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112部分

梦幻初唐-第112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本官职责,供给。武元庆更是一窍不通,这玩意你非要有工作经验才行,像窦静就是因为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而被授司农卿的。

    像武元庆这种,作为司农少卿连自己管的什么,辖下有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也是当官当出了新境界。

    从这几点也能看出,李世民这个任命有点儿戏,也怨不得当初会有那么多大臣反对。

    但不管儿不儿戏,反不反对的,既然皇帝死皮赖脸非要让当这个官,推也推不掉,武元庆也只能试试看了。

    第二天武元庆依然没有到司农寺上班,而是在坊门大开的时候趴在担架上领着一群人跑到了西市。

    作为大唐最繁华,货物种类最多的商业中心,西市是长安人买东西不二的选择。

    到了西市,武元庆领着人横扫了整个家禽市场,只要是家禽但凡是活得,不乱是准备杀了卖肉的还是准备卖崽的,全部就一个字买买买。

    买完了就一车车的拉进皇城和皇宫内苑。

    在司农寺的田圃以及皇家的御花园里武元庆玩起了家禽养殖。

    搞了两天不到,就弄得怨声载道,尤其是宫里的嫔妃,闲来无事,准备到御花园领略一下甜美的春风,刚刚冒头似有似无的绿芽,结果稍不注意就踩了一脚的鸡屎鸭屎。踩中地雷的妃嫔纷纷找长孙皇后以及李世民告状打小报告。

    这还了得,皇宫内苑什么时候准许养家禽了,还是散养的,帝后两口子一听,赶紧让人去查查到了就准备治罪,结果查到的结果让两口子哭笑不得。

    因为干这事的是他们的宝贝儿子李承乾,当然两口子也不傻,知道这事虽然是宝贝儿子出面准许,但始作俑者肯定是武元庆没跑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差太多了() 
潜心养家禽的伤病员武元庆被叫到了宫里,趴在担架上臊眉耷眼的和李承乾一起接受帝后的聆讯。

    “这么说,你养鸡鸭这些玩意,就是想让它们吃掉土里的蝗虫卵,从而使得将来种出来的那些高产作物免于入蝗虫之口了”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问道。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武元庆适时地拍了皇帝一记马屁。

    李承乾在一旁跟着点头。

    “那你在司农寺里喂养,消灭掉那里的蝗虫卵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在御花园里也养上那么多,看看把好好的御花园弄得到处都是秽物,恶心成什么样了”李世民嫌恶的说道。

    武元庆扶额,心想我特么刚才说的不明白吗,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的确有点没说清楚。

    “回陛下,蝗虫是长翅膀的,尤其是飞蝗,那家伙成年后,俩翅膀扑棱棱一扇,飞的到处都是。这皇宫和皇城仅一墙之隔,这要是光消灭司农寺那边地里的蝗虫卵根本没有太大效果,只有皇宫这边像御花园这些有花草植物的内苑里的虫卵都消灭了,才能减少蝗虫对高产作物造成的损失。”武元庆停顿了下,想了想再次说道:“不光是目前要养,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养,因为城里其他的地方也会有蝗虫卵,从而生出蝗虫。就连城外的蝗虫也可能会飞过城墙入侵到城里来。所以,为了保证高产作物的顺利安全生长,在蝗灾结束前,陛下和宫中诸位妃嫔还需要多忍耐段时间”。

    “要养到蝗灾结束,那岂不是要近半年的时间?”长孙皇后想想皇宫要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遭受家禽的肆虐,忍不住花容失色。

    李世民和李承乾也是一脸懵逼,尤其是李承乾,武元庆告诉他只是养几天,蝗虫卵吃的差不多了就会结束,现在才知道武元庆这天杀的竟然是骗他的。

    李承乾怒目而视,武元庆仰着头微笑以对。

    “陛下,娘娘,相比高产作物对大唐的重要,臣觉得些许鸡鸭还是可以忍受的”看着一家三口被恶心到不行的样子,武元庆心中暗笑,嘴上却一本正经的说道。

    武元庆都这么说了,李世民还能说什么呢,这点小事要是都没法忍受,还怎么当千古明君。

    司农寺田圃。

    翻地犁地,吃虫卵。

    吃完了虫卵,就开始耕地,播种。

    就在武元庆有条不紊的忙着春耕播种的时候,其他地方也同样在忙着这些事情,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没有养着鸡鸭吃虫卵。

    整个关中,春耕忙得热火朝天,所有的农人都在期盼着风调雨顺秋天的时候可以有个好收成。

    日子一天一天过,所有东西都慢慢在长大,可惜贵如油的春雨却迟迟没有来到。

    任凭人们如何祈雨,老天就是抠抠搜搜的舍不得落下一滴。

    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地里的庄稼都长出了绿芽,土壤却越发的干燥起来,使得绿芽都有些发蔫。

    地里开始蹦跶着一些小虫子,虫子不大,却有点过于繁多。

    所有人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长安城中的粮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无声息地的涨了起来。由一斗十文,涨到三十五文,而且还在继续往上涨,武家暗地里买粮食的行动已经停止了,一来买的已经不少,租的库房都放不下了,二来经过了初期吃独食,后边已经有好多家都加入了购买粮食的队伍中来。

    有长孙家的,房家的,杜家的,少说二三十家高官勋贵在买粮,这些人家里边有的本身还开着粮店,都是卖粮的,现在也不卖了,关门歇业光屯不出。

    虽然都是暗地里买,但长安城中存粮有限,供不应求,这粮价疯长未尝没有这些人暗地里推波助澜的因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就在这时候,王伦王子瑜兄妹却来到了长安,同来的还有不少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住到了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兼代理侍中封爵永宁郡公的王硅府上。

    而王珪呢是太原王氏的族人,是王伦王子瑜兄妹的族叔。

    至于王家这一大帮子人来长安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来成亲的。

    成亲的对象是武元庆和王子瑜,两人的婚期就在两个月后。

    正常来说,成亲的时候送亲是从娘家送到夫家,可这晋阳离长安太远了,王家只能提前来长安准备。

    王家在长安也有宅子,但怎么也比不过这在族叔家里住的好,关键这个族叔是王家现在在朝中官职最高的一个,代理侍中那也是实至名归的宰相。

    而跟着王家一伙人一起到了长安的还有武家的运粮车队,以及好久没见的韦小宝。

    武元庆从晋阳离开的时候,一心想经商的韦小宝留在了晋阳帮着打理晋阳的事务,之前运粮的时候来过几次长安,但他来的时候武元庆都不在,算起来两人这也有半年时间没见过了。

    久不见面的两人一见就嘻嘻哈哈的你捶我一下我踢你一脚的当见面礼打招呼。

    笑闹过后,武元庆说起了正事:“晋阳那边存粮还需要几次能拉完”。

    韦小宝瞪圆了小眼睛,做出一副被吓到的惊恐模样,大声喊道:“还要几次拉完?你也真敢想。这次就全部拉完了好不好,你们家的算上暗地购买的一共二十几万石粮食一粒没剩全拉过来了,搞得晋阳都没粮了快,粮价涨了很多呢”。

    “这么快?”武元庆大为惊讶,二十几万石可不是小数目,几千万斤呢,按一车拉一千斤算,都要出动三万架次左右的马车呢。

    “你以为呢”韦小宝白了武元庆一眼说道:“为了运这些粮食,晋阳周边能找到的马车全被找来了,还有手推车,我这安排错开了送,光是我带队就往长安送了三次了,还不说其他人送的,搞得别人还以为哪里要打仗了,我们这是运粮队呢。”。

    “好好好,辛苦你了,晚上给你吃大餐“武元庆笑着说道。

    “大餐不大餐的再说,我就想知道长安现在就这么缺粮吗”韦小宝脸色肃穆的问道。

    皇帝虽然下了封口令,但武元庆却还是告诉了在晋阳算最大管事的韦小宝,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缺,很缺,别看我们弄来这么多粮食,足够二十几万人喝稀粥度过一年的,但你要知道今年要受灾的是整个关中以及周边的地方,就连陇右,晋阳这些地方也会受到波及的。粗略算下来,受灾人数起码数百万。我估计今年基本上算是颗粒无收了,要从今年过到明年秋收,咱这点粮食顶多算是杯水车薪。”。

第一百八十七章 商人?伤人() 
“武家今天又有粮队来长安吗”密报上写的很清楚,但李世民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是的陛下,这已经是武家这个月的第四次有粮队到长安了”御阶前的阴影处跪着一个身影,恭敬的的回答。

    ”第四次?武家用的什么方式,竟可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跑了四个来回“李世民大感惊讶,在他的认知中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以往军中后勤是最让人头疼无解的事情。

    ”陛下,非是武家的方式特殊,而是他们家雇用的民夫,马夫太多,一个月四次,每次都不是同一拨人,这波人出发,另一拨人准备,一次轮流着来,等第四次到了长安的时候,最开始那波人又已经快要到晋阳重新开始运粮了“跪在地上的人解释道。

    “依你看,武家最近大约运了有多少粮食来”李世民摸着颌下的八字小胡须沉声问道。

    “少说有二十万石”跪着的人似乎早就在心里暗暗计算过多次一般,李世民刚问出口他就想也不想的给出了答案。

    “嘶,二十万石,竟然这么多,算上武家在长安城里囤积的粮食,加起来怕不得有三十多万石。”李世民表现在脸上的神色很复杂。

    羡慕嫉妒恨兼而有之。

    ”三十万石,这要给了朕,可以救活多少百姓呐。现在却要眼睁睁武家这个奸商大发国难财,可恨可恨啊”李世民就差仰天咆哮了。

    而在御花园里,李承乾也在和拿着米粒逗弄两只小母鸡的武元庆说着这个问题。

    武元庆对此却嗤之以鼻:“奸商?凭什么这么说,我们家正儿八经的做买卖,惹着你了还是怎么的。你要说我们是奸商,那你舅舅暗地里也在长安买了许多粮食,岂不是和我们是一丘之貉”。

    武元庆直接无差别攻击,先是把长孙无忌损了一顿,接着还没完,继续牵扯其他人:“你说说,这朝中数得着的大臣,像什么裴寂,温彦博,孔颖达,程咬金,尉迟恭,等等的哪一个家里边没有偷着屯粮,还有你那几个堂叔,比如李孝恭,李神通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你敢拍着你这小胸脯说他们比我武家青白吗”?

    ”可,可,可“李承乾说了三个可字,可就是说不出可什么来。

    憋得小脸通红,气鼓鼓的跺脚说道:”就数你们家的屯的粮食多,你不是奸商谁是奸商?你是奸商,你们全家都是奸商。”

    丫丫个呸,小屁孩太不地道了竟然开地图炮,真不是动心。

    武元庆面无表情的看着李承乾。

    把李承乾看的都有些瑟缩,武元庆才淡淡说道:‘就算是奸商又怎么那样,奸商也是可以有良心的“。

    ”好啊,你说你们有良心,那你们倒是拿粮食出来救济一下将要受灾的百姓啊,只要你拿出粮食,我就承认你们不是奸商“李承乾梗着脖子稚声稚气的喊道。

    ”边玩去吧,还你承认,你承认顶个屁用。”武元庆没好气的白了李承乾一眼,想了想说道:“不过拿出些粮食这个没问题,但是不能光让我家往出拿,不然别人会怎么看,出风头啊,会很容易得罪人的“。

    武元庆屯买这么多粮食本来就是为了抵御蝗灾,救助灾民用的,自然不会说舍不得拿粮食出来。

    但就如同他和李承乾说的一样,太出风头很容易得罪人的,尤其是这种灾难面前,武元庆冲锋在最前线,又是救灾,又是免费送粮食。

    那不是增加表现机会,争取曝光度,那是在找死。

    不但皇帝会觉得武家是在邀买民心,可能意图不轨,就算皇帝不怀疑,可其他大臣却是指定会得罪的。

    大臣们会想,武家你显得自己能耐大是吧,比我们强是吧,比我们更关心百姓时候吧,想在别人面前贬低我们是吧,你武家等着,这事没完。

    李承乾虽然不太懂武元庆的顾虑,但他只要知道武元庆是舍得拿粮食出来救助百姓的就行。

    ”武元庆,我就知道你最是好人了,谢谢你,父皇也定会赏赐你的“李承乾高兴的扑向武元庆,准备来个激烈的拥抱。

    ”你妹啊,你属狗脸的,说变就变是吧“武元庆没好气的推开李承乾,嫌弃的说道:”你踩到糖鸡屎了吧,怎么这么臭啊“。

    ”臭死你,就要臭死你“李承乾也闻到了那股悠久绵长挥散不去的臭味,强忍着恶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