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汉 >

第7部分

复汉-第7部分

小说: 复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被他一带,不由自主地回答道:“自然是商议给大秦军队输粮一事”话说到一半,他才恼羞成怒地骂道:“此事和你有何关系,你有什么资格问我!”

    “原来是给胡人输粮的汉奸!”刘正心中一股怒气勃发,胡人之所以能够在北方形成数百年的统治,中间虽然也有内乱和内战,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胡人统治,就和这汉人的纵容和屈从有很大关系。

    虽然说北方深陷胡尘之中,但是各地的堡寨和世家仍旧能够结寨自守,保有内部的纯洁性,但是这些人不想着和胡人拼个你死我活,反而像他们输款输诚,部分优秀汉奸比如王猛还给苻坚效力,帮他打下一个铁桶江山,这些都是那些没有骨气的北方士人所为。眼前的这个李成距离士族还远得很,充其量就算是一个地方豪强,可是这种人都在给苻坚踊跃输粮,帮助他讨伐汉人的最后一丝元气,就可见这某些汉人的奴性是如何深重了!

    刘正呵呵冷笑:“我道你气势汹汹,上来就问这个骂那个,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原来不过是胡人的一条狗!胡人杀我族人,焚我经书,毁我宫室,占我洛京,灭我道统,你不思进取,恢复中原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呶呶不休,摇尾乞怜,生怕不能给胡人当狗,还算是个人吗?我若是你,早就找个地方吊死,免得千年万年之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千年唾骂,万年遗弃,子子孙孙永世不得翻身!”

    他骂得又阴又狠,因此李成一张横肉丛生的脸气得通红,好像是烧红了的猪头肉,不由得高喊道:“给我上,给我打死这个小王八蛋!”

    “谁敢!”徐裳从腰间抽出剑来,这把剑青光闪烁,恰如一泓秋水,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谁要动刘郞,就先过我这一关!”

    “这女郎!真是胳膊肘往外拐!”李成又急又气,徐裳乃是他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眼下眼看着就就要给这野小子勾搭去,他如何能不生气!他情急之下不由得开口喊道:“不要管裳儿,都给我上,一起打死这个小子!”

    十几个手持铁刀的汉子一起冲了上来,这刀不长,刀身不到五十厘米,把手设宽护格,底部中空,可以接上一根木杆,就是后来水浒传里面英雄好汉常常使用的朴刀。

    眼看着十几个手拿刀剑的汉子冲上来,刘正怡然不惧,只是高呼道:“各位,做好准备,和他们拼了!”

    他早就算定,眼下这些人来者不善,就算服低做小也不能善了,倒不如硬拼一场,反而可能会有生机,何况他乃是徐家堡的贵客,他们无论如何不会让自己受伤!

    果然,还没等对面的人冲过来,就听见一声闷雷一般的暴喝:“什么人敢在我徐家堡动武!”

    这声吼声好像是平地里起了一声闷雷,震得刘正都有些头脑发蒙,而对面的人更是不堪,有些人甚至原地停下,口里嚷嚷着:“徐大虫来了,徐大虫来了!”

    “不好,徐大虫来了!”这些人嚷嚷着,任凭李成如何招呼,都不肯上前。

    哒!哒!哒!

    隆隆的马蹄声好像是远古凶兽的脚步声一般,沉重地叩击在大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接着,就听到一声长长的马嘶,一匹马高高扬起四蹄,在空中站立起有两米多高,然后前面两只马蹄落地,发出轰隆的巨响!

    “谁在这里闹事!”这个人说话了,他身材极高,身体壮硕,好像是一只直立的人熊一般!

    这个人眼睛硕大,满脸凶相,胡子不经修建而随意地在脸上生长着,好像是一片粗犷蛮荒的原始森林!

    他身上穿着筩袖铠,这种盔甲是汉代将官配备的装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以改进,配有圆圈状盆领,全身布满扎甲甲片,这些甲片呈黑灰色,表面擦拭得锃亮生光,盈盈地反射日光,照得睁不开眼睛!

    他手里是一杆长槊,这长槊和刘正等人缴获的马槊形制类似,可是却更加长而沉重,浑身透着金属的冷光,显然是一柄马战杀人的不世利器!

    咔咔咔

    马蹄声踏在地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打手已经开始浑身发颤,显然这徐大虫积威甚重,令人退避三舍!

    好一个纵横沙场的熊虎之将!

    徐裳悄悄走到刘正身边,轻轻说道:“不需要担心了!来得是我大哥!他武艺高强,脾气暴躁,好像是一只大虫老虎的俗称一般,因此人送外号徐大虫!有他在这里,这些人就不会有好果子吃!”

    徐大虫来到近前,先看到刘正等人,他冲着弟弟妹妹点了点头,然后大大咧咧地对刘正说道“你就是刘小郎君!不错,是个有种的!某甲胄在身,便不行礼了!”说完,他又看向李成:“某道是谁!原来是李成!怎么,在我徐家堡喊打喊杀的,倒是没来问过某徐大虫!”

    李成显然对这个徐大虫深深忌讳,哪怕是心里满腔怒火,表面上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这,这也没多大的事情!”

    “没多大的事情!”徐大虫瞪起了眼睛,他眼睛本来就大,眼下更是显得凶悍非常:“这刘小郎君救了我阿爷的命,就是救了我徐大虫的命!你想要他的命,就是想要我徐大虫的命!哪怕是你李成,也不能这么嚣张吧!”

    李成满脸干笑,徐大虫武艺虽好,可是脑子却不甚灵光,这一通推断下来,倒是真的好像自己想要他的命一般!

    可是这徐大虫虽然脑子不好,但是武艺远近闻名,自己虽然带着十几个好手,可是没有一个敢于和徐大虫厮杀的,更不要说自己此来还有要事,绝对不能和他纠缠!

    思来想去,他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说:“是叔父有些孟浪了,这事,八成是个误会!”

    徐大虫眼见他服软也不再逼迫,只是说道:“既然如此,那两下就各自收手吧!叔父此次前来我徐家堡,究竟所为何事?”

    李成自然不可能和徐大虫这种人谈大事,只是说道“这事,还是要和徐家堡的诸位长者商谈,大虫还是不要过问了。”

    “好,也好!”徐大虫不咸不淡地说:“那这样,就请叔父自去!以后还是不要在我徐家堡生事,更不要动辄打杀,否则某认得你,某的长槊认不得你!”说罢,他长槊一抖,在空中发出呜呜的爆鸣声,声音之大,震耳欲聋!

    见到徐大虫立威,李成情知今天是占不到便宜了,只好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去,只是他离去前用怨毒的眼神看着刘正,就知道这次的事件是怕还是一个开始。

    逼走了李成,徐大虫看向刘正:“刘小郎君,好大的气势!这李成也是远近闻名的豪强,你带着这五七个人,就敢和他放对,倒是个有担当的!”

    他嗓门极大,说话时唾沫横飞,好像有一只猛虎在刘正面前嘶吼一般。

    刘正不以为意,淡淡地说:“事到临头,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躲避不得,倒不如操刀子和他干了!而且令妹既然愿意随我兴复汉室,那于我就有责任,如何能让别人把她带去!”

    小裳不说愿意,任他是天皇老子,也带不走老子的妹妹!但是你这个人,有胆识,有本事,又有魄力,是个英雄人物!”徐大虫嚷嚷着:“很好,很好,你我投缘,投缘!正好我家中还有美酒数坛,你们三人待会到我家中,大家痛饮一番,一醉方休如何?”

    “正合我意!”刘正马上答道。

    “好,很好!”徐大虫又深深看了刘正一眼,似乎想要把他的样子给彻底记住,然后便策马离去。

    望着隆隆的马蹄声消失在街道远处,刘正不由得感慨道:“徐老人教子有方!三个子女个个都有长材,徐大兄武功高强,实在是纵横沙场的一员虎将!”

    一边的徐裳听他这么说,不由得有些担心地说道:“大兄可是远近闻名的豪饮,一夜之间就能痛饮斗酒,你今天可是要小心了!”

    “这魏晋南北朝的酒,还不在我眼里!”刘正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第十章 武侯遗书() 
之后,几人就进了粮仓领取粮草,有了在粮仓前的那一幕,倒是没有人敢于生事,很快就有人把刘正需要的粮草准备足了。

    三百人的粮草说起来不多,可是算一算一人每天二斤粮食,足够三百人吃一个月的粮食那就是一万八千斤,这在南北朝乱世可是很大一笔财富了。

    刘正看着眼前小山一般的粮食,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乱世有人有粮就是王道,就能够搞思想教育,就能够练精兵,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南北朝时代金属矿藏开发不足,还没有进入贵金属货币时代,哪怕是盛唐很多时候都是拿绢布和粮食给官员发俸禄的。因此这个时代粮食就是彻彻底底的硬通货,几乎可以拿来交换一切资源。

    徐老人的这份人情不可谓不大,因此刘正颇为感激地说道“谁说我汉祚将亡?只要有徐老人这样心忧天下的有德君子在,这汉人香火就永不会中绝!”

    徐盛点了点头,忽然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小郎君,虽然这粮食给你了,可是你想好没有,你该怎么把这些粮食带走?”

    “这倒是个问题!”刘正点点头开始思考起来。

    虽然中经常出现百万大军,还有上亿大军埋伏小村的段子出现,但是只要实际处理过后勤管理事务,就知道上百人的粮食供应就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人数上万,无边无沿了。

    眼前的一万八千斤粮食约合现代度量衡九吨,若是人力去抗,他只有百来人,是不可能一个人背将近二百斤的粮食的。

    有了粮食带不走,这就是很多时候军队打下敌人粮仓直接烧掉的原因。若是运输能力足够,是不会有人傻到把粮食这种救命之物毁掉的。

    想了想,刘正问道“不知道寨堡里面可有车辆?若是有车辆,那就好多了!”

    徐盛一脸难色:“这就是麻烦的地方!一辆牛车顶多运载千斤粮食,一万八千斤就是十八辆牛车,可能还得留出两辆备用,这就是二十头牛!小郎君,我全寨堡的牛车加起来,也没有这个数字!”

    和汉初不同,当年汉朝初立,百废待兴,全国上下穷的可怜,哪怕是皇帝都凑不齐几匹颜色相同的白马拉车。而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不是马车而是牛车,牛车虽然不如马车便捷,但是若是驾驶得当,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马匹的饲养需要阴凉干爽,南朝气候地形不是和牧马,因此更多使用牛车。二十二史考异说:“古之贵者,不乘牛车,后稍见贵。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以为常乘。”到了晋代,皇帝出行更是还有五时车、五牛旗的说法。等到了南朝,南史刘瑀传还曾记载刘瑀和何偃一起去参加郊祀,刘瑀的牛车因为牛号外加车夫技术精湛,竟然超过了马车。

    但是畜力车没有,人力车也不是不可能,一个人推一辆独轮车,也可以运输粮食,尤其是从此处到襄阳官道断绝,适合在崎岖地形使用的独轮车更是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

    想到这里,刘正便问道“牛车没有,那就给我来上一些独轮车吧!”

    “独轮车?这是何物?”徐盛疑惑地问道。

    刘正这才想起来,虽然相传诸葛武侯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最早的独轮车,但是技术的发明和普及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一个人在工厂或者自家后院造出了某种新鲜器物,这可以说他发明了某种技术,但是这不等于技术普及,而后者是一个艰苦又漫长的过程!

    明末其实就有了燧发枪的发明,但是出现不等于普及,明军依旧装备老旧又制作粗劣的鸟铳,外加体制性**,自然在清军面前一触即溃。

    这么想着,刘正便微笑道:“我说的这独轮车可是好东西!此物又名木牛流马,是当年诸葛武侯为了蜀道运粮专门发明的运输工具!山道之上,运转如飞,一人驱使,不费牛马,又借风力,省时省力!”

    “什么!真的吗!”徐裳掩口惊叫道!

    徐盛也是一脸惊讶,他不住地询问:“真是如此?真是如此?”

    怪不得他们如此惊讶,时人对于诸葛武侯的崇拜其实从魏晋便开始了,诸葛三兄弟分别在魏蜀吴三国任职,时人将诸葛亮,诸葛瑾称为龙与虎,而将诸葛诞称为狗,龙虎狗三名来自六韬,以文,武,龙,虎,豹,犬,都是值得称颂的贤能。可见时人对于诸葛亮的推崇。

    又相传桓温入蜀,遇到一个百岁老吏,其人少时曾见过诸葛亮,不由得问道:“诸葛亮何许人也?”老吏回答“武侯在世时无人以为了不起,可是等他死后,却发现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因此,当刘正说出诸葛武侯的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