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崛起 >

第59部分

残唐崛起-第59部分

小说: 残唐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吊胆,害怕有朝一日粮草断绝,军势崩溃,死无葬身之地!”

    “使相公,为什么要辜负我们的信任!”

    “郑畋,你为什么要害我们!”

    一人领头,有心人也纷纷质问,一时之间,群情汹涌,郑畋犹若在惊涛骇浪之中,似乎眨眼间就要将他这位虚弱的老人沉入海底。。。

    兴平之变这几万字的情节写法,确实太累人了,台词太多了,支线太多了!我决定换写法了。。。另外,从这个情节结尾开始,我也开始爽起来了!不就是爽文吗,谁不会写!不就节操吗!掉一掉谁不会!而且我还能保证历史文的质量!

一一零章 名臣悲歌(中)() 
郑畋望着眼前这群情汹涌的场面,然而他的神念却似乎回到了百日之前,那场掀起了反齐剿贼风暴的龙尾陂之战,而那场大战里,正是眼前的这些人,这些昔日的忠勇将士,替他灭了尚让的五万精锐!

    然而如今,却似乎乾坤颠倒,同样的大战时刻,同样是尚让与他的交锋,攻守依旧,然而这些昔日的忠勇将士,如今却听信有心人的煽动,而不顾大局,不顾城外的十五万黄巢大军,在这里质问他,质疑他!

    龙尾陂上的意气风发,忠勇将士们的奋不顾身的景象似乎还历历在目。。。

    “呸!”忽地,不知道谁吐了一口痰,正中了郑畋的面上,他终于回过了神来,他轻轻拂去了那口痰,并没有因此暴怒或者拂袖而去。

    “将士们!你们可否听老夫一言?!”郑畋沙哑的声音不算大,然而却在瞬息之间,让眼前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就算偶尔还有人想要高声呼哧,却也无人响应了。

    郑畋没有让人去逮拿那些还想煽动的人,而自顾自的对着越来越多的将士们说道:“今天站在这里和你们说话的,不是那高高在上的昔日朝廷宰相,也不是凤翔的大帅。今天站在这里的郑某,是与诸位忠勇将士一起在龙尾陂大败黄巢,在这兴平城里,抵御十五万大军汹汹攻势的一介老朽!

    老朽扪心自问,与你们也可以算是共患难了,你们若吃的是稀粥,老朽也吃不了干饭!一言一行,众所共睹,你们,为何不相信老朽!而要听信那居心叵测之人,前来为难与你们昔日携手而战的同袍!

    老朽一介乱世孤草,若真有如你们所言之罪,毋庸你们来逼迫我,也不用老天在死后审裁,老朽绝不苟活,投缳自尽!

    有那奸贼,妖言惑众,说我凤翔粮草亏空,支撑不了这偌大战局,然而平贼以来,这数万大军,可有欠缺过一日本色、折色粮饷?战殁的忠勇将士,可有一家没拿到应得的抚恤与烧埋银子!

    他们污言秽语中伤的,不就是这些吗!然而,如今全军汇聚,可有一人能站出来,作证这些属实?若有,老朽今天愿意在此一一对质,一一核查!

    老朽,光明正大,无事不公!”

    随着则一段铿锵之语落下,底下大多数人本来就是随大流而来,如今也醒悟过来了,似乎郑畋所言本非没有道理,甚至有憨厚的兵丁,直接就大声吼了出来:“郑相公,似乎没有对不起我们呀!”

    李昌言见此,叹息一声,这凤翔的亏空案本是积弊,想要说清楚,那是完全说不清楚的,若真要辦开细说,郑畋哪里会有责任?虽然亏空是必然的,但兵士不是王法,论事看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人是不是清官啊!

    拦住了上前准备与郑畋对质的人,李昌言在亲兵的护卫下,大步向前,走向了郑畋,而挡在前面的兵士们,也纷纷为他让出了一条道来——这些兵士们,也是久经行伍了,大多数都认识李昌言的面孔,更有些知道这位应该在去凤翔的路上了,如今出现在这里,脑瓜稍微机灵一点的,都知道,今夜之变,怕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人群泾渭分明的让出了一条道路,郑畋一眼就看到了在铁甲亲兵护卫下,缓缓步来的李昌言。哪怕先前面对汹汹兵变也不从面色动容的郑畋,如今却也不禁,按捺不住怒气与惊诧,双眼之中,精光暴涨,那突如其来的气势,竟然犹若实质一般!

    李昌言在距离郑畋十步的地方停住了脚步,望着如临大敌的王凌志所带领的郑畋亲兵,他洒然一笑,然后还对郑畋抱拳行礼:“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请使相恕罪。”

    “李将军的谋算成真,怕是不用老夫来恕罪了。”郑畋何等人物,李昌言出现在此,就知道今夜之局,全都是李昌言的手笔。然而他心中虽然惊怒无比,但面色上终究也只是处在动容一线而已。

    李昌言闻言却没有纠缠这个问题:“粮草为兵之本,卑职今夜此来,乃为数万健儿的活命之计。”

    郑畋目光沉沉的望着他,又扫视了一眼如今落针可闻的群集在此的兵士,重重问道:“掀起此等兵谏,你到底意欲何为!”

    李昌言仰望着这位晚唐名臣,那眼光之中,透露的神色,却让郑畋暗自心惊,这到底是何等人物,眼光之中,竟然野心炽烈至此!

    “末将心知使相不曾贪墨一分一毫粮草,然而凤翔粮司,积弊已深,如今虽然支应钱粮毫无差错,然而使相你知,末将也知道,如今凤翔存粮绝难支撑数万大军到秋粮起发之时!”

    郑畋承受着李昌言那明目张胆的想要将他吞噬的眼光与野望,仍然面不改色的怒斥道:“军中谣言原来就皆起自于你,如今两军交锋,汝如此动摇我军心,该当何罪!”

    郑畋当然对凤翔存粮心中有数,他当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过深,否则粮司的一屁股烂账抖出来,纵然能证明他郑畋无罪,但怕是这凤翔与博野、神策两军也不想守兴平了,到时候没了这嫡系支撑局面,兴平战局必然瓦解!甚至不用太久,就在明天齐军攻城之时!

    而他早知道李昌言就是军中谣言的源头,现在点出,就是想让诸军士明白,李昌言才是这场兵变的幕后黑手!是他在动摇军心!只要军士们,稍有骚然纷动,他就敢借此机会,将李昌言明正典刑!

    然而,郑畋失望了。。。

    期待的汹汹指责没有出现,底下的兵士们,目光炯炯的望着他,李昌言也没曾说话,只是冷笑的看着眼前的这位晚唐名臣。

    难道他还以为,只凭借这些罪名就能扳回局面吗?难道他以为,这个世道,只需要忠勇正气,就能博取一切吗!

    “使相,我等皆知你为人清廉,然而粮司积弊已久,账目上是一回事,存粮在额又是一回事。我等体谅使相乃是被人惶惑,然而军事事关万千性命,还请使相不要再虚言狡辩了!使相一心防守兴平,我等可以理解呀。。。”

    随着李昌言最后的这一句话落下,面色不改的郑畋终于显露出了内心的惊怒之色,因为他感受到了随着这最后一句的诛心之后,底下的将士们那豁然一变得眼光,让他犹若万箭穿心!——“原来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虚言欺骗我,就是想让我们为他卖命,建立平叛功名!”这样的内心腹诽之语,透光那重重明光,响彻在郑畋识海之中。

    郑畋知道,今夜之局,将是他在关中之途的终点了。。。

一一一 名臣悲歌(下)() 
然而郑畋终究是一代名臣,哪怕事已至此,他也还想最后一搏,以口舌之争,他未尝没有机会。( 棉花糖)

    “诚然,若以凤翔府藏,供养数万大军,绝难支撑到秋粮起收之时,然而神策、博野乃朝廷禁军,蜀中自有粮草拨来,如今由我凤翔支应,不过权宜之策!不过一二十天后,朝廷不仅会讲两军应许粮草发来,还回不足我凤翔因此所产生的亏空!何来粮草不足之说?体谅你乃为全我军儿郎性命,今日之事概不追究,还不退下!”

    然而他话语一落,就见的李昌言冷笑一声,掏出了一封信来,然后展示四方,大声道:“此乃朝廷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田令孜的书信!他信中已经说明,只要郑畋主持关中战局一日,朝廷就不会有一米一粮起拨调入关中!”

    顿了顿,李昌言直面郑畋,大声喝道:“郑畋,你与田令孜的党派之争,众所周知!还想欺骗我等武人不明白朝中格局,想用这等话语来诓骗我们,你还要脸吗?!而今书信在此,你还要继续虚言狡辩,坑害我数万儿郎吗!什么光明正大,什么无所不公,你就是一个伪君子!”

    田令孜的书信,犹若晴天霹雳,让郑畋的乾坤犹若颠倒!想不到李昌言的最后底牌,居然是这个!难道自己辛辛苦苦在关中支撑危局,辛苦所保的大唐朝廷,却反倒要自己的功业化作飞灰吗!

    “哈哈!哈!哈!”郑畋忽然悲从中来,自贬谪凤翔以后,苦心孤诣,独撑大局,如今却竟然事情至此,他再难按捺住心中的悲愤。

    “郑某自主政凤翔以来,自问无愧天地,无愧于心,无愧于朝廷,更无愧我凤翔儿郎!想不到今天,郑某居然会如此不得天地之心,不得朝廷庇佑,更得不到尔等支持!哈哈哈,也罢也罢!不如去矣!”郑畋言罢,就拔出佩剑准备自刎而死,然而李昌言却冷哼一声,顿时一枚梭镖就将郑畋的配件打落在地。

    郑畋大怒:“吾一死了之亦不可吗!”

    “阁下若死,朝廷终究面皮难保,关中战局更将难以收拾,还请相公且留性命以为苍生计!”

    “好!好个李昌言!”郑畋闻言,哪怕涵养如他,如今也是面皮通红,恨不得马上下令将李昌言镇压,然而望着底下默默不出声的诸多将士,他心中却更加一寒。。。

    人心不在自己,如之奈何。。。

    李昌言面色冷酷,吩咐左右道:“还不快去护卫使相?”顿时数百铁甲精兵就蜂拥而上,与护卫郑畋的亲兵冲突成一团。

    王凌志在一旁叹息一声,心知道如今势不在自己,勉强抵抗不过是多伤性命罢了,挥一挥手就让亲兵退到了一旁,让郑畋被李昌言的亲信挟持住了。

    郑畋悲从心来,屈辱无比,他终究不愿意就这样被人挟持,情不自禁的怒喝道:“难道我凤翔就没有一个忠勇耿直的好汉,敢为我凤翔平此乱象吗!”

    然而一声落地,除了换来李昌言的冷笑以外,底下成千上万的人,却都默然不语,就算有些心怀愧疚的男儿,也不过是垂首不敢直视而已。

    郑畋见此,终于再难鼓起力气,只是勉强站立,连名臣风度都无法维持了,他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了。。。

    没有所谓的永恒忠诚,也没有热血义气可薄云天。这是一个利益为最高的时代,不管底下的士兵们曾经多么为你奋战,倘若你不能带来足够的利益,那么当他们有第二个选择的时候,纵然同情,但却也会和你划清界限。

    回忆着往事的幕幕,郑畋与士卒们,同时同住,散尽家财以为劳军,甚至让自己的妻子亲自为兵士们缝补衣袍,然而这一切在今天,却都只是化作了泡影。。。

    而就在这个时候,兴平的西城门却轰然洞开,负责守卫这里的是郑畋亲兵,他们势单力薄,对于城中局势无可奈何,但却并不妨碍,将陈王李承泽数百骑兵放入城中。

    至于局面会怎样演变,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坏了。。。

    李昌言步步走向衙门之前的平台,望着已经失尽心气的郑畋,淡淡一笑――这一天,他终于等来了,他一介武夫,终于也可以睥睨这位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大唐宰相了。

    望着默然不语,死气沉沉的军士们,他知道,凤翔的军心士气如今已经跌到了谷底,这是因为忠义与利益的抉择,让他们也无法坦然承受与面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知道郑畋是成功了的,在这个时代,在大唐崩溃的时代,他却能凭借一介文人的力量,凭借千年传承的儒脉之气,让这一镇倍受感化,虽然无法扭转已经渐渐形成的军主之势,但无论如何,郑畋可敬可佩。。。

    然而终究忠义气节,没有物质的保障,让兵士们手握生杀之力,却连饭都吃不好,又怎么可能真的在抉择的时候选择郑畋呢?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三千年以来,春秋以降,没有哪个时代是这样的让汉人唯利益至上,让兵士有如此高的地位,让中央如此虚弱无力,军阀们肆无忌惮,只需要讨好兵士们。

    “兴平的血与汗,死亡与离别已经够多了!今天郑使相愿意退位让贤,本座自然领导凤翔,别开生路,脱离这一片沙场!

    除此以外,我还会带来丰沛的粮食,充足的军饷,让你们,我的同袍不再吃着混着杂粮的干粮,不再捏着鼻子吃山沟里挖来的莫名其妙的野菜!

    我会让你们日日精粮,顿顿精菜,隔三差五能来顿肉!我不会用嘴巴来讲大道理,我会用我的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