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5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5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姬溪也不恼,随手就结果老人递过来的吃食,就那么蹲在路边和这些老人天南海北的聊天,而且很多时候都能把这些老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众人随意的聊着天,张老汉却突然插了句嘴,说:“小哥年纪也不小了吧,打算什么时候娶亲啊?”

    姬溪大言不惭的说:“我要是想娶,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一老汉调笑道:“那是自然的,可是,你娶的媳妇能进的了你的姬家门吗?”

    姬溪当然懂这老汉的意思,便很是硬气的说:“怎么进不了,谁敢拦我试试?看我不打断她的腿。”

    闻言,众老汉具皆脸色怪异的看着姬溪,那意思太明显了:你就吹吧,反正吹牛又不要钱,你可劲吹。

    饶是姬溪脸皮颇厚,此刻也有些脸红了,正看见村边训练的新兵蛋子正在歪七扭八的练着格斗术,于是乎立马站了起来,怒声道:“你们练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怎么那么笨呢?我来教你们。”

    说这话,也不带老汉们答话,便急吼吼的冲进了新兵的队伍里。

    姬溪正一肚子火呢,这些新兵蛋子的日子还能好过,只一个下午,这上千人便全都倒下了,只觉得生无可恋,连个手指头都抬不起来。

    姬溪对张氏四兄弟说:“看到没有,以后就得这么练,你们那么软绵绵的脸,是练拳呢还是绣花呢?”

    四兄弟看着遍地气若游丝的新兵蛋子,大气都不敢喘,低着头唯唯诺诺的应是。如此,姬溪的怒火才稍微减轻了一些,这才仰着脑袋离开。

    此时已经是日暮,姬溪小心的进了家门,却只见姬蔓在门口淘米,不见姬月和姬昀,姬溪便问:“蔓蔓,你大姐和元状去哪了?”

    姬蔓娇笑道:“还能去哪啊,还不是去给大哥清点钱粮啦。大姐嘴头上不饶人,可什么时候耽误过大哥你的事情啊?”

    闻言,姬溪松了口气,心里面暖洋洋的,姬蔓说的很对,姬月表面上处处与他作对,可还真没有拖过他的后退,对他的所有决定,都执行的一丝不苟。

    夜幕降临时,晚饭已经准备好了,姬月和姬昀回到家,不多时,姬渊这小子也回到了家,扛着头野猪回的家,看那个头,怎么也得七八百斤重。

    见姬溪回来了,姬渊很高心,可又见姬月寒着脸,便大气也不敢喘。晚饭时,姬月说:“说说吧,你要粮食干什么用?”

    姬溪吸了口气,舔着脸将这两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道了出来,最后说:“你放心,我们现在付出的这点东西,我会十倍百倍的弄回来的。”

    姬昀疑惑的问:“大哥这是看上那吕家的粮食了?”

    姬溪笑道:“还是元状聪明,那吕家那么点人,哪用的了十数万石粮食,我们给他们分担一些也是应该的。”

    姬昀问:“所以,大哥是想用我们自己的这点东西做饵,去钓吕家这条大鱼喽?”

    姬溪道:“正是。”

    姬昀歪着脑袋想了半响,大概齐知道姬溪的想法了,可却还有些不大通顺,于是便问:“可现在鱼饵和大鱼都有了,鱼线在哪呢?”

    要不说姬昀聪明呢,这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于是,姬溪想要考考他,便反问道:“那你觉得,用什么做鱼线合适呢?”

    姬昀又是一番沉思,在姬溪期待的目光下,缓缓道:“小弟愚钝,只能猜到,大哥是想要用吕家的名望来做这鱼线,不知对否?”

    姬溪面露微笑,道:“接着说。”

    姬昀便接着说道:“凡世家大族,最重名望。那吕家深藏不出,虽无法增加名望,但却可明哲保身。所以,我们只需要把他的家门撬开一角,为名望所累,他们必然会大开粮仓。”

    姬溪再问:“用什么撬开他家的大门。”

    姬昀胸有成竹的答:“便用我们自己的粮食,我们可以窃吕家之名开仓放粮,并发布谣言,说吕家会与所有百姓共存亡,其时,吕家将骑虎难下,唯有与我们合作这一条路走,到那时,吕家的,就是我们家的。大哥,小弟说的可对?”

    姬溪抚掌大笑,赞曰:“吾弟天纵奇才,假以时日,必为王佐。”

    姬月,姬渊,姬蔓姐弟仨愣愣的看着这一大一小,咽了口唾沫,姬月道:“你们两个家伙,真毒啊,这是要把那吕家卖了,还要人家帮你们数钱啊。”

    兄弟俩对视一眼,具皆哈哈大笑。

    事不宜迟,刚吃完饭,姬溪便吩咐姬渊和姬昀去把张氏四兄弟,开山队队长张统以及村子里的几个德老请过来,众人开了一场短会,便将事情定了下来。

    第二日,姬溪将姬月,姬蔓以及铁匠队留在华胥村打猎,铸铁,训练新兵,护卫村子。自己则带着姬渊、姬昀以及开山队和后勤队的大部分队员,总计一百五十人,拉着近五千石粮食和一千石肉食向蓝田县城赶去。

    半下午时,队伍便赶到了蓝田县城,姬溪直接带着队伍进了城,直奔县寺。

    县寺的官舍还是很大的,住个一二百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姬溪吩咐队伍自行修整,自己却带着姬昀和姬渊来到了前庭,不多时,徐启便领着几个佐吏到了。

    姬溪笑问道:“徐县丞,我让你做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徐县丞回道:“县令放心,县寺的所有佐吏都已经派出去了,明日定能通知到蓝田县全境。”

    姬溪笑道:“甚好。对了,你们不是说已经有半年没有领到任何俸禄吗?这样吧,本官先给你们几个发个一年的,其他人回来后再发。”

    闻言,徐启急忙道:“下官万万不敢接受,只求糊口之粮便可。”

    见其他几个佐吏也是如此说,姬溪便也不强求,紧接着就让姬渊去后院扛些粮食肉食来给几人分发了下去。

    几人千恩万谢的退出了县寺,姬溪笑着对姬渊和姬昀道:“要不要为兄给你们个官做。”

    闻言,姬昀翻了个白眼,姬渊憨厚的笑着。姬溪见此,便不在调笑他们,道:“好了,今日好好休息,明天就要忙起来了。”

    第二天一早,众人便开始行动起来,众人拉着粮食肉食招摇过市的从县寺出发,径直除了南城门。

    直通南城门的那条街道被姬溪不客气的征用了,这街道长百丈,宽三丈,足以容纳三千人一起用餐。

    于是乎,开山队的爷们们搭建灶台,搭建桌椅,后勤队的女人们洗米和面,生火造饭。

    姬溪则着人找来一根大大的毛笔,出了城门,在城墙上挥洒出了一篇诏文,名为《招聘启事》。

    其文曰:今蓝田凋零,田地荒芜,百姓疾苦,有贤士为之痛心,故委县寺招工,酬以米粮,以期共度患难,尔等可速报名,多劳多得。

    而后,列出大大小小数十条招聘启事,细述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能得到多少报酬,林林总总,囊括各行各业,且所招人数不限。

    最后,姬溪署名,并注:为表诚意,自今日午时起流水大宴父老,来者不拒,子时方歇。

    写罢,姬溪从头到尾看了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也没有理会周围越聚越多的百姓,与姬昀谈笑间离去,径自登上了城楼。

    登高望远,只见此地已经聚集了不下万人,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不断的涌来,见状,姬昀担忧的对姬溪说:“大哥,这来的人是不是太多了?这得要多少粮食才能填饱他们的肚子啊。”

    姬溪笑着说:“元状,你要记住,成大事者不可瞻前顾后,既已定计,那便一往无前,胜则欣然,败则败矣,后徐图之便是。”

    姬昀重重的点了点,踮起脚尖向城下看去,发现就这短短片刻,那篇诏文已经传入了人群,且越传越广,相信不多时便能人尽皆知。

    妙的是,数十人不断的穿梭在百姓中间,不时的与人攀谈几句,姬昀认识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无非是说那诏文上所谓的贤士便是城中的吕家罢了。

    人言,是可畏的,短短的一个小时,吕家的名头已经深入了所有百姓的心中,成为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

    午时,城门外排着队等着吃流水宴的百姓已经多达两万,队伍排的宛若一个长龙。

    只听一声锣响,大宴开始,姬渊领着数十人维持着秩序,每个小时放进去三千人,若有不识趣者,众人也不客气,不给你饭吃也就罢了,还得暴打一顿。

    这一天,说是到子时结束,可实际上直到丑时方才结束,结束时,姬溪用掉了带来的所有肉食以及一千石粮食,共款待了三万余众。

    对这个用度,姬溪很心疼,却也很高兴,高兴于他的目的算是完美的达成了,看着所有的百姓们全部怀着对吕家的感激离开,姬溪知道,吕家入套了。

第34章 深闱之中论英雄() 
吕家大院,门庭深远。近些年来,因为天下大乱,吕家便深居浅出,近乎过着隐世的生活,平时里,最多到亥时,宅子里便会全部熄灯,而今天已经到亥时了,宅子里亥时有一做正堂灯火通明。

    正堂中,坐着十五人,具皆是家族骨干,年纪都有些大,唯有一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坐于末席。

    他们所讨论的,便是这五日来关于吕家名望暴增的事情。

    他们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可是,就在这短短五日,自家的名望简直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平日里偶尔出门,所有人只要听说他们是吕家的,无不毕恭毕敬,那神情绝对是发自肺腑,简直将当他当作再生父母对待。

    对这样的转变,他们起初时惊愕的,继而便生出了狂喜,但他们很快的便查探出,这是那些百姓们弄错了,县令诏文上的贤士并不是他们吕家。

    作为读书人,他们还是很注重廉耻的,不想做这种贪功的事情。

    于是乎,他们向百姓们解释,可换来的确实百姓们对他们更加的尊敬,都说他们是真正的贤士,说他们心心念念为百兴着想,却不想要丝毫的回报。

    这样一来,他们真的不好意思了,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做,平白便受了这个功德吧,于是乎,他们开了今晚的这个会,主旨便是讨论要不要真的出些粮食。

    讨论结果很快便出来了,全部赞同出些粮食帮助百姓,那么问题便又出来了,那就是拿出多少粮食合适呢?

    有人多拿出个几千石聊表心意就够了,有人说怎么也得拿出个万石,最多的一个,提议说拿出五万石。

    吕家的家主已经年纪古稀,名曰吕禄,他看着这些举棋不定的家族骨干,失望的叹了口气,却把期待的目光看向了坐于末席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这年轻人名叫吕春,自文封,长的身高七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吕禄抬手让众人停止了争论,然后看向一直静坐,一语不发的吕春,问道:“文锋,你认为多少合适?”

    闻言,吕春站起身,向老者施礼,随后,苦涩的一笑,道:“孙儿以为,我吕家的这点粮食,远远不够。”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一人起身怒斥曰:“休得胡言,你莫非想将我吕家这十数万石全捐出去不成。”

    吕禄喝道:“坐下,听文封说完。”

    吕春虽被人呵斥,却也不恼,不急不缓的说道:“这几日,孙儿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县寺明知道那贤士不是我们吕家,可为何从不出演解释呢?要知道,我们吕家自己解释没有人相信,但若是县寺出面,肯定是能给出个明确的交代的。可问题是,县寺听之任之,不曾发过只言片语,这是为何?”

    闻言,堂上诸人有些醒悟,而吕禄却问道:“你说说为何?”

    吕春道:“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根本就没有那个贤士,那个贤士是县寺杜撰出来的。”

    吕禄问:“县寺为什么这么做呢?”

    吕春答:“他们想钓鱼,以县寺的那点米粮,钓我吕家十数万石粮食。”

    吕禄又问:“可有解?”

    吕春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无解。”

    话说到这里,诸人要是还不明白,那么便不配坐在这里了,一人怒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等便不拿出半点米粮,看那县令能耐我何?”

    吕禄怒斥:“你个蠢材,难道还看不出来,我吕家已经被人家逼到了绝境,若不从他,人家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可将我吕家的名望付之一炬,到那时,我吕家如何自足?”

    诸人大惊,具皆觉得吕禄有些夸大其词了,而吕春却点了点头,道:“不错,县寺只需要说,那贤士难以为继,无奈终止,到那时,没人会去找县寺的麻烦,而是会冲进我吕家大门。”

    一人怒声道:“他们敢?他们凭什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