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崛起 >

第16部分

残唐崛起-第16部分

小说: 残唐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州城下,鲜血染红了灰白城墙。

    大旗烈烈,李承泽再无了开战之前的蠢蠢欲动,满心热血期待,一股苍凉却在此时充斥其间。

    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伟业又需要多少人命来填?心中默默自问,李承泽无语相对。

    刘元吉也是第一次见识沙场征战,也沉默无语,固然招募辅助兵之初就是为了保全选锋磐石精锐,然而真当面对着残忍一刻的时候,他也不禁沉默了。

    反而是刘舜臣却仍旧坚毅,缓缓调度,不失大将之风。

    战争仍在继续。

    92ks。

第三十一章 存在既胜利() 
兴元府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半月有余,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入了相持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兴元府如今可谓是开战以来最险恶之时。

    先前唐石涉为御王铮所做的三样布置当中,曾视为泰山之靠的王晖意的五千主力,早早就投降了,自然不用说。而本来用做奇兵的左路都指挥使曾翼,在唐石涉面临兴元被围困的局面的时候,否决了先前的部署,命其速度来援兴元府。

    结果自然就不用提了,侦知得报后的王铮围城打援,以张彦为将,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三千兵不仅打的曾翼大败,顺带还将左路诸州的最后的机动兵力吃了进去,抓了曾翼五马分尸,震慑敌军。这顿时不仅让叛军获得一千生力军,更是士气大增。

    而右路的援军孙正奇部,成为了在曾翼覆灭之后的唐石涉唯一希望,然而他却不知道,他如今唯一的希望,却迟迟在西乡按兵不动。

    兴元府西乡县距离兴元府并不算远,王铮的哨骑也曾南抵至此,好在兴元未下,又隔汉水,王铮并没有分兵南下,西乡县的县令凭借的几百民丁壮胆倒也勉强守住了城池。

    而当孙正奇以右路兵马都指挥使之尊,率领着四千右路兵入驻西乡县的时候,更让知县松了好大一口气。

    如今天下藩镇割据,黄巢未入关中之前,朝廷能真正掌控的也不过关中与三川罢了,甚至三川之所以能恢复朝廷切实管制,这还是承蒙宣宗遗泽。

    文官与朝廷乃是唇亡齿寒,相互依存的关系,朝廷过的好不好,这直接关系到文官的身家地位,故而这西乡县县令自然也不希望这剑南三川突然冒出来一个军头,毕竟虽然剑南三川的官和太平盛世的官没得比,但怎么也比其他地方的好做的多了,光是进入自个腰包的,相比其他地方武官权大,而没什么外快而言的文官而言,要多的多嘛。。。

    作为一个世家庶子出身的县令,他对于自己能捞到这个职位还是觉得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当都指挥使孙正奇稍微表示了一下需要衙署办公的时候,这位县令也没有质疑,马上就将自己的县衙让了出来。

    全然不顾兴元府就在数十里之外,这右路援兵却不带兵急救,反倒要衙门地点拿来办公,这姿态貌似是预作长期停驻的呀,是不是太古怪了一些?

    但这对于直面王铮大军,已经急的快要尿血的县令而言,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腿可以抱,他已经管不得这些了。

    孙正奇屯兵西乡,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唐朝时期,剑南三川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汉蛮混杂之处,是为边疆之地。

    这些蛮族依山结寨,太平时候也都还好,只是偶尔有些冲突而已,但到了这乱世嘛,从唐石涉千辛万苦才从右路调出两千兵就可以知道,这岭上的形势不容乐观。

    此次孙正奇所带的四千兵,当然不可能全是诸州镇军,这个数字不说是右路剩下的所有兵马,但也至少是大半了,只怕这些兵前一脚才出了州界,蛮族后一脚就要杀出山来大肆抢掠。

    四千兵,大概有两千是各州拼凑出来的镇军,剩下的两千,则是各州衙门从乡间大族里借调的能战壮丁,当然除了集州借调的壮丁之外,剩下的几州的壮丁是个什么样子,孙正奇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对于这大唐末世的文官是个什么态度,他其实很清楚。。

    不过孙正奇汇聚点兵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好大一片人丁都是斑白发色的时候,当时看他那个便秘的表情就知道,其实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的。

    “如今兴元被围,衙兵大半失陷于沔县,而左路兵马更惨败一空,再难支撑!如今山南西道只有我们右路四千兵马可为擎天之柱!但贼兵三五万,精锐更不止万五之数!我军虽然不惧而能战,但绝对不可以战!

    如今黄巢肆虐关中,三川成为朝廷根本之地,而三川之中,我山南西道更为三川屏障,光复要道,断不容失!若我军再败,兴元再无外援,必然失陷!朝廷在山南也再无可用之兵!所以我们如今就要成为朝廷在山南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成为兴元府的唯一希望,支撑他们扛下去的唯一希望!”孙正奇在都指挥使衙门里,对着麾下四个都头八个指挥使如此说道。

    当然底下都头和指挥使们怎么听是一回事,怎么想又是一回事――其实都使(都指挥使的简称)是被曾翼往援惨败的景象给彻底吓住了吧,被生擒的曾翼可是活生生的被五马分尸了,这样的心声在诸将心里默默循环播放。。

    当然,孙正奇觉得自己的存在既胜利论并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嗯,等王铮打下兴元府,朝廷捏鼻子认了这个节度使,自己的归附也名正言顺了嘛。。。

    数百里外的凤州城内,张顿鼓舞着底下将校,痛心疾首,要诸将务必坚守岗位,只要大帅攻破兴元,大发援军而来,不仅可以活捉陈王,更可得荣华富贵云云。

    然而相对于孙正奇的不沾风尘的大将气度,这凤州方面的一众叛军将官,上到张顿下到诸将都灰尘扑扑,盔甲血污。自陈王军发动第一次佯攻之后至今天也是第五天了,五天里,陈王军攻势连绵不断,四面城墙都被攻打过,张顿自然心知这既是陈王军的试探城墙的防御力度,也是车轮战试图消耗守军的力气――虽然觉得这佯攻未免太像真的一样,但可悲的是,他不得不全力加强当天被猛攻的城墙,不然恐怕连佯攻都顶不住。

    接战以来,固然陈王军派出的兵马都以辅助兵为主磐石三营为辅助。但哪怕是辅助兵的器械都很整齐,更别提磐石营更是披甲军兵,虽然训练不足,但也不是寻常壮丁乃至被虏镇军可以交锋的。

    两千五百人分成三批和磐石三营配合,轮番上阵,这顿时就让张顿压力倍增,被视为撒手锏的两百铁杆老兵五天里也损伤了五六十员,此时的凤州方面已觉得心气沮丧,他们都很清楚,底下的陈王军还有一千六七百的生里精锐没曾投入使用。

    而哪怕如此,凤州已经很难支撑下去了。

    站在营帐之外的李承泽看着还在坚持的凤州城,却不免叹息,此时他当然也根据连日的战况,摸清了这凤州贼的底细,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却让他触目惊心。

    仅仅五天,两千五百辅助兵,几乎全部上阵攻打过,其中仅阵亡一项就有二百还多,因伤减员的更有四百还多,而阵亡之中,有很多又是感染了破伤风没有熬过去而死的,这无疑让穿越而来的李承泽非常震撼。

    虽然这也有刘舜臣瞒住诸将,将佯攻打成真攻的关系,但也可见死伤触目惊心了。

    在现代,破伤风免疫针,最便宜的不过两块多钱,贵的也不过七八十而已,但在唐代而言,感染了破伤风却大半意味着死亡,而这样的牺牲里,当李承泽发现还有很多是因为感染处理不及时,甚至用污染物资而造成二次感染的时候,更觉难过。

    为什么,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为什么没有提前作为卫生准备呢?这个在现代被忽视的东西,在唐代该是何等宝贵的知识啊!

    李承泽扪心自问,穿越以来,自己似乎太享受唐朝陈国王这个身份所带来的高高在上的感觉了,而忽视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所可以做的不仅仅是战争图存求大而已!

第三十二章 城破(一)() 
李承泽再次行走的伤兵营地,这个时代的唐军还是十分注意防疫的,连绵战争下来,如果对尸体处理不好,疫病一旦爆发,这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承受不起的。所以军队立营也会将伤兵营另外设置,这既起到了防疫作用,同时也避免了伤兵的日夜哭号影响军队士气。

    从某意义上来上,烧杀掳掠的烧字,除了裹挟以外,还起着毁尸灭迹,预防疫病的作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残忍却还带着微末人道主义的可笑讽刺。

    伤兵营地并不是作为一个大唐高官显贵该来的地方,当然真正出身世家豪族的大唐高层也绝不会如此折节下民。然而诸位将官在稍微劝阻李承泽之后,却都宣告放弃,这当然不是李承泽继续演技爆发感动了将官们,此时的他,既无此心也无此力。

    但众将官们很清楚,李承泽贵为陈王,同时已经任命了刘舜臣为统兵大帅,但其实他才是这支军队的核心,真正的不帅之帅。而主帅爱惜士卒,抚慰下情对于才起步的陈国王府而言,非常必要,尤其在这支新军造成了不算小的伤亡之下,非常重要。

    “杀了我吧!粱医师求求你了!给我个痛快吧!我真好痛苦,受不了了!”哀嚎的声音从一处帐篷里传了出来,这在充斥着或大或小,满满哭号的伤兵营里也格外惹耳。

    李承泽掀开帐篷帘子,一股混合着腐臭与草药的奇怪味道顿时冲进了他的胃里,他忍住呕吐的**,走了进去,刘元吉和刘舜臣跟在后面也不禁微微皱眉。

    这个哀嚎的格外凄惨的伤兵的伤势也异常严重,不仅左肢因为感染,已经被正在身前医治的被称呼为粱医师的截肢了――在这个时代,一旦控制不好感染,就只能截断,虽然粗暴,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而此时那个粱医师正拿着烙铁正准备对这个伤兵的一处箭创使用烈火攻猛毒,李承泽没准备阻止,因为在这个时代,这种看似野蛮的治疗方法,其实已经算是非常先进了――同时代的欧洲,估计连这个都没。。。

    然而紧接着当李承泽看见这个粱医师的手,伸向那盆已经被血污浑浊的完全不能辨认是水的时候,李承泽果断出声阻止了:“且慢!”

    那粱医师本先前全力救治伤兵,完全没注意到陈王与两位文武首臣的道来,这顿时让他惊感惶恐,而他颤抖的三呼千岁与伤兵们带着哀嚎的三呼千岁爷相映,格外在耳。

    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一边吩咐侍从烧一盆开水过来,一边给那粱医师开始讲解:“正所谓清者为白,污者为浊,可谓阴阳。人为天地灵首,自为天地轻灵阳气所化,你将这污浊阴气所汇聚的血水用在人身,岂能不。。。不感染?何谓感染?污浊染清灵,感染人身,在外是生出脓疮,在内是毒血攻心,害人性命,是为感染!”李承泽当然无法跟唐朝的人讲,这一盆水下面有很多细菌那是人眼看不到滴,只能用显微镜去看才行,至于什么是显微镜,你让一个表演系历史偏科生去讲,是不是太凶残了一点?

    那粱医师听了顿觉有道理,中医本就另外有一套逻辑体系,除了经验主义之外,道家的学思也融入其间,当然,其实道门大兴之后,华夏其实无论医学还是化学都与道教脱不开关系,虽有歪打正着之感,也足证华夏兴盛。

    而在实验室与逻辑辩证法在欧陆兴盛起来,其实大家靠的都是经验教条,而因附在道门学思之下,中医化道为用,在理论上甩了欧陆几百条街,其中天地更是别有一番乾坤。

    在将为数不多医学应急知识在粱医师如蒙天恩的表情之下抖空之后,李承泽抚慰了伤兵一番,并立即在众伤兵面前下命行文大散关,着张扬立即根据善后条例发放抚慰钱粮,安置伤亡勇士家属,顿时又迎来了一阵带着哭腔却更觉心安的三呼万岁。

    回转王帐之后,李承泽召来曾经诊治自己的杨正化医师,在与二刘协商之后,下命正式筹组军医监,负责防疫、医治等事宜,而之后,这些事情经验也将归入操典之中,并命其为监正,官同佐兵使(副营级),而其下医师,因为人数较少,先暂时官比伍长,等攻下凤州之后再行料理。

    议定好了军医监的事情之后,李承泽也不禁有些催促问道:“连攻不断,辅助兵已折了七八百,磐石三营也折了近百还多,舜臣心中还未定下总攻之日么?如今王铮围困兴元,恐怕山南之局,已非孤所能解得了的了。”

    李承泽当然不全是因为伤亡才催促刘舜臣的,如今兴元方面的消息也陆续传了过来,王铮下沔县,破曾翼,招降纳叛裹挟民丁,围困兴元,军势已至三四万,势力大增,已经不是山南与李承泽所能制约之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