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王朱棣 >

第52部分

燕王朱棣-第52部分

小说: 燕王朱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一章 【计议用兵】() 
听说李彬也赞同柳升深夜带兵巡山,朱棣情知里面定有情由,故而发问。

    李彬亲自将一杯热乎乎的清茶奉至朱棣手中,恭敬地退了回来,又瞧了瞧陈珪,这才道:“嘿嘿嘿,近年来元将朵儿不花绕开长城,屯兵关外,如今已是占领了辽东之开元、辽阳、沈阳、金山等地。原想着今年他们要趁着春天草茂马肥时犯边,不想后来竟没了音讯。下官一直觉得其中有些蹊跷。前些日子听说这燕山一带出现了许多小股山匪,可仔细打听,这些个山匪一不堵路,二不截民,只是在山里游荡,你们说奇是不奇?此事难道陈大人并不知情?”

    陈珪听了愣了一愣,这些事他也曾得知,可从没这样把这些事情前后连起来想,如今听李彬娓娓道来,不禁透了一口冷气:“你。。。。。。你是说。。。。。。”

    李彬摇了摇头:“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可这些事报到指挥使陈亨陈大人那里,陈大人竟然以此为民事,不宜动用军队为由将事情退给了府衙,嘿嘿嘿。柳升与下官想法一致,这些匪人看起来没那么简单,因而柳升并未理会北平都指挥使陈大人的将令,独自带兵深夜剿匪探查。”

    朱棣听罢赞赏地望着柳升点了点头。

    陈珪听这事又直指自己的顶头上司陈亨,也不见无奈尴尬地苦笑,一时没了言语,许久方沉吟道:“那你此番忽然到了这居庸关,莫非又出了什么事?”

    李彬一口饮下了热茶,吐了一口热气,一副满足的表情,方怅然叹了口气道:“可不是么?下官也觉得近日里的事透着蹊跷,便暗地里派兵去辽阳一带探查。前几日得了信,说是辽阳一带忽然多了不少元兵,朵儿不花定然将兵力做了调动,看来是在调兵遣将,战事不远了。一旦战事一起,我居庸关便担着重大干系,故而下官得了信便来居庸关寻柳升商量,不想他带了兵士巡山未归,今日回来却又将燕王殿下也带了过来,嘿嘿嘿,下官惶恐!”

    朱棣得了这些讯息,早没了心思理会李彬是否惶恐,只沉吟着想了想,忽然眸子闪着精光,环视了众人片刻,断然道:“此事兹事体大,万万大意不得。本王既然受命就藩北平,为的便是防御元兵,若是这燕山出了事,本王也逃脱不了干系。”

    李彬、陈珪等人都是这燕山一带的旧将,早有再扫漠北的心愿,只主官陈亨上任以来无所作为,只知打压异己、巩固势力,如今来了这么一个肯出兵敢打仗的天潢贵胄,早已喜上眉梢。可二人心性不同,李彬率真,陈珪稳重细腻。故而正当陈珪沉吟着如何行事方更周全之时,李彬已是起身抱拳道:“殿下有何吩咐,下官无有不从。”

    朱棣历来在应天讲武受训,于弓马骑射、战法布阵也都精通,唯一的缺憾便是从没真正上过战场杀敌,如今有了现成的机会摆在眼前,也自有些激动。

    陈珪看了看朱棣、李彬二人却道:“殿下,敌情虽急,可万不可轻动。否则尚未曾杀敌,却惹来不怀好意之人的闲话,可就不妙了啊。”

    朱棣一愣,已是明白陈珪的意思来:自己虽然身为皇子,就藩北平,可却没有权力节制军队。如今几位皇子都有自己的势力,这北平都指挥使陈亨不就正是晋王的岳父么?这陈亨躲在暗处打的什么主意谁也说不准。自己如若在这燕山插手军事,陈亨定然会一本上奏,到达天听,届时免不了又会生出事端、惹来麻烦的。

    想着朱棣已是冷冷一笑:“哼,陈将军的意思本王明白。但外敌压境,本王岂能袖手旁观?此事本王定要去管上一管的!”

    “好,哈哈哈”,朱能已是鼓掌而笑:“朱能愿随殿下杀敌征战,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就连素来冷面的柳升也不禁血气上涌,盯着朱棣只等点将模样儿。

    陈珪心中感动,却不肯弄一时意气,而至朱棣于两难之地,因手拿着茶杯苦苦寻思良法,许久方道:“殿下既然有此意,下官自当鞍前马后,鼎力相助。只未周密一些,还请殿下先上奏皇上,将此地情形一一详解。待皇命下来,咱们再出兵不迟。皇上既然要殿下就藩北平,为的便是防备元兵,殿下若能请命,皇上定然不会有异议的。”

    这已是万全之策了,不料朱棣想了想,却摆了摆手,咬着细牙,冷峻道:“现在上奏,一来一回不知又要多少时间,待朝旨到来时,这燕山是怎样一副情景已是难以料得着的。况且本王对情形也不明了,这奏章又该如何写法?”

    这却说得又是另一番道理,却也辩无可辩,众人都不禁噤了声儿冥思苦想起来。

    朱棣却悠然起身,踱着步子来到众人中间,脸上露着些许狰狞,断然道:“本王决定先去辽阳探上一探。李将军可将你探听的消息报与那陈亨,想来他得了消息也当会有所准备。若辽阳一行遇到什么不测,也可将他们引为后援。若是辽阳一行顺利,元兵果然异动,咱们要用兵,北平也不至没有准备。”

    众人听他说得无可违拗,互相看了看,都不敢言声。

    李彬一改平日玩世不恭模样,皱眉正色道:“既然殿下主意已定,下官也无异议。只下官有一请求:请让下官带领本部人马随殿下同行。此一条殿下万万不可拒绝!”

    朱棣打量着李彬,想象着他圆胖身材上马打仗模样,忍不住一笑,随即正色道:“嗯。。。。。。李将军乃是这昌平千户,带领本部人马随本王去了辽阳,若是元兵趁机来夺居庸关,那后果不堪设想。本王沿着长城赴辽阳,一来是为了到辽阳探敌,二来也是为了巡视关城,想来无甚大碍。只要柳升和他本部的一百军士,加上本王带来的一百护卫,要保本王周全已是足够的了。”

    柳升听朱棣果然点自己随行,激动得满脸通红,起身拜了下去,沙哑着嗓音道:“只要柳某人在,绝不至让殿下伤到分毫!否则,柳升愿割了项上人头,以恕罪过!”

    听他如此说,李彬一时也没了言语,朱棣却高兴得将柳升一把扶了起来,满意地上下打量了一番,转身朝众人道:“咱们一夜赶路,都已劳乏。且让护卫们便在这居庸关好好歇息一日,明日咱们便启程赶赴辽阳!”

    众人至此领命,摩拳擦掌地各自散去!

第四十二章 【角山设关】() 
朱棣、陈珪、朱能、张武、郑和以及新收入府的柳升、谭渊、薛禄,带着燕王府原先的一百护卫及柳升原属的一百军士,一行共两百余人的队伍全部换成了便装,告别昌平卫千户李彬之后便沿着长城由西往东,经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遵化,走了月余,终于抵达了边陲要地山海关。

    山海关依燕山傍渤海而建,故而得名“山海关”,虽名为一座关隘,实则是一座小城,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关城主体乃是一座箭楼,并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西罗城等。箭楼分两层,上覆灰瓦单檐歇山顶,北、东、南三面都开有箭窗,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

    山海关城呈方形,外围围以护城河。墙外以青砖包砌,内填夯土。城门共四座,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

    朱棣原想着一行人数太多,过于扎眼,便将两百余人的队伍分成了六拨,都扮成客商模样。不想到了山海关才知自己的担心多余了,但见这大明最重要的一座关城内竟然人头攒动,或书生结伴,或客商成群,完全没有军营驻扎的威仪和肃然。

    见朱棣神色诧异,显是对这关城内的情景疑惑不已,谭渊忙上前悄声道:“殿下,这山海关近年来都是这副模样”,说着又指着人流方向:“您瞧,这些人有些是来这观景的,但是大部分是要走角山出关的客商。”

    “此处把守北平东北咽喉,怎的可以随意出入?角山又是何处?”

    谭渊冷冷一笑:“殿下,近年来因没了战事,北面又有元兵、女真、还有高丽,中原商品全靠从山海关运过去。这永平卫千户郭亮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不加阻止,反而在角山设立关卡,所有客商只要一人交一两纹银便可随意出入,借此已是收了不少关税。”

    “什么?在这咽喉之地设卡开关?”朱棣双目如电,扫了一眼谭渊,惊得谭渊心头一阵惶恐。

    “朝廷可未曾有通关的旨意,这郭亮收的关税又交与了何处?总不至于交给朝廷吧?”朱棣皱眉冷冷道。

    “自然是归了自家腰包。嗯。。。。。。这些都是北平卫都指挥陈亨的地面,想来也少不了陈亨的份儿。”

    朱棣咬了咬细牙,手不觉便摸向马背上包裹的腰刀,旋即沉下脸翻身上马,也不言声,跟着人流直趋角山。众人见状,互相对望了一眼,也都不敢多言,忙跟了上去。

    角山系燕山余脉,乃是是山海关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越过角山,便是北入大宁直抵漠北,东可入辽阳,转入女真和高丽地面。

    角山关城之外便是悬崖峭壁,奇险奇峻,难于进攻。内侧则建得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此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故而有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

    陈珪原也知郭亮在角山设关收税之事,只是碍于顶头上司陈亨的权势敢怒不敢言,此时见朱棣因此恼怒,也有要借这年轻皇子之手加以整治的打算,可不料这位燕王性情如此易怒,不禁担心起来,忙策马赶上,岔开话头道:“殿下,这角山有一处寺院名曰栖贤寺,十分古朴典雅,殿下可有意去看看?”

    “哼,本王哪来的心情去观花赏景?”

    陈珪碰了钉子,忙住了嘴,可想了想,又劝解道:“殿下此行是要到辽阳,可辽阳一带已是元兵的地界。若要白天出关,怕多有不便。此时日方正午,不如暂且去那栖贤寺歇息歇息,等到了夜间再出关不迟?!”

    朱棣满腔的怒气,却碍于体例不能妄动,本想直趋辽阳与那些元兵一战方才解气发泄一番,此时听陈珪言语竟入情入理,不禁勒住马头想了想,无奈叹了口气:“是本王心急了些,那便依陈将军所言,先到栖贤寺歇息,入夜再出关。”

    栖贤寺位于南山寺北侧的栖贤谷口,乃是悬崖腰间的一座寺庙罢了。寺庙从崖底下院凿石为阶,于腰间盖亭和设舍。下院只五间殿堂,中段傍岩壁也只筑七间殿堂僧舍,如何能容得下朱棣等人二百余人的队伍?寺院主持见来人富贵,却也无奈,只得将朱棣等人引至山崖中腰的大岩洞内驻扎。大岩洞十分开阔,架上火堆也十分温润,倒是一个安营歇息的好去处。

    陈珪领着众人看了看洞前的大殿,殿内出檐翘扬,供八臂十一面观音,两侧则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喇嘛教祖师宗喀巴。因地面极狭,只片刻便已瞧了个遍,加之朱棣神情阴郁,显然新心绪不好,众人便早早用了干粮便就地歇息,只等入夜出关。

    天入亥时,夜已深沉,朱棣等人起身正自整装待发,不想东侧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攒动之声,柳升极为警觉,与陈珪对望了一眼,已是当先而行,顺着声音摸了过去。二人武艺都极为精湛,轻身功夫自也不错,脚不点地竟毫无声息来到殿后,这才发现殿后左侧居然藏有一处小洞。

    小洞昏暗的灯光下正围坐着十数名粗布汉子,却都带着兵刃,正取着当中一大盘福顺祥的花生糕大口往嘴里塞,显是饿极。

    只见一名黑瘦鼠须的男子忽然道:“大哥,此番咱们出得灰山,难不成真要听元狗的混进山海关去打探燕山守军护卫?这内奸之罪,抓住了可是要诛九族的?!”

    当中一名长脸壮汉阴郁着脸,嘿嘿一笑:“诛九族?呸,你有什么九族?娘的,唯一的老婆孩子在谁手里?还不是在那群元狗手里?若说诛九族,也只有他们才能诛咱们九族了!”

    壮汉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禁默然。

    壮汉见此想来是觉气氛过于压抑,有意调解道:“娘的,都哭丧着脸做甚?咱们还没被诛九族呢!哼,瞧那群元狗运这许多军粮,看来又是要打战了。这皇位到底是谁坐还不一定呢。万一他们还真的打回北平,那咱们也成了功臣了,便不用再做那些刀头舔血的买卖了。咱们也去做官,光宗耀祖去,哈哈哈!”

    众人果然被他的话逗得一乐,顿时活跃起来,那鼠须汉子不禁又问:“大哥,你说那些军粮他们都藏在何处?怎的一入灰山便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