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6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6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人怒声道:“他们敢?他们凭什么这么做?”

    吕春答:“因为百姓们已经认定那贤士就是我们吕家,而且具皆认为在给我们吕家打工,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付出了劳动,若到时拿不到报酬,百姓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这话一说,满堂具皆无言,良久,一人道:“我们到乡下避祸吧?”

    吕春摇头,道:“如今的吕家,一举一动都在百姓的眼皮子底下,我们的人可以走,但钱粮怎么运出城去,就算运出去了,不还是要背个言而无信的骂名吗?”

    又一人怒声说:“那县令太过放肆,莫非是欺我吕家无人吗?依我看,不必多言,直接上报相国,制他个故弄玄虚,残害忠良之罪,逼他出面解释,此时必可迎刃而解。”

    闻言,吕春大惊,急声道:“三叔,此事万万不可。”

    那三叔问:“为何不可,我女儿在董相国哪里很是受宠,凭相国的权势,弄倒这个小小的县令还不是易如反掌。”

    吕春摇头,只是道:“难道三叔忘了年前的何进之祸吗?当年,大将军何进权势通天,我吕家送了个女儿给他做妾,并对他多方扶持,可结果呢,何进身死,我吕家也差点累及自身,花费了家族大半的钱财方才幸免于难。这件事,难道三叔忘了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那三叔道:“何进屠户出身,无甚远见卓识,岂能与董卓贤婿相提并论。”

    吕春说:“何进没有远见,优柔寡断是不假,可那董卓呢,以小侄看,他完全就是在找死,小侄几乎可以断定,那董卓,三年内必死无疑,甚至会祸及九族,我们应该及早的跟他划清界限,怎敢主动的往上靠啊。那县令之祸,充其量只是损失些钱粮,可那董卓之祸,很可能会将我吕家带入万丈深渊啊。”

    闻言,满堂皆惊,数人愤而起身,想要训斥吕春危言耸听,却不料吕禄猛的一声大喝,道:“够了,一群废物,目光短浅的蠢材,有何面目夸夸其谈,都给我坐下,听文封继续说。”

    家主发怒,诸人顿时噤若寒蝉,只能无奈的坐下,听吕春继续说下去。

    吕春接着说:“我吕家历代经商,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巍然不动,借的便是与诸豪强暗通款曲,这本是应有之意。但那是在太平年间,而在这乱世,我等本应深藏功名,避世隐居,凭我吕家的根底,足以坚持上百年,只待海内昌平,复出便是。这话,数年前我就说过,可诸位叔伯不听,结果呢,先是有何进之祸,那董卓之祸也已经是近在眼前,诸位叔伯还不自醒吗?”

    吕禄说:“你且说说,为何说董卓之祸近在眼前?”

    吕春答道:“董卓自比伊尹、霍光,废旧立新,为天下所不齿,此其一祸矣;董卓蠢如猪猡,竟妄想用铸小钱之法解民生疾苦,此其二祸矣;董卓残暴不仁,妄以重刑而治天下,此其三祸矣;董卓治军不严,赏罚不明,此其四祸矣;董卓任人唯亲,难听忠言,此其五祸矣;董卓无谋无略,于关东数败而不知耻,此其六祸矣;董卓四面受敌,已成天下共诛之中贼,此其七祸矣。有此七祸,董卓焉能不死。”

    这番话,直把堂上诸人惊的面无血色,身体瑟瑟发抖,一人惶恐的问:“那董卓死后,我吕家会怎么样?”

    吕春答:“无非是像何进之祸时,散尽家财,以求保命罢了,成与不成,全看天意。但是现在,我等或许有一线生机。”

    吕禄问:“生机何在?”

    吕春答:“或许便在那县令身上。”

    一说起这县令,诸人恍然惊醒,今晚这议会的主题是那县令,可不知觉间,竟论到了吕家的生死存亡,这一上一下间,诸人已经彻底的没有注意,只得问向吕春,道:“那县令的诏文《招聘启事》我去看了,这几日反复思索,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位新来的县令,恐非凡人啊。”

    吕禄说:“哦?莫非那篇诏文中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吕春点了点头,道:“以我看,那县令发布这篇诏文最起码有几个目的。其一,解百姓暂时之疾苦;其二,大力治理蓝线境内的田亩水利;其三,聚集蓝田县境内人气,使得蓝田县境内的人口不再流失,并且快速的增加;其四,使得蓝田县内的民心汇聚,抱成一团;其五,储备各种资源,以备后用。这五点现在看起来一点作用都没有,但若是真的撑到了来年秋收,那就了不得了。”

    一人急问:“如何了不得?”

    吕春答:“小侄只说一点,若是真的撑过了今明两年,那县令可以顷刻之间召集到起码数万兵勇,且这数万兵勇全是受过他恩惠的子弟兵,这样的军队,其战力有多强就不需要小侄多说了吧。”

    闻言,诸人细细一想,顿时倒吸了口冷气,可不是吗,到那时,这县令了不得啊,几乎是瞬间齐身于当世豪强之列。

    一人问:“他能撑过今明两年吗?”

    吕春凝重的说:“只凭他自己,绝无可能,他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要把我吕家拉下水,而有了我吕家的相助,或许真有可能。”

    吕禄问:“你的意思是,帮他?竭尽所能的帮他?”

    吕春点点头,复又摇了摇头,片刻后道:“帮与不帮,怎么帮?待我写封书信送去县寺,看看那县令的反应吧。”

第35章 卖弟求荣自有因() 
这几日的蓝田县城,特别是县寺,很是热闹,县寺的正门处一直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绵延数里,直接排到了城门之外,这些人,都是来县寺报名做工的。

    来的人太多了,姬溪带来的一百五十人根本就不够用,于是乎,早在三日之前,姬溪就派人去了华胥村,将开山队和后勤队的所有人全部拉来,如此,才堪堪够用。

    每个前来报名的百姓,都要先在县寺登记姓名,籍贯,年龄,现住地等等,然后领取相应的工作。

    有的工作是一人能够完成的,如采药,伐木,制作农具等等,这些人会自行离去,自己去工作,待有了成果后再来换取米粮。

    有的工作是需要成群结队的,比如开垦荒芜,兴修水利,建造工事等等,针对这些百姓,姬溪将他们每千人分成一对,没队由十名开山队的爷们和十名后勤队的女人率领,直接去各自开工的地点干活。

    这几日的县城,看似杂乱,却井井有条。姬溪只忙活了前两天,接着就带着姬渊退进了后庭官舍,将前面的事情全部留给了徐启和姬昀这小子。

    徐启这几天很累,相当的累,可他却充满了干劲,看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的热火朝天的蓝田县,他只恨自己少长了两只手,登记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姬昀也很累,累得他都不想动了,数次想讲手头的事情丢掉,回去看看书,睡睡觉,可偏偏,姬溪以小孩子就应该多多锻炼为由,愣是把他栓在了前庭,吃睡都要跟徐启他们再一起。别看着小子年纪小,做事的效率简直是快的离谱,他一个人的效率,能赶上七八个佐吏,徐启也是远远不如。

    姬渊也很累,因为姬溪这几日一直在不间断的训练他,而且是单独训练,全挑他的薄弱点训练,为此,姬渊吃了不少的苦头。

    姬溪也很累,他觉得自己比所有人都累,他的累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累,是等的累。

    眼见着自己带来的米粮以肉眼可见速度减少,姬溪心急如焚:那吕家怎么还没动静呢?莫非是一家都是蠢材,没觉察出来老子给你们下得套?还是有恃无恐,觉得老子并不能给你们带来威胁?你们信不信,老子真能带人抢了你们丫的,大不了把米粮分给百姓之后,老子带人逃跑呗。

    越是这么想,姬溪就越焦躁,而越是焦躁,姬溪训练器姬渊来就越是严厉,把姬渊练的是叫苦连天。

    这天中午,姬溪和姬渊蹲坐在石阶上,一人抱着个海碗吃着面条,姬渊是狼吞虎咽,姬溪确实吃的索然无味,愁啊,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见姬昀走了进来,姬溪便说:“不在前面干活,跑过来干什么?”

    姬昀递给姬溪一筒竹简,说:“这是吕家的信。”

    闻言,姬溪哪里还有闲心训斥姬昀,急不可耐的放下饭碗,急吼吼的接过竹简打开。

    这并不是信,而是一副地图,地图画的是蓝田县,但却与现在的蓝田县完全不同,姬溪的眼睛眯了起来,对姬昀说:“来,一块看看。”

    姬昀见姬溪对这幅地图很是慎重,便没有多言,直接将脑袋凑了过去,细细的观看,这一看,两人足足看了两个小时。

    抬起头来,哥俩对视一眼,具皆看见了对方眼中的血丝,姬溪问:“元状,你觉得如何?”

    姬昀深吸了口气,道:“做此图者,必为当世大才。”

    姬溪深吸了口气,点头道:“不错,若是真将蓝田建成图中这个样子,蓝田便是国中之国,进可攻,退可守,此为不朽之基业。”

    姬昀接道:“不错,更妙的是,这图中对田亩水利的规划比我们的规划更加的细致巧妙,光是田亩,便比我们规划出的足足多出数千亩。”

    姬溪点头:“那你觉得,吕家送来这地图的用意何在?”

    姬昀答:“第一,我们的用心吕家已经明了;第二,他们愿意帮助我们;第三,吕家在等我们拿出诚意。”

    姬溪笑了笑,又问:“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来做诚意?”

    姬昀脱口道:“千两黄金。”

    闻言,姬渊大惊,他再粗线条,也知道自家的家底也就那么千两黄金,这要是全花出去了,姬月会发火的,于是,姬渊张口变相阻止,却不料姬溪摇了摇头,道:“千两黄金?远远不够。”

    姬昀咬了咬牙,道:“再加良田千亩。”

    姬溪还是摇头,道:“应该还是不够。”

    不要说姬渊了,姬昀都有些诧异了,难道这么多东西还不能标出诚意吗,于是问:“可这是我们能拿出来的所有东西了啊?”

    姬溪也很头疼,黄金良田这种东西虽然好,但那吕家本就家资颇丰,很可能看不上这些东西,而如果诚意不足的话,吕家可不会尽心尽意的帮助自己,怎么办呢?

    正思索间,猛的撇见姬昀也在那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姬溪忽的计上心头,于是乎,脸上挂上了不怀好意的笑容,对姬昀道:“这样啊,今晚,你带上千两黄金,良田千亩的册书,我的湛卢剑,你二哥的白虎噬月刀,去那吕家摆摆诚意吧。”

    闻言,姬渊第一时间抱紧了自己的白虎噬月刀,满脸的不愿意,姬昀也不同意,可偏偏姬溪却像是已经下定了决心,根本容不得违逆,在身外之物和对姬溪的感情之间,二人无奈的选择了后者。

    姬昀哭丧着脑袋转身去前庭,想找两个人过来帮忙抬东西,可还没走几步,却像是忽然醒悟过来了什么,猛的转过头望着兀自坏笑的姬溪,问:“大哥,你不去吗?”

    姬溪笑道:“这么点小事,还要为兄出马吗?你去就行了。”

    闻言,姬昀大怒,跳起脚道:“大哥,大姐说你无耻果然没有说错,你为了拉拢吕家,要把我卖了,不行,我不同意,我要去华胥村找大姐,我要让大姐给我做主。”

    姬溪一听,就知道这小子已经反映过来了,于是乎赶紧上前,将这小子拉到一边,对其苦口婆心的劝解,可他确实解释,姬昀的小脸就越是难看,最后,咬牙切齿的对姬溪说:“哼,我一定会告诉大姐的。”

    说完,转头就走,姬溪却知道,这小子虽然不愿意,但已经默认了姬溪的办法,并且会竭尽全力的做好这件事的。

    姬昀离开后,姬渊凑到近前,问姬溪:“大哥,元状为什么说你要卖了他,这可不行啊,大哥你不能这么做啊。”

    姬溪大怒,跳起脚往姬渊的头上拍了一掌,怒道:“你个笨蛋,瞎想什么呢?我还能真的把那小子卖了?别废话,继续练拳去。”

    姬渊得到了安心的回答,便放下了心,自顾自的练拳去了,而姬溪却看着前庭,嘴里面喃喃自语:“嘿,你小子还想拿你大姐威胁我,你难道不知道,你大姐做梦都想着怎么给你和云虎娶媳妇,要是知道我给你寻了门这么好的亲事,感谢我还来不及呢,还能骂我?小子,你还是太年轻啊。”

    黄昏时,姬昀出了县寺,张统带着另外三人充当随从,四人各自拿着千两黄金,良田册书,湛卢剑和白虎噬月刀,跟在姬昀的身后,亦步亦趋的向吕家行去。

    张统明显的感觉到姬昀这小子不大高兴,于是便问道:“怎么了,我们的小神童,谁惹你了,告诉张叔,张叔打断他的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