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264部分

征伐四海-第264部分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麟笑了笑,轻声说道:“讲得不错,继续说,别停~”

    得到了最高统帅的认可,郭三愈发自信起来,声音更加铿锵有力,朗朗说道:“一旦大军渡过长江,整个中原大地势必烽火遍地,战乱丛生,致使农民无法劳作,荒芜了土地。如果再出现什么天灾,即便咱们拿下中原之地,赶走满洲鞑子,也会弄出一个烂摊子,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荒无人烟,难民四窜,不利于元帅的统治与治理。”

    这一刻,所有人都反应过来,明白杨麟推迟渡江的用意,不是不打,而是选择最佳时机,只要农民播种完毕,大军再以雷霆之势渡过长江,战火席卷中原之地,如此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军事行动对农事所带来的影响。

    见到众人频频点头,都知道自己的用意,杨麟神色一收,语气一变,转而郑重的说道:“好了,聊了这么久,现在该说即将到来的行动,如何分配渡江任务?谁和我一起渡过长江,发起中原之战?”(。)

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排() 
无论是麒麟军,还是崆峒军,一听到此言,所有的将领都是精神为之一振,一副聚精会神之色,不禁挺了挺脊背,坐得愈发笔直,虽未言语,但这一切的神情举止却表明了一切,渴望战斗,等待杨麟的安排,对任务的分配。

    举止之间,大小将领都有一种拘束之感。然而,杨麟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营造一种紧张气氛,使得所有将领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短暂的寂静无语,使得这种效果达到顶峰,杨麟的声音适时响起。

    “渡江之战,势在必行,不日就会发生,作为我军的两大战力,麒麟军和崆峒军不可能同时行动,不会一起渡江,一起北伐,如此一来,肯定要要留下一支军队,作为保护东南之地的军力,同时肩负着收复湖南,遏制西南之地的清军,以便中原之战的行动,巩固大局。”

    说到这里,杨麟的话语不禁停滞了一下,环视四周,目露晶莹之光,尤其是在霍雄的身上,深深看了一眼,意味深长,这才继续说道:“究竟哪支军队留下,哪支随我北上,肯定要从全盘考量,从大局从发,所以,我决定,麒麟军随我北上,崆峒军留下,负责大后方的稳定,以及挟制西南的清军和白莲教之众。”

    一语落罢,众将领之中,顿时有高兴的,也有失落的,情绪表现不一,却没有人争执什么?对于众人来说,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渡过长江,那意味着什么?那将是连场的持续大战,可以尽情地厮杀,进行无休止的攻城掠地。

    哪个真正的军人不渴望这种感觉?哪个军人不想自己英雄有用武之地?

    这一瞬间,作为获胜者的晁晟,不是示威性的炫耀,而是完全下意识的举动,看向崆峒军的主帅霍雄,见其很是平静,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一般,略微一思索,心中刹那了然,明白了之前的种种,为何霍雄非要和自己交换统领部队?

    恍然的同时,晁晟又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答应霍雄,这个看似彪悍,实则奸诈的汉子。

    不等晁晟多想,似乎为了安抚崆峒军的情绪,仿若解释般的说道:“之所以让崆峒军的主力留下,肯定有我的考量,原因很简单。”

    “你们应该知道,崆峒军所占领的江西省,不仅有着霍雄的多年经营,根基雄厚,甚为牢固,还是位于东南之地的最西侧,崆峒山根据地更是紧邻广州府,这个海盗频发的地方,一旦东南之地有个风吹草动,当地驻军无法应付,崆峒军就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支援相应的地区,稳固占领区。”

    “而且,江西紧邻着湖南,无论是出兵,还是后勤补给,没有比崆峒军更为合适的部队。如果派麒麟军前往,收复湖南,不仅劳军以远,还有各种诸多不便,远远比不上崆峒军的优势。”

    杨麟鞭辟入里的解释,说服了所有人,更使得崆峒军众将领的最后一丝牢骚消失不见,毕竟这些人都是军人,不管理不理解,都要服从军令,严格执行。

    耸了耸肩,笑了笑,杨麟再次朗声说道:“霍雄,让你留守长江以南,派麒麟军跟我渡江,可是,我得和你说一下,你带来的这五万崆峒军要留下来,跟我一起北进,江西余下的六七万崆峒军足够你攻打湖南了。”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渡过长江之后,来自于各方的参军之人,你完全可以收入麾下,再进行一场急训,又是一支生力军,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应该够你训练新兵蛋子了。”

    杨麟说的轻松,满脸笑意,在场的几名崆峒军将领之中,立即有几人眉开眼笑起来,因为到来的五万崆峒军就是归他们所属,能够跟着大队伍渡江,进行北伐,怎能不高兴?

    就在这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原本就有些郁闷的霍雄更加郁闷了,连忙说道:“元帅,听你这意思,不仅要留下这五万大军,我还要在两个月之内,不可以有军事行动,不可以攻取湖南?”

    霍雄之言,使得周围人一阵错愕,不解霍军长为何会如此一问?

    杨麟却很明白,霍雄的问话所指的是什么?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也就解释道:“霍雄,你说的不错,如果没有什么突发情况,两个月之内,你不可以攻取湖南,也是接下来要和你说的。既然你问起了,就告诉你原因,究竟为什么?”

    霍雄点点头,心中很不理解,按捺着那股浓浓的疑惑之意,等待着缘由。

    “霍雄,之所以不让你轻举妄动,不可在两个月之内攻取湖南,并不是非要让你训练一支生力军来,我相信,就凭崆峒军的余下六七万人,你也能拿下湖南,更可以挥师南下,携胜利之姿,一举攻克云南、广西和贵州。”

    “那。。。元帅,既然如此,你为何非要我推迟两个月呢?”霍雄心中也是这样想的,晁晟可以带兵北上,他也能挥师南下,一样有仗打,这也是他表现平静的原因。

    这一刻,霍雄的疑问,也是众人的不解,同样等待杨麟的解答。

    “霍雄,就像我刚刚所说的,这次的行动是从全盘考虑的,如果你和我们同时行动,这边渡江攻打中原之地,你那边就挥师南下,攻取湖南、江西、贵州和云南。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边刚攻下江苏、安徽和河南,由于时间差的原因,你应该早就拿下了四个省份。”

    “如此一来,这么大的声势,势必引起四川清军的恐慌,从而向西面西藏、西北青海和北面陕西、甘肃逃窜,不利于咱们将四川的清军精锐一举消灭。”

    对于杨麟的分析,霍雄频频点头,没有任何可反驳之处,非常认同,看着众人反应的杨麟,见此情形,继续分析起来。

    “如果你能推迟一两个月,等我们这边攻到河南之地,拿下湖北之时,你再行动,一举攻克湖广云贵四地,到那个时候,我们这边也应该拿下了陕西和甘肃,这样就形成了合围之势,四川的清军就别想逃出,只能覆灭!”

    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人都理解了,明白了,也就没有了置问之声,私语之言。

    这时,杨麟转头看向晁晟,缓缓说道:“晁晟,虽然咱们这次是率先发起行动,但要细致的多,尤为注重策略,讲究的是方法谋略。”

    晁晟学老实了,知道元帅这样说,肯定有他的原因,也就乖乖地等待杨麟接下来的命令和嘱咐,没有任何的询问之语。

    “这次的渡江没有什么新奇,只要雷霆的战船配合好了就行,将四十万步骑兵运到对岸,因此,渡江的关键之处是在登陆上岸。”

    “中原之地,顾名思义,到处是平原,一马平川,所以咱们的进攻重点是骑兵,以雷霆之势,闪电般的夺取一些城池,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登陆军队的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无论是事不关己的霍雄,还是紧关己要的晁晟等人,都听得很入神,津津有味,本能的频频微微点头,露出赞同之色,而杨麟的声音还在继续,是那么的滔滔不绝。

    “所以,此次的渡江登陆作战,我是这样的安排的,由于长江以北的岸边,有很多是荒芜之地,如此一来,就让雷霆的一些战船先靠近这些地方,使用小船将步兵偷偷运上岸,然后再让步兵向各个码头集结,攻打下来,为大型战船的靠岸做准备。”

    “只要拿下长江以北的各个码头,雷霆的大型战船一能够靠岸,咱们的骑兵就能连人带马的同时登陆,那样的话,即便是码头的炮火声引起附近的城镇警觉,但是,就凭登陆上岸骑兵的速度,在敌人还没有做出准备之时,完全来得及攻下城池。”

    杨麟说完之时,将要参加北伐的诸多将领,一脸的兴奋之色,尤其是那些骑兵将领,此次北伐,他们可是主角,占着很大的地位。

    杨麟非常满意众人的反应,有些陶醉于自己的谋划之中,就在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对了,晁晟,中原之地,有很多小股的起义部队,都是咱们的人,专门祸乱县城,抢劫官府。每攻到一个地方,别忘了收编他们,那些人可是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能够大大增加咱们的兵力。”

    “好的,元帅,末将一定不会忘得!”晁晟爽朗的回道,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些许踌躇之意。

    杨麟没有继续讲述渡江之后的安排,因为他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再多么精确的情报来源,也比不了在战场上的亲眼所见。所以,杨麟喝了一口茶之后,深深看了一眼秦淮河上面的风光,有些不舍。

    “好了,军事部署就说到这里吧,继续欣赏秦淮河畔的风景。”

    杨麟悠悠然的丢下这么一句,虽然说得随意,却使得气氛为之一滞,郑重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众人也跟着看向秦淮河,垂柳依依,花船漂浮在水面上,缓缓行驶,上面的姑娘娇笑着。(。)

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陆() 
农历八月二十三,江苏境内的长江上,水面上行驶着几百艘战船,小船更是不计其数,缓缓划动,速度越来越快,犹如万箭齐发的场景,巍巍壮观,使人不断赞叹,这些正是雷霆战船编队,他们从长江南岸向北面靠近,又一路向西而行,队伍虽然庞大,但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阵容。

    此时,群船之中,指挥舰之上,杨麟站在甲板上,身后站着晁晟、戚志远、诸葛谋等水、陆两方将领,看着江面,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情形,战船依旧在按着自己的节奏继续行驶。

    不知什么时候,所有的战船都停了下来,泊于江面的中心之处,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指挥船之上,杨麟突然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身后的戚志远命令道:“通知崆峒军一师、二师、三师和麒麟军的一师、二师、三师,命令他们,现在可以行动了,立即放出小船,进行配合,让他们搭坐小船,秘密登陆上岸。”

    “切记,如果没有必要,运动到码头附近和各个炮台位置之前,尽量不要使用枪支,以免引起对方的警觉,耽误接下来的行动。”临了,杨麟又补充了一句

    “是,元帅!”身侧的戚志远立即答道,随即向远处走去,很快,桅杆上的旗令兵开始挥舞小旗,传达主帅的命令。

    与此同时,不知什么原因,或许出于周全的考虑,杨麟依旧面朝江面,头也不回地郑重道:“晁晟,你就不要在这里了,也随同他们一起登陆上岸,由你在岸上负责指挥,这样我才能真正放心。毕竟,一会儿从其他沿岸还要投送兵力,先期登陆上岸的总兵力达到十万之众,没有一个军级指挥官在岸上,总会有些不妥。”

    “是,元帅,我这就下船,乘坐小船,随军一起上岸。”晁晟没有任何的犹豫,敬了一个军礼,立即向船边缘而去,顺着绳子滑下。

    这一刻,指挥舰上的所有将领都是默然不语,目视远方,看着一艘艘小船快速划行,每艘搭载着五六人,就连那些巡逻艇和冲锋艇也没有闲着,全部承担着投送兵力的任务。

    一时之间,一艘艘的小船犹如密密麻麻的苍蝇一般,迅速脱离各个战船周围,飞速向长江北岸而去,直至到达岸边,小船无法再向前划行,在浅水之处,将兵士放下,再次返回,重复运送。

    上岸的兵士开始有秩序的摆开队形,以营连为单位,又迅速散开,向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随着兵士的相继抵达对岸,一艘艘战船空了出来,指挥舰上的杨麟再次命令道:“诸葛谋,你立即带领空出的战船原路返回,将余下的步兵弄到船上,与我们会合,随后与骑兵一起从码头登陆上岸。”

    然而,听到命令的诸葛谋没有立即行动,而是说道:“报告元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