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38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38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不住了,“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以头杵地,悲声高叫:“孙将军明察啊,此信纯属捏造,乃是为了陷害我等啊。”

    可这冤枉喊完,却没有得到回应,姬溪呵呵一笑,知道这些人都在等着自己与王志对质呢?

    于是,姬溪淡淡的笑问:“哦,是吗?”

    王志怒曰:“这封信根本就不是我的笔迹,倒像是你的。”

    姬溪又说:“哦,是吗?”

    王志道:“这信内所言之事,我等全不知情,又怎能书写?”

    姬溪还是那么说:“哦,是吗?”

    王志大喝道:“你说是你截获的,那我问你,这封信是送往洛阳的,洛阳在峣关以东,而你却在峣关以西,这一西一东,你是如何截获的?”

    姬溪却还是那句话:“哦,是吗?”不过,这次却不是对王志说的,而是看向孙坚说的。

    听了姬溪这连续三句一模一样的话,孙坚终于明白了过来,这封信确实不是王志写的,也确实如王志所言,这封信是为了陷害王志三人的,可这重要吗?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里的内容。

    这信封只有了了百来字,上书:董相国敬启,督护校尉胡轸账下主簿王志,携杨岳,高涛敬上。今胡轸不才,至峣关失于孙坚,吾三人屈身事贼,意外得知,孙坚此行,明取峣关,意在洛阳,相国但发大军来援,路上必有伏兵,且洛阳重地,必临突袭。我等肝脑涂地,死不足惜,只望相国慎之再慎,勿中奸计。

第51章 雄关漫道心如铁() 
这了了百来字,替姬溪向孙坚传达了三个态度。

    其一,你的策略被老子弄透了,若是老子给你传了出去,你功败垂成不说,可能还会有性命之危。

    其二,老子虽然看透了,但没有给你传出去,说明老子想要和你合作,或者说投靠你。

    其三,老子就是陷害了王志那三个蠢材,你看着办吧,要么杀老子,要么杀他们。

    姬溪觉得自己有些高看孙坚了,因为若是易地而处的话,姬溪觉得自己会毫不犹豫的杀了王志三人,以此来收拢人心,可这孙坚呢,却偏偏要把王志三个人叫过来再确认一下,由此看来,这孙坚或多或少的有些优柔寡断啊。

    不过,这孙坚到底还是当世名将,所以,虽然比姬溪预期的晚了会,可该做的事情倒是没有含糊。于是乎,在王志三人惊骇欲绝的惶恐中,果断的下了令:“来人,王志三人狼子野心,背主投敌,拉出去,斩首示众。”

    接着,对三人的大声喊冤毫不理会,反而亲切的对姬溪说:“贤弟救我等于水火,此乃大恩,容当后报。”

    姬溪客气的说:“下官不敢贪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孙坚大笑曰:“甚好,甚好,我与贤弟一见如故,来人啊,置办酒宴,我要好好的款待贤弟。”

    姬溪却说:“将军请稍等,除了这封信外,下官还为将军带来了两样礼物。”

    孙坚有些虚情假意的道:“哦?贤弟送信之举已是大恩,为兄哪里还好意思接受贤弟的礼物啊。”

    姬溪心中嘲笑,表面上却大义凌然的道:“将军此言差矣,下官一心为国,可不是要巴结将军啊。”

    孙坚也是在心中嘲笑,却佯装惭愧的道:“贤弟高义,为兄很是汗颜啊。那好,为兄就却之不恭了,知不知贤弟的礼物何在。”

    姬溪说:“便在关外,下官为将军带来了胡轸以及丁通叶理等上千名俘虏,另外,还未将军运来了五万石粮草,以壮军威。”

    闻言,堂上诸人大喜,孙坚大笑道:“贤弟真是及时雨啊,我军远来,粮草运输艰难,贤弟的五万石粮草正可解我燃眉之急,这可让为兄如何答谢啊。”

    姬溪说:“将军不必客气,还是快些打开城门,将俘虏和粮草押运进关吧。”

    看的出来,孙坚很是意动,刚想下令,却不料横生变故,一声音忽的响起,道:“且慢。”

    姬溪心中一个咯噔,打眼望去,确实一中年将军,正缓缓的从座位上站起来。

    孙坚问:“祖茂,你想说什么?”

    祖茂看了看姬溪,略有沉吟,随后说:“末将只是好奇,姬县令手上有多少兵马?又是怎么俘获那么多俘虏的呢?”

    对这个问题,姬溪早有计较,于是不紧不慢的说:“无非是以胡轸为饵,分批骗入城内,守株待兔罢了。至于下官有多少兵马嘛?”姬溪顿了一下,随后,骄傲的说:“下官从河内关山带来了二百乡勇,人数虽少,但个个以一当十,莫说设计诱捕,便是正面对敌,下官也有信心全歼那些残兵败将。”

    闻言,诸人嗤之以鼻,都觉得姬溪的这后半句是在说大话,可却对前半句没有任何的怀疑,于是乎这个疑问便顺利的从诸人的心头消散,再也不提。

    见着诸人的神情,姬溪自觉事情应该是板上钉钉了,却不料,这祖茂的下一个问题,直接把姬溪吓着了。

    祖茂问:“末将还想问问姬县令,这次带来了多少人?”

    姬溪心头焦躁,强装着面色如常,直言道:“下官带来了二百甲士押运俘虏,另有千名民夫运送粮草,祖将军,可有不妥之处。”

    祖茂说:“这么说,姬县令带来了一千两百兵马了?”

    闻言,姬溪大惊,暗想这祖茂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难道竟是个智谋高深之辈?难道他看出自己的预谋了?

    这一惊可非同小可,所幸姬溪也算是个久经战阵的人,所以尚能勉力维持着面不改色,佯作不解的问:“祖将军此言何意,下官只带来了二百操刀手,何来的一千二百兵马?”

    其他人也是有些不解的看着祖茂,祖茂大有深意的说:“若是算上那一千俘虏呢?”

    闻言,诸人皆大惊,姬溪却暗中松了口气,还好,这祖茂只看到了表面,还是吕春棋高一筹。姬溪清楚,那一千俘虏就是俘虏,姬溪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指望。

    于是,姬溪重又恢复了镇定,便不悦的说道:“祖将军这是怀疑下官和那胡轸勾结,蒙骗诸公了?”

    祖茂当然不会明说,他只是想给孙坚提个醒,于是乎,连声说着不敢便重又坐了回去,将决定权教给了孙坚。

    而经过祖茂的提醒,孙坚立刻加了小心,是以迟迟没有下令让俘虏和粮草进关,姬溪便激将道:“既然将军不信下官,下官告辞可好?”

    孙坚陪着笑脸说:“贤弟稍安勿躁,容为兄考虑一下可好?”

    姬溪冷哼了一声,呆坐不语,虽然心里焦躁不已,可却不得不忍耐。

    良久,的眼睛一亮,笑着对姬溪说:“贤弟此来,送来三样重礼,不如锦上添花,再送为兄一样重礼可好?”

    姬溪双眼微眯,道:“将军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孙坚说:“贤弟你看,为兄粮草紧缺,自家尚不够用,怎么收容那上千俘虏呢?不若,贤弟替为兄处理了吧。”

    姬溪一愣,下意识的问:“处理?怎么处理?”

    孙坚笑道:“贤弟自有办法,何必问为兄呢?”

    姬溪小心的问了一句:“放了可好?”

    孙坚笑而不语,然后姬溪就明白了,好嘛,你他娘的是要老子砍了那上千俘虏,绝你后患啊,你他娘的是真狠啊。

    姬溪为难的道:“这个,是不是有伤天和?”

    孙坚笑着说:“都是助纣为孽的反贼,杀之乃是为了大义,何来有伤天和?贤弟,你说是吗?”

    好嘛,你他娘的这是打定了主意了,老子要是不答应,就走不出这个门了是吧,好,你厉害,老子服了。

    于是,姬溪咬了咬牙,道:“将军说的对,杀,赶尽杀绝,只是,下官带来的二百甲士押送尚可,可若是真的举起了屠刀,必会激起那上千俘虏的反抗,虽然那些俘虏没有兵刃,可寡不敌众啊,所以,还请将军出兵相助。”

    闻言,孙坚一番沉吟,又与祖茂对视一眼,得到肯定的眼神后,笑道:“好,便让我儿孙策带八百刀斧手,随贤弟走上一趟便是。”

    姬溪道谢,说:“那下官先行出城等待。”

    孙坚客气道:“此时也不急,不若吃了晚饭再去吧。”

    姬溪心头大骂,口头上却说:“下官以为,还是先办正事,免得横生变故。”

    孙坚顺势便应承了下来,亲自送姬溪出府,见姬溪骑马而去后,对身后的孙策道:“出城后,一切见机行事,若有异常,赶尽杀绝,我自会在城头观望,你不必有后顾之忧。另外,成事之后,让姬溪的那两百兵马在外打扫战场,让民夫把粮草运进来就行。”

    孙策点头,道:“父帅宽心,量那姬溪也不敢妄动。”

    孙坚点了点头,挥手让孙策去整顿军马。

    且说姬溪片刻不停的回到自己的本营,立刻找来吕春商议,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道来,后问道:“文封,现在该如何是好,我情急之下答应了孙坚,可若真的杀了那上前俘虏,这让我于心何忍啊?”

    吕春点了点头,沉吟道:“孙坚祖茂之辈,具为当世豪杰,果然不是那么好哄骗的,看来,这个杀俘的骂名,我们是背定了。”

    姬溪苦涩的道:“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吕春苦涩的摇了摇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妇人之仁,绝不可有,请主公早下决断。”

    姬溪重重的握紧了拳头,长长的吐了口气,坚定的道:“就这么做吧。”

    接着,姬溪又说:“那孙策马上就来,我怕云虎于心不忍,落出破绽,所以,文封先去将云虎带走吧,事了之后再回来。”

    吕春凝重的点了点头,出门寻找姬渊去了。

    过不多时,孙策如约而至,这个少年将军,骑着这高头大马,实在是威风凛凛,可做的事情,却与威风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许是年少气盛,亦或是得自骨子里的骄傲,这孙策显然没有看上姬溪以及姬溪带来的那二百甲士,是以理都没理姬溪,出城之后直接挺枪率军冲进了俘虏之中,杀戮,即可开始。

    姬溪不忍的转过头,指挥着骚动的自己人慢慢的退开,两炷香的时间后,一声高喝在身后响起:“姬县令,此间事了,随我进城吧。哦,对了,还要麻烦姬县令的兵马留在城外打扫战场,民夫把粮草运进去可好?”

    姬溪转过头,强颜欢笑的先是夸赞了一句:“少将军英姿不凡,真乃少年英豪啊。”接着又说:“既然孙将军有令,下官自无不妥。”

    孙策哈哈大笑,策马回城,这一次,连城门都没关,许是觉得威胁已经尽除了吧。看着孙策嚣张的背影,姬溪冷冷的呸了一声,暗骂:再让你他娘的嚣张一会,待会有你哭的时候。

第52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眼看着孙策趾高气昂的离去,姬溪顿了顿神,然后找来了张统,对他吩咐了几句,张统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领命而去,率领着那二百甲士开始打扫战场。

    看着那惨烈的血腥,姬溪的心里很复杂,有愤怒,有悲伤,有自责,有狠毒,最后,高高的仰起头,将那所有的情绪化作一口唾沫,呸向了苍天。

    不多时,吕春和姬渊来到了姬溪的身边。

    看着姬渊那面沉似水的神情,姬溪满满的苦涩,看来自己的这个傻弟弟,是真的愤怒啦,而且,可能大多数的愤怒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姬渊确实很愤怒,既愤怒于孙坚等人的心狠手辣,更愤怒于姬溪的毫不作为,任由孙坚屠杀战俘。

    没办法,杀战俘这种事情,就算是姬溪都有些接受不了,更不用说生性单纯的姬渊了,而此次屠杀战俘,虽然不是姬溪亲自动手,但却是在姬溪的默许下进行的,姬溪完全可以不这么做,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带着所有人撤回县城,合众人之力进行防守,但姬溪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用这些战俘的命,来创造一个战机。

    姬渊是不聪明,但却能感觉到姬溪的用心,所以,他很无助。

    经过这近一年来的磨炼,姬渊的变化是巨大的,战场上的姬渊,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战神,一个无可匹敌的战神,但生活中的姬渊,却一如往昔的憨厚善良,单纯老实。

    姬渊第一次杀人时,表面上看起来还好,和其他人差不多,但姬溪却看出,这个傻弟弟的心里,比任何人都难受,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和姬月担心,所以强自忍耐。

    那天晚上的批斗大会后,姬溪开导了姬渊整整一夜,最后,姬溪对他说:“云虎,你要记住,战场上没有对错,只有胜负,而我们之所以求胜,是为了我们身后的家人,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

    姬渊并不聪明,但他听懂了姬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