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28部分

梦幻初唐-第228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严重的话,明年就缩短一下第一茬的种植时间。今年第一茬不是用了小三个月才收割的吗,明年就两个月出头就收割,这样节省下半个月的时间留给第二茬,看看能不能解决颗粒干瘪的情况。“赵恒说道。

    “那要是还不行呢。“王玄策有些担心的问,这种一茬和种两茬,收成可是大不一样的,最后的功劳也是大不一样的。

    “呵呵,少卿说不成也没关系,反正他主要是准备在南方推广这种稻谷的,那边天热的时间要比北方长很多,一年种两茬不是问题的,岭南那边种三茬,四茬都是可以的。“说到这个,赵恒笑的很欢畅满足。

    “三茬,四茬?那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了吗,赵兄,你这功劳立的未免也太大了吧。“王玄策和高表仁齐齐震惊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吓尿了的李承乾() 
两个纯种北方人哪儿见过南方的富庶,当然南方人又哪里见过更南方之地人们的富庶。

    这就跟大唐人从来不知道香料还能长得漫山遍野没人捡,长出来熟了掉在地上,然后再长再掉一样。

    哪怕是后世,武元庆小时候第一次从树上知道南方水稻是可以两熟,三熟,四熟时候也是一样的震惊无比,然后哀叹命运不公。

    事实上,真说起来,不公的又何止是北方,命运对整个大中国都是不公平的。

    中国人历朝历代都是人口最多的,但却没有一个高产作物,高产作物全是美洲的,土豆,玉米是美洲的,南瓜是美洲的,就连特么嗑的葵花瓜子原产也是美洲的。

    中国有鲤鱼,结果却在北美泛滥了,眼红的吃货们疯狂叫嚣给我啊。中国有兔子,却在澳大利亚上演了一场兔子也疯狂。澳大利亚人漫山遍野打兔子,打死了一车一车拉着扔了,还是遏制不了兔子的疯狂,最后只能用细菌战,靠蚊子携带可以传染也只传染给兔子的病菌才将兔子给遏制住。

    最疯狂时候澳大利亚有一百亿只兔子,放在中国光特么这些兔子都够全国人吃好几个月的。

    这是外来物种入侵,中国也同样也有外来物种入侵,可看看进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水葫芦,一种浮水草本植物,生长迅速,会大面积阻塞水道,影响交通。而它的价值呢却基本没有,顶多能喂喂牲口,人吃的很少,做药用也少。

    紫茎泽兰也是外来物种,这种东西更是一点用处没有,牲口都不吃,超过三年的紫茎泽兰牲畜吃了会中毒身亡。

    而且这东西还不能烧,燃烧后产生的烟雾会让人也中毒,哪怕不烧,它的气味也会让人不适,据说可能会致癌。

    瞧瞧,命运不公到如此地步,入侵进来的都没个好的。

    王玄策他们自然不知道有的地方还能嫌弃吃的东西太多,他们只知道娘的,以后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幸福多了。

    北方人苦哈哈看天吃饭还可怜的只能一年盼一次,南方却是种了一茬可以又一茬。

    王玄策被赵恒所说的给打击到了,亏他还觉得自己在鸿胪寺混的挺好,想让赵恒也过来呢,原来人赵恒不声不响做的才是美差。

    王玄策好好恭喜了赵恒一番,结果就是赵恒被架的不得不请他们下馆子好好吃了一顿。用王玄策话说就是提前庆祝赵恒升官了。

    从那天以后,王玄策在鸿胪寺工作的更认真用心了,赵恒升官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他为赵恒高兴,但他也不愿意落在赵恒之后。

    七月中旬,尚囊从九成宫回到了长安,他此次觐见李世民收获颇丰,不但和大唐正式通聘,而且得到李世民的众多赏赐,赏赐还是其次,最主要李世民还答应送吐蕃几百卷经书典籍,还允许他们可以自行在市面上购买需要的书籍。

    结果回到长安后,尚囊才发现大唐皇帝答应送的那些典籍他的手下都已经买到了,而一些还想买的典籍却全部没有货。

    虽然有些书籍没有买到有些遗憾,但这次大唐之行收获也绝对让尚囊满意了,所以在长安又待了几天后,尚囊就上书辞行,准备回吐蕃了。

    而就在这时候,吐谷浑的使节团到了长安。

    吐谷浑使节来朝贡可不像吐蕃使节一样,来的无声无息。吐谷浑毕竟不是第一次来了,所以知道规矩,在他们到长安的前几天就已经派了人到鸿胪寺打过招呼了。

    对吐谷浑,武元庆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只是在迎接的时候露了个面,随后就全权交给了王寺丞,这让之前觉得被冷落的他又感觉到了被重视的滋味。

    所以,王寺丞对吐谷浑的使节那是相当重视和热情的,招待的很好。

    可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吐谷浑原来也以为自己很受大唐重视,很自得的。

    但没过两天,吐谷浑人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他们发现和他们所住之地一墙之隔住的是吐蕃人。

    而吐蕃人显然更受大唐重视,那个在他们到了这么几天,就一开始露过面的鸿胪寺少卿,天天都会到吐蕃那边去。

    可是就在之前他们还问过王寺丞,王寺丞对他们说武少卿公务繁忙没时间,等有时间了自会见他们。

    娘的,这就是公务繁忙啊,繁忙就是为了吐蕃人啊。

    凭什么,吐蕃还不如我们吐谷浑强大呢,凭什么他们的待遇却比我高。

    吐谷浑使节这么认为倒也没错,之前的吐蕃的确不如他们强。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吐蕃人家正在变强,现在已经和他们一样强了,而且很快就会比他们强。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武元庆暗中正在打他们吐谷浑的注意,而吐蕃人是武元庆选定的帮手。

    就这么着,有了对比的吐谷浑人觉得自己被伤害了,于是看吐蕃人就不顺眼起来。

    两家又是紧挨着住,出门的时候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快双方就起了冲突,一开始是言语冲突,用各自的语言夹杂关中话对骂,后来升级到推搡,最后也不知是谁往谁脸上吐了一口浓痰,反正两方是直接打了起来。

    吐蕃和吐谷浑都是蛮夷,本身就很粗野,一言不合干架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两国都觉得自己很强,不怕对方,所以干起架了都没有丝毫顾忌的。

    关键他们随身带刀,那是他们吃饭的家伙,但是用来捅人是一点问题没有,所以肢体冲突很快就发展成了械斗。

    第一个拔刀见血以后,其他人有样学样全拿出小刀捅了起来,然后呼朋唤友叫自己人增援。

    等四方馆的人发现不对报告给王寺丞和王玄策他们,他们再带人去阻拦的时候,械斗双方人数已经增加到了四五十人,地上躺了7个。

    最后经过救治,救活了两个,剩下的全死了。吐蕃死了两个,吐谷浑死了三个,受伤的还有二十多个。

    很快,四方馆的流血冲突就报入了宫中,呈送到了李承乾案头,然后李承乾咣叽就坐到了地上。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谁的意思() 
趣 ┡.Ωb.两个使节团大打出手,死了五个伤了好几十个,这在大唐建国后十几年里还从未有过。

    太子六率五百兵马随后就包围了四方馆,名为保护,实则监视,生怕这两个使节团再干起来。

    得到消息的留守大员齐聚东宫门前求见太子李承乾。

    慌了神的李承乾在东宫里边急的团团转:“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这些人我见还是不见,见了我该怎么说啊。“

    “喂喂,你是太子好不好,见不见他们还不是你说了算啊。他们求见你就见呗,随便怎么说都可以,还怕他们吃了你啊。“武元庆觉得李承乾惶急的莫名其妙,现在可是大唐,虽然皇帝远达不到一言九鼎的程度,但也远不是后世的明朝可以比的,后世明朝真有大臣敢以死相谏,敢当面骂皇帝是昏君,敢吐太子一脸的,但在大唐好像还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猛人,就魏征老头也没这豁出去的胆儿。

    “你说的轻巧,见了他们我说什么啊,要不见,他们告到父皇那里怎么办,父皇会怪罪我没监好国的。“李承乾哭丧着脸说道。

    “说什么还不简单啊,这是两个使节团之间的冲突,又不是大唐和使节团的冲突,别说才死了五个,就是死了五十个和大唐有什么关系,和你太子有什么关系。“武元庆笑了。

    “没关系,怎么可能没关系,事情是生在大唐,生在鸿胪寺,生在四方馆的。哦,对了,说到这,这事情最有关系的就是你了,你不要笑,我告诉你没准外边的大臣就是来要我降罪于你的。“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

    “切,和我有毛的关系,在四方馆,有专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招待着,他们吃饱了撑得打架打死了人,凭什么要怪到我头上。难道我这个堂堂鸿胪寺少卿大人还的每天派人看着他们不让他们打架啊。再说,谁能想到他们会打架,而且打的这么惨烈。“武元庆翻着白眼表示这个锅他可不愿意背。

    “这话你去和外边的大臣们说。“李承乾狠狠瞪了一眼说道。

    “要说也是你去说,人家找的是你这个监国太子,又不是找我。“武元庆不干。

    见李承乾还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武元庆无奈的摇头说道:“你就按我方才说的那样说就行,这是两国使节的冲突,大唐不易插手。你告诉他们你会下令申斥,并安抚两国使节,另外吐蕃使节即将启程回国,你会尽快安排他们离开,避免吐蕃和吐谷浑再生流血冲突。嗯,说这些就差不多了。“

    “就说这些?“李承乾迟疑的问。

    “不然呢,你还想说什么,说是你这个太子的错,还是我这个鸿胪寺少卿的错?“武元庆范围内了句,见李承乾摇头,方才笑着说:“不是我们的错,当然一切责任都是两国使节的了,没他们赶出去,已经是你这个太子宽宏大量,看在他们是使节的份上对他们网开一面了。“

    武元庆把责任甩的干干净净,偏偏说出的话还让李承乾觉得挺有道理。嗯,太子真是跟着武元庆好的没学多少,不要脸倒是学会了不少。

    李承乾出去应付那帮激动莫名的大臣,武元庆则从侧门绕了出去。

    来到四方馆他直接到吐蕃使节下榻的住所,见到尚囊就满是悲切的问:“大相啊,到底因为什么,怎么会闹成这样,就算你们和吐谷浑素有不睦,但何至于此啊。“

    “少卿大人,我们的人死的冤啊。我们的人好好的出去,不明不白的就遭到了吐谷浑人的辱骂挑衅,我的人不甘受辱争辩了几句,吐谷浑人就直接动手了,是他们先的动的手,我们的人才还手的,可吐谷浑人竟然动刀了,就一刀啊,一刀就把扎西给捅死了,可怜扎西才十九岁,仅仅十九岁。“尚囊悲伤愤怒的控诉吐谷浑人的暴行。

    武元庆陪着他一起悲伤,心中却不屑的撇嘴,狗咬狗一嘴毛,到底谁挑衅谁,谁先捅谁的,我们的人反正没看到,还不是任由你们红口白牙一张嘴说的啊。

    你说是吐谷浑人先动的手,问吐谷浑人,他们还说是你们吐蕃先动的手呢。奶奶个腿的,都是蛮夷,都不是好人。

    心里这么想,嘴上还的安慰,节哀顺变,事情都已经生了,再伤心也没用了,而且吐谷浑人还比你们多死了一个,多伤了好几个呢,你们占了便宜了,事情就到此为止吧,不然我们太子陛下不好处理的。

    我们太子已经决定下令申斥你们和吐谷浑了,不过你放心这只是做个样子,免得吐谷浑人继续闹下去。你知道的,我们大唐是心向你们吐蕃的,对于你们的遭遇我们深表惋惜和同情,我们太子殿下说了,会暗中给你们的赏赐加倍算是聊表心意。

    听了武元庆的一番话后,尚囊愣怔了半响,然后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道:“武少卿,本相能问一句吗,为什么好像你或者说你们大唐的太子会对我们吐蕃如此另眼相待,这是何原因。“

    “这个啊,我们是朋友嘛。“武元庆笑哈哈的说。

    “那吐谷浑对大唐朝贡多年,不更应该受到重视吗?“尚囊问。

    “朝贡?哈哈,大相是和本官开玩笑吗?吐谷浑朝贡才有几次,能比得上他们一年有小半年时间都在犯我大唐边陲次数多吗?“武元庆冷笑着问。

    “额,武少卿的意思是?“尚囊不确定的探询。

    “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太子,是我们陛下,是我们大唐所有百姓的意思。“武元庆信口开河的说。

    武元庆没有明言,但闻弦歌知雅意,尚囊懂了他的意思。

    原来,大唐是对吐谷浑早就不满了,看这样子对吐谷浑动手的日子也不远了,这也佐证了武元庆,还有大唐的太子还有大唐皇帝为什么对吐蕃这么热情了。

    他们这是在拉拢吐蕃,是在找盟友的啊。

    尚囊一下子想了很多。

第四百二十六章 菊花开你怕了吗() 
趣. b.尚囊想的也正是武元庆希望他想的,但尚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