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07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07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让姬昀出征,姬月不打死他才怪,再者说,姬溪也舍不得姬昀再离开自己的身边,还有,姬昀在朝中的作用远比他出征西域要大得多。

    姬溪不同意,姬昀却坚持,二人相持不下,险些要吵了起来的时候,姬月施施然走进书房,细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我相信徐庶,更相信四娘,这定是大耳贼的离间计。”

    姬昀无奈,他对姬溪和姬月对徐庶的认同颇为不认同,但没办法,姬溪和姬月都打定主意了,他知道再劝无用,于是,他只能说:“即便相信徐庶,也不可不防,这样吧,我先行一步,暗中入天水戒备,而大哥这边,不必声张,且在出征之日将此信密封教给徐庶,着其入了西域境内方能打开。”

    闻言,姬溪眼睛一亮,嘿嘿笑道:“你小子,也不知长了几个心眼。”

    姬昀浅笑,知道姬溪既然这么说,便等于同意了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日,姬溪在朝堂上为姬昀请假,说姬昀偶感风寒,需要再加休养几天。臣工们不疑有他,却不知此时的姬昀已经在长安百里之外,正一路风尘的向天水秦州赶去。

    又几日后,七月初七,长安直城门外三军肃列,天子亲自登坛歃血祭天,正式敕封徐庶,沈熊,许勇,庞德等人,而后三声鼓罢,大军开拔,向西行去。

    姬溪送了徐庶十里,临别时,姬溪将那封截获的信交给了徐庶,并告知说,必须等到进入了西域方能打开,饶是徐庶智谋通天,也不甚理解姬溪的用意,不过姬溪既然坚持,徐庶便也应了下来。

第358章 贸易() 
徐庶进入天水境内的时候,隐约中察觉到了阵阵杀机,然而不管他怎生试探,却始终找不到任何破绽,于是乎只能将那丝若隐若现的杀机埋在心底,一路提心吊胆的开过了天水进了河西,进了河西之后,那股杀机立刻消失无踪,如此徐庶才放下心来。

    殊不知在徐庶看不见的地方,姬昀也放下了心,莞尔笑道:“还是大哥和大姐眼光好,也罢,徐庶既然没有反心,于大汉而言却是幸事。”

    而后,姬昀便将之前的部署全部归置妥当,便回了长安。

    却说徐庶在玉门关修整数日后,大军一涌而出,数日奔袭,先夺瓜州,再破敦煌,连战连捷,很快便在塞外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西域各方势力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敦煌稳定下来后,徐庶想起了当初姬溪交给他的信,便让黄四娘取来给她看。

    看着黄四娘怪异的眼神,徐庶哑然失笑道:“显然你早就看过了,你呀,真是不守规矩。”继而又说:“既然你已经看过了,那我也就不看了,你直接说吧。”

    黄四娘没好气的将信扔给徐庶,白眼道:“哼,你自己看。瞧瞧这封信是谁些给你的。”

    徐庶犹疑着结果信件,打开第一眼便认出这是刘备的笔迹,待读完全信,徐庶的脸色彻底的阴沉了下来,重重的将手中信件仍在地上,怒吼曰:“刘备负我,气煞我也。”

    黄四娘也气道:“妄你对那大耳贼忠心耿耿,他对你呢,他写这封信,摆明了是想要姬家大哥杀了你,我黄家也得给你陪葬,卑鄙小人,用心何其歹毒。所幸姬家大哥有慧眼,没有相信,否则你说我们死的冤不冤。”

    徐庶重重的跺脚,好长时间才回复平静,方才叹道:“唉,往日如烟,随他去吧,自此后,我与刘备恩断义绝。”

    看出徐庶的心伤,黄四娘便没有继续往徐庶的伤口上撒盐,反而温言宽慰。正说话间,徐庶忽的面色再次一边,细细回想,想到了当初在天水境内那若隐若现的杀机。

    见徐庶神色有异,黄四娘问:“怎么了?”

    徐庶久久不答,半响后忽的恍然大悟。徐庶却是当时人杰,仅这片刻间便想通了那杀机的来龙去脉。此时他几乎可以确定,当时姬昀就在天水,且已经对他布下了环环杀机,而已当时他几番探查无果来看,姬昀用兵比他强出甚多,这代表着只要他一有异动,便是必死的结局。

    徐庶知道,姬家兄弟在对他恩威并施,姬溪无条件的相信他,而姬昀却在暗中防着他,里外里,却让徐庶认清了三件事情。其一,姬溪是个好领导,值得徐庶全身心的托付。第二,刘备是个口蜜腹剑的真小人,道貌岸然的外表下藏的是颗龌龊的心,不可再和刘备有来往。其三,姬昀的本事远在他徐庶之上,这便是在给徐庶示威。

    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认清了现实,徐庶的心中再无羁绊,对黄四娘叹了一句“姬家兄弟,各个人中龙凤,我不及也”后,便再也没有对前事做任何的回应,在往后的日子里,一心一意的周旋于西域各方势力中,纵横捭阖,一步步的,稳扎稳打的完成朝廷和姬溪交给他的重担。

    西域之事暂且不论,让我们将目光放回长安。

    大半年的休养生息,长安终于消除了年前的守卫战留下的隐患,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而随着天下四分,终年战乱的阴霾在百姓的心头渐渐消散,大多数的百姓并没有有那么强的令他观念,他们只需要知道,诸侯割据的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了,再不会随时随地的出现战乱,在他们的心中,这无疑已经预示着太平时代的来临。

    百姓们的精气神日渐强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加之今年全国范围内风调雨顺,金秋大获丰收,朝廷也没有在这种时候增加赋税,于是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余粮。

    饱暖思**,太平丧人心,这不,百姓们手里刚有点钱,便有许多人想着享受了。

    有需求便会有供应,于是乎,商业的兴盛也再所难免。各行各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姬家拥有普天下最大的商号,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在这个时候,姬月做出了一项让姬溪瞠目结舌的改革,其先是趁着天下商业刚刚兴起的时机将姬家名下所有的店铺资产全部变卖,等于是放弃了面向普罗大众的零售业。而后,她将全部的财力全部投向了商队,她利用商队将关中的物资运出去,运给魏国,蜀国,吴国,运出玉门关,运至塞外,且不断的向外延伸。商队的流转,便代表着物资的流转,在这流转之间,无尽的财富无尽的流向姬家。

    这他娘的是什么,这他娘的是贸易啊,姬溪实在想不到,姬月竟然能精明到这种程度,对此,姬溪除了敬佩之外再无其他。

    而且,从某一方面上,姬月的事业有助于天下的一统,所以,姬溪对姬月的事业非常的支持。他亲自找到刘协,将姬家商号和皇家挂上了钩,而后让刘协明旨曹操三人,令其打开国门接受姬家的商队。于此同时,姬溪也手书了三封信,随圣旨送给了曹操三人,信中,姬溪用远超这个时代的大局观为曹操三人陈述贸易的重要性已经对他们各自经济发展的促进性。

    其实,三方手下各有能人,又怎么会看不清这贸易对经济的促进性呢,于是,他们具皆表示会接纳姬家的商队且会对其进行保护,而他们的条件是,他们自己的商队也要得到同样的优待和政策。

    姬溪没有理由不同意,他也不在乎,他还希望这样的贸易发展的越多越好,因为姬溪坚信自家的商队能够独占鳌头,毕竟自家早已在这行闯荡数年,有着无限的经验,姬溪不相信干不过其他的竞争对手。

    姬溪没有说出口的是,当有一天,姬家能在金融帝国中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时,其对曹操三方的制约将是难以想象的。

第359章 章台街() 
然而贸易这种事情,对平头老百姓来说终归是太过遥远,便说此时的长安,大多数人们还在懵懂之中,在他们的津津乐道中,从不曾出现姬家的商队,反而对姬家今日又变卖了多少家业提及甚多。甚至有人认为,姬家出了大事情,如此急着变卖家业可能意味了姬家的没落即将开始。

    当然,有脱手的,就有接受的,百姓们出了议论姬家外,议论更多的,还是某某从姬家接手了什么店铺,什么什么地方又新开了一家什么门类的店铺。

    社会是个大烘炉,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当整个长安都处于这种热烈中时,姬溪也无法置身事外。这不,八月底的一天,姬溪接到了一封邀请函,且还是一家妓馆开业的邀请函。

    对于这个时代有妓馆,姬溪一点都不惊讶。妓女起于夏桀,当时叫家妓,至春秋时,管仲设“女闾”,便是经营妓馆的开始,至大汉,高祖刘邦好女色,于是这股风气愈发助长,现已颇成规模。

    长安城中有条街,名为章台,内设妓馆无数,风行长安数百年而经久不衰,便在往年战乱之时都还能经营,由此可见,这是个多么稳当的行业。

    现而今,战乱平息,更多的妓馆在章台街接踵而起,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且恩客络绎不绝,财源滚滚。

    说实话,姬溪早就想去见识见识了,可一直不敢去,也没人敢邀请他去,其中的原因自然不必多说了。至于手中的这封请柬,却是姬月给他的。

    当时姬溪的第一个反应是姬月在试探他,于是立刻表决心诉衷肠,说自己到死也不会去那种地方。直到姬月好笑的看着他说,那间妓馆是清倌时,且是姬月的一个好友开的时,姬溪才略微放心一些,可还是不敢松口,只说自己不去。

    清倌也是妓馆,不过确实妓馆中的一股清流,其内做的不是皮肉生意,招揽的客人也全是一些风流名士,风雅的很,当然,要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皮肉之间的碰撞还是会发生的,只不过那样的碰撞似乎更高级一些。

    姬月所说的这间妓馆,确实是一个清倌,其老板是个女人,名叫唐婉,说起这个清倌老板,还是绕不开黄四娘。黄四娘交友广阔,三教九流无所不识,和黄四娘相处久了,渐渐的也和黄四娘要好的朋友熟识,这唐婉便是其中之一。

    初识唐婉时,便知唐婉是个歌妓,虽说卖艺不卖身吧,但总归是卖的,是以姬月起初时对其颇为看不起,但架不住黄四娘的热心肠,是以多见了几面,渐渐的,姬月发现了唐婉灵魂深处的清高和有趣,她本也是个寻常女子,是故一来二去间倒和唐婉有了些交情,只不过并未深交而已。

    此番唐婉趁着这大势,聚拢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打算自己出来单干,打算弄一个纯碎的清倌,为世间那些受苦受难的姐妹做个表率。可唐婉没钱没势,在那鱼龙混杂的章台街根本就站不住脚,于是乎,只能来求助姬月。

    听了唐婉的自述和抱负之后,姬月大为赞同,当场给了唐婉千两黄金作为资本,而后更是许诺唐婉开业之初会叫姬溪亲自去给她捧场。于是才有了给姬溪请柬一事。

    姬溪心里是想去的,所有极为坚决的回绝了数次后,终于心安理得的甚至欣喜若狂的答应了姬月,且还信誓旦旦的保证到时候绝对做个正人君子。

    收到请柬时八月底,开业时间是九月九,这之间的十来日姬溪过的颇为胶着,心急火燎的希望着时间能够快些到九月九,由此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确实很少有不憧憬这之类的事情的。

    这中间,姬溪生怕姬月反悔,所幸,姬月的态度非常的坚决,商队的事物也多,姬月没有对九月九的事情过多在意,如此姬溪才有惊无险的终于等到了九月九的这一天。

    九月九当晚,姬溪神色如常的在家中吃了晚饭,而后假装忘记了今晚的事情般的走进了书房,直到姬月提醒了他,他才做出恍然大悟状,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走出姬府,就差没有一步三回头了。

    殊不知,刚出了姬府,姬溪便心急的加快了步法,且还在埋怨姬月怎么这么晚才提醒他,别等到了地方好戏都结束了那还了得。

    到了地方姬溪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此时的章台街才刚刚开始热闹而已。

    走在章台街上,姬溪破天荒的有些羞涩,于是乎不自觉的学着路上行人的样子板着脸一本正经,又和路上行人一样拿眼角不断的四处扫。

    这么一扫,姬溪顿时有些挪不动步了,我的乖乖,要么说妓女这个行业历经数千年还能经久不衰呢?他娘的,太刺激了。

    一路走马观花,姬溪在心花怒放的同时又有些头晕脑胀,姬溪认定是被脂粉熏的,当然,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好不容易按耐住想要朝那几家热闹的妓馆走去的冲动,姬溪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婉君阁。

    初进婉君阁,姬溪顿时耳目一新,此地与外面的花街柳巷宛若两个世界,外面喧嚣,这里寂静,外面奢靡,这里淡雅,悠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