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125部分

梦幻初唐-第125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迎接的时辰,武士彠去李孝恭府上接襄城去了,武元庆则骑着一匹白马领着队伍,吹吹打打的往王硅府上走。

    武元庆成亲那是轰动整个长安城的,可不是谁都有本事同时娶两个老婆,还那么高地位的,全城的百姓能来的全挤在沿路上围观看热闹呢。

    在这一刻,仿佛席卷整个关中的蝗灾都不曾发生过一样,所有人都在谈论着今天这一场世所罕见的婚礼。

    武元庆走在被人围观的道路上,骑着白马,一身绯袍,心里得意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颇有种: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这诗本来是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所做的诗,把自己中进士前和中进士后进行了今昔对比,但用在武元庆身上,也是莫名的合适。

    魂穿之前的武元庆和穿越后的武元庆那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更别说,人生四大喜里边,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本身就是并列的。

    两者是同样的大喜事,这诗既能形容金榜题名后的喜悦,也能表达成亲时候的激动。

    心中想着这首诗,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前行,没用多久就到了王珪家。

    先进雁为礼,《仪礼》中称之为“奠雁”。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以此反映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王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儿子,媳妇,女儿也不知道多少人躲在大门后边拦门呢,开了条缝隙把大雁拿进去后咣当一声又把门给关严实了。

    然后就嘻嘻哈哈吵着嚷着要喜钱,武元庆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筐铜钱搬到门口,顺着门缝就一把一把的往里撒。

    这要配上画外音就是,喜钱嘛,要多少有多少,咱不差钱。

    里边的人也看到这一筐钱了,一直等武元庆把钱全发完了才把门打开,然后武元庆就往里冲,然后里边的七大姑八大姨拿着早已准备好的裹着布的棒子劈头盖脸就往武元庆身上招呼。

    这时候,就轮到傧相出马了,今天给武元庆当傧相的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两个。

    两个人低着头用自己的身体帮武元庆挡着棍棒,这才让武元庆得意逃脱倒在棍棒下的厄运。

    好不容易到了新娘所在的房间,结果门窗又是紧闭,这次不但要喜钱还要武元庆念催妆诗。

第二百一十三章 催妆() 
催妆,汉族婚姻礼俗之一。催妆要多次:婚礼前二三日,男家下催妆礼,有凤冠霞帔、婚衣、镜、粉等。

    新娘出嫁之日,须得男方多次催促,才梳妆启行。新郎作诗,派人传达至女方催妆,称为“催妆诗”

    唐初催妆这个习俗刚兴起没几年的时间,中唐以后才会盛行。

    后世也有催妆这一习俗,不过具体形式早就变得不一样了。

    今天出发的时候程处默还提过一嗓子呢,武元庆没有在意,现在事到临头懊悔迟。

    尼玛,前几天催妆礼都送来了,现在还要再念催妆诗,这不是难为人呢嘛。

    “那什么,催妆诗我不会写啊”武元庆哭着一张脸趴在门缝上喊。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这两个傧相恰好赶来,看着武元庆那可怜兮兮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一旁围观的王家的宾客也哄然大笑。

    门里边也嘻嘻哈哈笑作一团,好一会才有人大声说道:“不会?骗人!谁不知道你文采斐然,出口成章,诗词那是随口就来。在晋阳来吟诗对我家子瑜口花花来着,现在却说不会,太没有诚意了,该不会是不想娶我家子瑜吧”。

    武元庆晕倒,这尼玛言辞很犀利呀,两三句就转到了不想娶的话题上来了,这尼玛还怎么再拒绝。

    可不拒绝又能怎么办,难不成真吟诵一首催妆诗不成。

    特么问题的关键是,他真的不会作催妆诗,别说作了,就让他抄也不会抄啊,历史上又没什么特别有名的催妆诗,后世他连一首催妆诗都没听过,更别说能记住了。

    “你们就放我进去吧,我多给你们发红包好不好?”武元庆放低了姿态哀求道。

    “不行,红包喜钱我们要,催妆诗我们也要,反正你要没有催妆诗,今天就别想进这个门”里边的人一本正经的说道。

    “耽误了吉时怎么办”武元庆眼珠转了转,想到了好的由头。

    “耽误就耽误了呗,反正吉不吉都是你武家的事,又不是我们王家”里边的人心如磐石,稳得很。

    “靠”武元庆暗骂一句,然后扭头看着几米开外站着的王伦喊道:“我说大舅哥,你就光看着啊,帮帮忙让她们开开门啊”。

    王伦翻了个白眼说道:“催妆是你的事,关我屁事,有本事你就写诗叫开门,没本事你就打道回府算了”。

    眼看着妹妹就要嫁作他人妇了,妹控王伦抓紧时间挤兑搞事情。

    “艹”武元庆直接竖出了中指给王伦。

    然并卵。

    事情还是要解决的,脑袋里空空如找不出合适的诗作来,武元庆只好谋求它法,和屋里堵门的人商量道:“里边的姑姑婶婶,还是姐姐妹妹的,咱打个商量好不好,这诗我是真不会写,你们看我这唱首歌可不可以呀”。

    “唱歌?这怎么行?“有人不满意的道。

    “也行的,也行的,武元庆弄得曲儿很好听的,去年中秋他们家搞得那什么晚会,里边的歌曲我都很喜欢听的”这位一看就是晋阳来的人,想起了去年武家的中秋晚会了。

    里边嘀嘀咕咕商量了一会后,之前两次说话的人再次开口道:”唱歌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要应景,不能随便用什么不相干的歌曲代替“。

    哎呀我去,总算搞定了。

    武元庆忙不迭的点头,也不管里边的人能不能看见。

    ”好好好,一定应景,一定应景,你们就放心吧“

    ”行,那你唱吧“门里的人笑着说道。

    ”春暖的花开带走冬天的感伤,微风吹来浪漫的气息,每一首情歌忽然充满意义,我就在此刻突然见到你“武元庆唱的是今天你要嫁给我,是陶喆和蔡依林曾经在春晚舞台上唱过的一首对唱情歌。

    也是那后来,结婚时候播放频率最高的一首歌曲。

    ”春暖的花香带走冬天的凄寒,微风吹来意外的爱情,鸟儿的高歌拉近我们距离,我就在此刻突然爱上你,听我说,手牵手跟我一起走,创造幸福的生活,昨天已来不及,明天就会可惜,今天嫁给我好吗?“

    深情的唱着这首小情歌,武元庆陷入了回忆之中。

    去年,他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正是歌中所唱的春天。

    他和她初次见面,一次不友好的相遇拉开了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的序幕。

    “武公子,我哥哥刚才确实做得不对,现在你人也打了,气也出了,该让你的手下住手了吧”那个俏丽的身影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语气淡然,面色平静。

    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灵动之气,长长的睫毛轻轻的眨动着,如画的容颜瞬间击穿了自己的心房,就是在那时候开始,自己的心里住进了一个叫王子瑜的女孩吧,武元庆想。

    屋中红盖头下的王子瑜抿着朱唇,甜蜜的笑着同样沉浸在回忆中。

    那一天,哥哥在大街上欺负人,结果被人给返欺负了,欺负哥哥的人竟然是声名狼藉不堪的应国公的长子武元庆。从他的眼中自己看到了惊艳,看到了一见钟情般的爱慕,可那又怎样,自己是耕读传家的王家大小姐,他是不学无术,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

    原以为就是一面之缘,见过只是见过了。

    可没想到几天后,又再次遇到了他。

    那天,和十几位官宦子女一起郊游,说是郊游,其中相亲的含义自己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呢,那些个公子哥不停地围着自己献殷勤,显学识,其中还有父亲的学生薛元敬。

    然后哥哥又被他打了,当那些公子嘲笑讥讽他的时候,他甩出了四句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时候的自己心跳的好快,似乎要被一首诗给折服,然后那个可恶的家伙竟然毫无征兆的在自己猝不及防的时候调戏了自己:““王姑娘,我怎么觉得你和我去年遇见的那位姑娘很像啊,不会就是你吧”他如是说。

    自己当时的脸一定很红很红,烫的如同发烧来了一般。

    原来,缘分在那时候就早已经注定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后一道()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好像那是一个春天,我刚发芽,我走过,没有回头,我记得,我快忘了,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盛开如花。。。。。“

    屋外,武元庆已经又换了一首歌在唱,在歌声中,屋里王子瑜泪如雨下。

    门开了,武元庆走了进去,含情脉脉的牵起了王子瑜的手,哭成了泪人的新娘反手握紧。

    唐朝结婚流行的是红男绿女,武元庆穿的倒是绯红的官服,王子瑜却没有穿绿色的嫁衣,而是穿的和武元庆相配的大红色凤冠霞帔。

    这也是武元庆的意思,结婚嘛,还是红色最喜庆。

    一番流程后,辞别了王家众人,一对新人踏上了归程。

    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

    这个习俗必须遵守,尤其是像武家和王家这样的人家,结婚各项都是严格的一塌糊涂。

    其实就算没有这个习俗,回程的时候也不会按原路返回,这武家和王家才隔得多远呀,没走两步路就到了,完全没机会炫耀,显摆,彰显一下家世嘛,女方的嫁妆都还没来得急让人看呢,就抬家里去了。

    所以,不但不走回头路,还特意绕的远路,为了不和从李孝恭家迎出来的襄城公主銮驾撞车,特意绕开了襄城他们所走的路线,但依然是要绕小半个长安城,才能回到武家。

    这路线也是很有讲究的,短了不行,炫耀的不够,长了也不行,赶不上吉时。

    武元庆骑着白马,整的跟西游记里的唐僧唐僧一样,又仿佛是童话故事里的王子。

    后边跟着的是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上边红绸缠绕,金花点缀。

    里边坐着的是盖着红盖头,不逊色公主分毫的太原王家的嫡女大小姐。

    再往后是一排排一担担的嫁妆,绵延看不到头,十里红妆不外如是。

    一路上吹吹打打,走走停停,临近傍晚时分,才回到了武家的门口。

    当他们在武家门口停下来的时候,对面的另一对迎亲队伍也几乎是分毫不差的停了下来,正是去接襄城的迎亲队。

    时间能把握的这么好,多亏了武家的仆役一刻不停歇的两边通报进程,才让两方队伍这么不分先后的来到了门口。

    武元庆和武士彠父子两个为了不给双方分出先后主次也是操碎了心。

    好在,结果是很满意的。

    襄城和王子瑜同时下了马车,然后一左一右在伴娘团的簇拥下踩着铺好的红毯随着武元庆进了门。

    跨火盆,拜天地,两个新娘都是一起的,一左一右,一番流程走完后双双送入洞房,洞房也是同一个屋,只是在屋里用一帘红纱分成了两半。

    新娘是进了洞房了,但武元庆却是无法立刻完成洞房的后续事宜的。

    还有酒席要吃的,武家今天可是豁出去了。

    大摆流水宴,各式各样的炒菜,汤菜,油炸,烧烤,全是武元庆整出来的菜式。

    武元庆在武功县封地上的大棚,这次可算是一下被搬空了,里边但凡是可以吃了的,不管大小全部摘了送到了长安。

    然后这些从未出现过的蔬菜作物,西红柿,辣椒,南瓜,还有留做种子的土豆,玉米这些全部成为了今天宴席上的菜品,就连吃过这些的武家一干人,还有李承乾,长乐几人,这次也都可以一下吃个爽了。

    反正新的一茬土豆,玉米开春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种子是去年冬天剩下的那一半,武元庆一点也不担心以后吃不到这些东西,顶多也就是全面普及晚几年而已。

    最让来宾瞠目结舌的是,武家堂而皇之的把朝廷严令禁止宰杀食用的牛肉都给搬上了桌,甚至都没有丝毫掩饰,都懒得说是病死的,摔死的这些理由,直接一句话宰杀的正常耕牛,无病无灾,无公害。

    无公害是什么鬼,大家不懂,无病无灾嘛都秒懂,然后就一脸佩服,不愧是一下娶了太原王氏和皇帝两家女儿的人,就是牛逼,不得不服。

    至于是不是心底琢磨着明天到皇帝面前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