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277部分

大汉昭烈帝-第277部分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15章 交给你了() 
停靠入港,派人上岸,凭借着幽州军特有的联络方式,很快的就找到了太史慈带来的人手,更令刘备惊喜的是,就连太史慈本人,此时也正在黄县。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见到匆匆赶来的太史慈,刘备同样急不可耐地问道。

    按理说秋收刚刚结束,百姓们或多或少还能混个温饱,可是刘备看着岸边聚集得越来越多的人群,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秋去冬来的季节。

    “黄巾肆虐,贼寇横行,北海国东部已经全部陷落,胶东、即墨等地的豪强结寨自保,寻常百姓无处可躲,只得背井离乡,前来东莱逃难,到了东莱再被抢一波,海边这些都是被抢剩下的,使君若是没什么紧要事就待在船上,不要轻易在港口登岸。”太史慈浑身杀气腾腾,脸色更是阴沉无比,就连往日里与他亲近的裴元绍都不敢凑得太近,诸葛亮等人更是躲得远远地,只敢从舱门口伸个脑袋,瞻仰这位名将的风采。

    青州地势特殊,西南方向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东岳泰山,东北沿海的东莱也是山区,其他郡国基本都是一览无余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贼寇横行的情况下,百姓想要逃得性命,就只能往这两处的山区躲藏。

    偏偏泰山又是贼寇大本营,那北海陷落之后,青州百姓唯一的逃难方向就是东莱,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听了太史慈的话后,刘备的脸色也变得不好了,“不是说青州黄巾的主力去了兖州吗,怎么北海国又遭难了?”

    太史慈摆了摆手,垂头丧气地说道:“原因很多,不是一方面的。”

    青州刺史臧洪绝对不是无能之辈,在他的统领之下,本地郡兵也确实打了好几场漂亮仗,逼得青州黄巾一次向北,一次向西,去他乡寻求活路就是他能力的体现。

    逼退黄巾主力之后,臧洪似乎得到了袁绍方面的指示,将主力部队向西北方向迁移,看架势是要与袁绍并肩作战,对抗刘备和他咄咄逼人的幽州军了。

    但就在秋天来临之季,青州黄巾军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突然发威,数万将士在渠帅管亥的率领下兜了个数百里的大圈子,绕过青州军主力的防区,出现在守备空虚的北海国,意图抢割秋粮。

    北海国相孔融率军前去迎战,却因不通军事,在浊水被黄巾军将领张饶击败,退守剧县,又被追杀而来的黄巾军攻破城池,只得带着残兵败将退到南面七十里的朱虚城,集结逃亡的官吏百姓以图自保。

    孔融选择了躲到角落里固守,大片土地自然被他拱手相让,黄巾军趁势席卷了多座县城,将秋粮和财物洗劫一空,那些原本就蓄养贼寇残害百姓的豪强们更是趁势而起,很多地方明明没有黄巾军的踪迹,遭受残害的百姓却一点没少,甚至落得更加凄惨的下场。

    没有过冬的粮食,没有安全的保障,北海国广大地域上的百姓们陷入了绝望,只得纷纷离开家乡,盼望能够活下去。

    “臧洪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刘备摇着头,面色凝重起来。

    黄巾军不事生产,只要官军稳扎稳打,限制他们获取粮食物资的途径,就可以不战而胜,按照之前的情报来说,臧洪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根本没有给青州黄巾留下什么机会,要不然也不会出现百万黄巾主力离开青州,转战兖州的事情了。

    并且臧洪可是故使匈奴中郎将臧旻的儿子,可谓名将之后,他自己更是董卓讨伐战中,关东联军真正意义上的促成者、诸侯会盟的起草者、发言者,被袁绍、张邈、孔伷、刘岱等人一致敬重并认可才能的厉害角色。

    他怎么也不应该在军力布置上出现这样的破绽啊。

    “据说是齐国和济南国的世家豪强、临淄富商联合起来找到臧洪,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在临淄和济南安置足够多的守军,臧洪也照做了,才让黄巾军从乐安沿海渡过济水,一路奔袭到北海。”太史慈说得是咬牙切齿,双眉倒竖,也难怪他生气,换了是谁,看见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被人来回肆虐,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

    “也就是说,除了泰山北部的少数地区,青州全境都被打烂了,也没人管了,是吧?”刘备问道,他不是青州人,没有太史慈那样强烈的感情波动,依然是保持着一定的冷静。

    太史慈点点头,“大半个北海没了官吏,东莱的郡守和各地县令也带着家小跑了,青州东部已经是黄巾贼和各地豪强的乐土。”

    “若是让你当主将,准备怎么解决目前的情况?”刘备继续问道。

    “黄巾军不堪一击,覆手便可灭之,我们之前也击败并收编过多支黄巾部队,这方面倒是不用过于担心。”说到正经事,太史慈马上恢复冷静,开始讲述起自己这些天来酝酿的想法,“至于趁火打劫,为祸各地的豪强,胆敢负隅顽抗者一律予以剿灭,其余人等收押入牢,等到平定青州全境再公开审判,按罪惩处!”

    刘备点点头,这种杀伐果断的风格对他胃口,“你需要多少兵力?”

    “一万步卒就够了,再把赤耀世那个小子和他的工匠队伍调过来,半年之内,我就能扫平东莱和北海。”太史慈这是考虑到东莱多山,本地豪强又多有坞堡,如果没有强大的投石机提供远程火力,恐怕伤亡会令人难以接受。

    能征善战,了解各地地形,愿意下狠手、重手来铲除毒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太史慈都是合适的主将,刘备心中当即做出了决断,提笔唰唰写下一封手谕交到了他的手中,“你今天就去辽东,从徐宏志那里调拨人马,筹集粮草物资,并有征调民夫和船只的权力。明年开春之时,黄汉升会从平原方向出兵吸引臧洪主力,张翼德和臧宣高会从琅琊北上进攻齐国,切断他回援的道路,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第516章 孜孜不倦() 
不到半天时间,水粮补充完毕,太史慈也早已下船,去召集他的人手了。

    于是刘备一行缓缓离岸,继续向北驶去。

    看着这一艘大船离开,许多怀着期待聚集而来,却最终落得失望的流民百姓发出了震天的哭号声,面对如此悲伤和哀切的场景,本以为自己已经变成铁石心肠的刘备也不忍再看,默默地走下甲板,躲在船舱门口随便坐着黯然神伤去了。

    “使君麾下战舰如云,幽州的商船更是数量众多,为何不派他们前来运送流民呢?”诸葛亮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好奇地发问道。

    刘备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水师的战船主力在倭国和大陆泽,未必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即便知道了也很难及时赶回来。至于商船和渔船,那些船的木材和工艺和战船无法相比,每年冬季都必须回港大修几个月、更换船板、刷漆补缝,否则是要出大事的。”

    诸葛亮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么多靠港船只,其中有一半都是幽州和辽东的渔船。”刘备隔着舱门指向渐渐远去的黄县港口,那些船只的结构特色太过独特,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些都是船况较好,自发前来救援的,渤海北岸即将封冻,官府不可能强令他们出海。”

    坦率地说,刘备很佩服这些不畏艰险的船主,换了是他自己,在明知道座驾有安全隐患的时候,绝对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出海。

    “那我们这艘船是战船,并且船内颇为宽敞”诸葛瑾刚刚从后甲板回到舱门,不住地摇头叹息,恰好听见刘备最后几句话,顿时疑惑地发问起来。

    在他看来,如果刘备是真正的君子,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人上船,不论多少,总之是能带一个算一个,总比现在这样甩手离开的好。

    前些天一直在说什么家国天下的大义,此时却见死不救,说得难听点,刘备有些虚伪了。

    “首先,我在船上,所有护卫人员和船工就绝不会同意将身份不明的百姓放上船,在他们看来,刘使君的安全关系到数百万人的未来,容不得半点疏忽,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绝不会让危险或是潜在的危险靠近我。”面对诸葛瑾的质疑,刘备也不生气,而是拍了拍身边的船板示意他坐下,然后继续说道:“其次,弟兄们愿意为我牺牲自己,我就更不能由着性子让他们为难,老老实实待着,尽快赶回幽州,让这艘战船可以趁着封冻之前再一次南下运送流民,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诸葛瑾有些不服气,还想再说什么,刘备却止住了他,向外指了指问道:“没感觉到船速加快了许多吗?”

    听了刘备的问话,诸葛亮连忙跑出舱门,在船尾观察了片刻之后又跑回来,面色欣喜地说道:“使君说的没错,木轮的转速确实是比前几天要快上不少,应该是船工们见到流民的惨状,希望早些将我们送回幽州呢。”

    卡这面色讪讪的诸葛瑾,刘备轻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向自己的舱室走去,“若是真有心,就下到底舱去帮着蹬蹬船吧。”

    从东莱到沽水港的航线刚好正面迎着呼啸而来的西北风,虽说这股寒冷空气到了海上就削弱了不少,但同样给船只的航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来时顺风顺水,只花了不到两天时间的路程,返回的时候却用了足足三天。

    万幸的是,沽水港还没有结冰的迹象,刘备一行登上码头,数十名精疲力尽的船工们也跟着上了岸,经过短暂的交接,另一批船工沿着踏板走上战船,没等刘备等人离开,这艘战船就再度起航,朝着南方驶去。

    “这就是幽州最大的港口吗?”看着宽阔平整,可以容纳上百艘船只同时停泊的码头、像巨人般高大巍峨,并有着长长臂膀的吊车、鳞次栉比的仓库和其他建筑,川流不息的马车和人群,诸葛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彻底惊住了,几名女眷甚至产生了些许畏惧心理,站在那里不敢动弹。

    诸葛亮和诸葛均两个却没什么顾忌,他们欢呼着奔跑在平坦的码头上,片刻之后就跑回刘备和前来迎接的港口负责人面前询问起来,“偌大的港口,为何没有船只停泊呢?”

    港口负责人早已从刘备口中得知了这些人的身份,根本不敢像对待寻常孩童一样随口糊弄,而是正儿八经地答道:“沽水港地处渤海北岸且水浅,每逢冬季便会封冻,船只停泊在此很容易被海冰挤压破损,所以就都前往长年不冻的沓县过冬了。”

    “原来如此,多谢指教。”诸葛亮恭恭敬敬地拱手致谢,然后又感慨地说道:“古人说鸟儿会迁徙过冬,想不到就连船只都是如此。”

    “世间万物之间都有共通,人要吃饭睡觉、生病了需要诊疗;各种器物需要维护保养,坏了就要修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刘备轻笑着说道,然后当先开路,“走吧,到驿站乘车,我们要赶在下一场大雪之前赶回蓟城。”

    本以为幽州这等苦寒之地的冬季会是无比的荒凉,但乘坐着宽敞温暖的马车,奔驰在坚实平坦的路面上,包括诸葛夫人在内的一家老小又被震惊了一次,因为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能看到百姓在道路两旁的田地里劳作,甚至连沟渠田埂都不放过,仿佛此时不是凛冬,而是温暖的季节。

    “哦,他们是在翻地,蚊蝇蝗虫之类的害虫都是把卵产在草木的根下或是周边土壤里过冬,所以每年冬季都要松土翻土,让虫卵无法存活,来年的虫害就会减少许多。”刘备耐心地解释道。

    “使君日理万机,怎会对田间地头的事情也如此了解?”诸葛瑾听得恍然大悟,同时也更加好奇,什么事情都懂,什么事情都管,刘备难道不累吗?

    “这些可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数百万人能不能吃上饭,能不能吃饱饭的头等大事,身为州牧若是不懂这些,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刘备不以为意地笑道。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八个字自从被刘备提出来之后,就成了每一座县城,每一处官衙里面出现得最多的标语,从太守到里长,所有行政区划的一把手,每年都要接受各种理论考核,没有一个不精通农事的。

    正因为拥有一批农业人才,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刘备才能做到维持庞大军队,多方用兵的同时,还能挤出上百万人口来从事工商业,并保证社会稳定。

    否则的话,他的统治早就完蛋了,至于掉脑袋,只怕也不是什么虚言。

第517章 无差别攻击() 
又是一场大雪降临徐州,但与那些在寒窑中搂着妻儿瑟瑟发抖,不知道应该如何渡过寒冬的普通百姓相比,位于下邳的州府之中,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就在这一天,别驾从事赵昱自长安回还,他此次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