞。而此一时彼一时也,眼下天下四分,十三州局势变的稳定,战机自然而然的变少,四方人马也变的越来越谨慎,不会轻易的给其他三方机会。

    如此一来,四方便只能寻求自身的发展,而还有什么比扩大领土甚至是外出掠夺更能发展自身呢?所以,姬溪早有兵出玉门关,将西域划入版图,而后再开丝绸之路的想法。只是一直一来,姬溪诸事缠身,实在抽不出空,这出征西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功成的,姬溪自己去不了,交给别人吧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本来,姬溪从未将徐庶放在人选之内,而因为黄四娘的缘故,姬溪却不知不觉的开始用心的观察徐庶,并将徐庶往哪个人选上靠拢,而后越来越觉得徐庶合适。为什么合适呢?徐庶的本事自然不用多说,除此之外尚有两点让姬溪笃定。其一,徐庶是一个极为忠心的人,他认准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一定会矢志不渝的,这一点,从他对刘备的态度便可见一般。其二,徐庶不会辅佐姬溪,姬溪也不会将之放离,让他闲居在长安吧,不单是对人才的浪费,想必徐庶自己也会因为闲闷而郁郁寡欢。但出征西域就不一样了,其本质上是为了大汉开疆扩土,并不是与刘备为敌。

第357章 美人计和离间计() 
姬溪想的挺好,然而一个巴掌终归是拍不响的,当姬溪对徐庶陈述了他的想法和主意之后,徐庶久久不语,没有回复。姬溪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个决定对徐庶的重要性,是以没有过多催促,让下人将徐庶待下去休息,并对徐庶说:“元直,我真切的希望你能答应我的邀请,为大汉出一份力,让史册写上你徐庶的名字。”

    徐庶叹了口气,还是拿不定主意,便跟着下人离去。而后,场中便只剩下了姬家这三个兄弟。

    姬渊说:“大哥,今日是不是对关山的兄弟们有些过分了。”

    姬昀却叹气说:“此番摊牌,于大哥而言当属为心无愧,然人心诡谲,以后必须多加提防啊。”

    姬溪说了句意味不明的话:“忍受孤独,是一个强者必备的素质。”

    至晚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席间,姬溪玩笑似的对家里的几个女人说:“我准备让徐庶去征西域,但那家伙还有心结。现而今,能解徐庶心结的只有你们的好姐妹了,现在,该你们为你们的好姐妹出谋划策喽。”

    闻言,家中几个女人顿时松了口气,她们和黄四娘的关系确实好,如今听闻徐庶性命无忧,立刻替黄四娘赶到高兴。姬月更是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想办法让徐庶同意姬溪的调派。

    说做就做,姬月当即便遣人去请蔡琰和黄四娘,二女到来之后,众女找了个僻静的偏厅,叽叽喳喳的谈到了深夜,也不知道在谈些什么。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姬溪估摸着大体跳不出美人计这个范畴,而至于黄四娘是如何实施的,姬溪非常有兴趣知道,但却明智的选择充耳不闻,不加任何关注。

    结果是好的,五日后,徐庶衣冠肃正的找到了姬溪,正式答应为朝廷出征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姬溪大喜过望,立刻招来了姬昀和吕春,四人整整谈论了一个日夜,定下了许多出征的事宜以及应有的应变。

    第二日,姬溪在朝堂上力荐徐庶为征西将军,将出征西域一事提上了日程。

    反对的声音必然有,而且还不少,不过,以姬溪为领头的团体据理力争,很快便打掉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半个月后,诸事已定。

    徐庶为征西将军,领凉州刺史,姬溪将沈熊,许勇,庞德三人指派为其副将,率三旅之兵,共计一万六千余,于七月初七歃血出师。

    这期间,在姬月的督导下,徐庶和黄四娘成了婚。大婚当日,姬溪没有送什么礼物,他只是亲自到了黄府,将黄琬这个老儿生拉硬拽了过来。

    父女数年不相认,同处长安却形同陌路,然而血脉情深,再见面时万分唏嘘,前仇近怨随风消散,执手泪眼,尽弃前嫌。

    经此一事,黄四娘对姬家更是感恩戴德,曾私下里对姬月说,待到她和徐庶有了孩子,会送来长安由姬府照料。对此,姬月代姬溪答应了,这里面必然有为质的嫌疑,但不管是姬月还是黄四娘,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她们更看重自身的情谊。有的时候,情谊里面也要有手段,如果对方不能包容你的手段,那么自身便要再仔细思考双方的情谊是否真的是情谊了。

    眼见着歃血出师的日子越来越接近,这一日,姬溪却突然截获了一份信件。

    信是写给徐庶的,写信的人是刘备。信中的大概意思是,刘备同意徐庶在出征途中转道天水,劫掠秦州后经祁山如川蜀,主仆再续前缘。

    这封信是答复信,那么便表明徐庶事先已经和刘备勾结在了一起,如果这封信是真的,那么朝廷乃至姬溪将承受难以想象的损失,祁山道和天水秦州只怕必将落到刘备的手中。

    那么,这封信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对此,姬溪和姬昀再次有了截然相反的意见。

    姬溪认为这是假的,他认为这是刘备的离间计,他选择相信徐庶。

    姬昀却认为这封信是真的,或者说,姬昀认为信中所言之事有可能发生,而只要有可能发生便会有风险,姬昀是一个务求将所有风险排除在外的人,所以,他不愿冒这个风险,更言之可以代替徐庶出征西域。

    姬昀代替徐庶,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姬溪却连想都没想便拒绝了,不为别的,吕春两个月后就要生了,这个时候让姬昀出征,姬月不打死他才怪,再者说,姬溪也舍不得姬昀再离开自己的身边,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