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271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271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

    贾诩得天机阁相助,有惊无险的暗中潜入了成都,而后,他的计划开始了。他先是一一探查当年朝中老臣在成都的近状。而后,暗中找到了赵谦。

    且说赵谦等老臣随天子被刘备掌控,后来关中被姬溪夺回,刘备便将天子和满堂朝公全部掳来了成都。

    不得不说的是,当年刘备初入关中时,上自天子,下至臣工,都是兴高采烈的,因为刘备的名声摆在那里,大家理所当然的肯定了刘备对大汉的忠诚,且因为刘备乃是大汉皇叔的缘故,大家对刘备寄予厚望,更认为自此后的朝堂将重见天日。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刘备在得权之后内心的阴暗全面爆发,其所作所为,与姬溪全完不可同日而语,姬溪虽然霸道,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忍让,从来没有做出什么排除异己的举动,而刘备则不然,他披着仁义的外衣,做的却竟是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所有不服从于他的,也不知怎么回事情便死的莫名其妙,令人恶心的是,每死一个,刘备都会到场哭诉,他哭的越是肝肠寸断,臣工们对他的恐惧便越深。

    本以为赶走了姬溪,迎来的将是天朗气清,却不料,一步便踏入了万丈深渊,再对比姬溪在时,大家方才醒转过来,原来,大家一直以来都误会姬溪了,相比于刘备,姬溪对大汉的忠诚日月可鉴。

    于是,上自刘协,下自大小臣工,无不盼望着姬溪能够光复关中,随着刘备的威势日重,行事越来越无所顾忌,盼望姬溪的心思便越加急切。

    所以,当贾诩找到赵谦的时候,这个当年一直与姬溪作对的老头大喜过望,急忙把贾诩引入暗室,礼待优厚。

    贾诩将来意如实道来,赵谦立刻满口答应,并承诺将为贾诩联系各级终于大汉之人,共同举事。然而,这建议却遭到了贾诩的否定,其言:“此事机密,不可张扬,除你我二人外,不可第三人知晓。”

    赵谦一愣,疑惑的问:“只凭你我二人,势单力薄,能成何事?”

    贾诩笑曰:“兵在精而不在多,只凭你我二人及某所带来的五十四人足以。”

    赵谦素知贾诩有智谋,且出了相信贾诩外别无他法,是以问:“那么,贾先生需要老夫如何配合?”

    贾诩道:“大人什么的都不需要做,只需给在下安排个隐秘的容身之处便好。”

    闻言,赵谦一愣,诧异的道:“就这么简单?”

    贾诩点头,说:“本也没有多么复杂?”

    赵谦犹豫了一会,说:“是否要告知陛下?”

    贾诩摇头,断然说道:“陛下方寸已失,告之必然藏不住,介时,我等大事不成,性命都是小事,误了家国大事,将成千古罪人。”

    赵谦知道贾诩说的有道理,可还是道:“可不管贾先生如何谋划,最终还是得要陛下领衔啊。”

    贾诩笑的阴沉:“有些事情,董卓做得,刘备做得,必要时,我等也做得。”

第492章 逢其时不逢其主() 
近日来,成都城内发生了许多诡异的凶杀案,死者具皆在大庭广众之下全身突然烧起大火,片刻间被烧成焦炭,死状极惨。且,这些人,具皆是刘备留在成都的心腹之人。

    这突然自燃的诡异,无非是利用光点聚焦和白磷相配合而已,乃是姬溪往年玩笑时说出来的,却被贾诩暗中记下,且开始尝试,以贾诩的才智,潜心钻研之后终于掌握了其中的要领,此番用来,自然无往而不利。

    磷火自然的道理,于姬溪而言自然是极为简单的,但放在这个时代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没有人能够解释的通时,大家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苍天,将那磷火神化成了天火,再因天火所烧之人具皆为刘备心腹,人们便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因为刘备的所作所为已经惹恼了上苍,是故降下天火惩罚。

    而后,终于汉室者神情振奋,而刘备的心腹之人却人人自危,渐至不敢出门,而对寻常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上天的启示,在教导百姓们要忠于汉室,不可再与叛逆同流合污。

    人心的变化使得成都城内人心惶惶,继而乱象频发。张松,糜竺,糜芳三人一合计,认为决不能任由事态发展,否则若是惊动了刘备,必然会制他们一个玩忽职守的罪责。可三人又全然想不明白那天火究竟是如何产生了,于是乎也只能认为是上天震怒。

    在这样错误想法的催动下,他们找到了刘协,诚恳的请求刘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上天的原谅。彼时的刘协,也是一头雾水,但眼见刘备的心腹之人一个又一个的被焚烧殆尽,刘协的心中极为舒爽,又如何肯答应去祈求苍天的原谅,他心里恨不得苍天有眼,赶紧将眼前的三人烧死呢。

    然而,寄人篱下,在张松三人的逼迫下,刘协不得不从。

    祭天仪式还是举行了,且举行的极为盛大隆重,聚焦了整个成都的目光。却不料,在那祭天的高台上,发生了一场惊天的变故。

    那高台之上,除却刘协外具皆是刘备的心腹,正当刘协跪地祭天之时,忽的天将大火,瞬间点燃了张松,糜芳,糜竺等数十人,而处于众人包围中的刘协却安然无恙。

    亲眼得见,刘协错愕至极,正不知该如何自处之际,赵谦忽的拔剑跃上高台,高呼曰:“苍天有眼,庇佑大汉,若有不从,天火灭之。念尔等被刘备所迷惑,即刻臣服天子,可保自身及家小无忧,若有不从,天人共灭之。”

    高台上的这数十人,乃是成都城内的中坚力量,如今却被一锅端了,且是在万千将士的眼皮子底下被烧死的,这样的场景,足以让任何人胆寒,于是乎,上万将士即刻丢掉了手中的兵器,跪下山呼万岁。而后,由赵谦接管了成都城内的兵权。

    直到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刘协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此时,不论是贾诩还是赵谦,都没有时间去给刘协解释,只因为,事态紧急,兵贵神速。

    贾诩更是深知,自然自己暂时掌握了成都城的控制权,但危险却还刚刚开始。刘备很快便会得到消息,也很快便会引兵来救,介时,贾诩需要用手头的这点军心涣散的兵马阻挡刘备的大军,要守到姬溪冲破刘备的防线。这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

    于是,继续和赵谦通力合作,即刻开始利用己方现有的力量进行布防,且抓捕了刘备的家眷及刘备军中所有重要将领的家小。

    成都失陷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到了姬溪和刘备的耳朵里。刘备惊骇欲绝,成都城内所发生的诡异,刘备是知道的,可知道的却并不详细,归结原因乃是张松等人生怕刘备责怪他们留守不利所以故意隐瞒了事情,挺大的事情传到刘备耳朵里的时候却成了小事情,所以,当刘备骤然得知成都失陷的消息时,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为何成都这么快便失陷了。然而,这并不妨碍刘备想要即刻回军的决心,成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诸葛亮却极力劝阻刘备回军救援,他笃定成都乃是小患,只要己方能够阻挡住姬溪的进攻,待姬溪退兵之后,成都之患将迎刃而解。然而,诸葛亮的建议却遭到了上自刘备下至诸将的愤怒反驳,这也确实怪不得他们,大家的家眷都在成都,如今朝不保夕,大家如何能够不担心。

    而刘备想救援成都,姬溪却偏偏不让他去救援,无他,姬溪需要给贾诩争取时间,同时,要让刘备在首尾难两全的情况下失了方寸,从而寻找到绝佳的战机。

    彼时,若刘备坚信孔明的意见,则贾诩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做了无用功的,出了能杀些刘备一方的家眷泄愤外不会有丝毫作用。但是,刘备却将成都看的太过重要了,所以,虽然姬溪对刘备展开了疯狂的进攻,却以极快的速度将战线往前推。但刘备还是孤注一掷的率领着八万大军赶往成都。临走时,尚还语重心长的对孔明说:“孔明,绵阳便交给你了,我此去,最多三日便回。”

    当时的孔明,目光晦涩,似乎已有死志,但是,急切的刘备却没有发现,留下这么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后便对绵阳如火如荼的战局不管不顾,领兵八万赶往了成都。

    彼时,贾诩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引走了刘备的八万兵马,而留守绵阳剩余的二十万兵马亦皆人心惶惶,难有斗志。再观姬溪的大军,足足有四十万,且不仅两倍于敌,尚还士气高涨,若猛虎出笼。

    刘备走后当夜,孔明仰观星象,只见北斗星晦暗难明,脸上的晦涩更加深了,良久,终而仰天叹道:“水镜啊水镜,你曾言我得其主,不得其时,实乃大谬啊。我命休也。罢,罢,罢,便全我忠义吧。”

    仰天叹罢,孔明已下决心,转身回到帅帐,下令升帐议事。

第493章 孔明的空城计() 
却说姬溪得知刘备引兵回援成都,虽然知道这是己方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仍旧放心不下身在成都的贾诩等人,是以更加的疯狂的冲击着敌军的防线。

    当此时,孔明却一反常态的派出了数万兵马迎击姬溪的主力部队。姬溪和姬昀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但面对孔明的迎头痛击却也怡然不惧,立刻对这数万兵马进行了合围包抄,经过一夜的奋战,杀敌无数,俘虏更无数,算是彻底的歼灭了这数万兵马。

    有此大胜之后,姬溪却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即刻大军全线压上,兵临绵阳城下,只要攻破绵阳,前面不足百里便是成都。

    然而,大军却在绵阳停下了脚步。不是因为绵阳城坚不可摧,而是因为绵阳城城门大开,竟不见片甲。那城头上,孔明端坐,身侧两小童肃立,神色淡然。琴声响起,悠扬而随意。

    一片安详,那洞开的城门却像是凶兽的巨口,令人汗毛炸起。

    姬溪第一时间认定这是孔明的空城计,认为此时的绵阳城内一个兵也没有,姬昀也认定这是孔明的空城计,但却认定此时的城内必然兵戈遍地,万分凶险。

    姬溪喝道:“便是城内有埋伏,又能奈我何?”

    姬昀却说:“善用兵者善藏兵,万一刘备撤兵是为诱我,昨夜大败是为引我,我军贸然进城,必大败。”

    姬溪:“刘备撤兵乃多方探报所得,焉能有假。孔明做此空城计,明摆着是明知这绵阳城挡不住我,所以想给刘备留些班底而已。当火速进攻,迟则又生变数。”

    姬昀:“大哥可曾记得,当年孙坚因何失了荆襄九郡?”

    姬溪当然记得,当年孙坚和曹操对战的关键时刻,刘备派出了数万老弱残兵前去助阵,直接打乱了孙坚所有的部署,致使孙坚丢了荆襄九郡。知道姬昀在担心孔明故技重施,但姬溪却认为此一时彼一时,以刘备的那点粗浅目光,决然会将成都看成命根子,刘备绝不敢拿成都做幌子,所以,姬溪笃定刘备率领八万兵马回援成都是真实的,那么,就算此时的绵阳城内有埋伏,充其量也不过数万而已,以数万兵马埋伏己方的三十多万,那在姬溪看来,就是个笑话。

    可是,智者千虑,尚有已失,姬昀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的圈套,怎么也转不出来,他绞尽脑汁的找到理由以论证自己推测的正确性。

    当此之际,只要姬溪有一丝犹疑,必然会被姬昀带过去从而裹足不前。但姬溪是什么人,他天生具有冒险精神,骨子中也带有赌徒的特性,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于是,当发现姬昀执意不从时,姬溪忽的咧嘴一笑,道:“怎么的,老子说话不管用了吗?”继而,威严的瞪了姬昀一眼,在姬昀愣神的刹那,猛地吼道:“传我帅令,即刻杀入绵阳城,但有所阻,杀无赦。”

    闻言,姬昀面色大变,想要再劝,耳边忽的传来弦断之声,那一声弦断,似乎预示着什么,姬昀将要出口的话瞬间咽了回去,猛的抬起头来,直往城头上看去,正对上孔明那双晦涩的双眼。

    电光火石间,姬昀猛的叫道:“大哥,留步兵留于我,你速率骑兵越过绵阳,火速追击。”

    姬溪何等敏锐的一个人,听了姬昀的话后,立刻明白了前因后果,继而,当即下令:“骑兵,随我来。”

    一声令下,八万骑兵立刻尾随姬溪奔腾而去,不片刻便消失在了视线之内。城墙之上,孔明目光悠悠的看着姬溪离去的背影,终是叹了口气,目中布满了绝望。

    城下,忽的传来姬昀肃穆的声音:“孔明吾弟,胜败已分,你我可闲也。不若两盏清茶,叙谈一番可好啊。”

    诸葛亮的声音中透着疲惫,说:“兄所愿也,不敢辞耳。”

    姬昀大笑曰:“甚好,甚好。”继而,下令全军说:“由徐荣领军,全军压向成都,即刻启程。”再而,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