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35部分

梦幻初唐-第235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有了太子李承乾的亲自上书还不行,为了能出征,李靖精神抖擞都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跑去了九成宫,面见皇帝请求挂帅,要亲自远征,这尼玛,表现的也太急迫了点。

    武元庆得知李靖去九成宫的消息已经是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了,那时候李靖都差不多快跑到九成宫去了。

    武元庆当时瞠目结舌的愣了半天,才说了一句真是人老心不老,李将军威武霸气,奶奶个腿的,怪不得侯君集要怼你老人家呢,还真是不给后辈一点机会。

    当李靖赶到九成宫,后李世民那是大喜过望,恰好被段志玄赶到青海湖的吐谷浑人又再次兴兵犯凉州,李世民当即下令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和归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

    侯君集争来争去最后还是落了个副手的局面,衰的也是没谁了。

    这局面和当初攻打突厥的时候是何其相似,李靖作为总统帅,所有人的功劳名利他都能分一份,而和李靖不对付的侯君集却只能悲催的作为那个被剥削的人,受着对头的指挥,还的被盘剥着。

    但是,侯君集对此却毫无办法,皇帝金口玉言下的命令,跪着也得执行。

    这次的出兵规模虽然不如攻打突厥的时候,但想去也不远了,毕竟吐谷浑怎么也比不上当初的东突厥,伏允也不是草原枭雄颉利可汗。

    李世民能派这么多名将出征,已经是超规格对待吐谷浑和伏允了。

    大军出征的时候已经是深秋八月,正好农忙该收拾的也收拾了个差不多,各地的府兵可以从容的应征入伍。

    大唐派大军进攻吐谷浑,吐蕃人那边却是已经退兵了。

    虽然大唐和吐蕃联合出兵,共同攻打吐谷浑都没能把吐谷浑给灭掉,但是吐谷浑人逃亡的时候,留下的牛羊无数,吐蕃人缴获可谓是大丰收的。

    而且因为吐谷浑人的溃败,吐蕃将自己的疆域往北大大扩张了许多。

    吐蕃使节被吐谷浑使节捅死两个的仇也报了,东西也抢了很多,疆域也扩大了很多,综合起来,吐蕃人认为自己出兵的目的已经达成,而且他们也不想吐谷浑被大唐给灭掉,因为那样一来,吐蕃和大唐中间就少了一个缓冲带了,所以,吐蕃人理所当然的不愿意再打下去了,于是退兵了。

    少了盟友,大唐君臣想要灭掉吐谷浑的决心却依然坚挺。

    而且,李靖以为少了吐蕃,还更便于大唐出兵行动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之前,段志玄贻误了战机,让吐谷浑人化整为零逃掉,未尝没有要和吐蕃互通有无,耽搁了时间的原因在里边。

    而吐蕃人退兵会,就没了这个环节,命令执行起来就快捷了很多。

    和吐谷浑人几次小规模接触,大唐都取得了理想的胜利,领兵的是任城王李道宗,这位是皇族宗室,和河间郡王李孝恭并称为皇族宗室的两大名将。

    吐谷浑几次失利后,退走嶂山,已距唐军几千里。诸将商议准备回军,李道宗坚持追击,得到李靖的同意,李道宗遂率偏师急行军十日,在库山追上吐谷浑部。

第四百三十九章 孩子出生() 
李道宗率兵追上吐谷浑大部后,悄然发起了冲锋,出其不意之下,吐谷浑伤亡惨重。

    但有句话叫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还有句话叫困兽犹斗。

    被堵住狠揍的吐谷浑就是这样,再发现己方无法摆脱唐军这个事实后,伤亡惨重的吐谷浑人反倒是激发了无穷的斗志。最后,吐谷浑部凭险殊死作战,大唐军队竟一时之间无法存进,最后李道宗另辟蹊径派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这样一来吐谷浑腹背受敌,本就是强鼓起的一口气,经过这么一打击也顿时泄了个干净,落得大败而逃。

    逃是逃了,吐谷浑人却不想留下野草让唐军马匹就粮于己。伏允可汗逃走前下令烧尽野草,轻兵入碛,就是跑进了戈壁沙漠里边。

    李靖绝大多数下属认为,没有足够的牧草,进行远征是一种冒险。原话是“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表示希望撤军。

    但侯君集却坚决反对,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侯君集虽然和李靖不对付,但在国家大事上还是不会胡来的,知道什么为重。

    所以在看出李靖不好说太多之后,侯君集这个兵部尚书出面表示对其他将领想要退兵想法的反对,且仔细给他们分析了一下形势。

    侯君集原话是:““不然。向者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段志玄再次被拿出来当了反面例子,侯君集说了,你们看,这就像段志玄一样,他看似打跑了吐谷浑人,于是率兵返回。结果他刚刚到了鄯州,被打跑的吐谷浑人已经卷土重来,紧随其后来到了鄯州城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全都因为吐谷浑人的实力没有被消灭掉,还很完整。

    像今天吐谷浑人败退之后,作鸟兽散,斥候也不见了踪影,君臣之间互相帮衬着逃离,家里人之间都走散了,攻取灭掉吐谷浑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比捡草芥还容易。这个机会如果不把握,不乘机进攻,之后我们必然会后悔的,但那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侯君集自己分析了情况,指出这是摧毁吐谷浑的机会。李靖很是赞同,最后决定采用侯君集策略,分部队为两支,李靖自己和薛万均、李大亮进击西北,侯君集和李道宗进击西南。

    这场仗持续的时间很久,从初冬十月开始,一直打到了腊月。

    而这时候怀胎十月的王子瑜,也终于折磨够了自家夫君武元庆到了临产之日。

    要当父亲的武元庆激动紧张的无以言表,当年杨氏生小丫的时候,武元庆很不解便宜老爹武士彠为什么会那么紧张,明明有孙思邈孙大神医在,还那么焦虑不安的满地乱窜。

    当今天他处在了便宜老爹武士彠当初所处的位置之时,武元庆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为人夫,为人父。

    里边躺着用力痛叫的是自家的媳妇儿,媳妇儿肚子里怀的是自己的骨肉,都是至亲,不紧张才怪。

    王子瑜是顺产,从腹痛羊水破到孩子生出来,中间只过了一个时辰不到。

    但武元庆却觉得如同过了一个世纪一般久远。

    “恭喜侯爷,是个女孩。“稳婆出来了,笑着对武元庆说。

    武元庆愣怔的还在紧张之中呢,稳婆的话他听了根本没反应。但稳婆却以为武元庆这是不喜欢女孩,连讨喜的话都不敢再多说了,强笑了一下就准备转身回去,远离生气的武侯爷。

    到这时,武元庆方才回了神,耳边犹在回荡着稳婆方才说的话:“是个女孩。

    “是个女孩,哈哈哈,是个女孩“武元庆先是独自呢喃,接着想到了什么似得,脸上浮起了一抹惊喜的色彩,欢呼到:“是个女孩,竟然是女孩。哈哈,老子就喜欢女孩,不用特么交罚款。“

    得,武元庆的思绪都不知道飘哪儿了,估计大唐和后世的思维搞混了,脑中想到了计划生育,这不嘛,连交罚款都出来了。

    武元庆这没头没脑的话,把稳婆给吓了个半死,还以为这武家大少爷脑子出问题了呢。

    好在听他话中的意思,对女孩还是喜欢的,稳婆之前的那丝害怕也就去了大半了,不过,讨喜要赏钱的惯例稳婆却是不敢找武元庆要了。

    悄默默进到产房,稳婆在一头大汗的产妇王子瑜耳边小声的说道:“夫人,侯爷听说生的是女孩,很是高兴呢。“

    稳婆这么做也是惯例,这古代嘛,重男轻女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如果哪家女人生的是女娃子,稳婆都会出去见一下男主人,看一下男主人的脸色,看看是否高兴,然后回去告诉产妇。

    不管是高兴不高兴的,都让产妇有个心理准备。

    王子瑜心中是失望的,满心欢喜以为是个宝贝儿子,没想到却是个丫头。不过她倒是不担心自家夫君会不喜欢女孩。

    这点王子瑜很有自信的,其实看看家里边就知道,大丫二丫,小丫三个,除了小丫还小,整天被杨氏看着外,大丫二丫真是被夫君武元庆宠上天去了。反倒是弟弟武元爽,苦逼的三天两头被老大抽一顿。

    说起来,武元爽也都是成了亲二十出头的人了,他媳妇儿是京兆杜家的嫡女,老爹是杜楚客,叔父是杜如晦,家世一点不比武家来的差,而且武元爽因为算术能力强,武元庆离开长安去往岭南那年,武元爽,大丫二丫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二丫拿了算学第一,李泰第二,大丫第三,剩下第四就是武元爽了,就连李恪也才拿了第五名。

    然后,因为名列前茅虽然考试成绩不算在明算科考生里边,但武元爽却是被选拔进了户部任职,主管钱粮统计,且是皇帝李世民亲自下的命令,不然武士彠这个吏部尚书为了避嫌是断不会选自己儿子做这个官的。

    武元爽做官,初始就是正八品的官,然后这两年又几次被提拔,现在也已经是从六品的官员了。

第四百四十章 消失了的国度() 
放在长安看不出什么来,但放到地方那也是能当个州府的副职主官了。

    可就这样,武元庆想起来就抽他一顿,阖府上下没人反对的,武元爽被老大打得也是一点脾气不敢有。

    可见,在武元庆心里这女孩子是远比男孩子更受待见的。

    武家喜得千金,自然是大摆筵席,长女嫡孙待遇是不同凡响的,满朝勋贵大臣,除了不在长安的,那是悉数到场,就算和武家不对付,面儿也得来露一下,就连已经从九成宫返回长安的皇帝李世民都派人送来了一份礼物。

    荣耀,太特么荣耀了,这场面,这阵势,别人家就是长子嫡孙出生也没搞这么大的。

    但武元庆为了自家连名字都没有取得宝贝女儿就这么搞了,而且既不是满月,也不是百天,而是出生后的第六天,要不是时间来不及,武元庆都有心在出生第二天就这么搞了。

    长安的武家在为了一个女娃娃搞大阵仗,而远在青海高原的李靖等将军也在为吐谷浑人搞大阵仗。

    吐谷浑人在唐军面前是一败再败,大唐几路兵马是长突猛进,杀的吐谷浑人四散而逃。

    但不要以为这样,唐军就能顺风顺水的解决掉吐谷浑人。

    吐谷浑毕竟是个国家呢,强盛时期控弦之士也是有十数万的,虽然现在伏允年迈,昏庸不堪,听信天柱王的话,许多大事也都交给天柱王处理,但虎倒雄风在,吐谷浑在大唐面前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腊月末,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寒冬年关时节,李靖的部下萨孤吴仁战于曼都山,一战歼敌数千,斩杀吐谷浑名王数人。随后在牛心堆又再一次大败吐谷浑。

    连番大胜导致唐军将士有些轻敌了,随后在赤水原现了吐谷浑军队的踪迹,李靖手下的副将薛万均、薛万彻轻骑冒进。

    结果被早就有所准备设好埋伏的吐谷浑军队所围。薛万彻薛万均兄弟二人都是大唐军中数得上号的猛将,尤其是薛万彻,这位仁兄当年在玄武门之变时,是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属下。李建成玄武门外被弟弟李世民给干掉了,得到消息的薛万彻和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屈唾至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东宫、齐府精兵两千人去,猛攻玄武门,守门兵拼死力守,薛万彻见久攻不下,便想率军攻打秦府,秦府将士闻讯大惧。当时在秦王府内忧惧不安的长孙甚至亲自出马安抚秦王府的手下,给他们加油鼓劲,鼓舞他们来抵御薛万彻率领的军队攻击。

    要不是后来尉迟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级赶到示众,东宫、齐府士卒心神沮丧溃散,玄武门之变最后的结果还真未可知,即便当时李世民能胜也一定是惨胜,起码他的家小,比如长孙,比如儿子李承乾,小胖子李泰等等,很可能都会死在薛万彻的枪下。

    这么一个猛将和他同样猛将的兄长薛万均,两个人合兵一处竟然遭到了吐谷浑人的埋伏,大意之下兄弟二人皆中枪,受伤也就算了,胯下的战马也被弓箭射中,他们失马后只能选择步斗。

    一场被伏击下来,兄弟二人的属下,从骑死者十之六七,挂掉了一多半,损失惨重的很。

    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之际,幸亏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率领数百骑赶到救援,竭力奋击,所向披靡,万均、万彻这样才得以最后幸免

    经此一役,唐军收起了日盛的骄傲,随后的几场打仗打得都非常的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