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崛起 >

第27部分

残唐崛起-第27部分

小说: 残唐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给了一旁的侍从,这一卷文书,又挨着的被众人一一浏览,众人都非蠢材,顿时也明白了过来。

    刘元吉皱着眉头,心中也有了几分忌惮,转进数百里的贼军精锐,而仅凭着凤州城内的两千兵能否应付?他不得不保守建议:“如今贼军迂回速数百里,又设此奇谋,恐怕其将不容小觑,又不明其虚实。而我军如今分兵三地,城中才有两千兵,便是尽发民夫也不过三千耳,臣以为,不若依城设防,且传书刘知院回援之后,再与敌军野外交锋。”

    “不!贼军既然胆敢设谋分兵,意图速下我凤州。此举太明!凤州乃我国府驻地,岂无精兵设防?彼辈迂回跋涉,疲惫不堪,焉能轻下?我看

    他等是想借天降奇兵的雷霆之势吓到寡人,用我做他的工具,牵制住我这一城兵马不能轻动!等他休整好之后,再围城打援,将留凤关乃至大散关我援军逐一击破,最后再把凤州吃掉!嘿嘿!

    他真当寡人真是吓大的?他想老子的命,老子偏不如他的意!”李承泽怒拍而起,恼怒无比,大声喝骂!

    真当老子穿越而来就是小怂包了?赌我没胆子跟你野外交锋让你围城打援?好歹也是读了不少史书穿越过来的,就当我那么好欺负?!

    你可以侮辱我弓马骑射很烂,宅男不都缺乏锻炼?但你不能侮辱我的智商,我的热血!

    你要我成为你手中的工具,最后还要斫了自己的脑袋,老子就和你没完!

    “来呀!诸将点兵,与我破贼!”李承泽豪气勃发,心气顿时舒畅,再没了先前的畏畏缩缩,大丈夫焉能坐以待毙!

    你要战,便战个痛快!

    -----------------活动分割线---------------

    ps:长评悬赏修改成点评悬赏了没有字数限制。最诚挚的批评与建议,将会成为优胜者。本周活动结束后,会自12日第二更中,公布优胜者,到时候优胜者请联系我,并且去悬赏链接回复,谢谢。链接在置顶贴里。

    92ks。

第五十一章 亲征!() 
武将们被李承泽这番热血激进的战争宣言弄得热血勃发,蠢蠢欲动,然而一众文官幕僚却都相视忐忑,总觉得有些部队。

    “殿下息怒!不可因怒而兴兵啊!”张扬见这情况不对,连忙劝谏,而刘元吉听了李承泽的话,却不禁眉头一皱,沉默不语,没有附和。

    “何谓怒而兴兵?彼辈转进数百里而下两当县,已成疲兵!我军正当其时,速发大兵,与之而战!以我新锐敌贼疲惫,焉非兵法?!”李承泽大声呵斥,他并非热血上头,盲目而动,山南叛军既然迂回用奇,必然用兵极快,如此岂能保持锐气?跋山涉水几百里,不累成狗也要脱层皮!

    不然若其七千兵马已经在留凤关下虚晃一枪跑了,他们却还慢悠悠的在迂回岂是能成事的?

    而反过来无论是先在留凤关虚晃一枪,还是先克两当县,对于陈王国府方面都有声东击西,虚实不明,迷惑之效用,然而不管是这两种里的哪一种,都由不得你慢悠悠的大迂回!

    留凤关的哨骑刺探可是远及三十里,兴元到凤州不过二百里罢了,慢悠悠走的,深怕不被人看破你全军上下连披甲军卒都没几个,就是来演戏的么?

    事实上,若非李良设计得当,拿捏住了留凤关这一路兵马的速度,故意出了兴元之后,走走停停,否则真要匀速前进,早早闯入留凤关的哨骑范围,这一计成不成都是个问题!

    李承泽也正因为灵光一闪,拿捏住了这些条理,越推论越有理,这才热血勃发,决定迎敌而上!

    “殿下所言正是,如今选锋两营精锐和磐石左营尚在城中,敌军远来疲惫,如今正该以我新锐迎敌而上,一可壮我士气,二可掌握主动!”杨世达心中也有盘算,李承泽所言正合他意,他也觉得不能坐守城池,那样太过被动。

    “若是守城,凤州也是不小,我两千兵,加上发动的壮丁不过四千人,不算预备兵,不依城设寨,每面城墙才一千人,敌军可修养之后,再主动进攻,彼时被他等牵着鼻子走,久守必失!若依城设寨,还是要野外阵战,到时若败,退入城中有被趁乱夺门之危,若不开门忍败兵自生自灭,怕不过是图增叛军人马,还坠我守城士气!与其到时候,畏首畏尾,还不如主动出击,更有胜算!”王柯性也觉得李承泽这话说到心里去了,更觉拔云见日,正该主动出击,说不定还杀个措手不及!

    一众武将也纷纷附和,文臣相视一眼虽然觉得不符合兵书所言的勿因怒兴兵,但陈王所言却是条理分明,既然武人都愿意上阵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张扬看了一眼纷纷附和的武将,顿时心中一阵心悸,我这是不是太过冒尖了点?而且冒得这么没有人缘。。。

    刘元吉却道:“微臣亦觉殿下所言有理,唯请殿下坐镇凤州,以安人心!”

    王柯性与杨世达相视一眼也连忙道:“殿下千金之躯,望请殿下坐镇城中抚慰人心!”

    其余文武诸臣也连忙附和,开玩笑,陈王要亲自上阵诶!如果他是做戏,我们却当真没劝谏,那可是要被穿小鞋的!

    然而李承泽见此却眉头一挑!天知道,他是真的想要亲自挥军迎战的呀!刘舜臣不在,他岂能让军队离开他的眼皮子底下?何况若要迎敌,贼军虚实不明,纵然不会讨多,但岂能大意?选锋两营和磐石左营必须要全部出动,凤州城里留守一个凤州中营――看看凤州左营那么快败北就知道指望不得!话说回来,谁都明白到底是随驾精锐之中安全,还是在这徒有城墙,却在一堆不经战的守备兵之中安全?

    答案不言自明!

    “贼军雷霆之势,克破两当县,开我凤州门户,兵临城下,军心已动!如今全军而上,若无寡人亲自坐镇,诸将士焉能有信心我军必胜?!若寡人亲往督战,我军将官士卒焉能不死战效力!文武诸臣勿要再劝,吾心已决,再乱孤心者,军法从事!”李承泽掷地有声,拍案而起!对着文武诸臣大声呵斥!

    文武相视却没有想象中的担忧忐忑,反而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大唐终究又有了一个如太宗一般的人物了!莫不是天不绝我皇唐天下!

    “臣等莫不效死!”

    “臣等莫不效死!”

    “臣等莫不效死!”诸臣齐齐山呼!

    早在余道成传来朝廷正式明定王铮为叛逆,出师征讨之时,陈国王府就进行了战时动员,全军上下全部待命,李承泽一声令下之后,诸将纷纷归位,不过一个时辰,李承泽在昝羽侍卫、玄备甲骑的护卫之下,到达城门之时,城外选锋左右营、磐石右营,一千五百员雄壮披甲精兵皆列阵整齐。

    李承泽望着自己麾下这些精锐劲卒,心气勃发,跃马而出:“儿郎们!贼寇居然胆敢犯我天威,杀我同袍,破我城池,害我人民,还要奔我凤州而来,视我陈王,视我的儿郎你们为无物,这能忍吗!”

    “不能!”一千五百人齐齐发声,声音震天!许多在后悄悄围观的凤州百姓都觉得心神一震,从没见过如此整齐划一之军!

    而这,也是李承泽在操典之中化入了他昔日几次军训时的心得而造就――军队之威首在组织,组织之重,首在军纪,而如何让人心甘情愿,时时刻刻遵守森严军法呢?

    除了政治训练洗心以外,还需要整齐划一的演练、军服的统一,所塑造的军人荣耀!诚然如今陈王军组建时日尚短,但一股心气,已迥然与这个时代!

    “今天,他们来了,沿途杀人放火。今天他们来了,试图挑战我们的威严!今天我们能将他们化作粉碎吗!?今天,我能告诉他们,我与你们的存在不容亵渎吗!我的儿郎们!我们可以灭其贼胆吗!”

    “可以!”

    “今天我与你们同在,你们能否让我见证你们的荣耀与功绩,让我赏赐你们华服与荣勋,让贼寇们匍匐在我的脚下,让我为你们骄傲好吗!”

    李承泽慷慨激昂的一番演讲,却忽然造成了底下短暂的失声,从没有过如此迥然于时代的演讲,无关金钱与美酒,无关女人与财帛,只有你与我,只有荣耀与功勋!

    “千岁!千岁!千千岁!”不知何人领头,忽然三营千余之众激动高呼!甚至就连城头上的守备兵们都纷纷附和高呼!

    跟在陈王身后的刘元吉目光欣慰,张扬更感慨道:“殿下非同凡响啊!”身后文臣幕僚们纷纷额首叹服。

    李承泽环视诸军,坦然而受,在这一刻,他似乎已经脱胎换骨!

    人声渐息,李承泽利剑出鞘,北指江山。

    “出征!荡贼!”

    92ks。

第五十二章 叛军遭遇() 
斜阳残日,西风烈烈。

    李承泽所率领北击的一千五百员由选锋左、右营,磐石左营所构成的披甲精锐,在出城二十里之后,与李良所率领的三千名叛军精锐相遇。

    两军哨骑率先交锋,白袍义从经验不足,但却胜在初生牛犊不怕虎,为李承泽的演讲所激励,一面遣人回报一面勇猛与之主动交锋!

    叛军虽然连日跋涉,今天又经过一战,已生疲惫,然而哨骑刺探乃为一军之精锐,面对白袍义从的邀战,纵然身心倦怠,却也鼓足心气战做一团!

    这既是破敌先锐,更是遮护大军虚实,让本部兵马有足够时间列阵而不被骚扰,动摇军心。

    上百骑就在官道左右攻做一团,然而自兴州到凤州,本就处于崇山峻岭之中,骑兵根本无法展开激动,两军与其说是骑战,不若说是骑在马上的步战,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两方却更不相对,也可见战意炽烈!

    “呜!呜!呜!”军号响起,在远处两支列成军阵的兵团缓缓行来,远远望去,地平线上旌旗蔽日,黄昏之下,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壮气息!

    正战做一团的双方哨骑听见号声且战且退,终于切分开来了,第一轮初始交锋就此结束,各自往本部军阵方向而去。然而零零散散双方留下的人马尸体分布于原野之中,夕阳之下,或是人首分离,或是戳戮而死,隐隐更有人与马的**声,然而在大战将起的此时,失去了第一时间救援的兵士,只能静待战争结束,而前提是,他能撑过即将展开的战斗。

    惨烈由此可见的分毫。

    李良站在帅旗之下,他骤然听闻刺探所报也不禁为惊诧,他竟是没想到,凤州兵马居然还敢出城邀战,试图野外交锋。

    李良不得不揣测,先前所获得的留凤关兵马情报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的话,凤州最多不过两三千兵,可能还夹杂有大量杂役丁壮,但如果是这样的实力,凤州方面怎么胆敢出城迎战,尤其在自己这支军队虚实不明的情况之下?

    然而接下来刺探的情报源源而来,消息显示对面的陈王军队不足两千之数,最多不过一千七八,然而却尽皆披甲,可称能战,而最重要的是,陈王居然御驾亲征!虽然陈王军的总数只有他一大半的兵马,但最后的消息却更让李良心惊。

    大唐自安史之乱以后,宗室素以无能著称,却不想,李承泽竟然胆敢亲自率军来战,也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还是有恃无恐。

    彼辈恐怕是以为以逸待劳,想要一举击破,而免于兵临城下之后,受制于人。

    想到此处,李良顿时眉头皱起,看来这陈王不仅有胆子,还有谋划,就是不知道到底是陈王托大,凭借半数之兵来战我三千精锐,还是真有凭借?若是前者,就做我阶下之囚吧!

    李良终究也是武人心性,虽然略微担忧自己疲兵迎战,略有败笔,然而这却更激发他内心的炽烈战意!

    你既要来战,那便战吧!

    号令传递,两军相距百步之时,纷纷立定,两军军阵居然在号令传递之下,未见几分乱象!由此可见,双方竟都是号令森严之军,可称武卒!

    然而几许骚动却仍然难免,双方相距不眠,甚至有些视力不错的人,都可以看清楚对方的五官,有些年轻人第一次上战场,更是觉得心中既有忐忑烦躁,又有热血盈胸,只觉得恨不得马上杀上一场!

    当然两腿颤颤者,双方亦有矣,只是有些是内心太过激动,有些则是心中胆怯。。。

    战阵之上,骤然之间有些安静,除了烈烈风声之外,就只剩下军官们在鞭策激励着自己麾下部队,让他们不要过于躁动或者胆怯,战场交锋,谁能维持住士气,谁能进退自如,将军队如臂使指一般,谁就更有胜机!

    越发激烈的风声响彻在双方数千士卒的耳边,如同不断的提醒着他们,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