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174部分

征伐四海-第174部分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强压住胸中的怒火,就要说话之时,杨仗佑再次说话了,完全没有了那种恭敬之意,直逼三人的目光。

    “事情到了目前的情况,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我知道三位大人打得什么主意,无非再炮制一个施明志贪墨抚恤金一案,将饷银的责任都推到我青帮的头上,我杨仗佑的身上。”

    “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杨仗佑不是一个软脚虾,青帮也不是一个温顺的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若是结果不理想,大不了一拍两散,我杨仗佑就算死了,也要拉个垫背的!”

    那彦成和宜尔格图冷笑不已,怎么会甘愿被一个汉人威胁?赵善庆却是脸色变了几变,随即好言相劝“杨兄弟,何必如此呢?我和二位大人只是想回去商议一下,没有你说的那种打算,你真是误会了。”

    杨仗佑露出一个不置可否的表情,语气一变,话题一转。幽幽说道“巡抚大人,你应该知道,总督大人和监督大人都是出身于八旗子弟,是一个满人。整件事情追究起来,最多也不过罢官发配的下场,性命无忧。”

    “赵大人,你可就不同了。应该知道,朝廷素来对汉人官员要求严厉,若是差事办的不好,人头随时都有可能落地,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想必不用我这个草莽之人再提醒了吧?”

    赵善庆的身体一颤,脸色很是难看起来,一副灿灿然的样子。然而这时,杨仗佑一改刚刚的咄咄逼人之势,强势之态,缓和的说道“总督大人,监督大人,尽管二位性命无忧,想必你们也不想丢官失去荣华富贵,被发配到苦寒之地吧。”

    “三位大人,杨某虽然是出身于草莽,没有读过什么诗书,懂得道理也不多。但是,我这里有一计,只要三位大人肯配合,饷银之事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我四人都不会受到危害。”

    此语一出,那彦成的眉毛一拧,露出不置可否之态,既不反对,也不肯定。宜尔格图虽然表现的很平静,但难掩他眼里的隐隐兴奋之色。赵善庆很是激动,立刻说道“杨堂主,快说,究竟什么计策?”

    “很简单,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三人同时重复杨仗佑之语,很是以后,尽是不解。

    似乎情节到达了**之处,接下来就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掌握着整场谈话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杨仗佑就要解释之时,不禁扬了扬脖子,尽显傲然之色。

    “想必三位大人还记得多日前的那场台风,正巧事发于货船的出航之日。只要咱们将饷银被劫的事情说成遭遇台风,船毁人亡,饷银沉入江海之中。”

    三人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连连赞叹,真是妙不可言,此计甚佳,谁都不会受到牵连与责罚。很快,三人的脸上又爬上了愁容,担忧之色很是明显。

    似乎能够理解三人的心情,杨仗佑知道三人担忧的是什么,再次建议的说道“三位大人,现在银两和粮食都没有了。尽管是丢失于一场台风之中,人员损失严重。但是,这些饷银毕竟使用于西南的平叛,拖延不得,朝廷还是会追究你我的责任。”

    “现在筹措粮食是不可能了。如果咱们能够筹集一些银两,做一些弥补,想必会有一些效果,朝廷不会再追究咱们的责任。”

    此番建议一经提出,三人最后一丝忧色消失不见,赵善庆恰逢其时的说道“这样的话,行是行。可是,如果银两要是太少的话,不足以平息圣上的怒气。因此,最好能够筹集到一两百万两纹银,那样就再无后顾之忧,说不定咱们还能受到皇上的嘉奖?”

    四人又沉默了下来,如此一大笔的银两从哪里弄呢?反正,谁也不愿意拿出如此大的一笔银两,可见四人都是极其爱才之人,所谓的爱国仅仅是口头之言,说说而已。

    不知什么时候,坐在按摩床上的宜尔格图眼前一亮,突发奇想的说道“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举办一个募集会,邀请广州城所有的富商巨贾,就说西南叛乱正盛,朝廷紧需银两之时,为解圣上的燃眉之急,希望这些商人们有所捐献,体谅朝廷的难处。”

    似乎受到了启发,赵善庆一拍脑门,露出恍然之色,也说道“特别是那些广州十三行的行商,最为富有。如果咱们抛出一些政策给他们,只要他们捐出的银两足够多,就允许他们与更多的洋商做生意,贩卖更多数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

    当四人密谋之时,商议如何商人们那里获得钱财之际,他们的说话内容却被旁边包厢里面的人监听。

    只见在相邻的包厢里,一个人耳朵紧贴着小洞,倾听着那彦成等人的谈话,手里还在快速的记录着。那个小洞极其特殊,通往那彦成等人的包厢,那一侧是闭合的,看不到包厢里的任何东西,却能将包厢的声音放大,使得窃听之人听得清清楚楚。

    不久之后,窃听之人,觉得那彦成等人的谈话内容再无任何有意义的后,就令换一人监听,自己将关键的信息赶紧上报给负责人瞿坤。

    此时,这个包厢里站满了许多的监听之人,都是附耳在墙上,倾听着,手里也是快速记录监听之人的谈话内容。

    透过一个个的小洞,不难发现,小洞的这一头是类似一个杯子,拴着绳子,绳子通过直达相应的包厢之处,另一端也是一个杯子形状的空洞,要大的多,可以吸取更多的声音。

    这样的窃听手段,类似于现代的那种纸杯电话。只要将两个纸杯通过一根线相连,一定的距离之内,一个人在一个杯子里说话,另一个人就能从另一个杯子里收听到。

    不难想到,这个方法正是来源于杨麟。我想,这个纸杯电话远离,一般的理科生都会知道吧。这是初中之时,接触物理之际,老师都讲过,书本上是有记录的。

    一切都是如期进行,那彦成等人商量好之后,再次将按摩人员召唤回来,继续享受按摩的舒坦,监听人员还在继续,将所有客人的讲话内容都记录在案,事后整理其中的有用信息,储藏起来,以备后用。。

第二百九十九章 变化() 
值此之际,正当广州城暗流涌动之时,各方势力风云诡谲之刻,远在百里之外的江西省赣州境内,崆峒山上,却是一片安静,非常祥和,犹如传说中的桃花源,与外界的情况迥然而异。

    以往之时,崆峒山附近,到处都是流寇四窜,山贼横行,劫掠过往的商旅,干着杀人越货的歹事,方圆几十里之内,可以说是赣州这一带的禁地,罕有人至。只有那些外乡之人,流落于此的灾民,才会行经此地,不知这里的险恶。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崆峒山这一带很少听到有人遭受打劫。放佛是初秋季节,那些山贼绿林都蛰伏起来,准备进行冬眠,崆峒山方圆几十里平静的有些怪异,让人不敢相信。

    恍惚之间,这种情况有一种暴风雨之前的夜晚都是宁静的那种感觉,让人心里没底,不踏实。

    在崆峒山的半山腰处,一个相对平坦之地,一群人正在忙碌的劳作。这些人的服饰和清朝时期一般无二,发式却截然不同,没有一个男子留有辫子。这样的场面还有很多,在崆峒山以及附近的几个山脉比比皆是。

    循山往下看去,来到山寨之处,正是杨麟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崆峒山根据地,驻扎的正是以霍雄为首的崆峒军。遍地望去,除了杨麟的那些兵士,其他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男子尽是平头或者长发,没有一个人蓄有辫子。

    总之,寨子中的人,除了兵士能够下山外,若是其他人下山的话,很容易被官府抓起来,当作反清分子。无论如何,出于某种原因,山上的一般之人都不会走下崆峒山。

    整个山寨之内,有兵士在巡逻,在站岗,把守各个战略要地、进出的地方。平常之人,女子在纺织,男子在盖房子,织篱笆,羊群放养在山坡处,鸡鸣猪叫之声不断,与绵羊的咩咩之音交相辉映。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各地都是蜂拥而起的反叛之军,鲜有百姓的乐土,能够休养生息的地方。崆峒山这个地带绝对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每个人都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息,不再恐慌贪官酷吏之苦,不再担心山贼袭扰。

    与桃花源所不同的是,崆峒山全民皆兵,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一次军事操练。拿起武器,就是战士操起农具,就是平民老百姓。

    因此,虽然这个崆峒山根据地的建立仅仅有几个月,但团结的意识非常强,格外珍惜这个得之不易的栖息地。

    聚义厅之中,张三坐在一旁,霍雄在来来回回的踱着步,一脸的苦逼之色,闲不住的表情。一看就知道,霍雄是一个豪爽之人,不能被困在一个地方之人,现在正是他憋闷非常之时,无聊透顶之刻。

    “霍团长,你就不要再这么来来回回走着了,晃得我眼睛都花了。来来,坐一会儿,歇息一下”

    张三的话语刚结束,霍雄猛地一个转身,直勾勾的看着张三,有些逼视地问道“老张,你就实话告诉我,附近还有没有什么山贼或恶霸?”

    闻听此言,张三一副苦瓜脸之状,无奈的说道“我的大团长,我的霍爷爷,你就放过吧,老实一段时间,行不行?你看看,后山那些挖矿的,大多都是你抓回来的,收拾的山贼,他们的老窝也被咱们控制着。”

    “别的我不敢说,有一点敢保证。方圆十里之内,凡是有丁点规模的山贼,都被你讨伐了,咱们崆峒山附近的治安比那京城还要好,这一切可都是你的功劳!安稳一段时间,好不好,霍大爷?!”

    说起这些,霍雄就是无尽的得意,笑开了话,浑身散发着通体康泰之意。可是,这些日子以来,总是待在这几个山头,活动范围就那么一点大,整天无所事事,急得霍雄直抓脑袋。

    这时,霍雄突然一拍脑袋,好像想起了什么,大声疾呼道“哎,老张,最近咱们炼出了不少的铁料,差不多可以给少爷送去了。要不然,我带一批人前往广州府一趟,负责将这些东西送去,省的少爷急用没有铁材料用。”

    张三翻了一个白眼,露出一个痛苦的表情,放佛说的话已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但又不得不一遍遍重复,显得是那么无奈。

    “霍大爷,我的老祖宗,这件事情你想都别想,忘了少爷给咱们的分工了?那些交代了?你负责崆峒山根据地的防卫,我负责生活琐事。至于运送铁料的事情,我早有安排,这几天就会派人前去。到时候,你别忘了安排一些兵丁,护送这批铁料就行,其他的你就不用关心了。”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我同意你押送这批铁材料,前往广州府。可是,如果少爷见到是你押送铁材料,估计他结果不会很美好喔,你还想去广州府?敢见少爷他?”

    听到张三满含深意的最后话语,霍雄顿时浑身一个机灵,心中直打鼓,着实没底。

    霍雄也知道,押送铁料的事情绝无可能落在自己身上。身为崆峒军的主帅,杨麟临走之时的郑重嘱咐,都由不得自己离开这个崆峒山。因此,刚刚的一番言语,纯粹就是干过嘴瘾,说说而已。

    看到霍雄一脸的失望之色,张三微微一笑,一抹坏意一闪即逝,给人以恶作剧之感,若有深意的说道“霍团长,如果你真的太无聊,觉得没有事情可做的,可以带咱们的兄弟在崆峒山附近转转,到一些小县城里走走,看看,就当散散心,打发打发时间。”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哪里都不太平,一些小城或者村落里,总会有一些恶霸,有一些不良地主,为非作歹之人,说不定就能碰到一两个,您老人家就可以惩恶扬善,顺便赚一些银两,也算劫富济贫之举了!”

    闻听此言,霍雄的眼前顿时一亮,露出晶莹之光,情不自禁地砸吧一下嘴,做出微微思考之状。

    片刻之后,霍雄恢复以往之色,一副淡淡然的样子,故作生气的说道“张三,你很不老实啊,赣州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再加上崆峒山长久留下的恶名,附近山贼横行,附近几十里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山村小镇,全是荒芜的土地,陡峭的群山,你让我去哪里逛?去哪里劫富济贫?”

    接着,没等张三说话,像是很生气的一挥衣袖,转身离去,犹如小孩般置气留下一句话,步履虎虎生风。

    “这可是你说的,方圆十里之内,我可以任意行走,干一些行侠仗义之时,惩恶扬善之举。那好,我这两天就出去转转,巡巡附近的区域”

    张三一阵错愕,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嘴巴微张,眼神愣愣的看着杨麟离去,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个霍团长闹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