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53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53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收服了塞北各族。最终,袁熙还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上,至此,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彻底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成为了过往。

    雍和十二年,四分天下已达四年,四方诸侯休养生息,国力具皆强盛,谁都知道,再一次的四方大战为期不远了。

    雍和十二年夏,洛阳郊外,大河之畔,姬家人愉快的享受着这个悠闲的下午。

    姬溪慵懒的坐在河畔垂钓,面露嬉笑,眼睛中坚忍而璀璨。跟着枯海听法已经数月之久,姬溪来自灵魂的痛苦有所减轻却远未达到痊愈的程度,但姬溪却从佛法中学会了如何去观自在,观天地之自在,世事不盈于心,观自身之自在,苦痛过眼云烟,玄之又玄,不可为他人道也。也就是说,姬溪虽未痊愈,但已经恢复如前。

    身侧,姬渊傻傻的坐着,抱着碧螺,寒衣围绕着他们跑来跑去。三岁的寒衣,生的虎头虎脑,性子也是顽劣,却没有其父姬昀的狡诈,颇有姬渊的憨厚,其顽劣也多半是姬月几个女人惯出来的。相比之下,未满周岁的碧螺倒是性子恬静,很少哭闹,眼睛灵动至极,面目更是晶莹剔透,宛若这世间最璀璨的珍宝。而姬渊呢,仍是个小孩子,他或许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又或许有些自卑,但他纯良的性子却使他能够逆来顺受,甘之如饴。

    远处,飘雪在练剑,这孩子如今更加的勤奋了,他不喜欢读书,他喜欢练武。姬溪却强硬的要求他每日里必须要抽出两个时辰的时间去读书,剩下的时间方能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懂事,有远超同龄人的坚韧,知道姬溪是为了他好,所以每日里两个时辰的读书时间虽然难熬,可他还是做到了,当然,效果不佳。而相比于读书的进展缓慢,其武学的进步速度却是令人咋舌,十四岁的年纪,已经俨然有大家风范。

    那边,姬昀在百无聊赖的教刘民下棋。刘民这孩子,若是在外,当为人中龙凤,可在姬家,却有些不显眼,若论文,他远没有姬昀的天赋,在姬昀这做大山前,他实在没有攀登的勇气,若论武,且不说姬渊,便是飘雪,他也远远不如。然而,姬家对他的教导是非常成功的,他能认清自身的现状,却没有自卑。他前进的脚步异常的坚定,他能忍受寻常孩子无法想象的艰难。所以,姬溪对其非常的满意。

    草地上,姬月,貂蝉,姬蔓,吕浅四个女人正在张罗着吃食,蹑影撒欢似的兜来转去,黑子一动不动的蹲在边上,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正在烤着的羊腿,引得姬月娇笑着骂其吃货。

    这个午后的时光是清闲的,也是难得的清闲,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人之乐。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太阳落下了山头,一家人只能回返。

    翌日,姬溪天未亮便早早的醒来,沐浴更衣,焚香净身,而后来到了刚刚建成的白马寺。今日,是白马寺开寺的日子。

    史书上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姬溪依稀记得应该是东汉初年建成的,但这个时代却并没有,于是乎便由姬溪来建。承蒙佛法的恩惠,姬溪将这件事情看的极重,建成后的白马寺,庄严处尽显佛法威严。

    洛阳本只有枯海一个僧人,但枯海外出游历的这些年还是认识了不少人的,便陆续召集过来,至今日开寺,白马寺已有僧人数十,具皆是得道高僧,在姬溪看来,这个时代的僧人,才是真真的佛法弘扬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僧人。

    这一日,白马寺人山人海,多是来游玩者,鲜少有信众,对此,不论是姬溪还是枯海等僧人,都不怎么在意,与他们而言,佛既然在,那么总有一日被被世人所看见。

    白马寺的钟声整整响了三日,诵经声也整整响了三日,三日后的洛阳还是那个洛阳,但在不知不觉间多了些安详,三日后的姬溪还是那个姬溪,但在不知不觉间多了些宁静。

第454章 雍和十二年() 
三日全身心礼佛,结束后,姬溪却没有感受到疲惫,反而觉得精神状态更好了一些,或许,这世间真的有那冥冥中的玄奥的力量吧,姬溪无法理解其原理,但却从中受益。

    姬溪诚心的谢过枯海,枯海至今为止也不知道姬溪为何突然对佛法这么虔诚,但内心却是喜乐的,对姬溪诚心的说:“尊驾是有大慈悲的人,又诚心礼佛,功德无量。”

    姬溪双手合十还礼,轻轻的叹道:“缘来因果,如此而已。当今天下人心丧乱,而佛法无边,或能普度众生,若果真能如此,我才算是有些功德吧。”

    枯海笑而不语,姬溪亦不语,片刻后,姬溪道:“我即将远征,这白马寺便交给你了。”

    枯海又不语,也没有问姬溪为什么要再起战事,只是浅笑这目露慈悲。

    姬溪确实要出征了,神州太平日久,四方实力蒸蒸日上,曹孙刘三人具皆又称霸天下的野心,眼下,各方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唯有通过战争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姓无辜,然时势使然,别无他途。

    据边关探报,曹孙刘三者自入夏开始便不约而同厉兵秣马,陈兵边境,当然,同样不约而同的还有姬溪,四人彼此都心知肚明,知道大战即将开始,只是差一个导火索而已,当然要早做准备。

    当夜,姬溪宣布了要远征的消息。姬家人久经战火,早就嗅到了那山雨欲来风满楼,也知道阻止不了姬溪和姬昀,于是乎,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为二人祈祷,面上还要表示支持。

    本来,姬溪是没必要亲自远征的,但从探报得知,曹操已经到了淮南,刘备亲自率大军赶到了汉中,孙坚随之而动,亲自渡江入驻了荆州,既然三王具皆出动,那么姬溪没有理由还待在洛阳,他必须坐镇南阳,方能随机应变。

    而为防刘备在过祁山,姬昀不能跟着姬溪一起去南阳,他需要赶赴雍凉,总领大局,两兄弟分工明确,相继出发。

    姬渊有生第一次在姬溪出征的时候没有跟在姬溪的身边,而以姬渊的状态显然也不适合随军,对此,姬家人只能无奈,而因为没有姬渊在姬溪左右,姬家人更是担心。

    临行之际,刘民和飘雪找到姬溪,要求随军出征,姬溪初始是强硬的发对,家里的女人们更是无一允许,可姬昀却对姬溪说两个孩子已经大了,是时候让他们认清这天下的现状了,所以,姬溪在踌躇良久后,还是同意了二人随侍左右,随军出征。

    洛阳诸事安排妥当,姬溪自洛阳起兵三万,前往会和驻扎南阳的七万兵马,合计十万大军,枕戈待旦,等着那天崩地裂到来。

    洛阳至南阳新野县,并不是甚远,可也有数百里路,姬溪及将士们久经战阵,这般长途远征早已经是家常便饭,而对刘民和飘雪来说,却是异常辛劳了。自离开洛阳开始,姬溪对这两个孩子便没有丝毫的照顾,一应条件,具皆按照军衔最低的列兵对待安排,且从来不加以颜色。如此一来,可苦了两个孩子,飘雪常年习武,根基深厚,尚还好些能吃的消,而刘民虽然也有些武艺,但还是个小孩子身体状态,自然难以支撑如此高负荷的行军。

    姬溪作为主帅,自然是有自己的大帐的,即便是在行军的过程中,他的食宿也是极好的,可这个东西,飘絮和刘民确实享受不到的,他们的职责是姬溪的侍从,所以他们当值的时候,便只是个姬溪的侍从,姬溪吃饭的时候他们得站着,姬溪睡觉的时候他们还是得站着,只能等到轮岗的时候才能去和普通士兵一样去吃饭休息。

    如此,似乎有些不仅热情,但令姬溪欣慰的是,不论是飘雪还是刘民,都没有在姬溪的面前诉过一声苦,也没有任何依仗身份横行无忌的举动,飘雪不善与人交谈却也不与人为恶,刘民倒是及擅于和别人打交道,在军营中倒是很得人缘。

    见两个孩子这个懂事,姬溪还是很高兴的,而在高兴之余,姬溪还面临着苦恼,这苦恼来自于另一个侍从,还是个女人,一个女扮男装可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女人的女人。军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女人的,这一点众所周知,可谁敢来说他这个主帅的不是呢。

    对自己的帐中有一个女人这件事情,姬溪本人也是不同意的,可无奈何,这个女人是姬月指派来的,且为了这件事情还在姬溪出征前大吵了一架,在吵架的过程中姬溪败下阵来,于是乎只能屈服。

    这个女人很让姬溪头疼,她是唐倩。或许,是在塞北的流亡途中吧,唐倩突兀的出现在了姬溪的生活中,不只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还有感情的生活。那一个多月的孤苦伶仃,朝夕相处,实在能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唐倩给姬溪的感觉太像林鸾了,而姬溪也不知道自己对那个大漠中的奇女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林鸾对姬溪来说,是一个措手不及的梦,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星,她消失了,却在姬溪的心中留下了痕迹。这个痕迹,由唐倩将之补充,填满,变成了沟壑。

    姬溪隐约间感觉到,唐倩是喜欢自己的,也隐约间感觉到,姬月似乎知道唐倩喜欢自己,而姬溪自己却无法确定自己心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姬月将唐倩派到自己的身边来,明里说是为了保护姬溪,实则姬月是什么意思姬溪心中再清楚不过,可越是这样,姬溪便越有一种负罪感。姬溪的骨子里,还是很保守的,可偏偏他的保守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保守,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事情,可在姬溪根深蒂固的观念中,一夫一妻是基本的底线。所以,姬月的做法,令姬溪恼怒且愧疚,恼怒于姬月无法理解他的底线,却也愧疚于姬月全身心的为他着想,还愧疚于唐倩的感情,因为姬溪不想辜负姬月,便只能辜负唐倩。

第455章 大战伊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唐倩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姬溪,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感情来的太过突兀,令人无所适从。

    如姬溪一般,唐倩从未表达过自己的情感。作为女人,她清晰的感应到姬溪对她是有感情的,但她不可理解的是,如姬溪这般的枭雄,为何对感情的事情如此刻意的回避,明明姬月已经默许了姬溪纳妾啊,可为什么姬溪还是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呢。

    这一次,姬月让她随军保护姬溪,唐倩知道姬月的意思,也认为这是自己的机会,然而行军数日来,姬溪甚少与他说话,竟还似乎可以的回避她,这让她更加的羞恼,却也无可奈何,无数次的想着对姬溪表达心意,可话到嘴边却迟迟说不出口,或许,还是因为姬溪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吧。

    于是乎,二人的事情便一直这么拖着,直到大军进入了南阳,会和胡轸的七万大军,十万大军入驻了新野,虎踞中原。姬溪搬进了帅府,偌大的帅府中,人员繁杂,唐倩接近姬溪的机会越加少了,二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唐倩至今还不知道唐震是被姬府所杀。一者,当初唐震突袭姬府时大家都不知道唐震的姓名,是以唐倩虽然知道那一日姬府的变故却并没有往唐震身上想。二者,姬溪刻意的隐瞒了见到了唐震的事实,是以唐倩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定论,怕是此生都再见不到唐震了,虽然哀伤,但时日久了,也就习惯了,渐渐的忘却了。

    这般拖拖拉拉的儿女情长,耗人心神,却也有别样情趣。而自从入驻新野之后,姬溪也就没时间去过多的理会和唐倩之间的关系了。

    其时,正处夏末,四方汇聚荆州,逐鹿中原。

    荆州乃天下腹地,得之可俯瞰天下,进可攻退可守,其地理位置之重要不必多说,如此一来,荆州的归属的便成了挑起战端最佳的导火索。所以,此番四方诸侯的兵锋所指,具在荆州。

    荆州现今在东吴孙权的手中,东吴与西蜀又是结盟的态势,于是乎,这场战争从最开始便定准了基调,孙刘联盟为守方,姬曹联盟为攻方,当然,这只是最初始的基调,在攻防的过程中,这攻守之间的转变随时会发生。

    夏末的一天,一封诏书自长安发出,径入荆州,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诏书乃是天子刘协亲笔,内容是问罪荆州刺史草菅人命,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是以着秦王姬溪入境为民除害。其罪责当然是莫须有,谁都不会当真去在意。

    姬溪先是遣使进了荆州城,信誓旦旦的问罪孙权,其态度嚣张跋扈,就是奔着惹恼孙坚去的。派去的这个使者很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只是完成的有些过于圆满了,圆满到令孙坚雷霆大怒,直接杀了他。上天作证,姬溪并没有让他以身报国的想法,也并没有任何的暗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