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王朱棣 >

第2部分

燕王朱棣-第2部分

小说: 燕王朱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贪官、责豪绅、抑富贵、扶穷苦,这里有哪一样是当今皇帝没做的事啊?嘿嘿,当今天下最难做的不是平头百姓,而是官吏士绅。这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看是看出来了,只凭此一条,也不能便断定我便离祸不远了罢?”

    道衍慢悠悠地饮者清茶,伸了伸盘曲太久的双腿,很是闲适的模样,只一对令人战栗的三角眼时不时若有若无的闪出精光:“若仅此一条,和尚我自然不敢断言。可你别忘了当今皇帝是怎样的一个人?嘿嘿,杀伐决断,心狠手辣,深沉克忌,生性多疑。。。。。。这其中有哪一条我说得不对?嘿嘿,而且,难道你忘了你昔日效力陈友谅的往事吗?”

    徐贲听他讲起这段往事,心中这才暗暗心惊:“昔日我并不愿出仕,更不愿效力陈友谅,奈何人在屋檐下,若我不为其所用。。。。。。说不定此时我早已是一堆白骨了啊。”

    道衍心知他所言非虚,陈友谅一世枭雄的确不是好沾惹的角色,当年陈友谅遣了一队军士强要徐贲出仕,若其不从,以陈友谅不为己用也不能为人所用的性子,怕早已将徐贲砍杀了的,不禁也是点头道:“这确是不假!”,说着又沉吟着道:“所以。。。。。。如今当今皇帝召你,你就更是一定要去的。否则那便是眷恋陈逆,不仕当今,那便更难善终了。”

    徐贲听他剖析入理,不禁点头。

    只见道衍又自顾自深沉地说道:“可是就算你奉召前去,当今皇帝便信了你是不二忠臣?嘿嘿,就算你做得够好,是个不二忠臣,你不见李善长、刘基等辈辞官的辞官,归隐的归隐吗?你的忠心,你的功劳能抵他们万一吗?他们尚且急流勇退,求个善终,你偏要往那火炉上面扑,又怎会有好下场?当今皇帝,可是个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百的主啊。”

    至此徐贲早已被他说动,却依旧抱着一丝希望:“当今皇帝确是如你所说那般不假。可据我所知太子朱标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儒生,以仁义为本,十分的贤明。天下迟早会是他的,只要等他做了天下主,我等总该能有了一条活路了吧?”

    道衍见他竟然如此迂阔,不禁气极而笑:“哈哈哈。。。。。。太子?你是说太子?哈哈哈哈。。。。。。洪武皇帝正当盛年,打熬得一身好筋骨,太子要得等到何时才能掌权?现在别看朝廷诸多事务都要先请示太子再呈送皇帝,可太子实际上并无实权也无威望。你不闻孙贵妃暴亡之后,太子竟被逼得要以儿子之礼为其送葬吗?哼哼,堂堂一国储君竟然要以子礼为一个嫔妃送葬,真是天下奇闻,真是天下奇闻啊。哼哼,这些道理、这些礼节难道太子不知吗?可你没听说就是因为此事太子要与皇帝相抗,竟被当今皇帝打出了朝堂。啧啧啧。。。。。。。说出来令人心伤,道出来令人心寒啊!就这样的太子,你想要他给你一条活路?嘿嘿,岂非痴人说梦吗?”

    一番话将徐贲仅存的希望击得米分碎,整个人都呆住了,讷讷道:“那。。。。。。那。。。。。。那可该当如何是好啊?”

    道衍不禁叹息:“哎。。。。。。所以我方才说,高相公对你的举荐之恩,是恩也是祸啊。若他不举荐,你隐居荒野,吟诗弄文,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啊?可高相公既然已经荐了你,就算明知是祸,你又有什么选择呢?嘿嘿。。。。。。就算是龙潭虎穴,只怕你也只得去闯上一闯了。”

    徐贲听道衍说得凶险,不禁低头望着清茶呆呆出神,许久方抬头盯视道衍,皱眉忧心道:“那。。。。。。可还有生路?”

    道衍眯着三角眼,露出不忍的神色,怅然道:“送你八个字:‘谨言慎行,事成则退’。如此可保身持久。至于。。。。。。至于能否逃过此劫,还要看你的造化了!”说罢低头只是饮茶,再不多言。

第三章 【笑算姻缘】() 
次日,徐贲一觉睡到日上三竿,道衍料他是一夜难眠,也不叫醒他。只等他起床才端上可口的素斋,二人匆匆用过饭,稍一收拾就要启程赶赴应天缴旨。

    出了径山寺寺门,清风袭来,寺外青松林立,鸟鸣山幽,浑然一副世外桃源、不染凡尘的景致。徐贲沉浸其中,欲步欲趋,大有要遁入空门逃脱艰险的念头,却不妨道衍忽然一把拉了他躲到一处老槐树下的阴凉处,大刺刺地坐了下来。

    徐贲不禁愕然:“刚刚出得寺门,你便要休息?你这和尚也忒懒了些吧?”

    道衍却是一笑:“你忘了昨夜我说过的话吗?”

    “什么话?”

    道衍将偌大的身躯往树下一靠,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模样,淡淡道:“龙游浅滩被犬欺。。。。。。同是天涯沦落人,和尚我要帮他一把,嘿嘿嘿。”

    徐贲愕然,正待要问,两名男子牵马从寺内踱了出来,忙住了口。只见这两人正是昨夜在花园夜谈的当今皇帝朱元璋的儿子,皇四子朱棣和皇五子朱橚兄弟二人。

    朱橚换了一身洁白的圆领窄袖袍,外扣一件青色披风,依旧一副严严整整密不透风的气度。朱棣则头戴黑色**一统帽,脚蹬漆黑长筒皂靴,内穿一件暗红色袖袍,腰间系一根镶白玉的暗红带扣,外面随意地披着一件紫色披风,手上牵着白马不时与身边的朱橚说笑,气度雍容洒脱,却又不失威严。

    二人从寺内出来,并不留意一旁树下的道衍和徐贲,眼见便要擦肩而过,道衍忽然眯着三角眼:“算命,看姻缘,算命咯。。。。。。两位相公可要看姻缘啊?”

    朱棣朱橚二人被他的呼唤吸引,扭头看去不禁“噗嗤”一声笑出声来,算命看姻缘的历来多是江湖术士,何曾有和尚给人算命看姻缘的?再细细打量这和尚,却是慵懒地将有些肥胖的身子侧卧在树下,眯着三角眼,正在很不恭敬地打量着朱棣兄弟二人。

    朱棣凝眉瞥了瞥有些无礼的道衍,眼中慑人的精光一闪而过,想是心中不悦,便要径直离去。奈何年纪尚幼的朱橚却来了兴致,一把拉住朱棣笑道:“四哥四哥,你别走。嘻嘻嘻,可是巧了,昨夜我们还在说你的婚事,今天一大早就来了个看姻缘的和尚,哈哈哈,莫不是上天派来给四哥指姻缘的?咱们且听听又何妨?”说着也不管朱棣是否乐意,拉着他就往道衍这边走来。

    “大师大师,你且给我四哥看看,他的姻缘如何?”朱橚上前笑嘻嘻地问道。

    道衍瞥了一眼有些倨傲的朱棣,嘿然一笑,并不生气,仍旧慵懒地卧在当地,眯着眼打量着道:“嘿嘿,可有生辰八字?”

    朱橚望了望朱棣,朱棣却冷冷一笑:“大师若是高人,没有八字也一样能掐会算。大师若是江湖骗子,装神弄鬼的积年,给了你八字,只怕你也只是胡说八道罢了。”

    道衍看着朱棣,也不生气,一笑道:“那总有姓氏吧?姓甚名谁呢?”

    朱橚见朱棣又要故意为难,忙抢先道:“姓朱名棣,嘿嘿嘿”。

    道衍一笑,微闭了三角眼,左手拿着念珠不住转动,右手掐指算了算,徒然睁开眼睛:“二位,祸矣!朱乃是赤红,红,暗指火也。‘棣’字,左木右隶是为棣,乃是命属木也。生于火,而命属木,嘿嘿嘿,你们且说说,能有什么好着落呢?就算你们再是如何富贵,也迟早要灯干油尽啊,此乃坐以待毙之命势。嘿嘿嘿”。说着摇了摇翘着的二郎腿,很不恭敬地凝视着二人。

    朱棣朱橚兄弟二人听了对望了一眼,已是心中凛然,这话不仅分析在理,而且点出了二人的处境。

    朝中看似太子朱标获宠掌权,实际上太子与当今皇帝朱元璋时常话难投机,冲突不断。皇帝也对自己立的这个太子心生犹豫。几个皇子中老二秦王朱樉和老三晋王朱棡都暗中依靠外戚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太子也是面和心不合,各有各的盘算。朝中情势错综复杂,如果继续如此发展下去,没有任何势力倚靠的朱棣朱橚兄弟二人只怕确是只有坐以待毙、油尽灯枯的下场。

    朱橚愕然忙问:“那又如何?”

    道衍看了看不动声色的朱棣,却是一笑,摇了摇头:“嘿嘿,和尚只是看姻缘的,可不看命理。莫问前程,莫问前程啊。哈哈哈。。。。。。”

    朱棣这才对这个怪和尚来了兴致,情知此人必有见识,因而也不计较他的倨傲,闪着眼沉稳地凝视道衍,抱了抱拳问道:“这位大师,那我便问姻缘罢了。不知如我这等时命不佳者,姻缘会是如何呢?还请大师指教一二。”

    道衍看着一幅求教模样的朱棣,似乎很是满意,微微点了点头,这才坐直了身子,肃然道:“你命数木,却有火劫。哼哼,只需灭火就好了啊”,说着扬了扬眉:“嘿嘿。。。。。。五行中言以水克火,嘿嘿,那是俗人之见。水能克火,也能腐木,乃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俗人以此推演,既能解困,也在设困。依和尚我看,要想灭火,天下万物,只有靠人也。人乃是万物之灵,必能为之。”

    “靠人?”朱棣兄弟二人不解。

    道衍点了点头:“公子姻缘,配人最好。”

    朱橚气极而笑,指着道衍笑骂:“你这和尚胡吹漫侃,我四哥的姻缘当然是配人,难不成是配神仙么?”

    道衍哈哈一笑,得意道:“我所说的此‘人’非彼人。你所说的‘人’不是我说的‘人’!哈哈哈”。

    “胡言乱语的疯和尚”,朱橚转身拉着朱棣就要离开。不料朱棣凝眉沉思着片刻,似乎来了兴致,上前抱拳道:“在下还想请教,大师所说的人是指什么人?”

    道衍起身,掰着手指道:“‘何’有人,‘任’有人,‘倪’有人,‘伍’有人,‘付’有人,‘伊’‘仇’‘夏侯’皆有人。这便是和尚我说的‘人’也”。

    朱棣朱橚这才明白这和尚所说的人是指姓氏中有人字旁,不禁怅然一笑,朱棣问道:“可有‘人’的人如此之多,我又该选哪个人?”

    道衍看了看朱棣,若有深意地道:“公子需要贵人相助,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朱棣依旧不放过:“人越多越好?还请大师明言。”

    道衍一笑,却不接话,顾左右而言他,拉过徐贲:“来来来,我给两位公子介绍一下我这位朋友。”

    朱棣朱橚二人不知这和尚怎的又转到介绍朋友的话头上来,不知所措地打量着徐贲,有些莫名其妙。

    道衍却若有深意地故意大声道:“我这位朋友姓徐,双人徐,名叫徐贲,今后还请二位多多照应啊。哈哈哈哈”。

    朱橚不明所以,愣愣地看着道衍和徐贲。

    朱棣却已然明白道衍的个中意思,朝徐贲和道衍抱拳正色道:“大师真乃高人,敢问大师法号?为何甘愿屈居这江野之中?在下虽然不才,却可替大师引荐至鸡鸣宝刹,以做佛门栖身之地,在下也好时常聆听教诲。”

    鸡鸣寺在明初一代位居天下佛门之首,是出家人梦寐之地,如今朱棣愿意引荐,道衍本无拒绝之理。岂料道衍闪着一对三角眼,高深莫测地一笑,摆了摆手:“佛家讲究的是缘法,若是有缘自可成千古功德。缘乃修行所得,不可闻也不可问。施主又何必问缘法?贫僧又何必在乎山野?佛本无山野朝堂之分,一切自在居士心里罢了”。言罢摇了摇二郎腿,道衍竟闭眼瞌睡起来。

    朱橚见他无礼,不禁恼怒,便要发作。朱棣忙朝道衍作了作揖,拉起朱橚匆匆往山下而去。

    下得山来,朱橚仍旧气愤不过,忍不住道:“四哥,你说那和尚是不是忒奇怪了?说话说得不清不楚的,怎的又给我们介绍他的朋友来了?四哥好心要引荐他到鸡鸣寺,他居然不理不睬,举止放荡无礼,真真气煞个人。偏四哥你好心,还朝他作什么揖?”

    朱棣摇了摇头感叹道:“真乃世外高人也,只可惜福缘浅薄,无缘日日讨教啊”。

    “世外高人?你还要向他日日讨教?”朱橚不可思议地看着朱棣,撇了撇嘴:“四哥你不会被他施了什么妖法蛊惑了心神罢?哼哼,我只觉得他疯疯癫癫,胡言乱语,怎的就世外高人了?”

    朱棣看了看不明就理的弟弟,忍不住笑着摆了摆手:“不,不,不。他可不是胡言乱语。他不是已经点明了吗?傻弟弟,你怎么还懵懂不知?”

    朱橚诧异:“点明了?何曾点明了?”

    朱棣停步,回转过来,看着径山寺的方向喟然道:“他介绍他那个朋友的时候便已点明了呀。你忘了他那个朋友姓什么?”

    朱橚微一思索,惊道:“姓徐,双人徐。徐字有两个‘人’。”

    朱棣一笑:“不,不是两个‘人’,是三个‘人’。‘于’字头上还有一个‘人’。而且。。。。。。而且‘于’字下面还有两点水,水正好克火,不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