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39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39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仍旧是那嗜血的菩萨。

    黯然神伤,多半是因为情事,如姬渊这般的人,如姬渊这般年纪,似乎情事缠身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却正因为姬渊的纯良初心,他的情伤比之常人要难夺过的多,偏偏,此伤他只能憋在心里,谁都不能说,哪怕是最亲最近的人,都不能说。

    说了又能如何呢?徒增烦恼而已,不止是给自己增加烦恼,更是给家人们增加烦恼。他曾发誓此生对貂蝉不离不弃,他知道自己是貂蝉的全部,更知道自己不能有负貂蝉。

    他知道自己最理智的方法是忘记那惊鸿一蹩,然而情这东西,又怎是说忘就能忘的。

    或许,但单纯的人便越容易钻进牛角尖吧,姬蔓是这样,姬渊同样是这样,剪不断,理还乱,姬蔓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那么,姬渊呢?

第424章 声声慢() 
初恋,顾名思义是说,人的爱情萌发的最初部分。也可以说是人第一次尝到“情”的滋味,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比如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他不一定要爱她,但是他对她的喜欢是独一无二不能被别人轻易替代的。

    有人说,初恋是一个人一生最刻骨铭心的回忆,对此,我们不做评论。只是从未有人发觉过,姬渊也是有初恋的,而且姬渊的初恋,不是貂蝉,在攻占云中城之前,姬渊甚至不知晓那人儿的名字。

    还记得十年前,姬渊护送姬昀出门求师,辗转多地,历时半年找到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司马微,可姬渊却直到一年多后才从新回到姬溪的身边,当年的姬溪和姬月曾多次问他这半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姬渊总是住口不言,他不会说谎,但会沉默,久而久之,见姬渊并没有什么异样,姬溪和姬月也就不问了,十年过去,更是早已将此事抛于脑后。

    那么,那半年多的时间里,姬渊经历了些什么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杀了几个拦路的毛贼,救了一家人而已。像这种事情,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姬渊做了数十次,当真没有什么出奇。出奇的是,那家人中有个女儿,二八年华,清丽脱俗,出水芙蓉,姬渊只见了一眼,便刻在了心上,再也忘不掉。

    准确的说,姬渊看了那女孩好多眼,但那女孩却真的只见过姬渊一面,倒不是女孩太多高傲看不起姬渊,而是姬渊自身太过木讷,救了人后竟然一句话都没有说,本能的转身走了,不管那家人怎生叫唤留步,他愣是连停也没停,更不曾留下姓名。

    走出老远后的姬渊,陡然后悔莫及,可以他那木讷的性子,让他回去却是绝无可能的,又实在想再见到那女孩,怎么办呢?好在姬渊有一身好武艺,他竟干出了暗中折返,藏于暗中偷窥的戏码。

    勇气这东西,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能一夫当关的,能愤而杀人的,能不畏生死的,却不一定有勇气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姬渊无疑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悲剧,大多数时也正是这样产生的。姬渊暗中将他们自中原护送到了幽州,历时两月有余,这期间,只敢藏在远处偷偷的瞧,却从未提起过勇气走出去攀谈,连制造个偶遇的勇气都没有。

    眼看着一家人在幽州范阳落了户,眼看着一家人住进了公孙瓒的府邸,姬渊的仍是提不起勇气,甚至有些自卑。当时的公孙瓒,是一个强大的诸侯,而姬家,仍只不过是个不显于天下的小势力而已,门不当户不对,姬渊为自己的懦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于是乎,他甚至没有去他听那家人到底姓什么便黯然回返。

    然而,世事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姬渊为自己找的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借口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逆转。先是姬渊在姬溪与吕布的渭水一战中横空出世,战败吕布,一时风头无二,继而随姬溪征战关中,数月间荡平关中成为远超于公孙瓒的一个势力,而公孙瓒那边呢,则被袁绍所灭。

    彼时,姬渊只要能开上一句口,甚至是给姬溪些暗示,姬溪必定有很大的把握将那家人弄到观众来,并促成这桩婚事。

    可偏偏,姬渊还是难以启口,一拖再拖,拖着拖着,貂蝉以死明志,姬渊娶了貂蝉。娶貂蝉,姬渊并不后悔,且认为是绝大的幸运。然,那个梦中的人儿,此生只怕只能回转于梦中了。

    时间的威力是无穷的,日子久了,心中的情感会慢慢的沉淀,久而久之,梦中的人影也就变的淡了,可诡异的是,梦中的人影越是淡化,便越是神化,一如梦魇,勾人心魄,或许真如世人所说,越是求之不得的东西,便越是寤寐求之的东西吧。

    姬渊对貂蝉的感情,天地可鉴,他是一个好男人,所以,他从未将自己内心深处的野望付诸丝毫的行动,甚至没有表露出分毫,虽然在随后的日子里,以姬家的权势可以轻而易举的满足他的欲望,但为了貂蝉,他甘愿放弃。

    十年过去了,姬渊一如既往的纯良敦厚,也会从当年的愣头小伙变的沉静内敛,热血仍在,却学会了控制。控制,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最显著的标签,或许,控制便是而立吧

    当姬渊学会了控制,渐渐的,想起那个人儿的时候变的少了,那个人儿出现在梦中的次数也开始变少,直至数月不曾会于梦中,或许,一直这么持续下去的话,真能忘记吧。

    可老天爷的乐趣所在,似乎便是捉弄那些迷茫于命运与现实之间的男女,在这云中城中,姬渊偶然的惊鸿一蹩,见到了那个梦牵梦绕的身影,那个身影早已淡化,然初见之,便急剧的便的饱满起来,十年的淡化,不及那惊鸿一蹩。

    姬渊终于知道,女子是甄家的女儿,名叫甄宓,五年前嫁于袁熙为妻,此时袁熙仓皇出挑,家眷被困在了云中城成为了俘虏。

    后世李清照有首诗写的太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想来若是李清照也能如姬溪那般穿越到这个时代,当是最了解姬渊的人,这曲《声声慢》,岂不正是为姬渊量身定做的。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将要忘却之时遇旧时相识,愁!梦中之人嫁做他人妻,愁!梦牵梦绕不得美人侧目,愁!堪摘不得摘,十年只虚度,愁!凄凄惨惨戚戚,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甄宓早已忘记当年那救命恩人的模样,自然也不会记得姬渊,然而姬渊却慌了乱了,于是他只能守着窗儿,独自怎生的黑。

第425章 突如其来的爆发() 
庆功酒在继续,气氛很热烈,却没有人注意姬渊的黯然神伤,因为姬渊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这么一副沉默的样子。

    云中城能打下来,黄忠和姬渊居功至伟,眼下黄忠伤重不能出席,姬渊自然便成了本次庆功会唯一的主角,是以姬渊虽然沉默,可前来敬酒的将士仍是络绎不绝。

    姬渊的战力无双,然而酒量却就那么回事情,将士们来敬酒,又不能不喝,是以庆功会才刚过半,姬渊便已经有些不胜酒力了。高顺熟知姬渊的酒量,加上姬渊的伤势还没有痊愈,便笑着替姬渊挡酒,大家哄哄闹闹,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具都微醺之余,忽的有一大大咧咧的将领提议找些歌舞来助兴,高顺也有些喝多了,所以虽然明知道此举有些触及军法,可一来这是庆功酒,二来也该让将士们发泄一下连日来的压力。所以笑骂两句便同意了,着人去安排歌舞。

    对此,姬渊眉头微皱,却也不好当场发作,所幸若只是请些歌舞助兴的话,也无伤大雅,于是姬渊没有出言阻止。

    却不料,派去寻歌舞的是个有眼无珠,胆大妄为的愣头青,他愣是把袁熙府中的歌舞给带来了,好死不死的,他还把甄宓给压解来了。

    见一群女子神色惊慌的被推挤进来,特别是看到甄宓那张羞辱愤怒的娇颜,姬渊的脸瞬时间寒了下来。然而,却没有人在意。

    将士们轰笑着让甄宓领舞,甄宓誓死不从,神态坚决,很快的便惹起了众怒,污言碎语随之而出,恐吓之言四处风起。

    余者抵不住压力,终是起舞,甄宓却摇着嘴唇,虽身体瑟瑟发抖,眼睛中却是一片视死如归的坚决。

    甄宓的不识时务,立刻惹恼了包括高顺在内的所有将士。想来也是,己方为了攻占云中城,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若是别人的军队,只怕破城之日早就屠城了,而眼下他们只是要求献舞一曲,在众将士看来已经极尽仁慈了,甄宓仍旧不给面子,且还保持着贞洁烈女的神态,将士们发火愤怒是必然的,是情有可原的。

    对错,在太多太多的时候是无法准确的分辨的,如此刻,站在甄宓的立场,她要宁死不屈,这是对的。而站在将士们的立场,你是阶下之囚,你不听话,我便可以杀了你,这又有什么错呢。

    可站在姬渊的角度看呢,一边是同袍,一边是心心念念之人,该如何抉择,姬渊想不清楚,然而身体却替他下了决定。当有将士凶神恶煞向甄宓打去时,姬渊的身体本能的站起来,一个简单的跨步便挡在了甄宓的身前,又本能的一掌拍出,那将士如何抵挡的住姬渊的巨力,瞬时间翻滚出去三丈之远,一路上压翻桌椅,撞倒不少人等。

    突然的变故,惊呆了众人,霎时间,场面一片寂静,大家不约而同的,诧异的看向姬渊。

    高顺神色有些恼怒,此地他的军衔最大,姬渊虽是姬溪的弟弟,又是军中战神,可归根结底,现而今不过是个旅长而已,此番作为,无疑是不尊重高顺这个师长的表现。

    若是别人,高顺当然想怎么罚便怎么罚,可面对姬渊,高顺还真拿捏不定该怎么办,要是姬渊懂得服个软,道声鲁莽那还好办,可偏偏姬渊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此时尚还拿着愤怒的目光紧盯着高顺呢。

    高顺被盯的一头雾水,暗想姬渊这是吃错了什么药了,怎么今日如此反常。

    心中疑惑,更是骑虎难下,姬渊无缘无故的打伤了将士,按理说绝对是要罚的,可看姬渊的样子,很显然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对姬渊的性子极为了解的高顺知道,当姬渊认为自己没错的时候,只有姬溪可以不讲理的罚他,其他人连他的身边都靠近不了,又如何罚他。眼下姬溪远在洛阳,谁又能制的住姬渊。

    关键时刻,贾诩出来圆场,却对姬渊的鲁莽出手只字不提,直接略过了姬渊反而向高顺发难:“将军可是喝多了,难道连军法都忘了吗?军中不许饮酒,今日庆功倒可以理解,想来王上也不会问责,但军中不许淫乱欺凌乃是铁律,诸位将军犯此铁律,本官定当禀报王上,制尔等军法。”

    这话说的没错,却应该在传歌舞之前说,这出了事情再说,明显是有些不伦不类。但这话的巧妙之处在于,贾诩说出了一个对错,就军法而论,确实是诸将错了,姬渊挺身而出阻止,当然是对的。更巧妙之处在于,贾诩知道姬渊不能有错,因为姬渊错了谁也罚不了他,到头来只能更难看,所以,这个委屈只能高顺咽下。

    高顺仍旧想不通姬渊为何好端端的一反常态,却听懂了贾诩的弦外之音,苦笑一声,而后配合的对那个被打的将士笑骂道:“你个杀才,混账东西,堂堂男子汉竟然对一个女人动手,你他娘的丢不丢人,云虎不打你,老子都想打你,死了没有,没死的话给老子站起来继续喝酒。”

    被贾诩这么一提醒,被高顺这么一骂,那被打的将士顿时红了脸,被骗的当真以为自己犯了错,自己挨打是应该的,而后,强撑着翻身坐起,作揖赔罪,而后高顺宽宏大量的饶恕了他,而后继续喝酒。

    瞧,刹那的僵局在贾诩和高顺的一唱一和间瞬时间瓦解。再次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景象。而甄宓及那些歌舞也不在适合待在这里了,便由军士们驱赶着退了出去。

    见状,姬渊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他本能的出手,可出手之后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他看向高顺的目光是愤怒,却不是对高顺的愤怒,而是对自己的愤怒,愤怒于自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所幸,有贾诩这个聪明人在,使他不必说一句话便安然的度过了难关,于是,姬渊退回原位后感激了看了贾诩一看,却没有看到贾诩若有所思的眼神和微皱的眉头。

    如贾诩这班人,擅于见微知著,姬渊的反常必然代表着什么,而他作为军师的责任,便是将所有的反常了然于心,以便更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