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

第56部分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第56部分

小说: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手里,至于到底如何现在也不知道,算是一个传说吧。

    赵云,三国时期七品上将之一,刘备麾下第一名将,诸葛亮赴东吴前亲自点赵云为其护身,从东吴归来时恰逢吴将丁奉和徐盛的兵船,时风大浪高,赵云挽弓一箭射断帆索和船的桅杆,吴兵皆惧无人赶追。赵云的箭术直追黄忠。

    哲别,人不详(射雕中有介绍,呵呵),箭无虚发,有一箭双雕之说,被蒙古人尊称为箭神,哲别这个名字后来也成了蒙古语中“神箭手“的代名词。太史慈,三国时东吴名将。东莱黄县人,字子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与曹魏交战时战死。年轻时单枪匹马凭一张弓箭冲出黄巾军的重围调来援兵解北海之围。归附孙策后在一次兵变中他一箭将一名校尉之手反钉在城楼之梁上,东吴第一神射将军。现在的太史慈只是在北海的一个小子,不是后来的孝子,更不是后来的将军。神射手盘点就提这些,除了个人喜好问题提到了哲别,其余的人都会在后来有出场的机会。)

    魏延终于下定决心,稳准狠的射出了这一箭,箭矢带着破空声嗖的一下子飞了过去,典韦马上摸着下山坡,魏延再次搭上了一只箭,这次找了最近处那个端着大刀的匈奴人,不过这次的目的是下一句话:“射人先射马!”这只箭是奔着这个人的坐骑去的。

    魏延这第一支箭,直接穿过了人群,那个黑衣人一双蛇蝎一般的眼睛在四处的扫着,等待着打暗器的最好时机,但是他绝对不会想到的是,早就有一个不速之客瞄准了他的脑袋,虽然不像那个匈奴人那样插标卖首,但是对于直觉敏锐的猎人来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辨出头狼的所在,这是两个对手之间的心灵感应。那人听见了手下人喊了一句啊,他这一回头不要紧,魏延本来这一箭可能只能射中肩膀,他这回一转身一抬头,他就看见一支箭直直地扎在了他的面门之上,还没来得及大喊:“哎呀,呃呃呃呃——“这个黑衣人首领当场命丧黄泉,身子一直一挺,咣叽一声就倒在了地上化做了一具尸体。

    他这边刚躺在地上,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就听见那个匈奴人喊了一声,也听不懂是喊了些什么,有人在看,就看见这个刚才耀武扬威的匈奴人胯下的马,马腿上中了一箭,那马一吃痛就躺在了地上,那个匈奴人整个人没有反应就栽了下来,大家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是黑衣人还是匈奴人还是那群被围攻的汉军,所有人对于现在的情况全都傻了眼,不知道什么时候闯出来了人,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个黑黝黝的像狗熊一样的黑大个儿就从干枯的灌木丛里跳了出来,杀到人群当中,一刀一个砍翻了两个匈奴人,跳到那个匈奴人首领的地方,大脚一踏这个人的后背,典韦喊了句:”再见吧!“刀一挥,噗的一声,人头滚到了一边儿,典韦把他手里那柄质量上乘的大刀拿了起来,拍着刀夸赞到:”这刀还真不错,不知道什么材料,锋利异常啊!

    到底最后发展若何,咱们下回再说。

第109章 激斗 斩杀贼寇() 
一切不过在电光火石之间,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但是这一切最终还是发生了,典韦把大刀往肩膀上一抗,自己的两把刀全部收了起来,典韦挥了两下,之后叹了一口气:“哎呀,这把刀虽然很好,但是我还是喜欢用我的双戟,这把刀用不过来啊。”这个时候典韦才想起来,看向了刚才刚从山坡上走下来魏延:“老弟,你们家不是学大刀的吗?这把刀送给你了!”说完以后典韦把刀一扔,魏延着急忙慌的接过了大刀,在手中挥舞几下,魏延兴奋的哈哈哈大笑,这把刀对于自己来说正好合适,或许重量上还有点重,但是魏延知道,自己现在还很年轻,力气肯定还很增长的,现在这些都不叫事儿,得此宝刀,今后自己肯定是所向披靡啊(谁给你的勇气,今后你就知道论武力你还不是个个儿,比你强的确实还有的是),不过现在魏延还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各种各样的人才还都不是那么多,或者说大家都还没有冒头,没有多出彩罢了。

    虽然大家现在都还愣着,不过黑衣人和匈奴人还是反应了过来,他们两个目前站在匈奴人的包围圈里面,最先反应过来的匈奴人哇啦哇啦地喊了半天,之后一大群人就朝着魏延典韦围了过来,本来那些官军在绝望中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光芒,但是看到居然只有两个人,一群人瞬间失望了,两个人就算是干掉了一个匪首(在这群人看来是一个匪首),也是翻不起多少浪花来,不过众人也知道,现在双方是绝对不可能和解的,只有可能是鱼死网破,杀手那边占主导地位,这些被围攻的官军也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很特殊,既然对方派来这么多的杀手和一群不知道来自哪里来的匈奴人,那么对方就是要把这些人全部杀了灭口,一个不留,所以现在只有鱼死网破。

    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样,这些杀上来的匈奴人居然奈何不了这两个突然窜出来的人,不过我们现在来看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原因是这些人之间战斗已久,就算是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有永动机的力气,更何况永动机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但是魏延和典韦他们两个人却是酒足饭饱以后赶得路,体力并没有什么消耗,这群快要累的喘不上气来的匈奴人是怎么都不可能敌得过这两个生力军,魏延手中一把大刀是舞动如飞,典韦两把刀也是片片寒光,再加上典韦那接近两米的高大身材,对于这些身高普遍偏高的匈奴人也是不遑多让,魏延现在也只有一米七多一点,对于这些匈奴人还是有些矮的,不过这柄大刀还是到处上下舞动如飞,已经杀了不知道多少靠过来的匈奴人,而且官军那边知道输了也是死路一条,赢了就能有一线生机,这群人也是最后拼了命,杀手黑衣人和匈奴人那边失去了主心骨,也都是开始无心恋战了,典韦哈哈大笑,上前跨出一步,右手刀从右往左劈一个匈奴人手拿弯刀去挡,结果典韦力气太大,他现在也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这一下子就把这个人的刀磕飞了,而后就在这个人有些失神的时候,典韦左手刀后到,一刀扎进了这人的胸口,因为典韦的刀单独铸造了血槽,所以稍微一用力就把刀拔了出来。

    科普一下血槽的作用:血槽是刀的一部分,位于刀身,与刀背平行的一个或多个凹槽。一般人的理解刀上的血槽是为了放血而留的。实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刀刺入身体后拔刀时会由于血液的黏度和张力在刀的接触面产生负压,使刀不易拔出来,开了血槽可以让外部空气进入减少负压的产生便于拔刀。另一种说法是在不影响刀身强度的情况下减轻刀身的重量。因为当刀具开了血槽后,刀身成工字形,加强了结构,同时也减轻了重量。位于剑脊或刀面之凹槽。据称刀剑在刺入人体或猎物体内后会因被肌肉收缩而「夹住」刀片,形成一种真空状态,使得刀子不易拔出。若在刀上做有血槽,则血便会从此流出体外而破坏此一真空状态。然而问题是:从未有证据显示此一真空状态会发生,许多猎人及屠夫告诉我,不论使用有或无血槽的刀子在拔出动物体时其难易程度并无差别,且社会新闻亦告诉我们,那些手持细薄且无血槽设计水果刀的杀人犯,并不会在刺入被害者一刀后便因刀子被吸住,而无法继续杀害被害人。种种的事实都显现:只要你刺得入,你便拔得出,不论有无血槽。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这个人的体力充沛,这个时候他的体力变化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不过上了战场就不一样了,上了战场的人你的对手可不是一个两个人,有些时候几千人都要和几万人抗衡,到了这个时候能够节省一丝的力气都会是自己活命的一条出路,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因减重而平均减薄刀身导致强度下降严重,因此血槽是有它的存在的合理性的,一些制式刀和专门征战用的刀上一般都会加上血槽,不过现在早已不是冷兵器的大规模杀戮时代,至于血槽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用处,也只是一些个人看法,大家觉着说的对就凑活着看,要是不对的话大家也别喷我,我自认才疏学浅。

    魏延那边大刀上下翻飞,一个匈奴人壮着胆子冲了上来,魏延把刀从另一个人的肩膀上拔了下来,然后右脚向后撤蹬地,左脚一踏,大刀从上往下来了个力劈华山,那个匈奴人忙举起自己的刀往上一顶,但是他那个薄薄的刀身根本架不住魏延的大刀,魏延的大刀碰上这个人的薄片弯刀,因为够沉就顺势往下滑,魏延一弯腰,刀就直接落到了这个人的肩膀上,然后魏延左手不动,右手一转,直接顺着左肩膀往右边劈了下来,将这个人直接干掉,魏延大刀一甩,这个人变成两半儿落在了地上,魏延双眼一抬,像极了吃东西不吐骨头的猛虎,就算是这些杀汉人无数的匈奴人也是吓坏了,纷纷往后退了一步,平时这个时候都会有主帅鼓励或者威逼大家向前的,这个人刚刚不久才被典韦割了脑袋,只有一个副帅站了出来,挥舞着自己的刀大声的叫喊着,魏延就算听不懂也猜出了个大概,肯定是代替那个死了的家伙在这里发号施令的。

    魏延眼角微微上扬,拿着把刀到处挥舞,然后大吼一声,朝着那个人冲了过去,那人大惊失色。

第110章 战斗结束 报恩() 
魏延大喝一声:“拿命来!!!”魏延大刀往人群中一扎,然后左右一滑,众人不仅见过自己的老大用过这把刀,而且刚才魏延手里丧命的也有二十多个匈奴人了,众人也知道这个人的厉害,这两招虚晃众人就躲开了,光剩下一个在哪儿大喊大叫的副帅首领,那个人一看大家都散开了就傻了眼,魏延一看大功告成,往前跑了几步,直奔那个副帅,那个副帅自知不敌,掉头就跑,但是他跑的距离根本比不上魏延和魏延手里那把刀,魏延看看渐渐赶上,然后一刀劈了下去,直接砍到了这个副帅的后心上面,这个副帅咡了一声,之后就倒在了地上,一命呜呼,之后魏延甩了甩刀上面的血,把刀一横,扫示众人,众人纷纷散开,典韦那边也是之后频频得手,典韦干掉几个匈奴人以后就冲进了杀手堆,那群杀手根本不知道这个两米多像熊一样的大个儿居然会冲了过来,典韦仗着身高和体重的优势,从上往下劈,一刀一个,连续砍翻了十多个人,那些官军也是见状冲了上来,一个个越战越勇,也是逼得这些杀手且战且退,最后这些黑衣杀手其中一个大喊了一声:“风大!扯呼!!!”黑衣人好多从怀里随随便便的掏出来一些东西,有些是正经的暗器,还有些是石灰粉,甚至有些是吃的东西,朝着这边乱扔一气,之后一大群人就全都跑了,官军也决定不在追赶,也是实在是没有力气追了,那些匈奴人一看这些杀手全都撤退了,纷纷傻了眼,主将副将全都死了,这群人也是作树倒猢狲散,呼啦的一下全都跑了,这些官军对于这些匈奴人也是装模做样的追了追,后来就退了回来,众人终于是有喘了一口气的机会,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看了看,拿了几样东西,之后就打算转身就走。

    谁知道这个时候突然从车队里钻出一个老者来,高声大喊到:“二位壮士请留步!请留步!”典韦把刀收了起来,砍下几块二干净的布来,擦了擦身上的血,魏延把自己的刀在这些人身上蹭了蹭,算是擦了擦刀,看向了这个在众人搀扶和注视下缓缓走出来的老者。两个人看既然被人叫住了,再走就不合适了,两个人就留了下来,看着这个老人想要怎么样。

    老者踏着这一地的死尸脸上的表情却丝毫没有变过,其实对于古代人而言,死亡见得多了,很多人就算是尸横遍野也是看淡了,现在来看现代人真的是幸福多了,我们有着和平的环境,而这些全都是靠死者的尸体铸成的围墙换来的,我们又怎么可以不慎重啊。老者走到二人跟前以后先施一礼:“老夫先谢过二位壮士搭救,救命之恩铭记肺腑,感恩不尽。”典韦和魏延两个人也是还了礼:“没什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人危难岂有不搭救之理?您老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们二人还要赶路,失陪了。”两个人有着任务在身,肯定是不想在这里多呆,他们在外面多逗留一会儿,陈逸那边就相当于多了一份危险,两个人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二人打算见过礼以后就是就此别过,但是那位老者确实不这么想。

    “二位如此焦急于赶路,敢问二位壮士意欲何方啊?“典韦和魏延两个人使了个眼色,因为这个老者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