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

第67部分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第67部分

小说: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为麟趾蹄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这个时间是太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5年,从这个时间开始,由汉武帝刘彻下令,才将黄金的形状改为马蹄金。汉书中也明确区别了黄金和金这两者,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汉朝皇帝赏赐黄金的时候,有时候也就几十斤而已,但是到了赏赐金的时候,多的时候还有万斤计算的,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明白金和黄金有什么区别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赵虎还在里面发现一个很贴心的小贴士:记住,有财不外露。

    这句话也送给大家,那消失的三个人去哪儿了那?咱们请看下回。(顺带缅怀一下我最喜欢的单田芳老师,这个九月走了好多人了,包括梁祝小提琴曲的作曲家盛中国,哎,愿大师一路走好。话说这是上帝在清空购物车了吗?求求您给我们留点儿吧。)

第131章 汉代税制与徭役() 
三个人其实早就在听着赵虎说他的个人经历的时候就开始在下面秘密的埋着这个袋子,现在集市上抢劫偷盗的人还是少,因为四周都有高墙,还有着大量的人员看管,想要顺顺利利的从这里面出去着实不容易。所以几个人就干脆在这儿埋下了那个袋子,你要是问赵虎万一没发现该怎么办,典韦他们只能表示随缘吧,能帮得上就帮,帮不上或者被别人拿走了也是没办法,有些事情不可强求。虽然管家全程是一脸懵,但是他只是一个陪同,也就不管了,他现在只以为这两个人拿到太傅给的赏赐之后财大气粗开始充大款了,他哪里知道这是早就计划好了的,要知道这样他估计就让太傅把这两个倒霉玩意儿解决算了,一个还在旁边一直安慰着,另一个大男人穿着一身丝绸和貂皮的衣服(我这里是随口说说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穿狐裘,因为那个时候正经的势力范围还没有覆盖住东北,貂皮确实有些困难)在那里一本正经的挖坑,这都哪跟哪儿啊?三个人趁着赵虎起身的时候赶快转身进了另一家店铺。

    等到差不多到了时候,三个人就从店铺里走了出来,直接朝着马厩的方向走了过去,到了那以后发现没想到这里也像其他店铺一样,没什么人,因为也就是住在洛阳城内的人来买一些东西,这个时代的商业活动受到诸多限制,自从武帝开始就一直打压商业和富商大贾,但是商业还是展现出了他那比小强还要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还是发展起来了,冬天大家都喜欢窝在家里不喜欢出门,再加之大家消费能力确实一般,远远比不上后来宋朝一样的那么活跃,大家对于马匹不仅兴趣更小,而且因为朝廷管控(当然现在这个情况只要给钱就行,现在的汉朝朝廷都在卖官鬻爵摆在明面上来,对于这些马什么的东西管制也就没那么严格了,不过买的越多要上交的钱也就越多,这也是一种默默要遵守的原则,大家也都明白。)即使没有什么明面上的规定,大家也都当成了一种习俗来看待了,只不过那个时候一直没有特别严格的税收规则,这个时候大家大多数都是乱收税的,全靠官员心情。

    虽然一开始汉朝从开国之初就实行节省开支和减轻赋税并行的财税政策。汉代的田租十五税一,即税率为6。7%,文帝时改为三十税一,即税率3。3%,还曾一度免除田租。景帝以后仍三十税一成为定制。古代封建社会前期一般来说都是收人头税和征发徭役。汉代的口赋即人头税,分为两种:一种算赋,凡民15…56岁具有劳动力的成人,每人每年向国家交纳120钱,文帝时减为40钱;另一种叫口钱,凡7…14岁,每人每年缴20钱。现在的“人口”一词,即出典于此。这一时期主要税收是田赋和人头税,另有名目繁多的工商和山木产品杂税。属于财产税性质的有对商人手中积存的现金与货物征收“算缗钱”(价额2000文,税120钱,即税率为6%),对车船所有者征收“算车船”;属于消费税性质的有对马牛羊等牲畜征收牲畜税(税率2%),盐、铁、酒税(或专卖)等;属于流转税性质的有货物通过税即关税(税率10%以上)和对市肆商品营业额征收市租。名目较多而且到了后期征收渐渐失去了定准,收率尤其是对于商业的征税全凭皇帝喜好,商人们苦不堪言开始想办法偷税漏税甚至直接逃税。

    汉朝在出台征收“算缗钱”和“算商车”的税收政策之后,为了强化政策执行,还配套出台了告缗令。要求商人等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凡隐瞒不报者,或者呈报不实者,除没收全部财产外,还需罚去边郡戍边一年。鼓励邻居等熟知情况的人告发,对告发者则予以奖励,可得被告者一半的财产。由此看出,汉朝对偷逃税者的罚单是很重的,可以说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推行的告缗法,使当时中等以上家庭都因算告缗而遭破产。同时,这一政策也导致当时的人民即使有剩余钱,也不再积蓄,而是大吃大喝,穿好衣服等,形成了社会奢靡之风,与汉初的尚节俭成强烈对比。这种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正常的引领确实是不正确的,后期我们会有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

    汉代更赋即徭役,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三重力役或兵役。农民每年在地方服劳役一个月成为“更卒”。男子23…56岁须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服役成为“正卒”,零一年戍守边境或守卫京城皇宫,称为“戍卒”或“卫士”。但是徭役的内容可不单单是这些东西而已,众多水利工程、皇陵、长城和皇帝的宫殿都属于徭役的范围,而且这些基本上是全凭皇帝的一厢情愿和某些气象灾害,比方说封建社会几乎所有皇帝的心腹大患——黄河。

    虽然封建社会伊始的时候,黄河的地上河现象还没有像现在一样那么强烈,但是对于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极其落后的那个年代来说,每次泛滥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因为黄河的特殊地理位置,他的泛滥期有些时候不定,这样危险系数就更加高了,等于是晚上睡觉枕着一个定时炸弹,但是设定好的时间你却不知道一样,这太让人揪心了。由这些引发的徭役十分繁重,更甚者,由于汉代盐铁官营,郡国煮盐、采矿、冶铁及制作器物之役,也多以更卒充之。《续汉书·百官志》载“其郡有盐、铁、工、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均给本吏。”本注曰:“所在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置吏随事,不具县员。”这纯粹成了压榨剩余劳动力了,拿着徭役的大家不当人看,汉代的税制和徭役这里提及到的只是沧海一粟,大家若是想要多了解一些的话可以去自行查找一下,这里就不再多做赘述,因为这些提到的今后阅读本书就不会有什么障碍了。欲知后事如何,他们能不能撞大运买到好的马那?请听下回分解。

第132章 买马() 
三个人进到马厩里面那个负责卖马的人正在打着瞌睡,一般人又不会来买马,典韦他们三个人见状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咳嗽了两下,这个时候那个盖着草帽的管理员才慢慢地醒了过来。惺松的睡眼依稀的看见了三位穿着特别考究的三个人站在面前,管理员这才胡乱的抹了两把脸,把草帽往旁边一放以后说到:“三位这是来看马的?”典韦和魏延两个人默默地看向了管家,管家清了一下嗓子以后上前一步,“没错,的确是要来挑几匹马,来这儿看看。”这个时候这个管理员呦了一声:“恕小人刚才眼睛瞎了,这不是太傅府的大管家吗,失敬失敬,刚才确实有疏忽,确实不是冒犯,您多恕罪。”“哎,我是买家,你是卖家,卖家见不到买家稍微休息一会儿也未尝不可,无罪之有,无罪之有啊。”一边说着,把手往身后一背,随后一边踱着步子一边往最里面的马棚走去,因为马这种东西必须每匹马都全部好好看一遍,不能全听卖马的一张嘴。

    但是事实上真正挑马的还是典韦和魏延,因为管家挑马是为了那种能够干重体力活儿的马,但是典韦和魏延确实要挑好的马,不过是按照千里马的标准再挑,和管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进了马棚以后渐渐的就是典韦和魏延走在前面了,好在现在是冬天,马棚里面也没有什么味道,管家之后就在后面一站,看着他们两个去挑马,管理员看了一愣,但是管家微微一笑以后说到:“那是真正的给你这会带过来的金主,还不上去自个儿看着伺候着。”管理员会意,之后就迎了上去,管家松了一口气以后,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就退了出去,他可不会在这种地方站着等人。

    典韦和魏延两个人开始用一般来说的常识来挑马,挑马纯靠眼力,就像那些玩古董和搞收藏的人一样,这东西全靠的是眼力,毕竟这个世界只要没有什么这方面的超能力的时候很多时候就全靠眼力了,马也同样一样,就如同现在的马术是一项真正的贵族运动一样,花费太高了。(古代为了做到战车所用的马匹在战场上移动准确性和精确,常对马匹进行各种技巧和协调性的训练,后来就发展成为马术比赛。马术比赛1900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只设障碍赛一个项目。1912年,马术比赛扩大为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从1952年起,女骑师被允许参加奥运会的马术比赛,马术也成为奥运会中唯一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比赛项目。作为一个团队,马匹和选手将共同获得奖牌和名次。马术比赛需要骑师和马匹配合默契,考验马匹技巧、速度、耐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分为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每项均设团体和个人金牌,共产生6枚金牌。但是很可惜,原来中国这个骑兵大国没有任何参加马术比赛项目的实力和人才,直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才出现了华天这一位选手。

    马术是一项绅士运动,这项运动在人与马的完美配合中传递出儒雅的绅士气派和高贵气质。进入比赛场地后,观众要将手机关闭或设置振动状态。如有事,可用短信交流,或当比赛告一段落时,走出现场接打电话。应遵守一些比赛场馆不允许带相机入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规定。凡是运动员有仰视动作、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等比赛项目,都不得使用闪光灯。观看比赛时,应积极配合比赛中的选手和马匹,不要向场地内乱扔各种物品,以免打伤马匹、骑手。一般不宜迎面使用闪光灯进行拍照。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状态,不要摇摆任何旗帜和饰品,禁止在现场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以免马匹受到惊吓,影响比赛正常进行。马术是很理智的比赛。这样的人我们本来不应该缺,但是因为现在种种条件的限制和马术的危险性,导致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除了华天一个,在这里讲一下也是为了能让众位书友们知道这项运动。)

    相马虽然古代有着伯乐这样的人写了一本相马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已经基本失传了,之所以说是基本因为我们现在还出土了一些片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伯乐其人。伯乐,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后来我们称那些能够赏识人才的人为伯乐,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好的人才就像不可多得的千里马一样,他们不仅有着独特的天赋和才能,而且还需要有人的赏识,如果无人赏识就很有可能成了那些专门拉货的驮马,再加上它的本质又不是拉东西的马,那不仅是浪费了,最后还会遗憾终生。

    首先要从远处观望马匹线条是否流畅,身体比例是否协调,给人主观上有种舒服的感觉。就是这么奇特,看着舒服的马的形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马,走近观看马匹皮毛是否光滑顺畅,这个就不能光看了,还给自己上手去尝试,因为毛皮顺畅是手感问题,典韦和魏延上去摸了两把,好多马都不符合这个规定,之后看马的眼神是否安定不慌张,慌张的马胆子小,有些时候一有风吹草动就能让它把后背上的骑手掀下去,要是那样的话不就出人命了吗,耳朵是不很友善的来回听着声音,这证明这马十分警觉而且好斗,有争强好胜之心才能经受得起后来严格的训练,先天条件再好的马也是需要经过艰苦训练的,否则一样成不了一匹千里马。蹄腿有无肿胀,牵着走跑看看,这是看看四蹄的力量和是否精壮。这是一些基本的,之后怎么样就需要经过亲身测试了,有些马和狼一样,豆腐腰,尤其像是我们典韦这样的壮士,一般的马真的是经不住,所以必须是有硬功夫的这种好马才行,而且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