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45部分

梦幻初唐-第245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老牛啊,你怎么也跟着瞎掺和开了,陛下之前不是已经定了要你当阔水道行军总管,作为先锋官赶往松州了吗?“

    牛进达这时候的爵位是县侯,和武元庆一个档次,跟程咬金的国公爵位差了很多,官职将军和大将军也是差了一个品级的,但牛进达和程咬金,秦琼等人都是瓦岗时候的老兄弟了,关系铁的很。

    所以对程咬金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你个老货,要不是你刚才不要脸的抢了一个领兵名额,老子至于要出去和他们抢吗?“

    “怎么是我抢的,明明是陛下非要让我去的好不好,你没听陛下说吗,要逞能到松州战场去逞,我不过是顺水推舟应下来罢了。“程咬金相当不要脸的说。

    “呸。“牛进达嗤之以鼻。

    “陛下,臣愿意配合牛将军当开路先锋。“就在牛进达和程咬金两个互怼的时候,又有人出班了。

    。。。。。。。。。。。。。。。。。。。。

    感谢ysrl100币打赏,沉默是原罪500币打赏,独自沉浸500币打赏,5244100币打赏,觯鳏1000币打赏,沿着无耻往下流500币打赏,专业坑爹20年500币打赏,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反常的人() 
“喂,武家小子你瞎掺和什么,有你什么事儿啊?“程咬金一看出来说话的人竟然是武元庆,于是没好气的斥道。

    其他大臣也很是赞同的点头,心想你武元庆平日里要么不来上朝,要么来也几乎从来不主动说话,今天这是怎么了,脑袋被门挤了啊,竟然请缨要领兵打仗去。

    也不怪大家这么诧异,实在是武元庆以前给人的印象就是痹懒的很,属于那种打一鞭子动一下不打不动尸位素餐的类型。

    要不是他是侯爵,他爹又是吏部尚书,岳父特么是皇帝,早就有正直的官员参他一本了。

    还有一个,虽然武元庆也带过兵,参与过对突厥的战争,还去过岭南平叛,但一次是负责后勤,一次是有牛进达,苏定方协助,指挥的也是这两人,武元庆就是个摆设。所以大家拿他都是当文官看的,现在偏偏要参与军方的事儿,不是属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嘛!

    “宿国公,你以为小子我想去啊,这不是担心其他将军对吐蕃不够了解嘛,尤其是进入到吐蕃的领土后,那里的气候和咱们大唐可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那里地势相当高,咱们的人上去了很多人都会有不适应的。“武元庆如此解释。

    他说的自然是后世所谓的高原反应了,中国的地势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平原地区,比如华北,东北,长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海拔平均在两百米往下的。第二级就是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云贵高原这些平均海拔在一千米往下的地方。

    第三级就是青藏高原那一片海拔在三千米往上的地方。

    其实所谓的高原反应并不一定是非要到青藏高原去,就平原地区的人骤然到了黄土高原等海拔可能在一两千米左右的地方也会有不适,有高原反应的,只是不如到青藏高原上那么强烈而已。

    高原反应的病率与上山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进入海拔三千米以上高原时,一半甚至更多的人会出现高原反应,但经三五天的习惯后症状就逐渐消失。

    一般的表现是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情况,但也有严重的,急性高原反应的可能会得高原肺水肿,不过这种情况毕竟少数。

    这些情况,大唐的将士如果攻打到了吐蕃,自然是肯定会遇到,但这并不是武元庆真正的毛遂自荐原因。

    因为如果他不跟着去的话,其实这次和吐蕃的战争并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都不是太大规模接触,只是十来天的攻城与守城,外加一次突袭然后就结束。

    原本历史上的松州之战就是这样,吐蕃攻打松州城十多日,先锋牛进达赶到,趁吐蕃不备,于夜间袭营,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斩千余级。

    再然后松赞干布就直接退兵了,松州之战就这么结束了,之后松赞干布再次向大唐求亲,然后李世民就准许了,嫁了个文成公主过去。

    武元庆请缨要和先锋牛进达一起出征为的就是不让这样的事情生,吐蕃之后会不会求亲武元庆控制不了,但只要他随军前往,起码不会让这场仗打成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的样子。

    心中是这么想,嘴上说的理由还的冠冕堂皇,让人信服。

    武元庆说的情况,李世民和大臣们也有所了解的,之前派去吐蕃抚慰的使节回来就说过在去吐蕃途中因为不适应大病过一场,前年打吐谷浑的时候,杀到青海湖上的时候很多将士也出现过不适,薛万均,薛万彻兄弟遇伏,差点死光也有这方面的关系。

    “其他将军不熟悉,难道你熟悉吗?“李世民对此很重视,非常郑重的问武元庆。

    “嗯,比起其他人来说,臣应该是更熟悉的,您也知道鸿胪寺就是和周边各方势力打交道的,吐蕃使节每次来也都是我们接待的,听也听多了。“武元庆一脸自信,其实是满嘴跑火车的瞎说。

    人家使节又没病,好好和鸿胪寺的人说这些干吗,而且,吐蕃人虽然住在高原,但他们知道鬼的高原反应啊,以前都没和中原国家接触过好吗?

    可鉴于武元庆以往的表现,李世民和大臣们还真就信了,而且武元庆要求的也只是协助先锋牛进达,而不是要当统兵的,大家也就没必要反对什么。

    最后,朝议决定,委派兵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左领军大将军程咬金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副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武功侯武元庆为监军,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共率步骑五万赶赴松州。

    散朝后,大臣们回军营的回军营,回衙门的回衙门,只有武元庆出了殿门后没有离开而是转道走向了立政殿。

    这里是李世民的寝宫,也是他日常处理朝政的时候,可惜到了立政殿武元庆却扑了个空,李世民不在这里而是去了皇后长孙的寝宫丽政殿。

    好吧,李世民是个黏老婆的皇帝没事最常待的地方就是长孙所在的丽政殿了,睡觉也是常睡在丽政殿,他自己的寝宫立政殿倒是睡的很少。

    来到立政殿,给皇后问过安,又逗弄了几下冲过来喊姐夫的李治和他的两个妹妹城阳和晋阳这三个小家伙,随后武元庆才跟着皇帝走到一边说明了来意。

    “你要朕给先锋的一万人马多配备一倍的炸弹?“李世民皱了皱眉说道。

    “是的陛下。“武元庆点头。

    “每人标准配置是四颗,这也是你当初建议的,为什么现在你要打破这个规矩?,给朕一个合理的理由。“李世民凝声说道。

    炸弹是国之重器,等闲是不得使用的,李世民规定只有守卫长安的十二卫可以配备炸弹,而且必须是战时才有配备的机会。具体什么情况该配备是有很多条要求的,满足要求才可以配备,这么多年下来,十二卫里边真正配备过炸弹的没多少,顶多就是训练的时候玩过炸弹模型,就是没有填装火药的空壳。

    李世民的原则就是能用命打赢的仗就尽量不用炸弹。

第四百六十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李世民对火药,对炸弹看的紧,估计也就仅次于他的皇位和老婆们了。

    哦,不对,在他心中老婆之中应该除了长孙外,剩下的还不如炸弹重要呢。

    打吐谷浑那可是灭国之战,但李世民愣是只给了侯君集手下的五千左武卫悍卒每人四颗炸弹,至于其他的像李靖,李道宗等人手下的兵将都没这个待遇。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相比李靖等人,李世民还是更相信玄武门之变时候坚决站在他身边的侯君集。

    这次要不是松赞干布领二十万吐蕃精兵攻打松州,而松州那边又没有太多兵马,派去增援的也只有五万,李世民也是绝对不会给一万先锋军都装备上标准的四颗炸弹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武元庆是这支兵马的监军,李世民怀疑谁也怀疑不到武元庆头上,谁让炸弹还有火药就是武元庆献给他的呢。而且牛进达也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李世民相信有这两人在,给这一万人配备炸弹出不了什么问题。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大方了一把武元庆还不满足,竟然还想要翻倍。

    “陛下,方才朝会上臣说了和吐蕃交战不比吐谷浑,虽然在吐谷浑大唐将士也有不适应的情况生,但比起吐蕃,吐谷浑可就差远了,吐蕃是比吐谷浑更高的存在,咱们的将士到了那里的不适应会远比在吐谷浑要更严重,说是直接丧失战斗力恐怕也不为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太良好的身体情况就能使用的炸弹派上的用处也就远比平日里大的多。所以除非是我们就只在松州那里的战场打一下,没想着攻到吐蕃境内,否则,多配点炸弹就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武元庆把情况往严重了说。

    李世民这时候可没想到吐蕃松赞干布会被唐军打败一下,损失千把号人就会退兵的,他这次派五万人过去准备的就是打一场硬仗,看看人数就知道五万对二十万,这是要往大了干准备。

    所以武元庆说的情况就很重要了,大唐的战略目的是什么,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将吐蕃打出松州,还是狠狠揍一顿,让吐蕃一疼就是好多年。

    最后想到松赞干布给他写的信的内容,李世民想这吐蕃兔崽子太猖狂了,不给他点狠的他就不知道谁才是这世上的老大,既然要打,就往他吐蕃打,他不是说要夺朕的大唐,取朕的性命,抢朕的女儿吗,那朕。。。。那老子就让他看看,到底谁能打到谁的国家里去。

    “好,朕就依你所请,给一万先锋军配加倍的炸弹,但你也要答应朕,务必给朕打到吐蕃去,搅他个天翻地覆让吐蕃小儿瞧瞧。“李世民恶狠狠的说道。

    “是,臣定不辱使命。“武元庆低头拱手行礼,嘴角露出一丝不被察觉的小九九达成的窃喜。

    。。。。。。。。。。。。。。。。。。。

    青藏高原,武元庆后世的时候去过,不过既不是骑行也不是去玩,是去接一个暑假期间骑行去西藏的好朋友。

    他那个朋友有点点背,一路骑行到了西藏眼看还有半天路程就能到拉萨的时候,出车祸了,被一辆越野车给撞飞了,断了一条腿。

    做了手术要回家的时候,武元庆和朋友的哥哥一起坐火车去接的人。

    唯一的一次去就是坐火车,一路上也没觉得有什么身体的不适,可能也是跟他长在黄土高原有关,他老家的海拔怎么也是一千多米呢,总归是平原地带的人要更适应的。

    所以,这时候去松州,甚至去吐蕃,武元庆是不怎么担心高原反应的。

    他要做的就是让家里给准备点厚衣服就好。

    两天后,武元庆依依不舍的跟家人,主要是和女儿武瞾告别。

    在旁边,前两年也已经成亲,有了孩子的王朝马汉,还有早就成亲的赵龙赵虎也在和家人告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诗圣杜甫很有名的一诗兵车行,讲的就是战士出征的场景。

    不过这讲描述的是普通府兵遇到的情况,武元庆堂堂侯爷可不会这么惨,他家里人虽然也不舍,但还不至于嚎啕大哭,因为没必要,他是领兵的,打仗也是在后边指挥,用不着上阵杀敌,遇到危险的可能是很低的。

    大唐先锋部队已经离开长安赶往松州了,吐蕃的使节还被扣在四方馆不知道情况呢。

    说扣可能不恰当,反正就是遇到了四方馆官吏的各种阻挠,只要在四方馆里随便你去,但想出去没门,总能有理由拦住你。

    吐蕃使节没办法呀,这想再见大唐皇帝,人家不接见,想告辞离开,拦着不让,想起来的时候赞普老大有交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长孙家试试,于是就试了试,结果好不容易传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

    长孙无忌当然是得到吐蕃使节请求帮助的消息了,但皇帝妹夫明摆着是动了真火要教训吐蕃,他才不会傻到这时候沾染吐蕃这潭浑水呢。

    于是吐蕃使节就这么扣在了四方馆里。

    扣押使节这种事情李世民不是第一次干了,想当初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趁大唐生政变之机,率大军打到了长安城外四十里渭水河畔的时候,就曾经派过使节去见李世民。

    那个使节就是这次出兵松州的白兰道行军副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那时候执失思力是颉利可汗手下的心腹大将,奉命见大唐皇帝,自认为胜券在握,便大肆鼓吹说:“颉利可汗与突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