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56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56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战,正是姬溪所需要的,他选择这小股混战的打法,却从未寄希望于这般打法能够为自己达成战略目的,真正能起到左右战局关键的,还得是大规模的决战,只有决战胜了,方能大军挥进,摧枯拉朽。

    而后,姬溪开始收拢军队,整顿兵马,决战之期日渐临近,姬溪的兴致也逐渐高涨,此时的姬溪,抱着必胜的信心,他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却不料,曹魏方面在这个当口却动了起来,先是曹操的书信到,要来助姬溪一臂之力,姬溪的回绝还没写呢,便得到探报说曹操已经亲自领兵出了许昌,照其行军速度,最多七日便可抵达,姬溪估摸着,除去送信的时间,此时的曹操只怕距离这里不足二百里了。

    对这个结果,姬溪早有预料,然而当事到临头,姬溪还是升起了一股邪火,可不管发再大的火也没用了,曹操又资本先斩后奏,也有火中取栗的实力,其明摆着是要来分一杯羹,姬溪还真不能不让他分。

    于是乎,决战的事情瞬间泡汤了。孙坚又不傻,曹操马上就要到了,这时候与姬溪决战,不论胜败都会让曹操坐收渔人之利,还打个屁。不仅不能打,还要抓紧时间一面增兵,一面坚固防御工事,因为等曹操来了后,攻守方面便会明朗化,东吴只能采取守势,且可以预料的到,守的必然极为艰难。

    而姬溪也在此时开始按兵不动,静静的等着曹操的到来,且姬溪已经打定主意,等曹操到了后,先让曹操去打头阵,不如此难消姬溪心头之恨。

第460章 对酒当歌() 
得到曹操书信通知只两日,曹操便出现在了荆州,相距姬溪的大营不过五十里地。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急迫的想来分上一杯羹。

    曹操的迫不及待还体现在,其当夜便邀请姬溪赴宴,酒宴设在一个小乡村中,恰恰处于两军大营的正中间,为表诚意,曹操早早的就到了,给了姬溪充分的时间去调查曹操带了多少的兵马以及有没有暗中埋伏陷害。

    姬溪相信曹操不会做埋伏他这么掉价的事情,是以没有安排人去调查,可他不查,贾诩却将之查了个滴水不露,且在没有确切的把握之前,抵死不让姬溪前去赴宴。所以,当贾诩终于得到确切的情报对姬溪放行,姬溪紧赶慢赶,可还是晚到了一个时辰。

    村口处,曹操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站在树下,望着明月,好一份悠闲。

    见姬溪到了,曹操赶紧上前迎接,姬溪下马,也是哈哈大笑着向曹操迎去。

    这是二人的第二次见面,若说这个时代姬溪最想见的是谁,那么非曹操莫属。二人都清楚,他们之间必有一战,却是惺惺相惜,之间存有着一丝若隐若现的亲切。姬溪能从曹操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来曹操也是如此。

    于是乎,跟随二人前来赴宴的众人惊诧的发现,二人竟是发自内心的欣喜,他们的言谈之间没有任何的敌意,仿若之前发生在二人之间的种种阴谋诡谲,都是过眼云烟,跟他们两个一点关系也没有似的。

    曹操亲切的握住姬溪的手,笑说:“洛阳一别,经年也。可是想煞为兄啦。”

    姬溪呵呵笑道:“孟德兄是想小弟啊,还是嘴馋小弟的美酒啊。”

    曹操笑道:“知我者,桓德也。都想,都想,哈哈,想煞我也。”

    姬溪:“既如此,今夜你我二人不醉不归如何?”

    曹操:“甚好,甚好,我之所愿也。”

    村子败落,因为时间仓促的缘故也没有进行修缮,所以看起来有些寒酸,可或许是因为有姬溪和曹操二人再次,使的这村子瞬时布满了英雄气。

    有了英雄气,又怎能没有杀伐场,二人的会面虽然隐秘,但想要瞒过尽在咫尺的孙坚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二人虽然对周边数十里进行了严密了封锁,可漏网之鱼必然还是有的。所以,数百刺客踏着月亮的光辉而来,如约而至。

    曹操感叹道:“唉,也不知什么时候,你我兄弟能安安心心的吃上一顿酒。”

    姬溪:“兄长莫急,会有这么一天的。”

    一来一回,二人对视一眼,适时的闭上了嘴,不再这个话题上纠缠,携手进入了一个还算规整的屋子,里面早已布满了酒菜,还有十余歌姬舞女正在鼓月助兴。

    二人入座,典韦留在了曹操身侧,黄忠站在了姬溪身旁,余者武将尽皆出门防御,文臣却一股脑的离开,走进了相邻的一间屋子,他们是去商谈联合起来对付孙坚的具体事宜。

    而姬溪和曹操,却一句话也没有谈及战争,甚至连国事都可以回避,二人天南海北的谈天说地,似是多年的好友,好不快哉。

    屋外,杀伐声渐渐消失,归入了沉寂,屋内,二人推杯换盏,渐渐有了些醉意。这时候,曹操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来,洒脱的对姬溪说:“为兄偶得几句,不知贤弟可有兴趣一听?”

    曹操,名扬千古的大文豪,能见证他的诗作,姬溪当然有兴趣,是以抚掌鼓励,示意洗耳恭听。

    将杯中就一饮而尽,曹操弯腰亲自倒酒,悠扬浑厚的声音随之响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吟到这,姬溪早已知道这是曹操的短歌行,是曹操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名作,前世的姬溪便甚为喜欢,今夜听得曹操亲自诵来,更是别有一番感慨。

    姬溪完全可以就此接下去,但姬溪没有,他尊重曹操,所以不愿行此卑劣之举。

    却见曹操迈步往屋外走去,姬溪起身跟着,听曹操继续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至此,姬溪无来由的叹了口气,曹操亦如是,沉吟良久才继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良久,掌声响起,却唯有姬溪一人鼓掌,此地也只有姬溪配鼓掌。姬溪的赞许是由衷而发的,他对曹操的野心知道的心肠清楚,却没有任何的不悦,反之很是敬佩。

    许是感应到了姬溪的由衷而发,曹操发自内心的开怀大悦,后有意有所指的看着姬溪。

    姬溪的诗情也被调动了起来,他的文采显然是无法与曹操比肩的,但他还有两千年的沉淀,此时一首词突兀的跃如脑海,不吐不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曹操抚掌大笑曰:“妙,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喝酒,几日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当夜,二人确实醉了,醉的豪迈,醉的淋漓尽致。而酒醒之后,姬溪还是姬溪,曹操还是曹操,他们是同盟,也是敌人。

    姬溪和曹操的酒喝的很好,但贾诩和荀攸的商谈结果却非常的不好。贾诩强硬的要求由曹魏充当主力攻城,理由很充分,说己方已经和东吴打了很久,耗损很大,休要休养生息。而荀攸则寸步不让,要求两方分东西夹攻荆州,毕其功于一役,而后平分荆襄九郡。

    贾诩当然不能吃这么大一亏,而荀攸却寸步不让,当然,曹魏也确实有寸步不让的本钱。以眼下的局势而言,曹魏既然参与了进来,在荀攸看来,姬溪便必须答应他们曹魏的要求,否则,只要曹魏坐起壁上观,不论是姬溪还是孙坚都不敢再动手。

第461章 血战汉中() 
局势看起来很明朗,若然曹魏做起了壁上观。曹魏无所谓,大不了时日久了打道回府,无非是耗些粮饷而已。东吴更无所谓,因为刘备不能前来参战之故,孙坚巴不得姬溪和曹操抓紧退军呢。而对姬溪来说,便是得不偿失了,他此番为了将得到荆州,可谓是倾尽全力,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若然无功而返,不仅是奇耻大辱,对整体的实力也是一个莫大的反击。

    这是曹魏的优势,也是荀攸的仪仗,看起来似乎是无解之局,可贾诩是何等人,这能拦的住贾诩?于是,第二日姬溪酒醒之后,贾诩第一时间找到了姬溪,对姬溪说:“主公,请下令撤回攻入西蜀的两路兵马。”

    姬溪揉了揉脑袋,片刻后方才问道:“昨夜谈的不顺利?”

    贾诩点头,道:“曹魏方面认定我军独木难支,依仗自身有左右战局之力,故而寸步不让。而若答应其要求,则我军此番征战却是为曹魏做了嫁衣。曹魏摆明了是想得渔翁之利。”

    对此,姬溪早有预料,后问:“便是撤回了攻入西蜀的兵马,又如何能确定刘备会再次来会战荆州,便是刘备果真来了,若然曹操仍旧袖手旁观,于我军而言岂不是更加不利。”

    姬溪的顾虑有道理,然而贾诩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前我军攻入西蜀,乃因曹魏按兵不动之故的无奈之举。而现今,曹魏已达近前,不管其动或不动,孙刘对其都不能视而不见。而只要孙刘对曹魏存有忌惮,必然会被曹魏牵制住许多兵马,介时,我军压力并未增大,而曹魏却开始有了压力。彼时,曹魏若退,成天下笑柄,其若按兵不动,我军有机可乘,其若挥师开战,我军便可借其之手力取荆州。再者,以今时之局势,想要攻占西蜀为时尚远,既然引曹魏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攻入西蜀的两路兵马再继续征战,已经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既如此,又何必空耗粮饷。”

    闻言,姬溪觉得有道理,荆州就在这里,曹魏想要空手套白狼,己方当然不能愿意,既然你不想动,那就将西蜀的兵马引过来破釜沉舟,你曹魏要是还是不想出力,我便直接撤军,介时,孙然我方损失惨重,但你曹魏就成了个笑话。从今以后,谁还敢和你结盟。

    于是乎,姬溪当即同意了继续的建议,快马传报,着姬昀和郝昭退军。

    却不料,命令送出去还没有两日,姬昀的传信官却先一步来到了姬溪的大营。

    传信官将姬昀的进言送上,姬溪看后久久无语,后将此信件交给贾诩看。贾诩看后,亦是久久无语,半响后方才叹道:“论军机大事,我不如元状多也。主公,此计绝妙,当速行。”

    几日后,姬溪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军事调整,他先是同意了和曹魏分东西夹击孙坚,却在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忽的引兵西进,跃过了樊城战场,经渭水溯流而上,竟然直接引着十万大军打进了汉中,长驱直入。

    这变化发生的太过突然,谁能想到姬溪竟然如此果决的放弃了近在咫尺的荆州,转而攻进了西蜀。而如此一来,曹魏和东吴立刻成为了针尖对麦芒的局势。东吴的压力顿时减小一半,而曹魏的眼里却瞬时增加了一倍。

    彼时,曹魏可以退,其若退,孙坚势必紧随姬溪之后冲入西蜀,截断姬溪后路,如此一来,姬溪必遭大败,可于曹魏而言,姬溪大败显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因为只要孙刘联手大败了姬溪,其联盟便更加的牢不可破,姬溪只能退守关中,再也无力对他曹魏形成任何的帮助,介时,孙刘的实力会暴涨,且极有可能选择先联手打掉曹魏,而后对关中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姬溪也难以持久。重点是,姬溪若败,他曹魏顿时独木难支,必将在姬溪之前灭亡。

    通过此举,姬溪瞬间让曹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唇亡齿寒,如此一来,曹操别无他途,只能倾尽全力的牵扯住东吴的兵马,对孙坚加强进攻,进入了攻坚战。

    这便是姬昀的策略,剑走偏锋,直接将最初的战略目标改变,由夺荆州变成了夺汉中,值得一提的是,汉中对姬溪的重要性与荆州相比,不相伯仲,而若得到汉中,姬溪便可对荆州相称两面夹击之势,之后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姬溪夙夜行军,摧枯拉朽的在汉中横冲直撞,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打进了汉中腹地,彼时,西蜀才终于反应过来,组织起行之有效的对抗,这整个过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四个字便可以解释的通,那就是出乎意料。

    梅雨季节来临,九月末,姬溪已经打到了汉中郡城南郑。刘备于此纠结了十余万大军,与姬溪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

    当日,大雨磅礴,姬溪登台对全军狂吼:“今日,尔等功成名就之时,勿惜此身,匡我大汉,化英魂,佑苍生。”

    此一战,乃数来年仅有的旷世之战,整整进行了数个日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