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

第59部分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第59部分

小说: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

    ***: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座山雕: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防冷,涂的蜡!这些是部分黑话,详细黑话请自行百度)

    胡广一看典韦挺上道,之后就装作非常无奈的说了一句:”为了众将士的生命,老夫的区区名誉算得了什么?哎,找人把我的那些带过来的积蓄抬过来吧,全都给了盗匪,和大家说,老夫也是出于无奈啊,岁数大了,实在是不想再看到杀戮之事了,能够让大家免受刀兵之苦,那我一个埋了半截黄土的人就算是被世人唾骂又有何难?“典韦和魏延以及一些身边的人,全都单膝下跪:“多谢大人高义,牺牲自己的名誉和财产,换回我等身体发肤,大人再造之恩如同再生父母。”之后就有人抬了两个大木箱子的钱,胡广老泪纵横,但是只是拍了两下箱子之后就让人给土匪扛了过去。典韦和魏延拿着兵器带着这扛着箱子的六个人,土匪头子让人把箱子接了过来,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穿好的铜钱,这一个大木箱子最少给有八十多斤,两个箱子里面这钱可多了去了。

    土匪头子大喜:“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这次老子又能拉起一帮人再过上好日子了。”土匪头子吩咐一声:“来人啊,把箱子抬走,大家分立两侧,让开路放人家过去,这趟不亏,回去请大家喝酒!!!”一众喽罗兵在那里欢呼雀跃,但是官军的心理肯定不舒服,不过毕竟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就向魏延说的那样,家里面的家人都在等着大家回去,大家也都是希望平平安安的,这么一想有觉着松了一口气,刀枪无眼,活着才有希望。

第115章 抵达洛阳() 
典韦一行人交了钱,从土匪让开的一条路穿过,典韦只是有点憋屈,但是魏延却是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拦自己,要是有的话,他就一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每个人在心里面埋得一颗种子终究会有一天生根发芽,至于是长成给人们带来绿茵的参天大树,还是满是刺的荆棘,那就未可知了,有的时候会自强,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就像是一开始的韩信一样,他受了胯下之辱以后发誓自立自强,之后就不停的努力,终于最后成为了一代兵法大家,但是因为青年时的生活过于贫困,他早早的就渴望功劳的肯定,所以刚刚取得背水一战的胜利以后,就伸手向刘邦要封王的旨意,当他伸出手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必死的结局,这样渴望功劳和进一步的人刘邦自然容不下他,更别说在刘邦被项羽包围的时候,刘邦最需要韩信支援的时候,韩信却借此机会伸手要王位,刘邦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面却早早的把这点事情记到了心上,到了后面大事已成的时候,这些人自然是一个都不能放过。

    韩信的举动未免有些落井下石的成分,如果他当时雪中送炭的话,也许后来想要回去当平民的时候刘邦会给他一个机会,就像季布一样(季布(生卒年不详),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汉惠帝时,官至中郎将。汉文帝时,任河东郡守。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后来赦免他的时候,朱家向夏侯婴求情,过程就不说了,夏侯婴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夏侯婴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刘邦奏明。刘邦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刘邦召见,表示服罪,刘邦任命他做了郎中。后来在治理河东上又有一番作为,算是一个明智之举。事情也得到了比较完善的解决。)

    不过很多时候历史不能假设,可能最后刘邦还是会杀了他,要不然的话汉初三杰就不会只活下来一个早早的离开官场去隐居的张良了。不过现在有了一只扰动着时空的蝴蝶,以后的走向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了,就算是陈逸自己也说不准以后的历史会如何发展,但是现在还是努力向前比较重要,毕竟不往前走的人只会被后来的人踏着前行,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肯定还有你能做到的事情,努力做完你该做的事情,那么你的未来就会自动明朗开来,有些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计划,计划就是用来不断超越打破的,就像现在的魏延和典韦一样,原本的计划就是快马赶到洛阳,办完事情以后就回来,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救了一个拖油瓶,(胡广太傅要是知道的话肯定又会不高兴了,但是对于典韦和魏延来说的确是这样的,除了能够让两个人更顺利地进入洛阳城,好像就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了,所以现在他就像是一个高级的花瓶,嗯,就是这样),需要这一路之上护着他,然后才能进洛阳成,这样子的话效率会特别慢,但是更加稳妥,而且出了这么两档子事儿,胡广这个老奸巨猾的老家伙做事滴水不漏,到了地方留他俩住两天以后肯定会给一大笔赏钱,之后大家觉得是怎样最好?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大大方方满怀欣喜地收下了,而不是大家有些朋友想的一脸清高的拒绝,然后展现出一身我们乡下人绝对不沾染你们这些铜臭之气的人。因为从现在的实际角度来说,确实不需要那么干,陈逸他们现在没有固定的营生,这个时候要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话,以后就实在是不好发展了,再说了,对于胡广这种老狐狸来说,他可不会老老实实的一直面慈心善,那样的人在封建社会绝对做不了官,最少做不成大官,这就是一个很基本的现实,如果他们两个人一脸正气凛然的不收这些钱,他的内心会很不安的,他会觉着这两个陌生的强者如果不要钱的话肯定会另有所图,而且他会恐惧就是这两个不知底细的人自己也没办法掌控,如果掌控不了的人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除之后快,那个封建时代又没有什么高深的刑侦手段,只要是专业杀手的话一定能做到滴水不漏,不会让人瞧出破绽来,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就是那里野兽出没多尸体就扔在那儿,那个时候没有人口跟踪,消息也闭塞,陈逸收到他俩遇害的消息的时候,只怕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高高兴兴地把钱收下,要是能把戏做足的话最好可以透漏一点儿想多要点钱的意思,让他看到你可以用东西拉拢住,那危险系数自然就降下来了,岳飞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没有问题。

    是不是觉得哪里有问题,但是事实上一点问题都没有,纵观宋朝将领,真正能到最后的,全都是身上多多少少有毛病的人,就算是韩世忠那样的老将也免不得想法设法往自己脸上抹黑,为的说白了就是从长远出发,像是宋高宗那种最典型不过的胆小怕事的性格,他有着祖先的一个通病,那就是极端不相信武将,就是认为这些武将打从出生起的目的就是为了篡权,这些刁民从娘胎里就想要害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要想让他放心,你就必须要让他发现你的弱点,让他能够最少觉得可以从一个最低的角度控制住你,不过很遗憾,岳飞有点聪明过头,没有看透这一点,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成就了他的伟大之处,现在社会要是有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人民幸事,没有之一。

    一行人过了山寨以后算是一路平安,一路上连个被冲断的木桥都没见到过(这在古代其实是常有的事儿),平平安地进了洛阳城,魏延和典韦有胡广护着自然没人敢动,直接就没有任何的检查进了洛阳城。到了洛阳城这又是下一件故事的开始!

第116章 过门卡 进城门() 
一行人又经过了一番长途跋涉,总算是到了洛阳城的东门。到了城门口肯定要过检查,像是后来过安检一样,不同的是检查的东西方式和手段都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很强的主观性,比方说遇见现在像是胡广这样的大官,这个时候就没几个人敢查了,这个时候阶层和级别的差距能够代表一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生杀予夺有时候只是一句话就足够了,并不需要什么规矩,也没有很多的约束,象是皇帝,只有进谏这一条路,而且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敢这么做,就算是有人敢这么做,能够听得进意见的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皇帝,两项一相加,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君臣就基本上没有了,这就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被后世如此推崇的原因,因为能够虚心纳谏的君王也有,但是很少有唐太宗那样的;进谏的诤臣也不少,不过像俩人这样有一个相对很好配合的,好像就只有这么一对儿了,因此稀有度决定了他们两个人的珍贵程度(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像华南虎那样的,成了野生动物了,不过很多野生动物只有观赏价值,这两个人却是牵扯到了一个巨大的大唐帝国,影响力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最起码更加明显)。

    看见这么庞大的一支人马,还有着看上去就华丽的车马,至于那些站在旁边护卫车驾的一看就是标准的官军,他们这些守城的虽然按照建制来说也算是官军,但是跟人家这些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就像是咱们后来现代军队里面野战军军团战斗力最强,别的相对要弱一些,因为这些人连仗都没打过,那个时候又没有什么严格要求的训练方式,大家训练很多时候都很散漫,再加上现在也不可能有什么人来洛阳城的城门口挑衅,所以这儿的官军都很懒散,大家行动都很散漫,而且见到明显达官贵人的车仗以后大家都躲开了,都生怕触了里面的大人的霉头,谁也不愿意上前,这个时候只有一个把守城门的守卫官走上前来,挥手拦住车驾。

    虽然不想见里面坐着的大人,但是要是连看都不看的话自己的长官照样饶不了自己,自己只要恭恭敬敬的就好了,毕竟自己也是在军队当中任着军职,谁也不敢随随便便的拿一个军职的人开玩笑,再说了,首都的苍蝇都要比地方的肥上一圈儿,京官这个名词可不是白起的,他是有着独特的含义的,古代一般称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以别于地方官和差遣外出之官。宋代指不经常列班上朝、职务较轻之官为京官,而以常参官为升朝官。很多时候要是皇帝召开什么大型宴会之类的,一般地方官要是想要参加这个会议的话,就是要比京官的品级高上差不多两个档次才可以,这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事情了,历朝历代这个规矩基本算是一种习俗延续了下来。

    守卫官到了马车面前深施一礼道:“敢问这是哪个大人的车驾?下官洛阳东门守卫官孙通,奉命检查过往行人,还请大人配合。”这个时候胡广就在几个仆人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到了孙通的面前。这孙通当这洛阳东门的防守官也是当了五年了,怎么着也混成了半个人精了,要不是这样的话他也在这个位置上待不长,对于这些在朝中的达官贵人基本上全都认识了,孙通这就认出来了,这个白胡子的老头就是现在朝中的太傅,也是现在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大红人胡广,而且胡广和现在在朝中横行霸道的那群太监来往甚密。

    那群太监不仅下手狠辣而且一个个的都非常护短,胡广看似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笑脸盈盈的老头,但是他背后站着的势力可不是好惹的,那是一群心理畸形的家伙,他们对于满门抄斩这种事情做的是最熟练的,而且暗杀这种事情听说也是存在的,你不知道哪天晚上睡着睡着觉就被什么人给摘取了项上的脑袋,这种事情想想都恐怖。想到这儿这个守卫官孙通后被脊梁骨一阵发凉,说话的语气上又小心了几分:“欧,原来是老太傅您,您这出去巡查,一路上肯定是十分劳累,老太傅果然是为了陛下无时不刻不再着想啊,您劳苦功高啊。”胡广笑着摆摆手说:哎呀,我本是一介书生,蒙圣上和百姓抬爱,僭任高职,没日没夜不胜惶恐,生怕不能回报圣上和百姓的期望,所以能够尽一份力是老朽毕生所愿啊,谈何劳苦功高啊,不过是尽一点最微薄的臣节罢了。“(人家说话还是有水平啊)

    孙通一看都这样了谁还敢拦他啊,于是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