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奇谋 >

第47部分

汉末之奇谋-第47部分

小说: 汉末之奇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昀语气一顿,小脸上竟是铺满了肃穆,道:“最后,再送将军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然后,扬起脑袋,笃定并且胸有成竹的做了总结:“将军若生,当是人杰,可将军若死,后人将何以为然,请将军三思。”

    说罢,微微后退,仅是一个随意的跨步,便已经到了姬渊的保护范围之内。

    姬昀不说话了,堂上陷入了寂静,诸人的目光一会落在孙坚的脸上,一会落在姬昀的脸上,良久之后,只听“哐啷”一声。

    眼见孙坚手中的钢刀落地,姬溪终于松了口气,笑道:“将军可是想通了。”

    孙坚深深的看了姬昀一眼,叹道:“小公子之言,句句发人深省,但,一百万石粮草是肯定没有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此,姬溪早有预料,做生意嘛,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乃是寻常事,于是问:“那将军的诚意呢?”

    孙坚深吸口气,直视着姬溪的眼睛,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姬溪笑了笑,比划了个六。

    孙坚摇头,再次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姬溪单掌张开,孙坚坚定的摇头。

    姬溪目光微眯,随后猛的大喝:“来人,设宴。”

    孙坚却摆了摆手,凝重的说:“吾有一问,望桓德如实回答。”

    姬溪恭敬的回:“文台兄请问?”

    孙坚直言而问:“桓德认为,董卓何许人也?”

    此问一出,诸人不以为然,可吕春却脸色一变,竟有些慌张的跨前一步,张口便截住了姬溪想说的话,率先说:“董相国为国为民,功在千秋,岂是我等可以谬论。”

    姬溪一愣,继而便反应过来,他娘的,孙坚这是在给自己下套啊,幸亏自己刚才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否则的话,若是传到了董卓的耳中,只怕自己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么一想,姬溪不由得有些怒火,刚想给孙坚些脸色看,却猛地发现吕春竟是恭恭敬敬的给孙坚施了一礼,明显是感谢,却没有说感谢的话,只是不容置疑的下了命令:“来人,不必设宴,准备笔墨纸砚。”

    吕春的这番作为,无疑是很失礼的,不但堵住了姬溪的话,还不容置疑的否决了姬溪的命令,最后竟还直接跳过了姬溪下了命令。

    姬溪倒是没有什么懊恼,只是有些疑惑,觉得吕春的应对有些反常,细思片刻,终于反应了过来,然后不由得暗叹:都他娘的是人精啊,跟你们比,老子还是太单纯了。

    孙坚一问,意在藏祸于姬溪,姬溪没有反应过来,吕春反应过来了,于是便有了吕春的无礼截话。

    吕春一拜,确是感谢,感谢的是孙坚的失误。

    而孙坚的失误之处在于,他不应该有此一问,他应该片语不发的赴姬溪设的宴,只要他赴了姬溪设的宴,姬溪通敌的罪名便算是坐实了。

    所以,吕春要谢孙坚,谢孙坚给自己提了个醒。

    姬溪想通了,暗恼自己的孟浪,竟要宴请敌人,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幸亏吕春反应快,要不然必有祸害。

    再看看孙坚,显然也是想明白了,于是乎,孙坚的懊恼更甚,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没事多什么嘴啊。

    这些云里雾里的,是拿不到台面上说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暗潮来的快,退的更快,快到除了当事的三人外,只有姬昀这小子若有所思,其他的如姬渊,胡轸之流,根本就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此刻尚还沉浸在将要收获二十万石粮食的巨大喜悦中呢。

    此刻的孙坚,孙然懊恼,但却已经实实在在的熄了求死之心,也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所以,他的懊恼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在佐吏将笔墨纸砚准备好的时候,他已经镇定自若。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不必多说,更不必玩什么文字上的游戏,孙坚当场就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姬溪。

    姬溪大概的扫视了一遍,然后递给了吕春,吕春从头到尾的细读了几遍,然后方才对姬溪微不可闻的点了点头。

    这封信是写给孙策的,言明了孙坚自己当前的处境,以及姬溪的要求,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奇,可这封信却对姬溪乃至整个蓝田县来说很重要。

    姬溪将之慎之又慎的教给了姬渊保管,随后看向孙坚,道:“文台兄,真是多谢了,您放心,在我这,绝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接着,姬溪看向张统,令道:“张统,你亲自去安排文台兄的一应饮食起居,不可有点滴懈怠,违者,军发从事,明白了没有。”

    闻言,张统大声应诺,知道姬溪这是让自己紧紧的跟着孙坚,一分一秒都不能让孙坚离开自己的视线,这注定是一个责任重大且非常繁重的工作,但张统却甘之如饴,无他,只因为孙坚的身上,有蓝天县二十万石粮食的期许。

    随后,张统客气的将孙坚请了出去,临出门前,孙坚顿住了身形,转身望向了姬昀,问:“少年郎,你是何人?”

    姬昀没有答话,只是恭谨的施了一礼,然后直起身,看向了姬溪。

    姬溪笑言:“此乃我之幼弟,讳昀字元状,黄口小儿,当不得文台兄一问。”

    孙坚咬了咬牙,暗骂姬溪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有这样的一个幼弟,竟还说不值一提,这算是低调的高傲吗,这样的嘴脸,真真是太讨人厌。

    所以,孙坚根本就没有搭理姬溪,只是对姬昀说:“小公子天赐之资,今番数语更是宛若醍醐灌顶,此时大恩,容当后报。只是,孙某还是想问小公子三个问题?”

    姬昀拜道:“将军请问?”

    孙坚便道:“某想问小公子,可知什么是家?什么是国?什么是天下?”

    姬昀呵呵一笑,脱口而答:“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番话,抑扬顿挫,说的颇为不凡,说完后,姬昀也不免有些洋洋自得,可这得意之情还没有表露出来,就瞬间皱起了小眉头,因为他突然醒悟,人家问的不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人家问的是何为家?何为国?何为天下?

    而且,人家表面上问的是何为家?何为国?何为天下?可人家实际上是在问,你以后是忠于家?还是忠于国?还是忠于天下?再深一层,人家问的是你以后是忠于你的兄长姬溪?还是一路诸侯?还是当今天子社稷?

第64章 世事艰难人心丧() 
姬昀毕竟年少,是以虽是天纵之资,但奈何阅历终究太少,又如何能够明了这人心诡谲,又何曾真正认真的想过这家国大义。

    是以一时间,姬昀却是哑口无言。

    这是,吕春跨前一步,轻描淡写的说:“家,乃天子之家,国,乃天子之国,天下,乃天子之天下。”

    这话一出口,姬溪差点当场笑出声来,而孙坚却被气的差点脱口大骂,你他娘的,这话明摆着是糊弄老子啊。

    可对这话,孙坚却不能有任何的反驳,因为这话是大白话,也明明白白的只有一个意思,一个天下皆知的意思,对这个意思,无数人嗤之以鼻,但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承认这句话说的不对。

    于是乎,孙坚想要扰乱的姬昀心智的期望再一次悲催的无疾而终,只能怏怏的随着张统走出了正堂。

    孙坚没有看到的是,在自己走后,姬昀却还是皱着小眉头郁郁寡欢,看样子竟还在思索着孙坚刚才的问题。

    这是要钻进牛角尖的节奏啊,绝对要不得,可对此,吕春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可以拿天子之论糊弄孙坚,却不能用来糊弄姬昀,这个年纪的姬昀,每一次深刻的思考都是有深远的意思的,绝对要慎重的加以引导,可一时间,却也想不出什么引导的话。

    这时,姬溪轻轻的叹了口气,走到姬昀的身边,摸了摸姬昀的脑袋,对他轻声的说:“为兄来告诉你,家,乃百姓之家,国,乃百姓之国,天下,乃百姓之天下。此言,你当铭记于心,此生不可有违。”

    此言一出,满堂侧目,细品一下,宛若阳春白雪,心旷神怡,吕春第一个跪地而拜,口中曰:“主公高论,我等受教。”

    接着除姬渊姬昀外的众人具皆如此,姬昀愣了半响,神色终于恍然,微微一笑后,恭敬的对姬溪说:“小弟谨记,此生必孜孜以求。”

    唯有姬渊,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傻的愣在那里咧着嘴笑,看样子兀自沉浸在那即将到来的二十万石粮草的巨大喜悦中呢。

    见此,众人轰然大笑,大笑过后,姬溪道:“好了,都散了吧,各自回去修整,我估计明日一早,那张勋和孙策就该来了。”

    众人领命,各自抱拳辞别离去。

    姬溪又坐了一会,思量了一会得失,便站起身来,对姬渊和姬昀说:“回家,这几日吃不好,睡不好,今晚让你们大姐弄些好的,也该犒劳下我们的肚子了。”

    兄弟俩一听,立刻欣喜,便急不可耐的跟在姬溪的身后往自己走去。

    却不成想,回到家之后,家中竟是空无一人,寻来小厮一问方知,原来自初九开始,家中的三个女眷都是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在医院忙活呢。

    那小厮问是否要把三女叫回,姬溪想了想后摆了摆手,说:“罢了,也该去医院看看了。”

    于是乎,便带着姬渊和姬昀扭头向医院走去。

    蓝田县的百姓们都知道,要说蓝田县境内,环境最好,待遇最优的地方,绝不是官署,而是官署西南方的一座新建的庭院。

    此庭院有一个怪异的名字,其为“第一医院”,这医院占地五十亩,内无甚玲珑雕琢,景观也是平平,唯一的可取之处便是干净,干净到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一尘不缁的地步。

    在这医院,有很多怪异的规定,最离谱的是,随意吐痰,是要被打板子的。

    而虽说种种怪异,但百姓们却是发自内心的爱戴这各医院,因为这里,没有阶级,没有贫贱,有的,只是救死扶伤。

    在以往,百姓们得了病,大多只能硬撑,说白了就是在与天争命,能活下来,便是祖上积了德。但现在不同了,自医院建成后,便无偿的为那些没钱的百姓们医治伤病,这无疑救了很多很多人的命。

    医院的建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其他的还好说,在大夫这个问题上,遇到的阻力最大。

    在这个年代,大夫这个职业是很吃香的,几乎每个大夫都是单独的开堂坐诊,没有拘束,赚得多还受人尊重。所以医院新开的时候,没几个大夫愿意来这里坐诊,后来姬溪急了,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下令张寿带兵将这蓝田县境内所有的大夫全抓了起来,然后不管不顾的就是一顿打。

    那些服帖了的,就理所当然的留在了医院,当然也有一些脑袋一根筋,信奉宁死不屈的蠢蛋,对这些人,姬溪也没办法,总不能都杀了吧,于是乎便放了。

    这样的举措,让很多人觉得是雷声大雨点小,没什么用,因为留下来的,都是些医术不怎么高明的半吊子,那些真正有本事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恃才傲物,又怎么在这不痛不痒的屈打下服帖。

    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不到半个月的功夫,那些留下来得半吊子被辞退了个七七八八,而那些先前表现的宁死不屈的大夫却开始削尖了脑袋的想往医院里面钻,可此时你再想进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你得通过面试,要考察你的德行医术,还得给你评级,那一连串下来,堪称苛刻,可越是这样,来面试的人就越多,是以不到一个月,医院就再也不缺大夫了。

    能想明白为什么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寥寥无几,姬渊根本就没去想,姬昀却想了好久都没有想明白,于是问姬溪。

    当时,姬溪对他说:“元状,你要记住,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这名利二字,无人可逃。那些蠢蛋之所以不愿意来,是因为他们的眼界狭小,看不到我们这医院的名和利。只要他们看到了,就一定会来,而且来的比谁都快。所以,为兄把他们全抓了,全打了,这是要他们记住,我们蓝天县有这个医院的存在,更因为被打的关系,他们的目光心思会片刻不离的钉在我们这医院上面。此为先声夺人。之后,那些半吊子会在我们这医院强大的辅助下,短时间内声名远扬,为兄再把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