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崛起 >

第66部分

残唐崛起-第66部分

小说: 残唐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泽见此,也不禁喟叹,想当初,他初临关中,带着六千劲卒、亲王尊衔以及朝廷谕令都统关中,然而哪里有如今的半分威严?可见,这残唐乱世之中,唯有大威严,大能力,大格局,才能真诚一番事业!

    收敛了心神,李承泽面色冷酷的指着已经断气了的朱玫:“尔等可知,朱贼焉有此等下场也!”

    此言一出,诸镇将校面色顿时一变,犹若惊蝉!朱玫是贼,那么他们呢?!

    李承泽,终究图穷匕见了吗!

一百二十四章 明正典刑(下)() 
“因为朱玫包藏祸心!因为朱玫犯上作乱,目无王法!因为朱玫以为自己可以掌控这兴平上下十万人的性命!朱玫以为,我大唐就没有人了!他和李昌言自以为豪杰,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不把郑使相放在眼中,更不把寡人放在眼中!所以他死了。

    寡人亲手杀了他!尔等以为寡人杀的对不对!”李承泽负手而立,面对这兴平上下人等,字字落地可闻!

    这上下人等,都被李承泽这番霸气之话语,给震得心神摇曳,谁都没想到李承泽居然就这样把朱玫杀了,连明正典型都没有,连程序都不走,完全就是莽夫一般就这样将一位大唐节帅,杀了,还是亲手杀了!

    这还是宗室?这还能是宗室?这真的是宗室?心神摇曳之下,所有人心中,到最后,都开始在心中这样闻着自己,百年以来,何曾有一位宗室,居然如此胆大包天!不错,就是胆大包天!

    城外尚有十数万反贼大军,这兴平的大唐阵营里,也是盘根错节的势力,他就不怕有什么后果吗?还是他有恃无恐?!

    有些个心思深沉的不禁的看向了这环立的上百森然的铁甲亲兵,以及回忆起,这一路上被陈王掌控的兴平局面,心中顿时就了然了。

    “我等惶恐!”这诸将也不知道该怎么接李承泽这话才好,好在有激灵的,顿时就把套话祭出来了,瞧着李承泽这般霸气,说点软话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昌言都还没死,死了一个朱玫,你们就惶恐了吗?尔等以为,寡人不知道,这兴平风起云涌,还不是尔等心思不定,还不是尔等不知道到底怀抱何等自利之心,而不顾国家,不顾朝廷,不顾我大唐社稷!尔等惶恐吗?尔等对的起我大唐恩泽吗!”李承泽今天摆明了是要将大帅演格,彻底发挥出来,毕竟他如今声威如日中天,不趁此机会收拾军心、人心,那还待何时?

    这一番话说落地,顿时这上下六七十名将官,都鸦雀无声,王处存面色转换,始终没揣摩到李承泽到底是何种心思,这一番话洒下去,貌似是巩固威权,但貌似又不像是真的要吞并这兴平的人马,故而他本来存着,李承泽剖露野心的时候,来个鱼死网破――这场面上的将官们都死了的话,兴平这七八万人马也算是彻底散架啦,他王处存活不出来,李承泽也别想好过!

    这犹豫下,局面在这落针可闻的情况里,李承泽忽然拔剑而出,顿时看的在场文武眼皮直跳,纷纷垂首不语――小命可就一条,眼下这位陈王殿下,霸气挥洒,自己还是别去触碰这个霉头的好。

    李承泽望着这场面上六七十名昔日在沙场上都称骁勇的将官们都垂首不语,不敢直视自己,他却也没有嚣张再浑,只是持剑一步一趋行,缓缓走向了李昌言而去。

    李昌言似乎明白即将要发生什么,他猛然抬头,仰望着正走来的李承泽,面色勃然大变,那眼神之中,既有着仇恨、杀戮、不甘,也有着怯弱、悔不当初与一丝祈求。

    今天,李承泽并没有身穿银光龙鏊甲,只是一身朱红常服,头戴金冠。然而没有如今晚唐时节的寻常宗室常服那般大袖飘飘,而是窄袖勒身,在煌煌天光之下,李承泽英武从容之气,在这套冠服的衬托之下,英武无比。

    随着李承泽渐渐走近,李昌言,这位一手搅动风云,将郑畋、凤翔上下,乃至朱玫等人玩弄于手掌之中,作为筹码的一方豪杰,那眼中的一丝祈求之意,却越来越浓重,神色也越来越软话,张嘴欲言里,似乎又无尽哀求之声响要吐出声来,然而作为豪杰的最后一丝尊严,却又死死的让他不愿意放下身为堂堂男儿的最后脸面。

    他知道,今天必死无疑。

    因为他看见了李承泽,李承泽那眼神之中的坚毅与深邃,那深邃里,似乎又无尽他看不懂的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繁华、美丽又充满着文明与开化,一时之间,李昌言竟然痴了。

    无数垂首无语的将官们,悄悄的用余光观察着这一位君主与阶下之囚的场面,那无声之间,那步步趋行之间,神念交错,万般情绪似乎犹若可见,看在诸将眼里,既骇然于李承泽那渐成的莫名气势,又伤感于一代豪杰即将面对的下场。

    忽然这前庭之中的场上诸人气息不禁一滞――立场则仗剑站在了李昌言身前半步之处,望着如今被五花大绑,跪在席上的罪人,这位王者忽然冷冷的出声。

    “李昌言,你可知罪?”李承泽轻掷银饮,这把明剑,顿时就入地三分,竖立在地。然而这宝剑与大地的接触的轻吟之音,似乎将李昌言的心神最后的防线击破,只见这位昔日豪杰,忽地双目泪流,伏地不起。

    “千古罪人,李昌言知罪!”

    李承泽望着李昌言,看着这位短短时间内已经泣不成声的大豪杰,面色冰冷,居高临下的眼神里,充斥着不屑与睥睨:“不!你不知道你到底为何有罪!”

    无论是当事人李昌言还是在场文武诸人都闻言不禁一愣,心中微微不解,李昌言不就是兵变犯上吗?这难道不是他的罪名?

    王处存微微眯眼,心中百转千回,他有感觉,李承泽这一手手的布局,即将真正揭开帘幕。西门思恭的眼色,既然有忐忑、畏惧却更带有几分狠厉,或许他明白,李承泽的心,到底落在何处了。。。

    郑畋笑而不语,望着那一袭朱红衣裳。陈王国府门牌号:126-203-546。扑街写手求关爱。

    他期待,这位陈王殿下,到底能出何等与这个时代迥然不同的话语!

    “你以为,你的最大的罪责是因为兵变犯上吗?或者你以为你最大的罪过是没有一箭将寡人射死,而让自己的苦心孤诣,筹划布局功亏一篑?!

    寡人可以告诉你,哪怕你兵变成功,哪怕你真的将寡人一箭射死!你仍是有罪,你或许能在凤翔老死,然而你的名字,必将彪炳史书,必将成为万世唾弃的乱贼独夫!

    成王败寇吗?不是!是因为你,身为华夏武人,大唐军人,吃着老百姓的粮,花着老百姓的税,却不思保家卫国,铲除贼寇,反而一心想着用手下的兵马,为自己谋求高官厚爵!

    看看着兴平城!昨时一夜风火,多少女子因你这生出的变乱而清白尽丧!多少家门因你这一己之私,而惨遭劫掠、灭门之祸!多少尚可安居的人家,因你这无知狂徒掀起的风火,而沦为流民!

    你之罪!罪在不思保家卫国!

    你之罪!罪在祸国殃民乱我华夏!

    你之罪!罪在破我同胞之家,害我炎黄之民!三罪之大,炎黄不赦,天地不!当死!”

    李昌言被这声声话语,打的心神摇曳,他忽然明白了,他明白李承泽到底是想干什么了。

    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他说话的机会,李承泽拔剑而起,寒光一闪,李昌言便首级落地!

    李承泽张望四方,剑指天地,声声犹若雷霆贯耳:“吾奉天命,捍卫家国,扶保华夏!但凡害民者,破家者,乱我华夏者,无论汉番,寡人一力斩之!天命授道,恪守无悔!尔等明白!”

    “臣等谨奉教旨!”文武俯首,山呼服命!

    昨天是更新了的哟!不过抽风了,好像手机端没显示更新。

一百二十五章 善后布置() 
随着李承泽的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以及朱玫与李昌言两颗人头做为旁证,这军中上下的人心顿时就为之刷新。然而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雷霆没有雨露,那也是十分不合适的。

    再大加挞伐的一阵动作之后,李承泽仍尊郑畋为凤翔节度使,这也就意味着,凤翔本身派系的力量不会在根本上遭到削弱,至于其内部如何调理,那就是郑畋的事情了——反正该杀的在昨夜里也杀的差不多了。

    而除此以外,邠宁节度使朱玫被李承泽诛杀,在显威之余,李承泽也考虑到如今大局的问题,毕竟他并没有真的想彻底吞并诸镇的兵马,要知道诸镇兵那都是乡兵守乡土的存在,本来就是这年代的跋扈的根源所在,李承泽拢到麾下,也调理不好——这事牵扯太复杂了,利益盘根错节,除非李承泽将这些藩镇的地盘都收到手中,否则万万别想将这些藩镇兵吞到肚子里去。

    因此,李承泽就以都统军令、国府教旨的方式,令王行瑜暂摄邠宁使节,以此为标志,就算是对于诸镇的一个处置的落幕了。

    这一手其实也很有含义,首先都统军令,算是朝廷文书,而国府教旨,则是李承泽他个人系统的一个行文任命。这也就意味着,王行瑜既是朝廷节帅,也是国府的节帅。92ks。

    当然,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李承泽的陈王国府就能将邠宁认做治下了,这只是宣告着,关中诸镇对于陈王的一种面上的臣服——也可以认为,邠宁镇认李承泽为大哥啦!也承认李承泽的王命教旨具有法理效用,和朝廷的军令都是属于法统的范畴。

    看着比较虚,但这却是日后李承泽尊王攘夷的雄图之中的一个良好开端——他既不知道僖宗什么死,他也没准备篡位,朝廷在这年头,那真的是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朝廷台强大啦,估计藩镇们就群起而攻之啦,所以另外扯一个旗号比较好。

    而且李承泽对于世家当道的大唐朝廷也实在没有好感,篡位容易,清理这些扯淡玩意就麻烦啦!

    而在王行瑜喜滋滋的接过王命、军令,明白的表示愿意听从都统行辕、王府的指示之后,李承泽又欣慰着,对在场进行将校们进行了抚慰,并且从兴平府库之中,解出了十万贯钱,作为犒赏发下,这才算让在场文武,彻底将心放进了肚子里去了。( 棉花糖)

    然而在诸将官放心之余,李承泽这番动作,却也让他的威信彻底灌入了这些个兴平战局的中坚力量的心中。

    然而在处置了这些藩镇兵以外,对于神策、博野两军,则李承泽很果断就接过了这两军伸来的桂枝,毕竟这两军乃是禁军出身,再加上黄巢攻入长安,这两军都算是朝廷的弃子,一番折冲后,本来的头领,不是已经身亡就是即将垮台,再加上两军都没饷源地,故而李承泽自然不会放过这两军二万多人,拢到手中之后,如何调理,李承泽也自然有所计较。

    别瞧着陈王国府的嫡系兵马,加上三千新兵也只有七八千,但无论是李承泽的威严、威信还是国府兵马的骁勇善战——可不是每一支军队都能作为中流砥柱,不禁能抵挡住了黄巢的白甲铁骑,还能将之杀败。

    有此种种做底,再加上这两军还要靠他来接济粮草,怎么也算是注定要归入他手下啦。

    在稍加安抚两军之后,李承泽并没有当场对两军以后如何建制做出安排。而是仍以原有体系为本,暂时命他等各摄旧事——根据李茂贞、杨晟为首两军将校禀报,如今两军共计有两万六千人。分为八个独立都,七个兵马使。每个都按制应有一千人,多的能有一千多两千人。每个兵马使则该有多则五六千人,少则二三千人,但很明显,这些建制在迭经大战之后并不满员。

    随着种种事项处理完毕,一直被撂在一旁的诸镇将帅首脑们也迎来了李承泽的目光瞩目。

    面对着这位如今可谓深不可测,城府、武勇与初临关中时,判若两人的陈王殿下,无论是王处存还是其余诸镇大将,心中都不禁揣揣。

    若是李承泽真对他们这些人一如朱玫一般处置,估计他们还真的没有半点底气可以抗衡——瞧着王行瑜那接下任命其为暂摄邠宁使节事的军令、教旨那副欢喜模样,估计现在他们下头不少有异心的官校,都估计正在期待着他们有什么变故出现。

    李承泽坐落主位之上,一番表演,他也虽然享受,却也不免口干舌燥。望着忐忑的节帅大将们,李承泽忽然一展笑颜:“尔等可是又在胡乱揣测?”

    “末将惶恐!”

    李承泽瞟了他们一眼:“朱玫狼子野心,寡人不得不杀,否则还不知道这兴平战局后面该是何等模样!你等寡人就不为难了,如今毕竟乃是国家用人之际。只是尔等需要谨记,寡人先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