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汉 >

第4部分

复汉-第4部分

小说: 复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正看了过去,原来是一开始喊叫的那个小女孩,她约莫十三四岁,虽然穿着一身破破烂烂又肮脏不堪的粗布衣服,可是这荆钗布裙不能掩盖她的姿容,仅仅是那暴露在衣服外的雪白肌肤,顾盼生姿的明眸皓齿就足够令人惊异,这肮脏腐臭之地,竟然能生出这样的空谷幽兰!

    她现在还恰如含苞待放的蓓蕾,若是天假时日,让她成长,只怕是能够艳冠天下的解语花。

    她的父亲立刻抱住他,大声斥责:“女郎当时女孩的称呼,小郎君如何是你能够说的!还不快给小郎君请罪!”说着,他紧张兮兮地跪在地上请求刘正的原谅。而他怀里的女孩则是不满地叫道:“着就是他说的话,我没有骂人,这就是他说的话!”

    刘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女孩,他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一件小事就勃然大怒,他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的父亲紧张地说道:“她叫阿珠,小人实在是没有礼数,竟然让她冒犯了小郎君!”他不敢对于刘正有丝毫不敬,毕竟这个年轻人不仅拯救了所有的人,还有令人仰视的身份和地位,若是他勃然大怒,只怕自己父女就只能被逐出队伍,而那样的结局必然是痛苦不堪的死亡!

    刘正看着女孩,开口道:“我问女孩,你不要插嘴!你叫什么名字?”

    阿珠傲然昂首,大声说:“我叫阿珠,岂不闻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这句诗出自汉乐府有所思,这时候自然已经存在了,只是在这么一个乡村野地被一个小女孩吟诵了出来,就令人惊讶不已了!

    刘正挑眉问道:“你竟然还会念诗!你跟谁学的?”

    阿珠默然不语,不回答。

    刘正没有继续追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既然她不愿意说,那也就罢了,倒是小女孩的父亲倒是又惊又喜,连连低声追问女孩从何处学来吟诗的本事。

    刘正又问道“你说你能懂这胡人的话,可否请你给我翻译?”

    翻译的意思稍微一想就能明白,因此阿珠点头:“好。”

第五章 大秦天王() 
刘正问胡人:“你这厮,叫什么名字?”

    女孩立刻把刘正的话转变成叽里咕噜的蛮夷语,传递给了胡人。

    胡人听到女孩的蛮夷话,立刻把眼镜瞪圆,似乎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小女孩竟然会说自己部族的语言,他立刻回答了一句。

    阿珠说道:“他说他叫元科勒,他的部族名是飞翔的雄鹰!”

    “我对他的部族名不感兴趣!”刘正摆手说道:“你让他交代,他有多少人,来这里干什么!”

    一通翻译之后,阿珠带给刘正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消息:“他说他乃是大秦天王陛下的士兵,大秦天王挥兵百万,投鞭断流,要征伐南朝了!”

    大秦天王!挥兵百万!投鞭断流!

    刘正对历史略知一二,自然能够理解这个消息!

    这大秦天王和中国历史上的秦朝没有半毛钱关系,少数民族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没有历史文化,自然也没有国号这东西,他们来到中原为了拉拢人心,才给自己脸上贴金,姓刘的自称后汉,姓符的自称大秦。

    其实就是暴发户为了给自己找历史,强行发明历史,跟后世某个东亚半岛国家没有什么区别,若是一定要找个区别,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毕竟还有些淳朴,不如某个宇宙大国那般厚颜无耻。

    但是没有历史不等于没有力量,这个时代的前秦,大秦天王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乃是自西晋以来北中国最强大的力量!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乃是一个蛮族之后。不过他颇有军政头脑,军事上征伐诸国,攻灭前燕,拓土西疆,北伐代国,南侵东晋,打下一个赫赫威武的前秦帝国政治上他任用汉人王猛,休养生息,因此国力异常强盛。若不是在后来的淝水之战败给谢安,只怕汉人最后一点香火都要彻底绝灭!

    若是这个胡人所言不错,眼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战的前奏了!

    此时的苻坚只怕是人生以来最得意的时候吧,面对朝廷诸臣的反对,他坚持要“南游吴越,整六师而巡狩泛长江,临沧海,不亦乐乎”还叫嚣“今有众百万,资仗如山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其嚣张气焰,可见一斑!

    刘正暗暗咬牙,虽然历史上谢安的确是在淝水之战大败这个胡人,将他的“百万雄师”彻底葬送,逃回北方的不过十来万人,可是随后的南朝实在太不争气,自己内斗了数百年,宋齐梁陈长的九十六年,短的二十三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没有一个能真正打回中原去的!

    “既然老子来到了这个时代,又即将面临这世界上最伟大战役之一,就不能空手而归!老子一定要趁机崛起,彻底把这些浑身散发着膻腥气息的胡人斩尽杀绝!”刘正咬牙切齿地想着,却看到阿珠一脸惊恐地看着自己。

    刘正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脸色太过难看,立刻笑道:“阿珠不要害怕,我是生气这些胡人太过无耻!你继续问,现在他们的兵有多少人!”

    可是这就问不出来了,这家伙充其量是一个大头兵,若是说劫掠杀人乃至于吃人那是拿手好戏,可是对于这些战略部署就一问三不知了。

    刘正无奈,只好问众人:“这里是什么地界?”

    众人面面相觑,任则不明所以地问道:“小郎君是问地方?这里是大黄村往南两日一夜的地方!”

    “我哪里知道大黄村是哪里!”刘正说道“你这附近,可有什么名城大邑?”

    “有的,有的!”任则说道:“再往南几百里,那就是襄阳城了!”

    襄阳城!这可是千古名称,多少著名战役都是在此爆发!远的比如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不说,近的就有南宋襄阳保卫战和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就算是到了现代,还有枣阳抗日会战和襄樊战役!

    刘正摸了摸鼻子,回忆起来了,就在淝水之战的当年五月,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扬州之义成雍州之京兆司州之河东军事晋书原文就是这么长、荆州刺史桓冲率荆州兵十万余万攻打襄阳,拔沔水之北城池多座,俘虏户口数千,是为淝水之战的先兆了!

    后世有些人对于为何在苻坚虎视眈眈南下之际,东晋还要捋虎须攻打襄阳有些疑惑,可是想想就知道,襄阳乃长江天下最重一环,古来南征先取蜀,取蜀后夺襄,而后顺江而下,高屋建瓴,自然可克全功!而东晋靠着长江天险苟安一时,自然是死也不能让前秦夺了长江天险去,哪怕是拼了老命,也得尽力恢复天险防御!

    “历史上桓冲此次行动未克全功,功败垂成,中了慕容垂就是慕容复的老祖宗的计策!不过既然老子来了,就不能让那个鲜卑子讨了好去!”刘正咬牙想着,立刻长身站起:“各位,我已经有了定计了!咱们就往襄阳去!晋朝荆州刺史桓冲大人乃是我家故交,到了那里我们就有了出路!各位肯定有一场荣华富贵!”

    “好!我们听小郎君的!”众人纷纷应诺,又有一个人指着胡人问道:“小郎君,那这个胡人呢?”

    “这个胡人?”刘正冷冷一笑:“他是蛮夷,吃汉人,咱们是文明人,不吃人,可是咱们也得报仇,就把他给煮了喂野狗吃!”

    灶台和铁锅都是现成的,都不用费心去生火,这些胡人简直就是“请君入瓮”的南北朝翻版!

    胡人一开始还不知道要干什么,但是等他看到众人将他推搡到铁锅面前,这才惊叫起来,他左右翻滚,前后冲突,很是挨了愤怒的众人的拳头。

    阿珠俏生生地站在刘正身边,给他翻译道:“他在喊你们不能这么做!”

    “不能这么做?杀人者,人恒杀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刘正冷冷一笑,大声命令道:“把他给我手脚捆起来,丢进锅里去!”

    铁锅乃是珍贵器物,自然不可能做的有一个人那么大,因此这个胡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在锅里,另一部分却在锅外,他哀嚎了很久可是就是不能死去!

    到了这个时候,死亡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

    刘正面不改色地看着在锅里挣扎哀嚎的胡人,一言不发,而众人已经有人露出了不忍之色,等他们看到刘正的脸色,心中更是一凛!

    有勇有谋,心狠手辣,这样的人,绝对是做大事的人物,跟着这样的人,八成是不会吃亏的!

    乱世中,众人的要求很低,哪怕统治者阴狠毒辣都无所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只要能活下去,那就够了!

    煮死了胡人,刘正便对众人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南下襄阳了!这一路上注定不会太平,但是相信我,只要我刘正一日不死,你们便有活路!”

    山路迢迢,众人在山路上迤逦而行。虽然穷困不堪,但是众人在逃命的时候终究还是会带着粮食的,而几个胡人身边也多少有一些干肉之类的食物,这至少可以保证刘正众人几日之内不会饿死。

    古代军队一日行军四十里而保持战力,那就算是绝世强军,等到了明朝戚家军一夜奔袭百里而大破倭寇,那就等于神话了。不过戚家军火器配比远高于汉唐军队,士兵披甲较少,体力保有量更高,这又是另一个问题。

    刘正的队伍里面充满老弱妇孺,除去死掉的壮丁和重伤不治的,只剩下十七个人。倒是救出来的人里面颇有些还没有长成的少年,大的不过十三四岁,小的也才**岁,这些人在古代称为“中男”,杜甫新安吏云“中男绝短何以守王城”,可见这些人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但是刘正却不介意这一点,在他眼里,壮丁和男丁虽然在这个汉族人口不过一千万人的时代堪称稀有,但并不是不能补充,而且若是施行农奴制,以异族为奴,那就能解放一大批劳动力。真正稀有的是能够理解他的思想,贯彻他的意志的政工干部。

    中国古代除了古典军国的强秦和西汉早期,绝大多数时候是皇权不下县的,这固然和技术限制有关,但是主要还是官员人数不足所致。

    当年刘备东征西讨,被各路诸侯打得狗一样东西逃窜却能屡败屡战,靠的也是那一只忠心耿耿的部曲属下。

    忠心耿耿而又业务娴熟的基层官员和下级军官就是政府和军队的神经末梢,只有依靠这些人,才能形成有效的统治,只要有了这些人,不论是割据一方还是入主中原,都会容易许多。

第六章 必不负君() 
他走在崎岖的山道上,身上的袍服虽然用皂角洗过,但是上面的血迹仍然不能全部洗净,因此上面还是隐隐有着红色的印记。他的身边是二十几个少年,他们充满敬畏地看着刘正,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静静地听他讲述: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人都有饭吃,有活干,有房住的地方呢?要我说,是没有的!但是,以前没有不等于现在没有,现在没有不等于以后没有!咱们只要知道了这样做的办法,努力去做,还是有希望做到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没有让所有人都温饱,让八成的人都温饱,这也是很伟大的成就!”

    刘正讲得口干舌燥,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暮春的太阳已经颇为严酷,炙烤得大地都蒸腾起水汽来。

    一个盛甘冽的泉水的水袋递到了刘正的面前,他一看,原来是阿珠。这个女孩自从他开始讲课就一直跟着自己,虽然从来不插话,但是根据她出身农家却能念诗、能说外语的本事,想来是能听懂一些的!

    洛阳以北就算是衣冠沦丧之地了,此地华夷杂处,各民族习俗相互渐染,因此民风开放,男女之间的忌讳没有南方那么多,少有男女授受不亲这种规矩。而再早几百年,到了他假冒的祖宗刘邦的时代,楚地的民风也是开放至极,野合夜奔之类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只有等到了宋明理学真正占据了主流意识形态,四书五经和三纲五常彻底统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那种严酷到令人发指的礼法才会真正笼罩中古中国。

    刘正接过水袋,用力喝了一口,然后感谢道:“谢谢你的水,阿珠!”

    阿珠洁白无瑕的脸蛋一红,她只是一介农家女,虽然才华绝世,心比天高,却仍旧被性别和阶级限制在社会的最底层,若是说贫家士子还有着一朝遇明主,得意于天下的机会,她最好的命运也不过是成为一个大家族的姬妾歌姬罢了。

    而现在刘正,她的救命恩人,她的大英雄却对她说谢谢,这如何不让她感动于心?

    “小郎君,你不必,你不必这样的”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