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65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65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姬曹联盟再一次成立,且这一次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牢固,因为两方现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们都必须要竭尽所能的互帮互助,否则若然被敌人钻了空子,两方必然大势不存。

    而后,姬溪召集诸将议事,进军塞北,并且扎根在那,以待时变。

    长时间呆在武威城无所事事,诸将早就急了,隔三差五的便有人找到姬溪,请求领兵进攻关中,然而姬溪从未有过应允,此时终于有了个领军的机会,诸将自然不肯放过,自然削尖了脑袋想要去拔个头筹。

    对这次出征的人选,姬溪和姬昀,吕春,贾诩三人商议了很久,最终决定各路老将一个都不用,让将帅中最年轻的赵云去。令赵云领兵五万,由贾诩从旁辅助,祭了天地之后,五万大军即刻出征,避开刘备的势力范围,绕道天山,杀进塞北。

    曹操这一次很守诚信,姬溪这边刚一动兵,他那边便开始撤退。而随着姬溪的动兵,刘备也反应了过来,认识到了姬曹联盟对自身的威胁,是以立刻派出兵马赶往会战赵云。在刘备的眼中,塞北并不重要,但他可以在曹魏的手里,却不能在姬溪的手里,正如曹魏和姬溪都不足以对他刘备构成威胁,但若是两人联手,便如同在刘备的头顶上悬着一把刀,刘备如何能够坐视不管。

第479章 章武三年武威来敌() 
所以,刘备对姬溪进军塞北这件事情颇为重视,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召集心腹大臣们议事,很快,意见得到了一统,一致决定即刻进军塞北,截断姬溪的意图。后,诸葛亮断言,一旦己方用兵塞北,西凉姬溪定然会大举入侵关中,建议刘备慎重对待。

    孔明预料的一点也没错,刘备的态度也非常的重视,然而结果却非常的不如人意,塞北的战局陷入胶着,赵云用兵,自成一统,此番独掌军权,纵横捭阖,往往能在寻常处另辟蹊径,胜多败少,刘备虽大军堵截,可仍旧挡不住赵云慢慢的站稳脚跟。

    而西面防线更是不堪,姬溪采取了群狼环伺的战略,再现了当年对付孙坚的那一套,其军队聚散无常,神出鬼没,绕的刘备大军焦头烂额,晕头转向,损失惨重却没有丝毫战果。最后,刘备盛怒着无奈,不得已将诸葛派遣过去统筹大局。

    接下来,长达大半年的拉锯战在秦川一带打响,姬昀和孔明的博弈进行的精彩纷呈,吸引着天下所有有志者的心神。二人具为当世之翘楚,他们之间的博弈,凶险万分却极有美感。这是一场宛若教科书式的战争,几乎每一日,都会有一个乃至数个绝妙的谋虑自二人脑海中并发出来而后即刻付诸于行动,互有胜败,互有短长。

    自诸葛亮开始统筹三军之后,其西面防线便坚不可摧,姬昀再无寸进,而同样的,孔明也无法将防线往外推一步,更无法将姬昀赶回西凉。于是乎,二人同样的陷入了胶着阶段,且照局势看,这样的胶着将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直至塞北局势发生了变化,赵云和贾诩设计,使张飞陷入埋伏,继而围点打援,关羽引兵来救,被赵云大胜一阵,接着对败军穷追不舍,经过数个日夜的奋战,彻底的锁定了塞北的胜局。再而当先扼住了来往关中的天险关卡,令刘备丧失了再度增兵塞北的可能性。

    时局发展到这个地步,姬溪的战略目标依然达成,再战斗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一来西面突不破孔明的防线,二来仅凭赵云的五万兵马就算是打进了关中也无法对刘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乎,姬昀当机立断,全军撤回西凉,再次将辛苦得来的领土如数归还给了刘备,只不过,这一次姬昀不仅搜刮了所得之地所有的财物,并且还将秦川一带大多数的百姓给骗进了凉州,使得西凉的人口基数大为增加。而人口基数的增加,无疑是此次战争最大的战果。

    章武二年,姬溪和曹操再度结成联盟,曹操撤回了塞北的兵马,而姬溪趁势取之,从此再多了一股可以威胁刘备的力量。而刘备自得关中后,两战具皆大败于姬溪,心中郁结难平,渐至夜不能寐。

    所以,章武三年夏,刘备终于举起了手中的屠刀,纠结了二十万大军,亲征姬溪。其时,关中经过三年的治理,已经具皆在刘备的掌控之下,且已经与川蜀连成一片,在刘备手下众多能人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气焰滔天,成为了四路诸侯中当之无愧的老大,而现在,这个老大要发威了,且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势力最弱的姬溪。

    二十万大军征西凉,而姬溪手中所有的的兵马加起来还不足十万,由此可见,刘备此次西征之决心,乃是势在必得。

    而对姬溪而言,这同样是关键性的一战。此一战,在没有明确的结果前,曹操和孙坚注定不会插手。

    对东吴而言,此战刘备若胜,于孙坚而言一点关系都没有,孙坚没有插手的理由,更没有足够的利益,可是,若是刘备被姬溪大败,甚至被姬溪夺回了关中,孙坚绝不会介意在刘备的背后插上一把刀,尽起东吴之兵去征川蜀。

    而对曹魏而言,曹操虽然很想帮助姬溪分担压力,但他知道,一旦自己对刘备用兵,且不说能不能突破庞统领兵严防死守的防线,便是东吴暧昧不明的态度就让曹操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若然在进攻刘备的关键时刻,东吴斜插进自己的腹地,只怕曹操会先姬溪一步而亡。所以,心中虽然担心姬溪若败己方将孤立难援,可曹操却仍旧不敢动。

    于是乎,这注定将是姬溪和刘备之间的捉对厮杀。

    姬溪失势之后,固守西凉之初,手上只有十余万兵马,经过三年的发展,受限于西凉地界狭小,所以只能增兵到十五万便后继乏力,去岁虽然使得人口基数大增,但终归时间太短,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所以,姬溪的手中还是只有十五万兵马,在去掉赵云带走的五万,再去掉各地驻守的必要兵马,姬溪在武威的能用之兵,仅仅只有七万。

    七万对二十万,力量的悬殊之大可见一般,然而可歌可泣的是,上自姬溪,下至一个普通的列兵,没有一个认为自身是处于劣势的。大家伙士气高昂,卯足了劲的要和刘备一较高下,决一死战。

    这不,刘备拒武威还有五日的路程呢,姬溪便被诸将包围了,所请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向姬溪要兵马,去痛击刘备,有要两万兵马的,有要一万兵马的,更有甚者如沈熊之流,大言不惭的只要几千兵马。

    对此,姬溪挺高兴的,也挺兴奋的,却没有被这些情绪冲昏头脑,他嬉笑怒骂的回绝了所有主动请战的请求,一味的令诸将加强防线。

    而当刘备终于兵临城下,离武威城三十里下寨的当晚,姬溪突兀的调集了诸将,是夜三更,两万大军在胡轸,黄忠,高顺,沈熊四位大将的带领下呼啸而出,兵分四路杀进了刘备的大营。

    不出预料的,刘备早有防范,四路兵马具皆陷入了埋伏,若照此局势,四路兵马具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然而,姬溪自有后招,又四路兵马在徐荣的指挥下冲进敌营,与前四路里应外合,在刘备的大营中横冲直撞。

第480章 丧心病狂的直捣黄龙() 
却不料,刘备亦或是孔明还是料到了这一节,其军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立刻变幻了阵型,竟将徐荣带来的四路兵马也包围了进去。

    中军大帐中,刘备意气风发,大笑道:“孔明神机妙算,姬溪今夜合该有此一败。哼,今夜之后,本王看那姬溪还怎么和本王抗衡。”

    诸葛却凝重的道:“姬溪胆大心细,姬昀更是令人捉摸不透,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主公还需当心。”

    刘备笑道:“姬溪只有七万兵马,此刻以入瓮五万,余下两万兵马守城尚且不及,还敢再出来送死不成,在这,先生不是也已经做好了第三波进攻的调整。依我看,姬溪不会再来了,可以收网了。只待消灭了这五万兵马,武威城唾手可得。”

    闻言,孔明先是点了点头,有些意动,却忽的心头一跳,一点灵光自脑海中升起,继而心惊肉跳,面色大变道:“不好,主公速退,迟则有性命之忧也。”

    刘备大惊失色,忙问孔明因何如此色变。孔明急促的解释说:“我误中姬昀调虎离山之计。眼下,我军为全歼来犯的五万敌军,已经将大部分兵马派遣出去围追堵截,中军却已空虚,若然姬溪此刻孤注一掷的向中军杀来,我等性命堪忧啊。姬昀,必是以己方五万大军作为诱饵,吸引住我军大部分兵力,继而寻求直捣黄龙的机会,好精细的打算,好狠的心肠。主公,速退,速退。”

    眼下局势一边倒的大好,这个时候让刘备放弃撤退,比杀了他还难受,而且,孔明的话全凭猜测,没有丝毫实证,刘备根本就不相信姬溪能丧心病狂到此等程度,在这,孔明口中所说的中军空虚刘备也不以为然,眼下中军还有四万兵马,而姬溪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万可用之兵,在刘备看来,除非姬溪疯了,否则绝对不敢来攻中军,这时候的刘备,心中尚且还在期待着姬溪回来,他想着若是姬溪若真来了的话,自己倒是有了一劳永逸的机会了。

    刘备的想法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本能的忽略了两个事实,一者是自己的兵无法与姬溪的兵相媲美,二者姬溪的手中还有一个无人可挡的姬渊。

    于是乎,刘备执意不从,对诸葛亮的劝阻置若罔闻,当军士来报说又有两万大军直向中军杀来时,刘备更是大喜过望,不顾所有人的阻拦,亲自披挂上马,好言今夜便要取了姬溪的脑袋。

    而后,刘备悲剧了。他出帐后的第一时间便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在这短短片刻的时间内,中军的四万大军竟然已经被敌人撕开了一道硕大的口子,那当先的一员大将距离自己竟然已经不足五十仗,那不是姬渊又是谁来。

    再接着,刘备在那乱军从中听到了一句大吼:“他娘的,给老子砍了刘备,谁他娘的砍了刘备,老子和他拜把子。给老子杀,给老子冲。”这声音,刘备一辈子都忘不掉,因为这个声音的主人已经足足压迫了他十余年,便是在得势之后,他仍未打败过这个声音的主人哪怕是一次。虽然刘备不想承认,但这个声音的主人早已成为了他刘备的梦魇,恨之入骨,却也恐惧至深。

    孔明追了出来,见此场景更是大急,慌乱之下也不顾君臣之礼,抓住刘备的胳膊便往后拽。恰此时,二人落到了姬溪的眼中,只听得一声大喝响彻寰宇:“大耳贼,哪里逃,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忌日。儿郎们,还愣着作甚,给老子砍了他。”

    姬渊也看到了刘备和诸葛亮,而后,冷着脸一言不发,立刻向刘备这里展开了强攻,身后,姬溪亦步亦趋,再身后还有数不尽的兵马嗷嗷叫的涌向这里。

    眼见着姬渊离自己越来越近,刘备终于胆怯了,忙不迭的跳上战马,朝相反的方向狼狈逃窜。再看姬溪,注视着刘备逃窜的身影破口大骂,骂着骂着却忽然转换了话头,吼道:“刘备已死,降者不杀。”

    在来此之前,姬溪就对斩了刘备首级这件事情没报多少希望,其战略目标定的极为精准,便是将刘备逼出中军。在大规模军团作战中,中军的所在,是整只军队的主心骨,主帅必须坐镇中军方能通率全军,而全军的一应命令,也具皆从中军下达,主帅若离了中军,那么不论有多少兵马都是一盘散沙。

    姬溪空口白牙的这么一喊,更是火上浇油,是不是真的根本就不重要,将士们只知道中军的命令没有了,他们没有了主心骨,又不是每个人都有独自决断的能力,于是乎,大败已成必然。

    而刘备逃走之后,姬溪立刻调整了战略手段,不再对刘备的中军进行打击,而是将带来的这两万兵马拧成了一根线,用这根线将己方之前作为诱饵的八股兵马注意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毁灭性的力量。

    当姬溪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之后,便已经彻底的锁定了战局,接下来,他开始对刘备一盘散沙的败军进行穷追猛打,根本就不给刘备任何调兵遣将的时间。

    这场大战,由是夜三更一直持续到了第二日黄昏,姬溪追杀了上百里方才折返回了武威。

    战报结果很快便送到了姬溪的手中,此战,姬溪的七万大军折损八千有余,而取得的战果却是震惊世人的,斩首三万有余,俘虏五万,等于直接打掉了刘备一半的兵马。

    此一战的结果很快便被曹魏和东吴知道,东吴上下惊愕莫名,怎么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输的这么惨。照这么下去,姬溪很有可能收复汉中啊,于是乎,东吴立刻开始整顿兵马,伺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