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57部分

梦幻初唐-第257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城门还有七八里远的时候,目力极好的武元庆就已经看到三里外的宽阔大道上香车宝马黄罗盖伞莺莺燕燕一大群人站在路中央。

    “我说,今天哪家公侯家眷出游啊这是?“武元庆拿马鞭拨拉了一下旁边紧跟着的百骑小头目问。

    “呵,侯爷说笑了,下官一路和您同行,怎么会知道呢,不过,看着不像是哪一家的,盖伞太多了,起码也得好几家一起的吧。“小头目讪笑这说道。

    “说的也是。“武元庆点头。

    两人对话间,已经来到了这群人不远处。

    “哎,不对,我怎么看着里边有长乐,襄城她们在啊,该不会是我家的吧。“离近后武元庆惊喜的说道。

    “额,恐怕不是,好像是公主们全到齐了。“小头目咂舌的说。

    “还真是。“

    武元庆也发现了没有大丫二丫,反倒是李世民的女儿一个不拉全在,连最小的新城公主都被襄城拉着小手站在那。

    “大冷天的,你们这是要去哪儿?“来到近前,武元庆勒马停下笑着向老婆襄城询问。

    襄城没有回答,而是蹲身行礼大声说道:“妾身谢过夫君。“

    其他公主们跟着齐齐蹲身行礼,脆脆生生开口“谢过姐夫。“

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会选时候() 
金光门外发生的一切当日就传遍了长安城,百姓们感慨着武功侯的高义,感叹着和亲公主们命运的悲惨,完了不忘说一句,好人有好报,能得那么多公主道谢,武功侯也不枉强出头一场。

    还有人对宗室女没有一起去迎接道谢颇有微词,因为武元庆不光是挽救了公主们,也挽救了宗室女。

    有唐一朝不得和亲,别说现在这些公主郡主县主宗室女了,就以后只要是李唐皇族女子都应该感谢他才对。

    不过武元庆对此倒是看得挺开的,毕竟宗室女和公主们不一样,公主们是皇帝的亲生闺女,不赞同不满意和亲她们可以表示不满,也可以大庭广众之下向救她们于水火的姐夫武元庆表示感谢,那是因为她们不用担心皇帝会对她们怎么样。

    可宗室女不一样,她们要是明目张胆的对武元庆表示感谢,不就说明她们是对皇帝同意和亲一事是相当不满意的吗?所以才要对救了她们的武元庆表示感谢吗?

    那可以想见,皇帝肯定会把这事记在心里,就算不会对她们怎么样,总有可能对她们的家人父母,兄弟有看法,有不利的吧。

    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她们没出现实在很正常。

    而且,在武元庆进到长安直接被关到大牢里后,宗室女相携两个,三个的陆陆续续都到大牢里看望过武元庆,并表示了感谢的。

    半天时间,武元庆所住的牢房里已经全部被送的礼物吃食给堆满了。

    搞得狱卒不得不把相邻的几间牢房腾空打扫干净后用来装礼物,就这两天后都已经不够用了。

    “武侯爷,您看小的是不是再打扫几件牢房出来啊。“武元庆坐在小桌子上,正吃着李孝恭家闺女送来的几道美食,牢头小跑着过来点头哈腰的问。

    “不用打扫了,明天就是元日,承蒙你们照顾这么周到,也没什么送的,那些东西你们几个看着分了吧。“武元庆咽下一口牛肉后说道。

    “那小的替他们写过侯爷了。“牢头脸上乐开了花,说完就要离开。

    “回来。“武元庆把他叫住了,想了下说道:“给侯爷我留些吃的,免得明天没得吃了,对了再给其他牢房的狱友也分点。“

    “好勒,小的知道了。“牢头忙不迭的点头。

    牢头刚出去,迎头就撞上了人,定睛一看就要行礼,来人摆摆手让他离开了。

    “怎么,还有事儿吗?“听到牢门口传来脚步声,武元庆头也没抬的问。

    “没事,就是来送点吃的,免得夫君你向人抱怨我们不给你送吃的让你饿了肚子。“一个带着小小怨气的声音响起。

    “呀,你们怎么来了?“武元庆抬头一看,稀稀拉拉进来好几个,除了武士彠和杨氏,武家小一辈全到齐了,说话的是王子瑜。

    “大哥“

    “大哥“

    。。。。。。。。。

    “父亲“

    武元爽,大丫,二丫,三丫挨个叫人,最后叫父亲的是女儿丫丫。

    “我们不来,怎么能听到夫君你的牢骚。“没容武元庆和弟弟妹妹女儿说话,襄城就娇嗔的说道。

    “哎呀,我就随口一说,瞧瞧你俩,这一唱一和的,好像我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了。“武元庆笑哈哈说完,开始拍手对站在小姑三丫身边的女儿武瞾拍手:“来来来,丫丫快让爸爸抱抱。“

    “哼。“武瞾小丫头傲娇的白了老爹一眼,就不够去。

    武元庆尴尬的挠头讪笑:“小东西还真不给老爸面子。“

    王子瑜噗嗤笑道:“活该,谁让你不说父亲,偏要说爸爸的。“

    对于称呼问题武元庆是死没辙,他想让女儿叫爸爸,可女儿就是对爸爸无感,不管是让她叫,还是武元庆自称,女儿都是一概傲娇的不搭理。

    “我说大哥,你怎么每回蹲大牢都要选在快过年的时候啊,真会选时候,别人家都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咱们家倒好,三两年就要缺你一次。“二丫摆出一副敬请指教的好奇宝宝样儿问道。

    额,武元庆一愣,还真别说真就这么回事,二丫不说他都没发现,事情还就是这么巧合,别的不说,他和长乐私奔然后回到长安的那一年,就是在大牢里过的年,要不是李泰那死胖子做热气球,让他观礼他都没可能那么快出狱的。

    这次又是,而且比那次还要寸,那次好歹是前几个月已经住进来了,这次是距离过年只有两三天的时候才住进来。

    妹的,这就跟后世冬天护林防火,一些不开眼的趁着过年前几天查的不严点玉米杆结果被警察抓了行政拘留七到十五天一样,命背到家了。

    “不过夫君这次是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宫里妹妹们一提起夫君就感激涕零到不行。“襄城笑着说。

    大丫也点头说道:“是啊,就连长安的百姓提起来也都说大哥做的好,尤其那句诗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真是说到人心坎儿里了。“

    “还有还有,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我在朝中的一些同僚在讥讽那些之前赞同和亲的同僚时候总会引用这一句。“武元爽也兴奋的说道。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这首诗连我的小伙伴都会背了。“哥哥姐姐都发言了,三丫头小丫也不甘落后的说。

    “嗯,嗯。“丫丫武瞾咬着大拇指想了想,奶声奶气的也来了句:“人家不会背诗,不过大家都说父亲好厉害的。“

    “哈哈哈“

    听到丫丫的稚嫩的童音大家都乐了。

    “没错,爸爸好厉害的。“武元庆一把抱住女儿用力啵的亲了一口。

    “哼。“一听爸爸两个字,小丫头丫丫又傲娇了。

    “哼。“武元庆也有模有样的撇嘴哼了一声,然后又大笑着抱着女儿猛亲几口。

    “咦“

    脸上被亲的都是口水,丫丫发出了万般嫌弃的哼声。

    “哈哈哈“

    王子瑜等人再次爆笑。

    “笑,笑,有什么好笑的,吃的都凉了,赶紧拿出来陪我吃点,然后回去陪父亲母亲守岁。“

第四百八十五章 李承乾的目的() 
贞观十一年正月,武元庆安稳的在大牢里待着,外边李世民又开始给长子李承乾扫除障碍了。

    先是调整封地把郐王李元裕改为邓王,谯王李元名为舒王,接着把又封吴王恪为安州都督,晋王治为并州都督,纪王慎为秦州都督,并且全部出藩。

    出藩的意思就是说要全部到封地上任,不能留在长安了。

    李世民也真是够狠的,为了长子李承乾,把儿子们一个个全赶出了长安,像李恪,李慎这两位也就罢了,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出藩,李慎当时才八岁,今年也才九岁罢了,全赶走了毕竟是庶子对吧,可今年年都没过完呢,连嫡子和李慎同岁的晋王李治也要赶走了,虽然就和河东不远吧,可也是不在长安了啊。

    但李世民就是这么硬着心把他赶离了长安。当然这也跟长孙皇后还活着有关系,原本历史上李治一直待在长安的原因是因为长孙病死,李世民怀念亡妻,又感于儿子和女儿年幼,所以将他们留在膝下亲自抚养,可现在长孙活的好好的,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感怀的,更用不着李世民亲自抚养了。

    那年纪九岁日渐大了,再留在长安里对老大李承乾可就该有威胁了,所以,赶走,统统赶走。

    要不是魏王李泰明言不想就藩,更醉心搞发明,搞出的东西对大唐很有好处且对皇位也没有一点觊觎之心,否则李世民是想把李泰也一起赶走的。

    最后只有李泰留在了长安,稍大一点的皇子自这个正月起再没一个还留在长安的,仅剩的两个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年纪不过两三岁,还是个奶娃子实在是想赶也赶不走,只能让他们留下,至于说他们想对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有威胁,一来基本不可能,而来就算要有威胁,离长大还有好几年呢,等到时候赶走也不迟。

    “你爹为了你的太子之位能稳固也真是煞费苦心啊。“武元庆啃着一个油光光的烤羊腿,咀嚼的间歇还不忘开口说话。

    “滚,吃着我的你还要编排上我,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父皇让稚奴就藩那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该就藩了好不好。“好心来探望的李承乾没好气的骂道。

    “切,你用不着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事实就是确有其事。“武元庆摇头晃脑的嘲讽。

    “得,我说不过你,是也好不是也好说之无益,咱不说了,还是说说长乐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办吧,“李承乾换了话题:“你把和亲的事情搞得吹了,皇姐皇妹们都非常感激你,她们也没谁想着要嫁到吐蕃的,可你光想着为她们解决婚事,有没有想着把长乐妹妹的婚事也给解决一下的啊。“

    “这个啊。。。“武元庆用油手挠了挠头,迟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对于长乐的事情他也是一筹莫展。

    要说吧,长乐过了年都十七了,早到了该嫁人的时候了,可她却一直小姑独处。

    从和长孙冲的婚事告吹后,帝后两口子对长乐的婚事也就不怎么上心了,也不是他们不上心,是他们上心了也白搭,长乐一门心思就要嫁给她元庆哥哥,帝后两口子怎么劝也劝不过来,再一个,就算帝后想再给长乐赐婚,朝中大员家也没谁愿意的,因为一旦同意,不光得罪公主,得罪武家,还得得罪长孙家。

    长孙家以前内定的媳妇,有谁敢娶的,没见因为长乐公主的事情,长孙家和武家闹成什么样儿啊,凡是武家的人长孙家不用理由有机会就攻击,凡是武家的产业,长孙家无时无刻不在争抢打压。

    武士彠作为吏部尚书管着官员的升迁人事,结果想提拔几个自己人十次里边能有七八次都给长孙家搅和了。

    当然长孙家对武家这样,武家自然也不会光挨打不还击,长孙家虽然有长孙皇后这个硬靠山,但在和武家的互攻中也就勉强维持个不落下风罢了。

    谁让武家有武元庆,武元庆又会找财路,会找财路不说还不吃独食,会和朝中勋贵一起分享,这些勋贵陈了情自然会偏向武家了。

    而两家争斗的根源就是长乐公主,这么个情况下,傻子才会娶长乐公主呢,就算皇帝赐婚也没人干。

    于是乎长乐公主快要熬成剩女了,心疼妹妹的李承乾在大过年期间带着好吃好喝的来看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武元庆,质问他要怎么办。

    “你武元庆毁了和亲,姐姐妹妹们感谢你,可你别忘了你早就毁了我家长乐的亲事了,毁了也就毁了,但这么多年了你起码该负责了吧,说吧,你准备什么时候娶我妹。“李承乾怒瞪着武元庆,今天一定要得到一个答复。

    武元庆一脸无奈,他要知道该怎么办,还用的着拖了这么好几年吗,还不早就解决了啊。

    可是真的是没办法啊,当年光是想着长乐不能嫁给长孙冲,所以带着长乐私奔了,长乐和长孙冲的婚事也的确告吹了,可后续却无法解决了。

    因为武元庆没办法娶长乐。

    当年娶王子瑜和襄城的时候还能说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加上当年俩女也是非武元庆不嫁,而王子瑜虽是嫡女,可毕竟老爹死了,襄城呢虽是公主却是庶出,两人一起嫁给武元庆也就罢了。

    可长乐却是皇帝的嫡女,她娘是正宫皇后,而且武元庆还已经娶了两个正室夫人,其中一个还是长乐的姐姐。长乐的身份加上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嫁给武元庆的。

    这不是以武元庆和长乐两人自己的意志可以改变的事情,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