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357部分

征伐四海-第357部分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话,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到时候,势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所以,这套发电设备的陈设之地只能是郊外,远离北平城。发电成功之后,再架设电线,将发的电引入北平城之内,供日常使用。”

    一时间,刚刚愉快的气氛冷了下来,尤其是那些科学家与工程师,很是不解。如果将发电厂放在郊外,会有诸多的不变,他们这些负责发电设备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势必也跟着去郊外,如此才能监控设备的运行,获得第一手的时事资料,方能利于设备的改进和完善。

    然而,建造一个发电厂和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居住之地,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短时间之内,很难看到成果,发电设备的运行情况。

    如果将发电厂置于城内,就不用管科学家与工程师食宿的问题,纯粹的只需建造一个发电厂,工期将会缩短一大半。可是,看到杨麟那没有讨价还价的表情,赵翔与众人对视了一眼,只好无奈地说道:“皇上说的不错,弄出如此大的一个发电厂,每天运转设备所消耗的煤炭量十分巨大,而且,噪音也不小,将会影响城内居民的衣食住行。”

    话说到了这个地步,众人也不得不妥协。不过,还是有人说道:“既然发电厂的位置无法更改,皇上,能不能以建设发电厂为先,尽早将那些设备就位?至于我们这些人的食宿问题,并不是很要紧,对付对付就行!”

    “对对,皇上,建造发电厂为先,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众多科学家与工程师纷纷附和道,满脸的期待之情。

    杨麟看了看,就知道这样说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应该就是联合研制出发电设备的那些人,明白这些人的急迫之处,恨不得立即将自己的发明演变为成果。

    心念及此,看到众人期待的眼神,杨麟重重的点点头,朗声说道:“行,就按照你们说的做。不过,为了你们的安全,以及工期不受影响,工程启动的时候,我会派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以策万全!”

    “是,皇上!”众人异口同声道。

    紧接着,赵翔一个侧身,指着一个灯泡说道:“皇上,你请看,这是在你的建议基础之上,做的一些改进,灯丝换成了钨金属材料的,里面也被抽成了真空,目前能够使用的最长寿命大概在一千个小时左右。”

    “还有,它的供电就是根据磁电转换原理,只要手摇那个把守,不停地旋转,就能产生电能,灯泡随即就能亮!”

    说话之间,为了增加言语的说服力,赵翔上前一步,合上一个开关,握住那个把守,快速摇动起来,腾的一下子,仅仅是一两秒中的样子,灯泡瞬间明亮起来,看得郑一嫂等人目瞪口呆,眼睛瞪得大大的。

    杨麟笑着连连点头,在发电设备与灯泡之间来回打量,品评着说道:“嗯,不错,不错。赵翔,这个发电设备与灯泡的供电系统应该是差不多的吧?只需要将把守换成蒸汽为动力,就能源源不断的发电,是不是?”

    这时,站出来了一个科学家,回应道:“皇上英明,就是这个原理,与原来的机械供能相比,这中间引进了电力系统。像机械运动不容易操控,运行的不稳定。电力就不同了,我们可以调节它的电流电压,就能控制它的输出端,提供一个稳定运行的动力。”

    紧接着,这名科学家一指上空,一个风扇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又说道:“皇上,这是你发明的那个风扇。一开始的时候,是由驴提供动力,再后来是蒸汽机。可是,这两种动力都很不稳定,时快时慢,很不方便。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这套电力系统,风扇就有了档级的划分,从而选择不同的大小风力。”

    郑一嫂惊呆了,转而惊喜连连。这个风扇她可是知道,最早在广州出现,就是皇上发明的,自己的住处就有一个,可以说是夏天避暑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不过,为人所诟病的是,诚如那个科学家所言,风扇转起来很不稳定,不能选择风力大小。

    看着悬挂的风扇,已经与自己见过的一模一样,杨麟不禁欣喜不已,转头看向郑一嫂,笑着说道:“郑一嫂,现在距离夏天没有多久了,这个夏天能不能用上新式风扇,享受稳定的风速,就看你的了!”

    郑一嫂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保证道:“皇上,您放心,我一定在夏天来临之前,在城郊建好发电站,争取酷暑到来之时,您们说的那个电,可以输送到北平城里。”

    杨麟微微一笑,指着灯泡,朗声说道:“不仅如此,这个东西也要普及。”

    随即,杨麟露出神秘的笑容,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两个东西可是稀罕的玩意儿,非常便民,如果利用好的话,今年夏天的时候,朝廷将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财政就没有问题了”

    闻听此言,郑一嫂和身旁的几人眼前一亮,郑一嫂这个工业部长率先说道:“只要灯泡的市场打出来,或许普通百姓买不起,但是那些富人一定会蜂拥而至,纷纷购买。还有,买了灯泡,就不得不用电,朝廷就可以收取电费,仅此两项,朝廷的一些开支就有找落了!”

    税务部长不甘人后,紧跟着说道:“无论是灯泡,还是风扇,亦或是发电厂,时间一长,一些商人就会看出其中的赚钱机会,就会纷纷建厂,生产和售卖,如此一来,朝廷就多了新的一项税种,国库就会充盈起来。”

    这些话提醒了杨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专利申请以及保护的事情。只是暗暗决定,并未表露,杨麟看着几位部长,夸赞地说道:“不错,不错,脑袋转的挺快!”

    随即,杨麟看向郑一嫂,笑吟吟的说道:“郑一嫂,看了这么多东西,说了这么多,你应该知道此行的目的,为何要带你来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工程院了吧?为何非要你将工作重点偏移,将发明转变为成果了吧?”

    “启禀皇上,我知道了,不仅是将这些利国利民的发明转化为实际,真的有益于百姓,还是为了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不要将财税的眼睛只盯着百姓。”郑一嫂笑着点头,越说越自信,心中愈发的笃定,这才是皇上带自己来得真正原因。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杨麟说完这句话,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转而看向赵翔,意有所指的说道:“赵翔,我记得,在这个磁电转换里面,有一个涡流,电流的涡流加温的温度很高,是不是?”

    赵翔一愣,没想到杨麟会问到这个问题,但并不慌忙,随即张口就答道:“是的,皇上,只要能够提供充足的电力,绕的匝数越多多,涡流的中心温度将会随之越高,如此高温情况下,非常适合冶炼金属,能够炼制出高纯度的钢。”

    很显然,赵翔已经意识到杨麟这个问话的用意,也就随口说道,讲述了另一个电流现象,涡流,其所产生的高温。

    杨麟很满意,像是在提醒,又似在自语:“哎看来建一个发电厂非常重要啊,只要有了电,许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便利许多。”

    随即,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杨麟挥了挥手,朗声说道:“好了,赵翔,咱们就别只待在这里了。我可是听说了,一年多的时间里,你们可是发明了不少的玩意儿。可得让我好好瞅瞅,那些东西是否对得起我给你们那么高的薪俸?是否对得起我投入那么一大笔的银子?”

    “好的,皇上,我这就带你看看其他的好东西,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赵翔答应一声,就带领着众人而去,浩浩荡荡。

第五百九十一章 送行() 
四月初,冬天早已远去,北平城内还是有一些冷意,春天的料峭寒冷。然而,到处都充满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意,大朝的百姓就像万物复苏的那一刻,绝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天,北平内城的北门之外,十里之处,三十万大军雄踞于此,队列整齐,纵横分明,身着军装,个个或胸前挂着冲锋枪,或身背连珠铳,亦或是扛着迫击炮,站立在那里。

    此刻,大军的队伍绵延几千米,蔚为壮观,雄浑而有力。最前方的是先头部队,人人戴着头盔,端着冲锋枪,腰间别着手榴弹。其次,就是辎重部队,机关枪团,迫击炮团,炮团,每门大炮都有骡子拉着,依次排序,等待着行军。

    最后还是手持冲锋枪的部队,负责殿后,保证整个队伍大后方的安全。不仅如此,两翼全都是机动性能极强的骑兵团,负责两侧的安全,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冲锋,从而占据有利地势。

    整个队伍停滞不前,而在队伍的中央之处,东面有一个十里送别亭,在一个警卫连的护卫之下,警戒于四周,杨麟与晁晟坐于十里亭之内,石桌上面摆着一壶酒,两个酒杯。

    两人相对而坐,神情都很郑重,杨麟更是嘱咐道:“晁晟,你这第一仗就是收复关外三地,奉天、吉林和黑龙江。虽然那里残留的清军不多,但你要格外小心,尤其是收复三地之后的事情。”

    晁晟点头答道:“皇上,我明白你的意思,关外三地真正的敌人不是残留的清军,而是北方的沙俄军队。如果他们知道清廷已经覆灭,凭着他们好战而极具侵略的习性,一定会趁着咱们立足未稳,而大军又在攻打内蒙、乌里雅苏台以及新疆等地,兵犯奉天、吉林与黑龙江。”

    语气一顿,稍稍思忖了一下,晁晟认真地说道:“皇上,你尽管放心,拿下关外三地之后,我会留下十万大军,驻扎在那里,防止沙俄的偷袭。一旦事情有变,绝对能够保证寸土不失!”

    尽管面色很是平静,但杨麟的内心长舒一口气,满意的说道:“嗯,你能够考虑到这一层,我就放心了。至于兵力减少的问题,等到你攻打内蒙以及乌里雅苏台之时,我会从山西与陕西直接调兵北上,奔赴内蒙,支援你。”

    似乎早就想到了一般,知道杨麟会有这样的安排,晁晟表现的并不激动,反而满脸的忧色,迟疑了一下,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皇上,其实这次的仗并不难打。咱们攻打直隶之时,就已经消灭了来自于关外三地以及蒙古的大部分清军。除去老弱病残,所剩余的残留清军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而这场仗最难打的不是仗本身,而是后期的武器弹药以及粮草补给,给养问题。整场仗的跨度很大,战线拉的很长,如此一来,补给线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格外考验押送运输的部队。”

    不可否认,杨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自信的说道:“关于后勤补给的问题,你尽管放心。虽然大朝建国不到两个月,百废待兴,天下刚刚经历一场战火。可是,像江南与中原的良田受到的波及并不大,夏天之时,江南与中原将会缴纳不少的税粮。而且,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通过雷霆以及各个渠道,早就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今年不会出现缺粮的问题,更不会耽误大军的行军打仗,吃喝与弹药供应问题。”

    晁晟释然了,不禁想起了当初创建麒麟帮,杨麟让自己壮大帮派的同时,也要控制广州府的粮食生意,乃至于整个广东的米粮交易生意。不仅如此,还收揽了大量的逃荒难民,安置在荒山与野地之中,进行开荒钟粮。

    这一刻,晁晟才完全明白杨麟让自己那样做的用意,不仅是为了救助那些逃荒的那难民,吸纳更多的成员加入麒麟帮,还是为了储备粮食,为今时今日做准备。

    细细想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单单是自己让麒麟帮暗中储藏起来的粮食,加上那些难民所耕种收获的,就足够二十万大军一个月的消耗!

    何况,皇上当时又不止一个麒麟帮,还有雷霆、聋哑堂,乃至于成立最早的崆峒军,在赣州经营多年,所储藏的物质更不用说!

    似乎感觉到了晁晟心中所想,杨麟微微一笑,像是在补充,又说道:“晁晟,别忘了,推翻清廷的这段时间里,咱们可是缴获了不少的银粮,尤其是攻打京城之时,更是从那些王爷贝子们那里,没收了大量的粮食。”

    “而且,我已经让戚志远着手准备,从东南各国收购米粮。尤其是安南、暹罗等国,只要给钱,他们才不管自己国家百姓的死活,一定会卖粮食给咱们!”

    这时,晁晟望了望有些刺眼的太阳,随即抽身站起,轻声说道:“皇上,时间不早了,大军也该启程出发了。”

    杨麟也跟着站起,点了点头,回应道:“不错,时候确实不早了,是该启程了,早一点出发,就能早一点收复那些地方,相应的就会降低一些风险。”

    话语一顿,杨麟随之拿起酒壶,倒满两个酒杯之后,干脆利落的拿起两只酒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