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54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54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了,圆满到令孙坚雷霆大怒,直接杀了他。上天作证,姬溪并没有让他以身报国的想法,也并没有任何的暗示,只能说这使者自己作死了。

    当得知这个事实的时候,姬溪诧异并震惊,怎么也没想到孙坚竟然会这么沉不住气,本以为孙坚怎么都得拖延个几日,掰弄个几个来回做做样子再和姬溪翻脸,而既然孙坚翻脸翻的这么快这么果决,倒也省却了姬溪很多功夫,使者都被杀了,那还能怎么办,打呗。

    于是乎,姬溪即刻点兵五万,自新野兵临樊城,同一时间,一封战书送进荆州城,邀孙坚一战。

    大国争锋,特别是实力相差不大,如姬溪和孙坚这般的势力,实际上是没有严格的攻守的,大家都想通过战争来发现机会,所以,战争是必须的,而坚守不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于是乎,樊城之前,姬溪和孙坚阔别十余年后再次相见,犹记得上一次相见时,孙坚虽是一路诸侯,可说白了只是袁绍的前锋将军而已,而姬溪更是卑微,当时只是区区的一个蓝田县令罢了。

    十余年来,姬溪和孙坚偶有通信,不论背地里如何的阴谋诡谲,二人因蓝田之战之故,表面上还是有礼有节的,甚至还在暗中有过配合。但现在,时势使然,二人终归要兵戈相见了。

    阵圆处,姬溪打马出阵,只带着黄忠一人,那边,孙坚策马来迎,带着儿子孙策。二人相见,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豪迈的很。

    孙坚:“桓德贤弟,十余年不见,还是生的这般俊俏。”

    姬溪经过华佗整容的脸,其俊俏是举世皆知的,世间少有男子能在容颜上和姬溪一较高下,然,姬溪对此忌讳极深,当地位权势日渐高涨后,便少人敢在姬溪面前对姬溪的容貌评头论足,渐渐成了天下人的忌讳。到了今日这般权势,敢当着姬溪的面拿姬溪的容貌取消姬溪的,更是寥寥无几了,除了几位亲近的人外,似乎也只有孙坚,刘备,曹操三人了,而孙坚,刘备,曹操三人也确实有这个本钱。

    孙坚这般取笑,姬溪是不能生气的,但偏偏身侧的孙策不合时宜的笑了一声,也不知是有意的嘲讽还是无心之举,而显然,他笑的极为莽撞。

    黄忠怒目而视,当即便要发难,姬溪却阴笑着说:“文台兄谬赞啦,小弟这副皮囊虽然闹心,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保养还算得当,所幸十余年没有多大变化。倒是文台兄,倒是苍老了许多啊,弟不胜唏嘘。不过,令弟欣慰的是,这十余年来,兄倒是人老心不老,颇有当年的壮志凌云啊。”

    姬溪的这话批评史说来倒是没有什么,可此时就着孙坚的话头一说,那意义便截然不同了,再结合孙策鲁莽且不合时宜的一笑,那意思明摆着是在说:你孙坚活了一大把年纪,全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连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都弄不清楚了,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住了。

    闻言,黄忠愕然的看了姬溪一眼,心里乐开了话,面上却沉静似水,恰到好处的装作什么都没有听懂,对比孙策的莽撞,更是令孙坚羞愧。

第456章 周瑜() 
两军阵前,总不能打儿子吧,是以只能狠狠的瞪了孙策一眼,后扼杀了原本想和姬溪攀谈一会的想法,直接转了话锋问:“桓德贤弟领兵前来,是来伐我?”

    姬溪呵呵笑道:“兄长此言何意,弟焉敢如此。弟此来,乃是奉了天子之命,前来押解乱臣而已,文函早已送到,莫非兄长没有看见?”

    孙坚:“谁是乱臣?”

    姬溪:“荆州刺史挥霍无度,草菅人命,至使民不聊生,兄长莫非还被蒙在鼓里?哎呀,这可不应当,兄长若是不信,可将此人带出来于我当面审问,若然有丝毫偏差,弟不但即刻退兵,他日还要亲自登门谢罪。”

    听姬溪左一句兄长,右一句兄长,表面上恭敬,实则说的净是些无赖话,孙坚和姬溪打过交道,知道姬溪秉性如此,可却实在无法忍受,兼且方才被姬溪辱骂连狗都不如,这时终于怒了,阴沉着脸说:“名人当面不说暗语,姬溪,你要如何?划下道来。”

    姬溪仍旧一副嬉笑的模样:“兄长看来真是误会小弟了,不过,小弟奉天子之命前来,万不能无功而返,所以,还请兄长见谅,勿要为难小弟啊。”

    孙坚强忍着怒火,寒声问:“若我不许,又当如何?”

    姬溪继续笑着,说出的话却忽的变的强硬的刺耳:“如何?文台兄莫非当小弟是泥捏的,好惹不成?”

    孙坚怒曰:“你能奈我何?”

    姬溪扬声笑道:“文台兄何必动怒,逞口舌之力有什么意思,手底下见真章岂不更好?”

    瞧,论这嘴头上的功夫,孙坚远远不是姬溪的对手,逞口舌之利的明明是他姬溪,可好话坏话全被他一个人说了,孙坚顿时有种有口难言之感。

    这时,姬溪又说:“废话少说,你若要战,战便是。”说罢,竟打马往回走。

    姬溪如此说话,如此作为,几乎等于赤裸裸的打脸了。于是乎,这边,孙坚大怒,孙策更是怒吼一声,挺枪跃马,直奔姬溪杀来。

    姬溪连头都没回,因为他在转身的时候已经给黄忠使了个眼色,让其小心戒备,因为姬溪笃定孙策会忍不住的不顾规矩出手,就算孙坚阻拦都没用。

    小霸王孙策确实非同凡响,然而相比于老辣的黄忠还是有所不如,数十合后便露出败象,想退之时,已经安全回到阵中的姬溪的猛的大声唱道:“江东乔儿多妩媚,却是虞姬嫁霸王。不想霸王却无力,虞姬虞姬可奈何,乔儿乔儿奈若何。”

    世人皆赞孙策为小霸王,孙策一直引以为荣,后又娶了大乔,而大乔极为美貌,便被比作虞姬,与孙策珠联璧合,为世人所羡慕的对象。姬溪这前两句,也确实是在称赞,可后三句却急转直下,直接骂孙策空有霸王项羽的抱负却没有霸王的实力,更是露骨的揭示大乔嫁错了人,以为嫁了英雄,不成想嫁了个狗熊,甚者,这其中还隐隐含着羞辱孙策闺房秘事的感觉。

    姬溪唱完,把手一挥,立刻有传令官随之唱起,而后一传十十传百,片刻间便声震四野。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何等的阴损,这般的阴损只怕这世间出了姬溪再也没人能说的出来了,而能够面对如此阴损还能淡然自若的,只怕也是凤毛麟角,而孙坚和孙策显然并不在此列。

    于是乎,孙策顿时抛弃了暂时退避的想法,受到了如此奇耻大辱的孙策,理智瞬间覆灭,狂吼着向黄忠进攻,而黄忠却在此时选择了暂避锋芒,有意的让孙策得了个空档,而后孙策不但没有退下,反而发了疯似的单枪匹马冲向了已经回归本阵的姬溪。

    孙策的做法,纯碎是找死,对面阵中的孙坚见状,顿时慌乱起来,冲过去的可是他孙坚的嫡亲长子,如何能够不管不顾,于是乎,孙坚仓促的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而此时的姬溪呢,已经在己方阵中登上了高台,和贾诩并肩而立,俯瞰着整个战场。

    贾诩由衷的赞道:“若论阵前机变,这世间必然无人是主公对手。”

    闻言,姬溪哈哈大笑,连日来因为唐倩而来的纠结顿时烟消云散,意气风发的玩笑道:“孙坚骄子无妨,这么些年了,孙策还是这副莽撞的样子,今日合该有此一败。对了,我刚才随姓所作的那首诗如何。”

    贾诩摸着鼻子干笑了两声,没有回答,而姬溪见状,更加的兴奋了。

    再看战场,敌我双方已经接触,己方以逸待劳,早已布好阵型,东吴军队仓促进攻,本就乱了阵脚,一时间难以形成有力的冲击力,对己方而言,这的当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这里的又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如何能把握不住,是以根本就不需要姬溪从中调度,大军便以团为单位,将敌军霎时间分出若敢小块,又或聚或离,交叉进攻,只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便锁定了胜局。

    若然就此发展下去,姬溪有把握将孙坚困死在这里,然而姬溪却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孙坚手下有能人,不可能给姬溪这个机会。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后,正在孙坚做着最后的困兽犹斗之时,东吴的援军到了,为首一员白面短须将军,身侧一面大旗上书“周”字。姬溪知道,其人必是周瑜。

    周瑜只带来了八千兵马,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成为了一盘散沙的东吴军队之间的桥梁,将之一一联系在一起,再次形成有效的战力,而后稳扎稳打,打着退着,慢慢的稳住了阵脚。

    自始至终,姬溪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而后不得不承认,周瑜确实是举世罕见的帅才,遍观自己手下诸将,若论临阵调遣,冲杀阵列,除了自己之外,无人是其敌手。而姬溪知道,若论智谋,自己怕不是周瑜的对手,所幸,自己身边有贾诩,所以,总的来说,姬溪并不惧怕周瑜,反而颇有些跃跃欲试。

    所以,姬溪沉声询问贾诩的意见,道:“文和,我军的援军已经在来的路上,我意合兵后趁胜追击,你意如何?”

第457章 诸葛孔明() 
贾诩沉吟半响,方才道:“主公可否觉得,周瑜来的时机太巧了?他早来一刻,孙坚尚能支撑,他晚来片刻,孙坚必然大败乃至身死,可为何其却在这将败未败的关键时刻赶到了呢?”

    闻言,姬溪也有些犹疑了,说:“根据时间推断,周瑜在荆州城,来往报信加上周瑜调集兵马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到此也是合乎常理的。”

    贾诩:“那么,主公可能确定周瑜一直在荆州城内呢?”

    姬溪摇头:“昨日能确定,今日嘛,倒真是确定不了。你的意思是,周瑜早就料定今日之战的结果,故而提前布置,甚至,已经在我追击的路途中设下了埋伏?不可能吧,今日之胜,纯属侥幸,周瑜虽然擅于用兵,可也是个凡人,如何能够如此精准的料事如神?”

    姬溪的疑问,代表着他追击的决心。贾诩听出了姬溪的决心,却还是持反对的意见,说出了一个新的猜测:“又或者,此一战,孙坚本就是要诈败,不过却因主公所激,故而诈败变成了真败,而只要其有诈败的想法,周瑜便必然早已设下埋伏。主公须当谨慎。”

    姬溪微微皱起了眉头,说:“兵者,险也,怎能做到万无一失,如此大好形势,当真便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猜测便放弃吗?我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

    见姬溪态度坚决,贾诩有些为难,却仍是凝重的阻拦:“主公,且不论东吴是否有埋伏,臣想问,主公为何如此急于求胜,此番之战,周瑜既来,毕其功于一役便是妄想,即便追击,无非是扩大些战果而已,并不能左右战争的局势。而若误入陷阱,则我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跌,孰轻孰重,主公当能分辨。”

    贾诩的这番话,无疑是在指责姬溪有些贪功冒进了,如姬溪这般人,高高在上的时日久了,难免有些独断专行,不听意见,是以姬溪有些不高兴,不过,姬溪的长处便是能随时随地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擅于从别人的话中听到自己的不足。而抛开贾诩的指责不谈,他的建议确实是中肯的,特别是那句孰轻孰重,瞬间将姬溪点醒,正如贾诩所说的那样,只要干不掉孙坚,那么就算今日的战果继续扩大,与东吴而言并不伤元气,而若己方受挫,则今日的这仗便会急转直下,由胜而败,对己方的士气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得不偿失。

    于是乎,姬溪呼出口气,一改方才针锋相对的气焰,嬉笑的说:“虽然我还是认为周瑜没时间设下埋伏,可文和你都开口了,这面子我总得给你,那就听你的吧,”继而,对贾诩的苦笑视而不见,直接下令道:“传令,不可追击,退军。”

    令行禁止,姬溪下令不再追击,使得东吴军队有惊无险的撤出了战场,撤的虽然慌乱,可在高台上的姬溪看来,似乎隐隐然由衷法度森严,这让姬溪无来由的觉得,或许贾诩的猜测真的是正确的,周瑜确实在前方设下了埋伏。

    事实却是如此。樊城内,帅府中。诸将议事,孙策被绑在堂中,正在受军法。也合该孙策受军法,此番战前便已定下计策,行诈败之计,而诈败却不是真败,可因为孙策的莽撞,己方损失惨重,当己方陷入重围之时,周瑜的部署便出现了漏洞。要知道,在周瑜的计划中,是没有援军的,而是又孙坚诈败后将姬溪引入埋伏,而周瑜的骤然出现,无疑是让姬溪起了疑心,是以并没有追击。己方损失惨重,没有丝毫的战果,乃是一场大败。而这一切,都是孙策的莽撞造成的。

    看着孙坚铁青的脸,诸将不敢相劝,而孙策也知道了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