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34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34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府正堂,一家人都在,姬溪,姬渊,姬昀,姬月,貂蝉,吕浅,姬蔓,刘民,飘雪。姬昀跪在正中,姬溪高坐上首。具皆无言,诡异的寂静。

    良久,良久,许是受不了这压抑了,姬月站起身道:“反了就反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元状,你起来,我看谁敢怎么你。”

    若是别的事情,姬昀顺着姬月的话也就起来了,可此时他的犯的事情,却不是能因姬月的一句话而解决的,所以,姬昀仿若没有听到似的,一动也不敢动。

    姬月气的浑身颤抖,转而向姬溪吼道:“你想怎的,还想杀了元状不成,来,你杀啊,你先杀了我吧。”

    是啊,事到如今,姬溪又能怎样呢,一切都已成定局,杀了姬昀也没用,而且,姬溪会杀姬昀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姬溪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掀了桌子,暴吼一声:“气煞我也。”而后,步履沉重的走出了正堂。

    姬溪的怒火无处安放,所以,他要释放,他要杀人。离开姬府,即刻召集了一旅之师,而后,横行长安。

    首先来到了章台街。

    婉君阁,唐婉跪扶在地,等候着姬溪的发落,姬溪此时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全部,这唐婉也是中了醉风楼秘术的其中之一,她的人物也只是将姬溪拉到这章台街中。所以,姬溪没有杀唐婉,而是将唐婉驱除出了长安,任其自生自灭。

    明月轩,早在事发便被控制,早已关门谢客。姬溪步入其中,曹昂尚还故作不知的迎接,可姬溪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下令道:“除曹昂外,一个不留,杀。”曹昂神色大变,却没有任何阻止的能力,只能眼看着此地所有的人被一一斩杀,这些人,乃是他全部的心腹。血泊中,姬溪问:“傅瑄何在?”曹昂不答。姬溪便令道:“传我令,通缉傅瑄,凡事与傅瑄有联系者,皆斩。”

    醉风楼,同样处于歇业状态。姬溪走进去,迎面而来的是万兽奔腾,声势骇人心魄。姬溪扬剑怒吼曰:“魑魅魍魉,安敢惑我心智,给老子散。”何为金口玉言?此时的姬溪,便是金口玉言,当人的灵魂强横到一定的程度时,确实可是撼天动地,宵小秘术又何足道哉。只见,瞬时间万兽消散,目中恢复清明,黑袍人,唐倩,青璇具皆立于场中严阵以待。唐倩冲出,想要依仗自身武艺刺杀姬溪。然而姬溪的武艺更在唐倩之上,只三个回合,便刺中唐倩胸口,使其倒在血泊之中。继而,姬溪直向其他人冲去,亲卫们亦皆举起了屠刀。黑袍人身死,青璇身死,所有人都死了,唐倩却没死,姬溪刺中了她的胸口,不想她的心脏却是在右边,是以侥幸逃了一命。姬溪见状,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却派人将其救治,而后看押起来。

    姬溪没有去钦天监,因为他知道史子眇不在,而在何后那里。所以,姬溪直接去了万寿宫,何后的宫殿。在万寿宫,姬溪见到了何后,见到了史子眇,还见到了唐姬。

    再见唐妃,姬溪心中更加复杂,复杂之外,更多的是愤怒,要知道,这江山,本来应该是刘辩的,这唐姬,也应该是刘辩的,而刘辩的,应该是属于他姬溪的。姬溪为了姬月等家人,不想做皇帝,他全身心的为这个国家付出,可得来是什么,是所有应该属于他的一切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样的感觉,令姬溪发狂。

第414章 终于反了() 
姬溪看向唐姬,问:"王妃也参与了?"

    唐姬不答,复杂的看着姬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孩子刘民,她知道姬溪视刘民如己出,也感激姬溪对她们的恩德,然而,矛盾从一开始变产生了,不可调和。

    史子渺的事情,何后的事情,与东吴勾结的事情,唐姬都没有参与,但是她全部都知情,知情而不报,存的是什么心思,昭然若揭。

    唐姬有心置身事外,但她知道何后不会允许她这么做。

    何后当然要拉着唐姬,唐姬是刘民的母亲,姬溪可能不会在乎她何后,却绝对会顾及唐姬的身份,所以,当事情败露后,何后第一时间便将唐姬请到了万寿宫,其意便是想让姬溪投鼠忌器。

    那么,姬溪会投鼠忌器吗?答案是会,也不会。姬溪会顾及刘民的感受,但就算没有刘民,姬溪也不会杀唐姬的,不止唐姬,姬溪连何后都不会杀。因为不管怎么说,何后总是自身这副躯体的生母,虽然姬溪非常不喜欢何后,但总会受到刘辩灵魂的影响。

    姬溪此来,只是单纯的要取史子渺的性命。所以,见唐姬不答话,姬溪叹了口气,出乎何后和唐姬预料的直接略过了二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史子渺。

    姬溪的话直接了当:"你是自己动手,还是我替你动手?"

    当此危机关头,史子渺仍旧笑的云淡风清,甚至对姬溪的威胁无动于衷,只是深情的望着何后,娓娓道:"你没有机会了,随我走吧,天涯海角,我都会随你左右。"

    史子渺的深情倒是出乎姬溪的预料,不过,姬溪杀了史子渺的决心却没有丝毫的动摇,冷哼道:"走?你想走哪去?今夜,你必死无疑。"

    没有得到何后回应的史子渺,有些阴霾的看向姬溪,说:"贫道要走,你拦不住。"

    姬溪冷笑:"你可以试试。"继而先行下令:"来人,请太后和王妃入内休息。"

    这时,何后忽地开口,却是对史子渺说的:"这些年,苦了你了,今日,你我緣尽,你若能走,便走吧。"

    史子渺焦急的道:"你还不死心吗?他纵使不杀你,你也难再见天日啊。与我走吧,功名利禄,对你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何后面色灰敗,叹口气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到如今,我也任命了。不过,我终究是太后,不能流落。莫再多言,去吧。"

    彼时,已有恃从上前去请何后和唐姬,姬溪的侍卫也正从殿外拥进来。姬溪咪着眼睛嘲讽:"矫情,给老子弄死这个妖道。"

    事实证明,史子渺风轻云淡的底气还是有的,只见其大袖一挥,霎时间风起云涌,云雾弥漫开来竟使得殿内伸手不见五指。

    姬溪执剑在手,冷喝道:"守住殿门。"

    凝神摸索,殿内因这突起的变故一片慌乱,所幸姬溪的亲卫训练有素,几个呼吸间便恢复了镇定,几人自发的站到了殿门处,另有七人缓缓的向姬溪围了过来。姬溪冷声道:"刁虫小技,此地已经被我团团围住,劝你束手就擒,我可留你全尸。"

    姬溪侧耳听着,用耳朵辨别敌我,然而耳朵听见的,却没有任何的敌人,史子渺似乎从殿内消失了。

    呼吸声由急促到缓慢,渐至微不可闻,姬溪再次感觉到了滔天的睡意,可是,面对这诡异的秘术,姬溪却有一种无力之感。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朦胧中听到一声叹息:“你既然不愿意随我走,那么,我再替你办最后一件事情吧。”

    什么事情呢?姬溪想着,忽的,一股彻骨的寒意自内心深处升起,随之,姬溪清晰的感觉到死神的接近。

    那感觉是那么的清晰,姬溪甚至能看到死神那狰狞的模样,恐惧,不可自制的袭来,那是一种面对命运的无力感。

    似乎真的马上要死了,在那刹那间,姬溪的汗毛炸起,随之而起的,还有姬溪那不服输的意志。

    执剑的手臂,很是沉重,仿佛压上了一座山,姬溪有劈山的意志,也有劈山的决心,所以,这座山被姬溪劈开了,随之劈开的,还有史子渺的脑袋。

    整个过程中,姬溪无知无觉,一切都是本能的反应,待到清醒时,云雾消散,殿内的所有人尚还神色恍惚,史子渺的尸体悄无声息的躺在姬溪的脚下。

    尘埃落定,何后看着史子眇的尸体神情萧索,久久不语。唐姬眼中有恐惧,身体有些发抖,终究什么都没有说。二人对视一眼,只能无奈的等着那未知的命运的到来。

    姬溪又能怎么处置他们呢?他甚至不能说什么话,只能转身走出万寿宫。而在他走出万寿宫之后,有侍卫进来将唐姬请回了弘农王府,继而,万寿宫被封,自此后,万寿宫成为了冷宫,不会见于经传,但却会成为事实。

    至于弘农王府,姬溪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来禁闭了何后之后,凭唐妃一人很难再惹出什么是非了。且,姬溪已经下定了决心,自今日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连皇帝也不例外。

    最后一站,自然便是临华殿了,那里,是皇帝刘协的居所。

    临华殿中,冷冷清清,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空旷的大殿中一个侍从都没有,只有刘协,田丰,杨修三人相对而坐,却对而无言。

    姬溪走进来,径自走到刘协的对面,跪拜行礼后,自顾自的站起,直言道:“陛下当以国事为重,不应沉迷于女色。故请陛下下旨,赐死贵妃灵宓。”

    没有说刘协与曹操勾结的事情,这种事情也不能说,所以,姬溪只是要刘协赐死灵宓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刘协沉默不语,想要以沉默来表达自身的态度,然而,姬溪此言只是在通知刘协而已,根本就不需要刘协回答或是应承。

    所以,姬溪直接下令道:“传陛下圣旨,灵宓以美色误国,赐白绫,即刻行刑。”

    闻言,刘协嚯的站起身来,怒指姬溪,却说不出话来。杨修替刘协说了:“大胆姬溪,你眼里还有没有君臣之礼。”

    姬溪怒视道:“闭嘴,当老子不敢杀人不成。”

    在姬溪赤裸裸的威逼下,要么委曲求全,要么粉身脆骨,最终,刘协,田丰,杨修三人选择了前者。

第415章 与蔡邕的长谈() 
雍和十年的八月,姬溪受封秦王,随之,姬溪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汉第一国贼。曹操,孙坚,刘备三人早已称王,可天下人对此三人的辱骂远不及姬溪。很奇怪不是吗?但这却是真实存在的。或许天下人觉得,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称王,与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吧。

    姬溪受封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搬家,他将自己的家搬到了洛阳,家人们都跟着姬溪迁往了洛阳,除了姬昀,吕浅,寒衣例外。将姬昀一家人留在长安,倒不是因为姬溪还在恼怒姬昀的自作主张,而是因为长安乃至关中需要有一个人坐镇,而这个人,还有比姬昀更合适的吗?

    长安的朝廷,依然还在,却已经成为了姬昀的一言堂,大小事务,全由姬昀一人做主,有不从着,不论是谁,具杀之。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堂笼罩在一片阴霾之内,上至天子,下至朝臣,无不胆战心惊,噤若寒蝉。在这个过程中,死者无数。最终,还是要臣服于姬昀的铁血,无他,姬溪离开长安的时候给姬昀留下了十个旅的兵力。

    过程中,阻碍还是有的,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吏部尚书蔡邕,这个已达古稀之年的老头,对大汉的拳拳之心日月可见,他抱着必死的决心找到了姬昀。

    姬昀谁都敢杀,却不敢对蔡邕不敬。实在是因为蔡邕和姬家的关系实在太深,他的女儿蔡琰是姬月的好姐妹,他的女婿是吕春是姬溪的莫逆之交,他的学生姬蔓是姬昀的亲姐姐,便是姬昀自己,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蔡邕当年的谏言居功至伟。

    有这层层的关系在,面对蔡邕,姬昀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好在姬昀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肯下功夫,这世间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说不通的人,当然也不会有达不成的共识。

    所以,姬昀没有回避蔡邕,而是选择和蔡邕坐而论道。

    一杯香茗,两人独坐。

    姬昀:“先生可知,陛下外连曹魏,险些葬送了大汉四百年江山。”

    蔡邕:“陛下受奸臣蒙蔽,然终归是天子,尔等所为,与叛贼何异?”

    姬昀:“陛下勤政爱民,乃国之圣主,我姬家甚敬之,绝无反叛之心。”

    蔡邕:“哼,你大哥封王,你独断朝纲,不是国贼又是什么。今日老夫前来便是要劝你,天道有常,轮转不住,莫要逆天行事,成千古罪人。”

    姬昀:“先生错了,是非功过,自有史官留笔,后人评判,我姬家问心无愧,乃顺天而行。”

    蔡邕:“狡辩。这便是你姬家的态度吗?”

    姬昀:“先生莫急,且听学生细细道来。”

    蔡邕不说话,目光炯炯的盯着姬昀。姬昀浅笑,缓慢而坚定的继续道:“今日之陛下好似商之太甲,有强国之志,有安民之心,有宏图壮志,想独揽乾坤。然,思虑不周,目光短浅,非我姬家霸道,实因天下四分,枭雄并起,眼下战火虽熄灭,久之必乱。先生扪心自问,若无我姬家,若无我大哥姬溪,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