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331部分

大汉昭烈帝-第331部分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更漂亮的。”

    四下无人,张宁也不像平时那样抗拒亲密接触,而是静静依偎在刘备怀里,尽情享受着只属于两个人的安静时光,自从有了孩子,他们已经好些年没有像此时此刻一样,感受彼此的心意了。

    就这样,大半天的时间匆匆过去,天色将晚,刘备等人再次乘坐马车,向蓟城折返而去。

    新城虽然气势恢宏,各项基础设施都远胜于建立于数百年前的蓟城,但毕竟还是个半成品,几乎所有人在称赞不已的同时,心中更多了几分好奇。

    如果这座城池完全发展起来,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几位先生在想什么?”刘备见几位老先生脸色沉闷,便开口问道,他没有和家眷们乘坐同一辆马车,而是跟卢植郑玄凑在一起,反正现在他们用的马车都是宽大异常,五六个人对坐都是宽敞,中间还有固定在地板上的木桌,用来聊天议事相当方便。

    郑玄和蔡邕齐齐轻叹一声,卢植也垮着脸,语气低沉地说道:“如今南下在即,我与康成、伯喈好不容易才过了几年朝夕相处的快活日子就又要离别,心中有些空荡荡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先生们都是什么想法?”此时距离彻底击败袁绍还没过去多久,刘备也只是在口头上通知了自己麾下的核心成员,并在拜访几位老先生的时候提及了此事,对他们的意向并不清楚,刚好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可以畅所欲言地谈一谈了。

    可是这一谈,刘备的脸色就也不好看了。

    三人中年龄最长的郑玄不愿意离开,他一生颠沛落魄只为求学和办学,来到幽州之后更是呕心沥血,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幽州书院的建设和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幽州书院就是老先生的儿子,里面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都能勾起一段回忆。

    再加上前两年郑玄那九十多岁的父亲寿终正寝,老太爷临终时特意嘱咐,坚持不让家人扶棺回乡,一定要埋在蓟城附近,说是活着的时候看不够幽州的新模样,死后也要继续看看,郑玄是个孝子,依着老夫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了西郊。

    最重视、最牵挂的东西都在幽州,郑玄老先生现在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在这大汉北疆传道授业,自然没有离开的意愿。

    郑玄不愿意走,蔡邕却不愿意留,说起来他遭遇流放又得罪过显贵,在朔方和吴会之地往来躲藏了近十年,尝尽人间冷暖,如今老先生最看重的就是两个女儿,不管怎么说,都不想跟女儿离得太远。

    之前听说刘备要南下之后,蔡琬就兴高采烈地收拾起行李,说是要去见识见识河北第一大城,老先生一盘算:刘备走了,诸葛亮就得跟着他走,诸葛亮走了,蔡琬在幽州也待不住,迟早得走。

    再加上赵云统领着刘备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肯定是要在南边长期作战的,蔡琰不可能一个人留在幽州,肯定也得南下跟丈夫相聚。

    经过这么一捋,蔡邕是怎么说也不愿意待在幽州了,宁可重建一座艺术学院,也得带着蔡琬一起去邺城。

    “那先生的意思呢?”听了郑玄和蔡邕的想法之后,刘备又将视线转向卢植。

    “老夫也要留下,一方面可以帮助康成兄打理书院,另一方面,不管你任命谁来当幽州刺史,老夫也都能帮衬一下。”卢植悠悠说道。

    刘备不禁皱起了眉头。

    穿越回汉末的这十年时间里,如果问谁是最令他感激和钦佩的人,那刘备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卢植,这位老先生在道德和才学方面堪称完人,也始终秉承着一位老师和长辈的坚守,为他遮风挡雨,引导他避开前进途中的明枪暗箭。

    几年的朝夕相处下来,刘备已经习惯了与卢植对坐处理事务,交流对时事的看法,探讨天下未来的每一天时间,如今卢植说要留在幽州,这让他怎么能接受?

    “幽州是北疆屏障,也是玄德你的根基所在,事关重大,一旦发生什么差池都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交给别人来掌管,老夫实在是不放心。”卢植看出了刘备的震惊和不舍,便主动解释起自己的用意,“老夫陪着你处理了好几年公务,对幽州可谓是了如指掌,玄德,你选个得力之人来主政幽州,老夫带他一两年,把所有的事务平稳交接了再南下也不迟。”

    见自家老师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备再心有不甘也得答应,他点点头,“就按先生说的来。”

第626章 内斗不休() 
随着河北战事的落幕,天下最强的两家诸侯之间终于分出了胜负,在这场角逐至高权柄的斗争中,胜者尽享一切,败者家破人亡,袁绍的死,也给其他诸侯提了个醒:

    想要觊觎高位,去搏一场荣华富贵,就先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

    作为胜利者,刘备将占据天下最多人口的冀州纳入囊中,并且把势力范围完全扩张到了黄河沿线,在东端更是已经扩张到了淮河流域,一时之间风光无限,俨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群雄之首。

    就在隆冬时节,又一条消息传出,让各自占据兖州一角,呈现出鼎足之势的曹操、吕布、张邈三雄都心中大震。

    刘备决意自领冀州牧,不日即将南下,此后更是要常驻邺城。

    这个危险的信号让所有人都为之紧张不已,曹操更是缩减了分配给豪强和普通民众的粮食,将资源进一步向军方倾斜,阵营内部的许多官员甚至都做好了放弃兖州,向更南方的豫州、扬州和荆州进发的准备。

    然而,位于长安的朝廷,这个先汉旧都,天下正朔所在之处,无论是李傕郭汜这些手握兵权的实力派,还是那些被裹挟而来的高官显宦,却像是活在了自己编织出来的梦境中一般,仍然在为了巴掌大的一点权力,拼命地争抢不休。

    最近几个月,朝廷内部就又分成了好几派,为小皇帝刘协的婚姻大事吵得不可开交。

    经过各种妥协和见不得人的交易,大多数竞争者都选择了退出,最后,仍然在角逐皇后宝座的,就只剩下了伏完和董承两家皇亲国戚。

    伏完是大司徒伏湛的九世孙,袭爵不其侯,还娶了汉桓帝的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他这一次雄心勃勃,一定要把女儿伏寿推上皇后宝座。

    董承则是董太后的娘家侄儿,算起血缘关系还是当今天子的表叔,再加上小皇帝从小被董太后抚养,感情上要更偏向董家,所以董承更是对皇后之位志在必得。

    对于皇宫中的理解角逐,车骑将军李傕也有所耳闻,但他对这种把戏只是嗤之以鼻,并没有太过重视。

    按照李大将军在酒宴上对部下们说的,小皇帝今年不到十四岁,毛还没长齐呢,就算娶上一百个婆娘,他又能干点什么?

    “那一群狗入的高官,自己没有半点本事,更没有半分胆量,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卖婆娘卖女儿来升官发财,被这种人围在皇帝身边,天下岂能不乱?”

    “要我说,姓伏的和姓董的抢着把女儿送给小皇帝,还不如送给车骑将军来谋个官位更利索呢。”

    粗俗的语言、露骨的笑话和肆无忌惮的喧闹声响彻宫殿外围,偶尔路过的官员听到了只言片语,脸上露出不忿的表情,但也只能摇摇头,快步离开这是非之地。

    李傕连吃带喝,不知不觉便已经有些醉意,他仰望着破旧的屋顶,口中却没来由地发出了一声长叹。

    “只可惜我们凉州人自己都各怀心思,不能把力量集中起来,彻底压服这群关东软骨头,若是太师仍在就好了。”

    众将齐齐沉默,原本欢声笑语不断的偏殿内瞬间变得冷清下来,那些被强行掳掠至此的宫女们惊惧万分,悄无声息地躲到各处阴暗的角落,生怕触怒了这群畜生,再遭到什么无妄之灾。

    方才李傕所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名”字。

    自从董卓身死,西凉众将歃血为盟反攻长安,驱逐吕布,逼死王允,把持住朝政之后,李傕自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则是镇东将军、平阳侯。

    这四人掌握着西凉军主力,李傕更是拥有开府之权,一时间把那些从洛阳而来,没兵没粮的朝臣们压得喘不过气,但武夫毕竟不如文臣擅长政治斗争,很快,老奸巨猾的重臣们就利用李傕相对突出的官职和权柄,激发出郭汜樊稠两人的嫉妒心。

    经过一番挑唆,三人虽然在表面上还保持着共同进退,但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互相戒备,偌大的长安城,俨然变成了三人的角力场。

    至于张济,早就在贾诩的劝说下出镇弘农,远离这些是非了。

    如今的长安城,分别由李傕、郭汜和樊稠的部队割据,再加上今年三月,马腾韩遂再次联合关中部分豪强攻打长安,李傕派郭汜、樊稠与自家侄儿李利出兵迎战,在长平观一场大战,阵斩联军上万,马腾韩遂仓皇逃回凉州。

    李傕还没来得及欢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他傻了眼,一众老臣上书朝廷,为郭汜和樊稠二人争取到了开府之权,郭、樊二人权力大增,跟三公、李傕合为六府。

    明面上看,朝廷在关中的权力大为缩减,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权力达到鼎盛,可是对于他们三人内部来说,由于郭、樊二人获得了开府,也就是任命官员的权力,跟李傕平起平坐,这一下,西凉众将内部连表面上的和谐也无法维持下去了。

    如今樊稠闹着要东出函谷关,一个劲地要求李傕给他调拨更多的粮草和士卒,还拉上了当初六大校尉中的李蒙为自己助阵,李傕为此苦恼不已,本想挑明态度拒绝,可是顾忌到樊稠勇猛且体恤士卒,颇得军中敬重,又不敢轻易得罪这个旧同僚。

    “我与樊稠共事多年,互相有救命之恩,本应该同舟共济,不想他受人挑拨,一心想要出关另谋出路,真是令人痛心不已!”李傕一面叹着气,语气沉重地说道,一面用鹰隼般的目光扫视座中诸将。

    令他失望的是,满座的心腹之中,竟然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把他想说却不能亲口说的话给挑明,甚至连个搭腔的都没有。

    这群废物,只会舞刀弄枪,喝酒吃肉,到了要动嘴动脑子的时候就傻眼,装得像是条死狗一般。

    老子这些酒肉,就养了你们这群饭桶不成?

    李傕心中咆哮不停,脸色阴沉如水,正当他按捺不住腾腾上升的火气,准备大发雷霆的时候,一名年轻将领从席间站起,李傕定睛一看,此人正是自己的外甥胡封,便点点头,让他放心说话。

    “那樊稠早有异心,将军和诸位可千万不要被他哄骗住了。”胡封来到偏殿正中,环视一圈,然后昂然说道。

    “樊稠乃是军中宿将,你一个小辈,怎能这样大放厥词,还不速速退下!”李傕假意喝道,脸上却露出一丝喜色。

    胡封单膝下跪,“末将有要事相告,还请将军遣退侍者。”

第627章 背叛() 
话一出口,满堂皆惊。

    众将浑身一震,顿时警惕地打量起周围,李傕也变了脸色,大手一挥,那些顶盔贯甲、站在门口戒备的卫士们便将侍女奴仆们全部轰了出去,然后自己也鱼贯而出,将殿门紧紧关闭。

    这时候众将才围拢成一圈,屏声静气地听胡封讲述起来。

    “今年年初,马腾韩遂作乱,率领大军进犯长安,这事诸位都知道吧?”胡封压低声音问道。

    诸将齐齐点头,他们是李傕赖以把持朝政的嫡系,这一两年已经很少出征,只是负责拱卫长安,所以并没有经历那场发生在长平观的战斗,但大概的情况还是听说了的。

    “我军自反攻长安,驱逐吕布以来,对周边群雄可谓礼数备至,马腾、韩遂不过两个匹夫叛贼,都被封了征西将军和镇西将军,可他们为什么还要起兵作乱呢?”胡封左右看看,然后自问自答起来,“是因为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等人与其勾结,意图将我等全部诛灭。”

    看着众将惊惧未定的表情,胡封得意地笑了笑,又捅出了一桩他们都不知道的秘闻。

    当日长平观之战,马腾韩遂一败涂地,率领残部向凉州逃窜而去,樊稠紧追不舍,一路追到陈仓,就在胡封以为樊稠要一鼓作气擒下韩遂的时候,两军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上各自退却了。

    樊稠和韩遂二人甚至走到一起,并马说笑了许久。

    “还有这种事?”有人不太相信地发问了,樊稠是什么人?那是西凉军中出了名的勇猛耿直,怎么会做出这种勾结敌人,放虎归山的事情?

    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