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高顺 >

第107部分

汉末高顺-第107部分

小说: 汉末高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几十位屯长和都伯,其他骑兵已远远的落在了后边。

    还没等乌桓骑兵感到侥幸,关羽带领八屯骑兵越过卢水,从左翼杀来。

    关羽上次没有捉到张角,一直憋着一口气,这次他早就下决心,一定要斩首丘力居,好扬眉吐气;且他没有张飞那么鲁莽,只顾着杀的兴起,而放跑了丘力居。

    关羽的战马与颜良的战马都是特优级战马,乌桓人的三匹战马也跑不过这一匹,且关羽是以逸待劳,体力正旺,如何能让丘力居逃脱?

    关羽带着部队向着丘力居的红色披风杀去,长刀只砍杀挡路的敌人,其他人一概不管,他只管前冲,像一支黑色的利箭,直向丘力居的后背冲去,紧盯着丘力居不放。

第185章斩丘力居() 
此时乌桓骑兵经过攻城加近身搏杀,体力已耗尽,无人能阻挡关羽对部落大王的追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羽离丘力居的距离越来越近。

    待接近到三十米左右的时候,关羽提起劲弩,瞅准,透过空隙,对着丘力居的背后射出一支弩箭,“噗”的一声,丘力居被射穿,从马背上掉落。

    丘力居连遗言都没有留下,瞬间毙命。

    关羽大呼侥幸,这是唯一的一支弩箭。

    上次围剿张角,让他逃掉了,关羽吸取教训,回来后特地向高顺索取一把6石腰弩,拟补他箭术不高的短处,没想到这次居然立了大功。

    射杀丘力居之后,关羽大喊道:“丘力居已死,投降不杀!”

    其它士兵也跟着高喊:“丘力居已死,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得知大王已死,且眼看后边颜良的骑兵在调转马头之后,逐渐追了上来,有一部分乌桓人已吓破了胆子,立即宣布投降,而更多的乌桓骑兵则继续向逃离。

    关羽立了大功,怕丘力居的尸体被骑兵踏碎了,忙向前用刀背挑起丘力居的尸体,待张郃追上来回,把尸体交给了张郃,并命令张郃带人打扫战场,收拢战马;然后关羽率兵继续追赶逃逸的乌桓骑兵,一定要把他们驱逐到长城以外,否则他们在塞内还要干坏事。

    能继续追赶的,也就是都伯以及以上级别的人,其他骑兵的马匹已经无力继续追赶了。

    乌桓骑兵一人三马,只要杀死或者俘虏一人,便能缴获三匹战马,众人都是穷人出身,会过日子,都想多获得一些财富,所以一直对乌桓骑兵穷追不舍。

    能完好逃出长城的乌桓骑兵仅有千人。

    当乌桓残余逃出长城后,关羽、颜良等人停止了追击。

    乌桓骑兵在蹋顿的带领下逃出长城,感觉暂时安全了,停下来喘口气。

    蹋顿是丘力居的从子。

    众人心情非常不好,丘力居大王已死,连尸体都没能抢回来,而丘力居的儿子楼班年龄幼小,如何能带领部民度过这个冬天?若是立踏顿为大王,将来又是一番争斗,无论如何做,对部落都不是好事情。

    若战败的事情传开,其它部落不来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而他们更没有能力去劫掠其它部落,以后的日子将更加艰难。

    青龙部落在丘力居南下后就派人盯着他们,不管丘力居胜负,对青龙部落来说都不是好消息,所以部落做好了战斗准备,严阵以待。

    蹋顿本来打算趁机兼并了青龙部落,壮大实力,后来仔细考虑,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能带领剩余人员回到部落就不错了。

    青龙部落在得知丘力居战死后,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也没有把事情做绝,为蹋顿等人预备部分干粮后,将之礼送出境。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轻松取得大胜,连乌桓大王都斩杀了,没有对当地造成任何伤害,太守刘政非常高兴,热情招待各路兵马。

    一场短暂的战争,斩杀近千人,俘虏近千人,缴获战马五千多匹,还获得了乌桓大王丘力居的首级,众人非常兴奋;最高兴的莫过于关羽和张郃了;在蓟县的时候关羽就很看好张郃这个新秀,高顺要求把功劳留给当地,关羽把功劳送给张郃是他最好的选择,他与邹靖不熟悉,不可能把功劳送给邹靖。

    张郃也很义气,私下承诺送关羽三坛美酒;关羽很满意,对张郃的承诺含蓄而笑。

    张飞很失落,只顾着厮杀,把斩杀丘力居的事情给忘记了。

    不过最失落的算是颜良了,他出力最多,骑兵伤亡最大,却错失了猎杀丘力居的战功。

    上报朝廷的时候,最大的战功归于张郃,其次是邹靖,最后是右北平郡太守和辽西郡太守。

    刘政得知高顺的安排后非常高兴,暗想,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高顺这人值得交往,否则,终其一生也不能立这么大的战功。

    刺史郭勋在上报时着重强调了高顺派兵援助之功,他也了解到斩杀丘力居的功臣是其实是关羽而不是张郃,不过既然高顺要求这么做,他也不好从中作梗,故没有继续为高顺等人请功。

    高顺顺利来援,让郭勋感觉欠了人情,又见高顺推辞掉了战功,心中更是满意了;对高顺的态度更加友好;干活积极,又不争功的朋友,谁都愿意交往。

    关羽和文丑的军队没有调回冀州,而是在蓟县军营驻扎下来,现在是冬季,必须防范其它乌桓部落和鲜卑人的劫掠,在蓟县驻扎,可多方支援。

    张郃因斩杀乌桓大王丘力居被朝廷封为右北平郡都尉,都亭侯;邓茂接替张郃的职位,成为徐无县县长。

    在与高顺沟通后,高顺派赵浮担任右北平郡平虏校尉,驻徐无县。从军候提升为校尉,赵浮还是很满意的,他知道自己的张飞、颜良等人的实力差距,很难与他们挣战功。

    邹靖因战功被封为关内侯,继续担任辽西郡平虏校尉和肥如县县长。

    右北平郡太守刘政因功被封为乡侯,这是陛下看在他是刘氏子弟的份上,额外开恩。

    辽西郡太守阳终被封为都亭侯,对他来说,这是意外所得。

    关羽、张飞、颜良等人的援助之功被朝廷无视。

    大家这才明白高顺要求把战功留在当地的好处。

    而高顺也没亏待大家,关羽、张飞和颜良三人同升为别部司马,享受八百石薪俸。

    关羽所辖骑兵增加到12屯,周仓调给关羽管辖,领12屯步兵。

    而张飞和颜良所辖骑兵为20屯,回巨鹿驻扎,裴元绍和张猛分别担任两人的副手。

    蓟县驻扎的文丑和关羽以及所辖的军队,名义上归护乌桓校尉府管辖,高顺是为明年与鲜卑人的大战做准备。

    高顺这样安排,几位前去支援者非常满意。而邹靖虽说没有张郃这么风光,相比以前,他已是非常满意了。邓茂就更不用说了,以前因为活不下去了才参加黄巾军,失败后拜高顺为主公,未满一年,便已身居要职,这是他以前想象不到的。众人获得了好处,自然对高顺更加忠心耿耿。

    只有程志远有些失落,这才战功没有他的份,守城之功被无视。

    徐无县的官兵被分为二部分,张郃带走6屯骑兵和5屯步兵,到土垠城驻扎,并把军队扩招为15屯骑兵和15屯步兵。

    赵浮与邓茂负责把军队扩招到10屯步兵。

    高顺又派遣来10名初级武官协助他们工作。

    刘政知道他的水平,所以,即便取得了胜利,也没有飘飘然,而是继续与高顺保持良好的关系,只有依靠高顺的势力,他才能再立新功,希望有生之年,借助高顺的支持,能提升到县侯。

    没想到,丘力居的脑袋有这么大的价值,让这么多人受益。

第186章程立拜主() 
十月底,马邑县县长赵雄升迁为雁门郡太守,高顺心想,斩杀张梁的战功就这样没了,这皇帝真会算计。

    不过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上谷郡、代郡和雁门郡三郡可以共同进退,更好的打击鲜卑人,对他来年的计划非常有利。

    还有一个好处,现在系统显示的占领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他没有敢升级,这些地盘还不稳定,万一朝廷撤职,则会导致降级,得不偿失。

    不过,每月仅仅是系统得分就不少,加上贸易赚取的利润,除了供养军队,每月有大量的盈余,更不用说查获的甄家财富和缴获的张角三兄弟的财富,现在的高顺可以说富可敌国了。

    不管如何说,高顺还是很感激当今皇帝陛下的,获得这些财富,离不开皇帝的支持。

    让他难受的是离家日久,今年估计又没法回家过春节了;而李强也很想回楼烦县看看媳妇。

    本来刘宏想在年前招高顺入京,他对这位尚未见过面的青年才俊充满了好奇,后因乌桓来袭而推迟了日期。

    十二月战争胜利结束,刘宏才下旨要求高顺进京。

    十二月底,高顺收到圣旨,命令胜利归来的颜良和张飞带兵驻守巨鹿,并统领所有步兵和骑兵。

    张飞非常不忿,寻高顺发牢骚,他的战马没有关羽和颜良的好,否则的话,也能斩杀丘力居;高顺知道他的小孩脾气,便给张飞兑换了一匹纯黑色的特优级战马,张飞大喜,给其取名“黑云”。

    春节后,正月初五,高顺提前启程。他只带了李强和3屯初级骑兵做护卫。

    从巨鹿郡下东南,从苍亭渡口过黄河,直奔东阿县而去。

    正月初九下午,大量骑兵的到来,让小县城的人吓了一大跳。县令、县尉等人立即前来迎接,当他们得知是冠军侯到来后心中大喜,小心翼翼的接待。

    初十早上,高顺与李强在县尉的带领下前去拜访程立。

    由于面对的黄巾势力比历史上要强大很多,来劫掠的是青州渠帅卜己的军队,所以程立早就逃亡到黄河以北避难,并没有机会组织防御东阿县城,

    程立在当地毫无名气,众人对高顺的行为感到非常疑惑。

    还是一番繁琐的礼节,最后,高顺被迎接客厅,分宾主坐定。

    高顺观程立有四十多岁,身高八尺多,美须髯;观其家境一般,心中便有计较。查看其属性,智力97,政治83,智力这么高,不下于田丰、沮授,高顺欣喜不已;其政治略低,也是其终身未列三公的原因之一。

    程立观高顺,又高又壮,外表俊秀,皮肤白嫩,稚气未除;小小年纪便创下如此基业,让他非常佩服。

    两人相互观看了一阵,谁都没有说话。

    最后,程立耐不住,只好问道:“君侯至此,所为何事?”

    高顺吸取与田丰和沮授见面时的教训,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欲聘仲德为军师,率三万大军,替我征伐鲜卑。”

    程立已是四十多岁了,高顺不信他不想建功立业,只能用功名和权利吸引他;在汉末看出身的年代,没有特殊的机遇,程立很难有崛起的机会。

    高顺的回答,让程立颇感意外,又非常惊喜,反问道:“君侯何不亲往征伐?”

    “顺身有公职,不得擅离。”

    当时朝廷命官,不得圣旨,不得离开辖区,否则将会被免职并受处罚;高顺为巨鹿郡太守,不得皇命不得离开巨鹿郡范围。

    程立建议道:“君侯未至弱冠,岂不闻树大招风,何不辞去公职,为国守疆,专事征伐?”

    高顺想起田丰也有类似的建议,且他也不想长时间远离家乡,也有辞职的打算,便说道:“顺早有此意,此次奉命进京,视情况而定。”

    见高顺年龄不大,却不固执,程立心中对其有一定的好感,想了一下道:“君侯,军师有何职责?”

    一听这活,高顺心中大喜,有希望,便说道:“上谷郡、代郡和雁门郡以及护乌桓校尉府所辖官兵,军师皆有权随意调动,若兵力不够,军师可随意征兵,顺绝对保证后勤供应;军师有权决定军官升迁任免,可决定何时出兵,出兵多少,以及所有战术安排等,此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顺只要战果,不看过程;第一任期为四年。”

    高顺心想,给予他如此大的权利和自由度,就不信他不动心,要知道历史上他出仕的时候已是51岁,也只不过当了一个县令;且三郡太守和护乌桓校尉是他的护卫,其中的军候、屯长等大部分都是系统人,不怕程立有反叛之心。

    “四年之后呢?”

    高顺笑道:“呵呵,先生,我看不这么长远,四年之后的事情说不好,不过我敢肯定,只会比当前更好。”

    程立脸色变的微红,果然有心动之意,至少这份信任就不是一般人能给予的,过了一会,他又问道:“老夫听说君侯募兵要求甚严,如何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士兵?”

    “哈哈,先生多虑了,此前募兵甚严,只为便于以后扩军,即便是普通骑兵,也完全胜任北军伍长、什长之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