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135部分

梦幻初唐-第135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武元庆几乎可以预见,离开了长安玄奘肯定会自己请随从的,毕竟一个人想西行不说危险什么的,单说那种寂寞孤独就是无法忍受的,和尚也是人,同样不例外。几年没人说一句话,搁谁都得被逼疯了。

    不过,那就和武元庆没关系了。

    玄奘走了,原本历史上是一个人偷摸着走的,现在虽然依然是没有皇帝的命令私自走的,但却走的光明正大,一路畅通无阻。

    送走了玄奘,武元庆悬着的心落了地,可没等他钻在家里和两个大小老婆摸摸大,啪啪啪几天,皇帝一个口谕就把他召进了宫,同行的还有被他坑到武家长住了几个月的孙思邈孙大神医。

    老道士不知道武元庆资助了一个和尚去西天取经,更不知道这个和尚未来会让佛教大放异彩,力压道教一头,不过就算知道了,以老道士那淡然的性子肯定也就是微微一笑很倾城,哦不,是微微一笑没有倾城。

    皇宫里丽正殿外,皇帝李世民像无头苍蝇一样满地乱转,嘴里念念叨叨不知道在说什么,不时附耳靠在窗棂上往里听着。

    “再去宣孙老神医和武元庆,快”

第二百三十三章 鬼门关() 
武元庆和孙思邈两人来到丽政殿外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处于火山爆发的边缘了,在场的众人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丝毫不合时宜的动静。

    就在一个时辰前,长孙皇后肚子开始作痛,算算时间也该到了临盆的时候,早就严正以待的御医先给长孙号了号脉,看了一下身体状况,然后开了一些补气的汤药让长孙给喝了。

    喝完了药就基本没御医的事了,御医退场,轮到稳婆登场了。

    稳婆相当于后世的妇产科医生,当然职业素养那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的,好在人家就是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上了年纪的稳婆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尤其在唐朝这时候,稳婆做为一种职业已非常盛行,甚至还需要在官府造册,不然就是无证接生是要被处罚的。

    作为皇帝,享有四海,老婆生孩子李世民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早就召集了长安城里数得上号的稳婆在宫里待命了。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剖腹产,生孩子只能是自然生产,医疗手段差,卫生环境恶劣,生孩子那绝对是九死一生,过鬼门关和阎王抢命的勾当。

    如果遇到难产,那百分之六七十是一尸两命的下场,所以李世民召集的这些稳婆里边有半数都是以小手著称的,这样在遇到难产的时候,小手稳婆就可以旋施巧手入产门,拨儿转顺产门,再配以催生汤药,帮助生产。

    就像电视上古代接生常常上演的那一幕一样,当长孙皇后胎动的剧烈时,稳婆们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早早就准备好的桶盆等器具,预备的参药、红糖、生姜、草纸等全部摆开,然后闲杂人等,包括皇帝全部退出后,一桶桶的热水就端了进去。

    也不知道这是生孩子还是烫猪毛呢,竟然需要弄那么多热水进去。

    从稳婆进去到现在半个时辰也多,换算成后世时间就是一个多小时了,光听到稳婆大声的呼喊引导,外加长孙皇后撕心裂肺的惨叫,可就是迟迟不见孩子生下来。

    照理说长孙已经生产过好几胎了,如果顺产的话从羊水破了到生产应该是很快的。

    现在生的这么艰难,几乎可以断定长孙皇后这次运气不太好,可能遇到难产了。

    李世民当爹也都当了十来次了,经验很丰富的,不用御医说都能想到这点,想想难产孕妇和孩子的死亡几率,李世民就吓得头脑发晕,眼前冒金星,脸色惨白惨白的厉害。

    搞不好一尸两命,这让李世民如何能接受得了,而这也正是李世民着急忙慌的召见武元庆和孙思邈的原因。

    孙思邈那不用说。名满天下的老神医一个,把他喊来太正常不过了。

    可武元庆一个刚刚成亲没多久,乳臭未干或者刚干的小子,何德何能竟然能和孙神医一起受到宣召。

    难道说,这新婚女婿还有催生的作用不成?

    待在丽政殿外的众人无论宫女内侍还是御医们,都分外诧异好奇的瞅着到来的武元庆。

    这样的目光,武元庆觉得自己很能理解,其实他自己都很诧异皇后生孩子叫自己来干吗,自己一不懂医术,更不懂接生孩子,二又不是隔壁老王,和这孩子也没什么血缘关系,叫自己来完全八竿子打不到的嘛。

    李世民不知道武元庆所想,更不知道武元庆还想做隔壁老王,也不知道隔壁老王啥意思,不然非得活劈了他不可。

    李世民知道的是,武元庆对防治瘟疫很在行,既然对瘟疫这种千古难题都懂那么多,那应该也懂医的,懂医的一般也都通晓接生孩子的事情,所以才喊来了武元庆。

    李世民现在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甚至都不是乱投医是乱喊人了。

    不管怎么说,孙思邈和武元庆紧赶慢赶的来了,而里边长孙皇后的叫喊声也变得越来越低了。

    这是很明显产妇体力消耗过大,脱力的征兆,而一旦产妇脱力,力气不够,那生孩子的危险就变得更大。

    “孙神医,快,快,快想想办法,救救观音婢吧”李世民一把抓住孙思邈的手,言辞恳切,语带哭腔了都,说的也不再是皇后而是换成长孙的小名了。

    当着外臣的面叫皇后小名,可以说相当失态了。

    “陛下莫急,先容贫道给娘娘开副汤药”孙思邈表现的很淡定,安慰了一下皇帝就走到一旁开药方去了。

    这边李世民又抓住了武元庆的手:“贤婿”。

    张嘴就喊贤婿,喊的武元庆直咧嘴,自从和襄城成亲后,李世民还从没这么喊过他呢,一方面是李世民对他同时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还是公主而耿耿于怀,另一方面皇帝喊自己儿子都很少喊的这么亲热的,更别说女婿了。

    平日里能不连名带姓的喊就已经是心情很不错很给武元庆面子了。

    现在突然这么亲热,让武元庆很是受宠若惊了一小下,有点接受不了。

    但不管接不接受得了,武元庆都要赶在李世民请求帮助之前说实话,不然皇帝请求过后,你再说不会,你是不是不给面子啊,拖出去砍了。

    可就在武元庆准备抢先说话的时候,丽政殿的门突然开了,一个宫女哆哆嗦嗦的跑了出来,噗通就跪在了皇帝面前,颤声道:“孙婆婆说,娘娘羊水过少,产门润滑不足,胎位也不正。。。”

    “然后呢?”李世民眼睛瞪得溜圆,目露凶光,像要择人而噬的霸王龙。

    宫女身子一颤,直接小便失禁被吓尿了,抽泣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一个稳婆也跟着出来了,禀报说羊水太少,胎位不在所以还要生产还需一段时间。

    好在这个稳婆出来的及时,让李世民没时间计较宫女的失态,不然这尿了一地的宫女肯定是拖下去吊死或者乱棍打死的下场。

    听稳婆说只是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李世民倒是放下了心,但武元庆心中却觉得这个消息相比难产来说也好不到哪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赏你妹() 
胎位不正本就顺产不易,而是难产了,羊水又过少,那就更麻烦了。

    羊水过少在后世医疗发达的时候生产前还能及时测测羊水指数,羊水少了输点催生素催生一下,在分娩时引发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可现在这时候哪来的催生素。

    就算有也晚了,长孙这都羊水破了快一个时辰了。

    而这羊水过少放到普通产妇身上都挺不好的了,更别说放到长孙身上了。

    羊水在整个怀孕过程中,都是维持胎儿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而羊水过少或者过多都非常不好,过少的话很多时候都代表着胎儿畸形,或者胎盘功能不全。

    当然长孙皇后这次生的孩子肯定不会是胎儿畸形,因为按照她生的孩子的顺序应该就是正常历史上的那个内圣外王的唐高宗李治了。

    李治可是没有任何记载说他有畸形的,不过这不代表羊水过少就对他没有危害。

    因为羊水过少常见的病因,除了是因为胎儿畸形,或者胎盘功能不全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来自孕妇也就是母体。

    例如孕妇存在水分摄取不足、低容积血症、药物影响、妊娠高血压等状况都有可能导致羊水不足。

    而放到长孙皇后身上的话,这个基本就是肯定的事情了。

    谁让长孙身体一直都不好,经常病怏怏的,羊水过少肯定和长孙生了前三个孩子身体亏损有关,加上本身就有气疾,也就是呼吸道的问题,按后世的叫法很可能就是遗传性很高的哮喘病一类的病症。

    像长孙这种有着遗传病的人,搁在后世的话医生都会建议不生育,或者只生一胎的,这样即对大人好也对孩子好,因为孩子很可能也会遗传上病症。

    可长孙倒好,她这孩子是生了一个又一个。在有限的36年里,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后,一共为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共七个孩子,而生完最后一个新城公主后,长孙也终于熬不住了,于两年后病逝香消玉殒。

    就这样生孩子生死了。

    这孩子生的可谓是丧心病狂了,李世民那么多嫔妃,就数长孙生的多,其余的生的最多的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生了两个。一个李恪,一个李愔。

    当然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李世民对这青梅竹马,相濡以沫的长孙皇后有多宠爱。

    长孙皇后生孩子最丧心病狂的就是前三个孩子,你看这现在没出生的李治是六二八年的,和第三个出生在六二一年的长乐公主李丽质差了有七年时间,可李丽质和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死胖子李泰差了只有一年,因为李泰是六二零年出生,基本上就是李泰刚生完,紧接着就又怀了李丽质了。

    而李泰和太子李承乾呢,他们同样只差了一年,李承乾六一九年生,他刚生,他弟弟李泰就被怀上了。

    这尼玛,一年生一个崽儿,节奏把握的还挺好。

    这么狂生,加上身体较弱,长孙不出问题才怪呢。

    羊水少,虽然生产不易,但武元庆不觉得这会难倒稳婆,难倒生孩子狂人长孙,因为历史上李治是活着出生的,长孙也活着又生了三个女儿的。

    可羊水少,却也已经昭示着长孙的身体相当不好了,并且即将诞生的这个孩子身体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李世民既然不担心,武元庆也不会傻不拉几的和他说这些东西,人嘛,还是懵懂无知点儿好。

    那边孙思邈已经写好了方子让内侍拿着去抓药煎药了,皇帝再次开始满地乱转,武元庆也不好干站着,不然搞不好就要让怒气值噌噌上涨的李世民给暴揍一顿。

    没事找事做呗。

    武元庆跑到窗边,冲着里边大声喊:“娘娘,你听我口号,照我说的做”。

    说罢也不管里边人答不答应,长孙皇后听没听到,就直接开始有节奏的喊道:“吸气。。。。吐气。。。吸气。。。吐气。。。。”

    有宫女内侍想上去阻止,却被李世民挥手斥退,虽然不明白武元庆的做法,但李世民知道武元庆绝对不会害皇后就足够了,反正现在已经束手无策,御医也全哑了,还不如让武元庆这个屡屡有奇思妙想破题的人来试试呢。

    听着长孙皇后越来越低的,有气无力的叫喊声,虽然知道应该不会有危险,但武元庆还是很为她着急的。

    不说长孙对襄城一直很好这事,单说长孙对大唐的作用就容不得武元庆等闲视之。

    长孙的安危可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皇家的事,而是事关天下的大事。

    长孙活着,李世民一直就那么的英明神武,暴怒的时候也能有人劝,可长孙死了以后,李世民很明显纳谏的心思淡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听得进别人的谏言了。

    长孙活着的时候,李承乾和弟弟李泰不说兄友弟恭,也算是相安无事,可长孙死后,李承乾变得个性乖张,好好的百官称颂的温良恭俭让的好太子变成了胡作非为,残暴不仁并且还沉迷于断袖分桃之好的废物点心。

    而李泰呢,则野心大露,在老子爹皇帝的纵容下,一步步紧逼不放,生生把变成废物点心的李承乾给逼得造了反。

    当然长孙死了,李治这个现在还在娘胎里挣扎的病秧子也没长成什么好东西,虽然皇帝当得还可以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但怕老婆就不说了,单说从小到大一副贤良孝顺的好孩子样,结果趁着皇帝老子病重快死的时候勾搭上了自己的小妈,亲爹的小老婆,这尼玛画风转变的就有点太大了。

    没听说睡了自己亲老子睡过的女人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