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36部分

梦幻初唐-第236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之际,幸亏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率领数百骑赶到救援,竭力奋击,所向披靡,万均、万彻这样才得以最后幸免

    经此一役,唐军收起了日盛的骄傲,随后的几场打仗打得都非常的稳。

    整个大唐都在欢度元日新年以及随后的上元佳节,而远在青海高原吐谷浑腹地的大军却在严寒大雪中继续追击吐谷浑人。

    侯君集、李道宗在乌海击败吐谷浑,俘获名王梁屈葱。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浑天柱三部落,收杂畜二十万;李大亮败吐谷浑于蜀浑山,获其名王二十人。将军执失思力败吐谷浑于居茹川。李靖督诸军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穷其西境。闻伏允在突伦川,将奔于阗,契苾何力欲追袭之。

    契苾何力是铁勒人,还是铁勒可汗,但自从归顺大唐以后,对大唐就忠心耿耿。

    他和执失思力算得上是归顺的胡人在大唐朝廷中数得上的名将。

    契苾何力想要追赶逃亡的吐谷浑可汗伏允,但薛万均却因为之前在赤水轻敌冒进被吐谷浑人给围住,差点就死在了那里,所以薛万均自觉要张店记性,要记住之前的失败,故而说追击伏允是不可行的计划。

    薛万均大意的时候很大意,小心的时候又小心过了头,契苾何力不赞同薛万均的意见,他说:“虏非有城郭,随水草迁徙,若不因其聚居袭取之,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

    归顺了大唐就自然而然把自己当成了唐人,所以契苾何力一个铁勒人说起同样是胡人的吐谷浑人,心中是很不屑的,直接叫吐谷浑人是虏。

    虏,胡虏也,古代汉人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一个大唐的少数民族喊另一个不是大唐的少数民族的人叫虏。嗯,这个地图炮开的,没毛病。

    契苾何力意思很简单,吐谷浑人又不像汉人,是有修建城郭的,吐谷浑人没有修建城郭的习惯,他们住在帐篷里,随着水草的繁茂而迁徙,他们是没有固定的生活地点范围的。

    这种人,如果不趁着他们聚在一起的时机乘机偷袭消灭他们的话,一旦他们四散如同云雾飘散开,还怎么能有机会将他们的巢穴捣毁,怎么有机会将他们聚而歼之呢。

    契苾何力思路很清晰,也很有主见,薛万均不同意,他就自选骁骑千馀,直趋突伦川,万均无奈只能引兵跟着他。

    沙漠戈壁缺水,将士刺马血饮之。袭破伏允牙帐,斩数千级,获杂畜二十馀万,伏允脱身走,俘其妻子。

    侯君集等大军一路行进,进逾星宿川,到了柏海,终于和李靖率领的这部分大军汇合在了一起。

    到了这时候,伏允已经穷途末路,躲进沙漠中吃没得吃,喝没得喝,坚持了十余日,最后还是被乞求活命的手下人给干掉了。

    至此,吐谷浑消失在了版图上,大唐从去年开始的战略目标也终于达成。

第四百四十一章 老不正经的() 
吐谷浑被灭掉了。

    大唐君臣这次吸取了以前灭掉突厥的教训,在灭掉吐谷浑后大军并没有撤离,而是从周边州府里,例如鄯州,凉州等地调集了数万府兵填充占领之地的边防守卫,不但如此李世民还计划从这几个州府迁徙数万户百姓过去。

    这就是要把吐谷浑完全纳入到大唐版图中的节奏,说实在的这种方法真的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如果不移民过去,就算有军队驻守,吐谷浑的这片土地也很难说是大唐的,只需要大唐有个什么波动,这里很可能就会叛乱四起,或者被吐蕃什么的乘虚占领了。

    可是一旦移民了,凭借汉民族特有的海纳百川的融合力,大唐百姓很快就会在这片土地扎了根,不用多久,几年,十几年这里就会从名义上的占领变成实际上的统治。

    李世民会这么做也是有教训的,当初突厥的事情他处理的就有些拖泥带水,虽然突厥俘虏那些是打散了异地安置了,可是突厥的土地却被薛延陀等部族占领去了大半,为此大唐还又和薛延陀干了一架,打赢了,被占去的土地也让薛延陀给吐了出来。

    但说的要从关中,河东等地移民过去的,可因为后来武元庆弄出来的把羊毛纺成毛线的纺车,让李世民看到了草原上能够产出的大收益。李世民觉得放牧这种活计还是草原上的原住民更会做一点,大唐的子民还是种田更熟练,所以为了让草原的原住民能继续放牧,给大唐提供源源不断的羊毛,李世民最终决定不从关中,河东等地往草原上移民。

    这一个决定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因为从那以后这么多年,草原上确实是一直给关中等地的纺毛线作坊提供者大量的优质羊毛。

    但因为突厥,回鹘等民族的普通百姓没有被打散,导致草原上时不时会有些不满大唐统治的牧民在零星的造反也的确是事实。

    正是基于此,在占领的吐谷浑的土地和百姓的处置上,李世民很干脆的换了思路。

    移民,坚定不移的移民,把大唐的子民移过去,把一部分吐谷浑人迁徙到大唐腹地打散和大唐人混居,然后让迁移到吐谷浑土地上的大唐子民和剩余的吐谷浑百姓也尽量的混合居住。

    吐谷浑人不是喜欢放牧,喜欢逐水草而居吗?可以,大唐尊重你们的生活习惯,但是放牧的草场大唐会按照每家每户的牲畜多少划定区域,所有的牧民只能在属于自己的草场上放牧,而不得超出。

    一旦被发现超出了划定的草场,大唐派驻的官吏就会依照法例处罚。

    总之就是一句话,限制这些吐谷浑人的放牧范围也就是活动范围,不能让他们到处流窜。

    李世民打得主意很好,一旦这些吐谷浑人习惯了待在一个固定的牧场里,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在牧场里安定下来。

    一旦家安定了下来,他们闹事造反的可能性就会低很多,因为有了后顾之忧,不方便了,不像以前打不过就拖家带口的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是这个道理。

    而大唐移民过去的百姓就会在牧民们的草场周围安顿下来,按规模大小建村,建小型城镇。

    不会放牧没关系,大唐的百姓可以开垦种地嘛,不然也可以做点小买卖,卖个日用啥的。

    反正怎么能让人安定下来就怎么来。

    在大唐占领的区域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实行,而在被吐蕃人占据的那一部分土地,大唐并没有像当初对薛延陀那样,发动一场战争让吐蕃把占领的土地吐出来。

    大唐对吐蕃人占领原吐谷浑一部分领土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当然这不默认也不太好使,毕竟一开始就是大唐和吐蕃联合起来对吐谷浑动的手,大唐总不能过后就翻脸。

    还有一个就是目前被大唐占领的土地还没能消化呢,大唐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招惹越发强大的吐蕃。

    大唐不想招惹吐蕃,但不代表吐蕃就会对此感恩戴德。

    吐蕃人眼见大唐占领了吐谷浑绝大部分的土地,而自己只在一开始和大唐将军段志玄联合行动的时候占领了自己北部边境那一小条土地,心中很是不满意。

    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

    松赞干布觉得自己是被大唐给利用了,大唐就像是一个猎人,而自己的吐蕃就像一条猎人养的土狗,打猎的时候自己出了大力,帮助猎人打到了一头山猪,结果猎人割了一个猪耳朵就把土狗给打发了。

    松赞干布不愿被当成一只耳朵就能打发掉的土狗,他决定向大唐争取更多的利益,比如,嗯,两只耳朵。

    。。。。。。。。。。。。。。。。。。。。。。。。。。。。。。

    就在松赞干布挑选使节派往长安的时候,长安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正钻在太极宫里思绪万千。

    宫娥,内侍全被赶了出去,独自坐在偌大的太极殿里的李世民一会露出一个莫名的笑意,一会又一脸的伤感。

    笑和伤感都是因为一件事情,他老爹,前任大唐皇帝,现任大唐太上皇李渊病重了。

    李渊病重其实是去年秋天刚和吐谷浑开战时候的事情了,过年的时候病情加重,那时候李靖还带着大军在吐谷浑追的伏允漫山遍野的跑呢,李渊就风疾发作几度昏迷不醒。

    可那时候正是打仗打得激烈的时候,李世民每天大会小会不断,只能抽空去看望一下被他赶下皇位郁郁多年的老爹。

    时间到了三月初,李渊的病情更重了,孙思邈也无能为力,只能用金针刺耳垂放血的办法来减轻李渊的病痛。

    到了四月末的时候,眼看要挂掉的李渊竟然奇迹般的再次好转了,不但如此还能不用人扶就下地走路,吃饭都能吃两大碗,就在昨天晚上竟然还来了性质临幸了两个妃嫔。

    没看错,李渊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子了,又是刚刚还重病将死,竟然一晚上还能上两个妃嫔。

    奶奶个腿的,真是老不正经的坏东西。

    嗯,这个咒骂是武元庆得到这个消息后咕哝的。

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烦恼() 
至于李世民,他对老爹睡了谁,睡了几个一点没兴。反正他老子自从被逼着退位后就过上了醉生梦死倚翠偎红的性福生活。

    光最近两年内给他添的弟弟妹妹都有十几个之多,可想而知被他睡的妃嫔宫女得有多少了。

    李世民心中想的是孙思邈刚刚看过他老爹后对他说的话。

    “陛下,太上皇这是回光返照之症,药石无医矣。“

    孙思邈的意思很明白,太上皇别看现在好像好了很多,但那是回光返照,无奈何命该绝了,皇帝你还是赶紧给他准备后事吧。

    听了孙思邈的话后,李世民就大发了一顿雷霆,将服侍的宫女,内侍全赶了出去。

    一个人待在幽暗的太极殿里,李世民是一会哭一会笑。

    一会想起了幼时围绕父亲膝下,和哥哥弟弟嬉戏的欢乐时光,一会又想起了父亲听了大哥的进言,将自己的手下尽数打散时候自己的气愤。

    一会想起玄武门之变后自己去见父亲时,父亲那满脸的悲愤绝望,接着又想到突厥被灭后,父亲来参加贺宴时候,父子相携而舞的冰释前嫌。

    李世民百感交集,笑过哭过后发出一声长叹,直至寂静无声无语凝噎。

    五月,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病死在垂拱殿。

    皇帝大行,举国致哀,朝会都暂停了几天。就在这个大唐上下伤不伤心都要表现伤心的时候,吐蕃的使节到了。

    这来的真不是时候,所以,吐蕃使节的觐见奏折送到鸿胪寺,都没拿到武元庆的面前就被下边人给扣了下来。

    回复吐蕃使节就一句话,万事都等着,什么时候治丧结束什么时候再上表觐见。

    朝中,除了必要处理的政务,剩下的都在为了太上皇的后事忙碌。

    首先要做的就是修陵寝。

    李世民和李渊父子毕竟是立国,当皇帝,经验不足,加上李渊被逼着退位了,他身体又一直还不错,导致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没想着李渊自己什么时候会挂掉,所以这陵寝就一直都没修。

    就过年时候李渊病重都没想起这茬来了。

    直到孙思邈孙大神医告诉皇帝李世民要给太上皇准备后事之后,李世民才让人准备选风水宝地给他老爹修陵寝。

    结果,就和去年秋天动工给李渊修建的避暑宫殿永安宫一样,还没修好,李渊就一家驾鹤西去了。

    人死了墓没修好,这要放在一般人家吧也好说,停棺几日,操办一下墓室也就修好了。

    可是李渊不是一般人,也不是耳般人,是个特殊到极点的人,是皇帝是太上皇。

    他死后住的都不叫墓室而叫陵寝,哪能像寻常人家一样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额,不对,这是小品种钱的咒语。

    总之吧,李渊死后安葬的地方修建是个相当相当麻烦的事情,正常老说皇帝死后睡的陵寝早在生前就会花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来修建,死后才能住的舒服安逸。

    就像秦始皇的兵马俑一样,那玩意没个十几年的根本做不出来。要是他死后才修,大秦被灭掉都修不好,要那样他就要被项羽,刘邦两个造反分子挫骨扬灰了。

    李渊好歹也是大唐的开国皇帝,现在的皇帝李世民是他儿子,这陵寝怎么也不能简单了,不然不但不符合李渊的身份,也是在丢李世民的脸。

    所以,李世民下诏:“山陵依汉长陵故事,务存隆厚“

    李世民说了,我爹的陵寝也不要求多好,就依照汉高祖刘邦的长陵那样修就行,务必要修的隆重对得起我爹的身份。

    汉高祖刘邦长陵,在长安三十五里外,渭水北面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壮观的九嵕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长陵坐落在咸阳原的南部,居高临下,威武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