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弃卒崛起 >

第47部分

弃卒崛起-第47部分

小说: 弃卒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微眯眼睛,瞄着高守的忞山先生,哈哈笑了几声:“好一个旁观者清,既然已看清棋局,你这旁观者,可还能破我棋阵?”

    高守看了看章经略。

    章经略毫不犹豫的说:“能破便破了他,老夫一早上都没赢过忞山先生,已连输四局”

    “五局。”忞山先生严肃起来,较真的伸出五个手指。

    “好好好,五局,五局。”章楶无奈的点头承认。

    高守为之莞尔,然后目光下移,落到棋盘上,集中注意力,再细看棋局。

    黑色与红色的棋子,棋盘线路,走棋规则,攻防转换等所有情况,在高守脑海中高速运转、结合、晰分

    不同的走法路线,各种结果,几息之内,一一呈现在心内。

    最后再结合忞山先生的棋路、风格,得到两种攻守方式,或可破忞山先生固若金汤的棋阵,高守选择了其中一种。

    “拱卒。”

    “这没用”

    “再拱卒。”

    “我要吃你马了。”

    “嗯,知道,再拱卒。”

    “这”

    看到高守连续不按章法的怪招,一贯泰然自若的忞山先生,微微皱起白眉,手中棋子悬在棋盘上,迟迟没能放下去,举棋不定。

    “你要弃马保卒?”种师道忍不住讶异问道。

    棋子中,马的杀伤力与作用,比卒大很多。

    “那就要看忞山先生如何选择了,一卒过河,能顶半車哦。”高守没有正面回答,故作玄虚的把问题推给忞山先生。

    “哼,先吃了马,你又能奈何?”

    忞山先生还是选择吃马,且他从高守言语中,听出高守有意提醒卒子的重要性,他当然不会自乱阵脚,被高守牵着走。

    “继续拱卒。”

第080章 怎一个破字了得() 
棋局在几轮你来我往的冲杀下。

    高守以一个马三个卒的代价,换来双卒过河。

    棋势一变,忞山先生棋子虽仍占优势,但之前的紧密棋阵,已被冲得松散。

    而高守掌握主动权,集中力量,对左路进行猛攻,以攻为守。

    又是几轮转换。

    “老朽输了”

    “承让。”

    “你这棋招,未免无赖了些。”

    忞山先生败得不甘,计较起高守的棋路与风格。

    高守耸了耸肩膀,微笑道:“不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能破阵赢棋,就是好招。”

    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高守也暂时把忞山先生当作对手,针锋相对。

    他心里清楚,忞山先生棋艺高超,是个棋道高手,要再多下几盘,他熟悉了自己的路数,后面就没那么容易赢。

    章楶与种师道对望一眼,俱是大为讶异。

    他们都没想到,高守会用这种怪招,赢下棋局。

    而让他们心中震动的是,高守似乎在用这盘棋,告诉别人——发飙起来的卒子,杀伤力不可限量。

    同时也应了高守作为无名小卒,却能斩杀敌方大将的结果。

    正如忞山先生所言,高守不按常理出棋,弃掉一马三卒,只为保两卒过河,看似有些无赖,让人意想不到,但有时候,或许只有不按常理出棋,才能赢取棋局。

    这也正合兵书“出奇制胜”的道理。

    因此高守的无赖棋招,在种师道与章楶眼中,即是奇招、秒招。

    “哈哈,老夫终于赢过张忞山一盘。”章楶兴奋的大笑起来。

    “堂堂经略安抚使,怎能如此不要脸面,这盘能算你的?”忞山先生瞪了瞪眼,不满道。

    “自然能算,老夫可是起了个好开局。”

    “你那开局,算不得好。”

    眼见两位又像老小孩一样争执起来,种师道忙对一旁傻眼的侍女,使个眼色。

    这两位昨晚还好好的,礼让有加,谦和互敬,没想到今早下起棋来,形势逆转,加上这一次,他们已是为下棋第五次互不相让的争执。

    侍女会意,赶忙上前添茶。

    种师道趁机转移话题:“子御适才说,‘不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其言虽通俗,却颇有道理,值得深思。”

    呃,又被人当做挡箭牌了。

    高守也有些汗颜,那句话不是他原创的,只是正好想到,搬出来形容一下。

    高守也并不介意做挡箭牌,随着时间推移,从章经略与忞山先生言谈举止中,越发了解他们,好感也越多,一下就融入了他们。

    章经略是明智的,今天属于私人会面,他把身份地位,巧妙的以棋局这个桥梁,做个淡化,放下身段,用真性情待人,公私分明。

    棋局上很较真的忞山先生,从昨夜抱月楼人们的只言片语中,高守也大概了解到他是什么样的人物,还知道,忞山先生对破阵子,有过极佳评价。

    他看似个古怪的老头子,对于输棋,有点儿不甘,也对自己的赢棋方式,不是很认同,但这皆是真性情,不造作的表现。

    两位老人,都值得尊敬。

    种师道谙熟两位老人的脾气,他说那一句话后,两人果真就不再争执,把关注点转移到高守身上。

    “子御太谦虚了,你这棋艺若是称作‘不是太懂’,那世上懂棋的人,也没几个了。”

    章经略目光和语气中表达出来的赞许与亲切,让人觉得他还在因与高守合作赢了忞山先生,而显得跟高守更加亲近起来。

    “太过谦虚,即是虚伪。”

    忞山先生没好气的接一句,缓了缓,又说,“不过以你所作破阵子来看,气势排山倒海,豪气直贯九天,落寞处峰回路转,首尾相接,自然而然,又非虚伪之人能赋。”

    高守更是汗颜,忞山先生火眼金睛,见微知著,西北文界泰斗果然名不虚传,诗词方面还是不要谈论太多,否则容易节外生枝,昨夜诗会本意不想掺和,是到后面被逼的没办法。

    不是怕被怀疑,而是不想多出是非。

    所谓虚伪、无赖等,高守觉得应该用“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来理解,如果一个人生存都无法保证,却还严格讲究不虚伪,不无赖,那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笑话。

    如果提升到国家之间争战,以正直、真诚,对阵无赖、虚伪,如果实力相当,无赖、虚伪一方,毫无疑问,获得好处的几率更大。

    这方面的实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不说远的,就说有宋一代,基本是谨遵盟约,该送钱就送钱,该撤军就撤军,而党项人或契丹人,为了攫取更大利益,随意找个借口,就能撕毁盟约,大举入侵,烧杀抢掠,如同家常便饭。

    “子御昨夜在抱月楼的表现,把边关的紧迫、忧患,同世人迷醉玩乐,安逸空谈,自私自利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弊端。”

    章经略没有谈诗词,也不先问高守破敌详情,而是站在他的立场,说出他的观点。

    接着,他又开门见山问道,“不知子御对眼下时局,有何看法?”

    章经略也不按常理出牌了?

    这话转折的有点快。

    按照常理,怎么也得具体聊一会儿抱月楼昨夜发生的那些事,或是问问出身来历,师承何处等,了解清楚后,安抚勉励一番,而后再问看法之类,这不是官员们贯用套路?

    显然章经略与一般官员不同,他没有任何套路,也不说多余客套话,而是直接提出一个关键问题。

    章经略这个问题,问得很大,深浅难测,貌似一种巧妙圆润的考验或试探。

    首先时局包括天下时局与国内时局,而国内又可分边庭时局,朝廷时局,对阵西夏时局,对阵辽国时局等等,都容纳在章经略这句问话中。

    有的人可能会被问蒙,不知怎么回应。

    有的人能畅所欲言,长篇大论,对各种时局的看法,全都说一遍。

    也有的人,或许只用简单一句就够了,一言中的,高守就是这种人。

    “大宋想破局,必先灭西夏。”

    高守声量不大,语气缓和,但其蕴含的信息量,却使得他这句话在章楶、种师道与忞山先生听来,宛如雷鸣。

第081章 大宋最缺的东西() 
高守大胆独特的看法,与大宋朝廷的一贯方针,差别太大。

    大宋朝廷最迫切想要,摆在第一位的,是幽云十六州,一来幽云十六州属于中原故地,沃土千里,一马平川。

    二来,也是最紧要处,获得幽云十六州,就等于获得长城之险,固防能力,几倍提升。

    而西夏地处偏远西北塞外,除了横山一带与河套地区外,大部分是干燥荒野与沙漠地带,利益没办法同幽云十六州相提并论,若非西夏国主称帝,不再向大宋称臣,驳了大宋官家面子,又时常寇边入侵,大宋也不会对西夏大动干戈。

    再加上大宋以儒治国,崇尚以和为贵,如果不是战略上必须,执掌国家机器的赵官家和文臣们,万万不会动念吞灭西夏。

    而且想要灭西夏,非举全国之力不可,可北边大辽虎视眈眈,南疆也不太安宁,大宋与西夏交战又曾有永乐城惨败之痛,大宋西军才刚恢复元气,这个时候谈灭西夏,难免让人觉得是不切实际。

    章楶与种师道眯眼思考,没有作声。

    他们几年来的一切布局,只是以打败西夏,夺取横山一带疆土,稳固边塞为主,从没想过吞灭西夏的可能性,大宋目前也没这能力。

    忞山先生大摇其头,说了句:“少年郎,务实为好,国之大事,切莫妄言。”

    高守笑了笑:“没错,以眼前表面上的大宋而言,这是妄言。”

    章楶听出高守话中有话,鼓励了一句:“子御有话,但说无妨。”

    当然不能‘但说无妨’,有些话说出来他们也不敢相信,说破局要灭西夏,已是斟酌之后,说出来的,结果显而易见。

    这不能怪他们的局限性,是因为自己多出千年的认识,清楚大势所趋,未来走向。

    仅仅这一点,就足够说明,自己眼光和远见,举世无人可比。

    自己肯定不能说,女真人很快会强大,从背后狠狠捅向契丹人,大宋就该趁契丹人自顾不暇的最好时机,全力灭掉西夏,致力于壮大实力,这样的话,未来才有机会跟女真人对抗。

    如果灭掉西夏,仅仅打通丝绸之路,获得广阔良马牧场这两点,足够大宋帝国强盛到另一个巅峰。

    丝绸之路的核心意义,不在赚取商业利润,而是交流,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有了交流和传播,科学和技艺会加快发展,也加速发明创造。

    有时候一种发明,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而西夏,正好截断了丝绸之路,使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只能在西夏国内交流。

    为何西夏独有冷锻技术,能冶炼出闻名天下的西夏刀剑,而繁荣的大宋和大辽都不能?很可能正是西夏独享东西方技艺结合的优势。

    良马牧场,这更不用说了,冷兵器时代,机动能力最强的骑兵,才是取胜关键。

    但大宋没有良马牧场,辽国与西夏等在刻意抑制,战争又不断损耗,使得大宋眼下战马奇缺,军队大多是步卒,只能以固守为主。而西夏的铁鹞子,女真的铁浮屠,皆是名扬天下的铁甲骑兵。

    大宋即使打赢,机动不足,追不上大多是骑兵的敌方,无法彻底打击敌方有生力量,敌方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但敌方打赢步卒为主的大宋,那即是一场大屠杀,往往重创宋军,甚至歼灭宋军,致使宋军元气大伤。

    永乐城全军覆没那样的惨痛大败,虽是同西夏大军围困有关系,但如果大多是骑兵的话,何愁突围不出?

    所以,灭西夏,不仅仅是复仇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赋有超前意识的狂热战略。

    除了获得大片良马牧场,品质最为优良的西域马,以及最具耐力的蒙古马,便可以通过商贸,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宋,等于是打开了一扇彻底改变大宋兵种劣势的大门。

    但是。

    如果仅纯粹以战争角度来说,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还不是以上那些。

    赵宋朝廷的软弱,就是缺乏这种东西。

    大宋兵士单兵战力逊与北方游牧民族,也是缺乏这个东西。

    章经略和种师道看样子没有想过灭西夏,忞山先生觉得自己是异想天开,还是因为缺乏这个东西。

    而这个东西,倒是可以讲出来。

    “狂野之心。”

    高守尽量选择他们能理解的词汇,说出观点:“大宋上下,最缺狂野之心,若有狂野之心,灭夏不难。”

    高守点到为止,因为他知道,说多了他们不一定消化的了,自己面对的是三个好几十年儒学思维熏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