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唐崛起 >

第8部分

残唐崛起-第8部分

小说: 残唐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过雷霆的唐石涉也懒得再面对这个明显被凤州衙门和都指挥使两方面丢出来背黑锅的倒霉蛋,径直就连公务都懒得在看,径直命人下发给了诸判司,自己就回后宅找家臣合计应对去了。

    回到后宅,唐石涉找来了自己的家臣谋主,将先前的事情一一道来。这家臣名叫黄文义,如今已是这唐家的第五代的家臣。大唐天下虽然经过安史之乱的催折,但终究还没经历过五代十国的纷纷战事洗礼,以世家豪门为根本的底子还没被彻底绞碎。

    听了主公的分说,顿时黄文义明白了唐石涉的忧惧何在:“敢问主公,如今黄巢已经坐了天下,虽然北面传着诸镇反正之风,但如今也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啊,哪怕李承泽有大决心,想要行肃宗故事,但如今可没西北诸镇为凭啊?他如何敢北上行此大冒险?而大散关虽为南北通衢,但如今兵灾四起,商路渐绝,而以一关之地,地窄而势宭,以陈王之尊岂愿久居?!”

    唐石涉看了他一眼,顿时摇了摇头:“如此说来,陈王南下势在必行了?”只是他眼中的神色很明确,你丫的说这么多废话,还不把解决之道拿出来?

    黄文义当然明白自家主公的意思,顿时微微一笑道:“臣有一策!”

    唐石涉啧啧了一声,埋怨道:“这你这做派真是改不过来啊!尽吊胃口,说来听听吧。”

    “此策乃是命马步都指挥使陈轩以凤州为本,缓缓北进,给其黑云催城之感,压逼陈王北走,思来他如今不过数千新募兵丁,如何挡得住我山南养兵千日的精兵?到时候自然知难而退,往北而走了。毕竟草贼兵锋还在长安打转,但咱们山南的刀可是抵到了脖子下面了,怎么做选择,宗室子弟该是明白的。”

    “可与宗室交战,如今朝廷方才南遁,怕就怕陛下有其他想法啊。”唐石涉何尝不想干脆利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皇帝经过兴元的时候,他可是看见了这个突然从天下太平梦和繁华帝居被赶出来的敏感暴躁脾气的,说不定正指望哪个宗室替李唐江山出出力,长点脸面呢。而如果自己贸然开战,就怕被皇帝暗暗嫉恨呀。

    “所以臣所言之策,是以逼压为主,以战为辅,打一场有限之战,将陈王赶出川口就是了,而他与朝廷不通驿路,到时候怎么说,还不是主公笔下的功夫么?到时候主公再替陈王要一个都督军事名义的给他,让他北面折腾去,如此一来,除了陈王吃了点亏,但朝廷面子抹住了与我山南没麻烦了,不就皆大欢喜了么?”黄文义将心中所谋缓缓道来,唐石涉顿时眼中一亮,拍手叫好。

    “果然文义乃我卧龙啊,此策果真是公私两便,三方兼顾!如此还要请文义行文一封,将机宜授给陈轩了。”

    “此事重大,臣恐文书难尽,还是文义亲自走上一遭,督办这事情吧。”黄文义大献忠心,脸上完全赤果果的写着勇于任事。

    不过唐石涉被自己的这个谋主给感动了,紧紧握住黄文义的手:“如此,便辛苦卿了,兵凶战危,还请保重。”

    黄文义重重的点头。

    “终于要出门割稻子了!割稻子了!割稻子收钱粮了喔!”黄文义炽热的双眼,火热的内心,不停的翻滚着这一句话,而看在唐石涉眼里,却以为是被自己的折节下士给感动了,继而导致两人君臣相知的场面更加肉麻了。。。

    92ks。

第十四章 其人草包,其心不小?() 
就在山南西道观察司在做官样文章的时候,数百之外的大散关的一班君臣也终于迎来了自己至关重要的转折。

    对于中古时代的大唐王朝而言,此时虽然已经接近末日,诚如宋儒所言“弱唐者,藩镇也。弱而不亡,藩镇之维也。”但哪怕如今方镇分裂,黄巢逆乱,朝廷却凭借诸镇牵制,施展连横合纵的平衡术而仍保有威灵,李唐的旗号仍是天下必须要拿来用的遮羞布。

    大唐广明元年十二月一日这一天,大唐陈王李承泽,以黄巢做乱,神京沦陷为名,以太宗子孙,收拾河山,上报天子,下安黎民为号,于凤州大散关临敌前线,开陈国府,开府建衙之后,在文的一面以刘元吉为国府长史总领政务、军务后勤事兼吏曹判书,以张扬为兵曹判书兼户曹判书。而空置礼、刑、工三曹。

    在武的一面,则新设训导监,上伺察将官之心,下刺军情之心,而为了不至于让老人们心生不满,在这一块,李承泽则用了位卑权重的思路来设置,归属兵曹管辖,定例该监设监正一人,官同佐兵使(营级副官),而在每营下设巡训一人官同队正,总掌一营兵情监察,可直奏殿前,下设司训五人,官同班长,掌一队赏罚、监察和督阵事情。押阵十人,为训导司在营内直属武力,弹压不法。

    这样训导监最高长官也不过佐兵使级别。而营属直接面对的巡训更是只有队正级别,这在官位上有上下之分,在职责上的分别处置也就走的通了,不至于让兵头们感觉凭空被压了一头,而心生芥蒂。

    在新设训导司之后,而为了安抚诸将,在内设军机参议院,参与军机,统兵备战,出外则管带诸军,在内则参议军事,作为参谋使用。

    设主官参院判事一员,知事两员,另设中郎、卫郎、外郎、准郎四阶郎官。除刘舜臣为尊其地位,而加为参院知事以外,选锋率兵使加中郎官号、磐石率兵使加卫郎官号,其余佐兵使则分别加外郎、准郎官号,以示将从中御,皆为国府直属官,承受恩泽。

    这一制度仔细来讲,比如刘舜臣在设了参院之后,加了知事的官号,但如果没有率兵使这个差遣的话,则只能在国府所在空坐衙门,谋划军事而不能领兵,但如果有差遣,则在实战里,他的府官阶级又最高,所以他可以在没有其他任命得方面大将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最高指挥。

    而同时,如果一个人有率兵使这个差遣,没有参院的官号奉行某某营头的话,则这个人是不可能出任地方的,哪怕在地方也是不受国府认可的,这意味着服从其指挥的兵队,将不会得到补给并且会视为反贼。

    所以这与先前设置率兵使以区别山南西道用的指挥使这个官称的本质一样,空有参院官号或者率兵使的,都将成为遥领和虚领的职位。

    而有所不同的是,率兵使是在陈王国和山南西道地方构建了一层法理上的保护膜,这意味着山南西道的行文在选锋磐石六营是无效的,而这至关重要。而将衔奉行则是对内形成了一层保护膜,断绝了兵头坐大,听调不听宣的法理。

    再以刘舜臣为例子,他如今全称的官号叫做“大唐武骑尉陈国王宫知军机参议院事奉行选锋中营率兵使。”

    李承泽再次体现了其以中御外的准则,从名号上来讲,任何营级将官,都不再是落地的地方官,而是顶着国府属官,从大义上来讲,就直接辖制于中央,不在属于地方,没了反制或者不听的名义在这里。

    李唐平定安史之乱后,其实国力尚在,南方各地根本没有被兵,如果玄宗或者肃宗没有昏头的话,根本不用天下布镇,最多只用在淮北、中原、关中与河北设置节镇就可以了,南方仍在掌控之中,哪怕有一二南方割据,但其既没有中央名义,又无足够实力,仍可凭借当时的唐朝力量将其逐一平定,还会给地方间的实力派的冲突造成口实,本质上将会有利于唐庭,要知道以李克用之名,扯起旗号,不要唐室的遮羞布,直接造大唐的反,不也被摁下去了么?

    而后凭借宪、宣之能,则未尝不可以逐步撤藩,再造真正的大唐中兴。

    而正是因为玄宗、肃宗饮鸩止渴,将本不用设镇的地区也设置藩镇,这才再难收拾。

    当然作为安抚同时也为了让率兵使等号落地,所有现任营级将官都是带了奉行字号的。

    而除了以上这些落实与变革之外,李承泽根据刘元吉的建议,又将朝廷武阶诸官径直拿来赏了,然后才另外造册报送朝廷,至于朝廷认不认,反正李承泽自己是认了。。

    话说回来,赏的官阶也不算太高,当然不能和正常堪磨来比。。诶,大唐武官可有四十三转之多,该是应该没问题的。。。嗯,反正就这样了,李承泽两眼一闭,咱好歹也是个国王级别,手下就那么几个人,不给些高虚的,怎么罩得住?反正我的地盘我做主!

    刘舜臣进正六品上昭武校尉,王柯性、杨世达进从六品上振威校尉,其余选锋三营诸副官也进官至正七品上致果校尉,而磐石三营主官、副官则为从七品上的翊麾校尉、从七品下的翊麾副尉。

    大赏封官进阶之后,一众人等阶段欢喜,李承泽又命出钱千贯犒赏诸军,一时之间,陈国王府人心归附,不知朝廷、山南西道衙门是做何物也。

    大散关外的一处宅院之内,王英拿着陈国王府才出的教令,听了老仆来报之后,秀眉紧皱,思考半晌之后才道:“才是可是真?”

    老仆沉稳的点了点头:“旁的几家寻到我儿,亲自交代的,主母此事,事关李家基业,还请为少主谋断!”

    王英听了秀眉一挑:“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老仆看了一眼王英,缓缓退下。望着拐弯不见的老仆,王英轻轻叹了一口,自言自语道:“以一关之地,就开府建衙,这陈王一班子人到底是草包一群,还是阔口吞天,其心不小呢?”

    捏着教令拍了拍手,王英回到屋中,疾书而就,将其封好之后,将侍婢春雨叫了过来交给了她:“你且将此物藏好,夜里你叫上安熊,让他护送你进关,将此书交给陈王殿下,切记不可走漏风声。”

    侍婢一脸沉重的接过了书信,咽了咽口水才道:“遵命。”

    在堂上一番布置完成之后,回到后宅的李承泽迟迟不能从兴奋的状态之中停下来。

    一下戏枯树,一下弄清水,转转挪挪,整个重返中二时期的熊孩子。侍女蝶儿看着李承泽如此轻浮浪荡,好心提醒道:“殿下才自立国府,这样轻浮真的好吗?”

    正处于兴奋之中的李承泽听了这柔言细语,顿时感觉一通火涌上心头,两步并做一步冲到蝶儿面前,将她打了个横暴,顺带还亲了她的小脸,哈哈笑道:“今儿,孤就是轻浮小贼,不可以吗!”

    蝶儿被这弄得脸通红,不过好在先前李承泽也知道要撒欢止不住,将为数不多的侍卫随从都丢在了外头,没让进这宅院里头来,这才不至于让他这副傻样传出去。

    蝶儿嗔道:“光天化日,殿下这么没脸没皮怎生是好。”

    李承泽嘿嘿一笑,看着蝶儿媚眼如丝,捏着的身子柔弱无骨,不觉就心气勃发,一股我乃陈国王,予取予求,何人敢挡的心魔顿上心头,这蝶儿素为陈王侍婢,其实早就被采纳过了,如今看着李承泽那欲魔熏心的样子,半推半就,正要从了他,却不想,外面的侍卫禀报道:“张兵曹有事觐见。”

    李承泽听了,脑海顿时显现了一个男人的身影,顿时兴趣没了大半,转念又一想,这才散了殿议,张扬就有事情要说?李承泽一番思绪过后,再也没有了兴致,对着蝶儿歉意的一笑,便传声道:“孤在恒仁堂见他,让张爱卿进来吧。”

    蝶儿也不是不知道事情的女人,如今天下纷乱,她这个原本不知道世间疾苦的姑娘,如今一番跌宕之后,也知道事有缓急,懂事的他替两人收拾好了衣衫,便随李承泽进了问仁堂。

    张扬参见行礼之后,高踞在上的李承泽道:“爱卿这么急的来见孤,是不是有事啊?”

    张扬虽然昔日不过一刀笔吏,关中幕僚,但今天却一反常态:“启禀殿下,先前微臣得报,山南西道兵马都指挥使陈轩已经在数天前带了上万兵马,入驻了凤州城,与我不过两日兵程!”

    李承泽有先前与刘元吉一番筹划打底,面对山南兵马进驻凤州,倒还稳得住,一面让张扬先坐下歇息,一面就派人将手下重臣都传了过来。

    如今李承泽也算是鸟枪换炮了,虽然在文的这块能够信任重用的还是只有张扬与刘元吉两个,其他的一干新募的幕府佐僚也只能稍委办事而已。

    在武的一面,除了刘舜臣、王柯性、杨世达三人以外,磐石三营的主官也从昔日陈王府邸里的旧人选出来了曾建英、崔世维、张英三人。

    等人到齐之后,李承泽就让张扬把事情再给说了一遍,先前张扬来禀报的时候也是匆匆而来,如今稳定下来了之后,则事情理清了一遍再讲出就有条序多了。

    根据张扬所言,原来陈轩带兵进驻并不是为了讨伐这个犯禁宗室子而来,最初的目的不过是率兵屯防川边塞口,防备草贼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