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72部分

梦幻初唐-第272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她在地下能体面点。

    本来如无意外的话,长乐和女尸会待一晚上直到有人来救她,但世事无常,洪水冲着她们过一个月亮门的时候,女尸撞到了墙上,长乐脱手被洪水冲走了,然后冲了也不知道多远,长乐抓住了一扇打开的窗户才免去了被继续冲跑的命运,后来水慢慢降下来后,长乐就从窗户进到了那个房间,屋里有桌子已经露出了水面,就在那桌子上蹲着趴着,又惊又怕又饿又累的长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等她醒来出去碰到了人才知道武元庆他们竟然把那具穿着自己外衣,还佩着自己首饰的女尸当成了自己。

    于是本就要派人跟在武元庆后边往泰山送消息的洛阳令和宫监这下愁眉不见了,欢兴鼓舞的命准备好上路的信使马上把好消息送到泰山,以免皇帝皇后伤心太久。

    这就是由长乐讲述,由信使转述并补充的事情的经过。

    到此,李世民,长孙等人彻底明白了,不是武元庆胆大包天欺君,拿长乐死掉这种掉脑袋的假消息骗他们,而是武元庆本身认错了人,以为穿着长乐衣服,带着长乐佩饰的女尸就是长乐,却不知道那完全就是误会。

    不过想到他和长乐的关系,以及贴身宫女都认错了,武元庆心急心痛之下认错也情有可原。

    虽然事情结果是自己把长乐赐婚给了武元庆,而长乐又死而复生,巧合圆满的让李世民隐隐感觉有哪里不对,但一悲一喜之间也没心情想太多。

第五百一十五章 真正的真相() 
“你说你干得这叫什么事儿,竟然能把人都认错了。“尉迟宝林指着武元庆鼻子臭骂:“你说要是洛阳报信的人来的再晚一点,你小子现在命都没了。“

    “你以为我愿意认错了,可当时情况那位危险,那宫女又穿的是长乐的衣服,戴的长乐的佩饰,我看到她的尸体当时人就懵了,心痛的不能自己,哪里顾得上再细查看,再说也不是只有我认错了,长乐的贴身宫女内侍们也都认错了,所以不能全怪我啊。“武元庆红着脸梗着脖子冲尉迟宝林吼,一副丢人丢的羞恼的样儿。

    但心底武元庆却早已憋不住要狂笑了,只是演戏要演全套,不能现在漏了陷不然就要功亏一篑了。

    来报信的侍卫讲的大多是真的,起码长乐差点淹死,抓住那具浮尸才脱险的,这段一直往前都是真的。

    但从这段往后可就有待商榷了。

    浮尸,很多人觉得淹死在水里的尸体就是浮尸,就连李世民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被水淹死的尸体都是漂在水面上的,这也是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认识,李世民他们依然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报信的说长乐是抓着浮尸脱险,并且还抓着浮尸漂了挺长时间这番话,李世民他们都没有觉得奇怪,觉得有问题的。

    但这番说辞实际上只能说是半真半假的。

    浮尸的真正定义是指在水中溺毙多日后因自身内部腐烂充气而浮出水面的尸体。也就是说被淹死在水里的尸体想要浮在水面必须是要经过多日腐烂内里充气了才行的。

    但洛阳宫溢水,宫人淹死那就是短短时间的事情,尸体是绝对不可能浮在水面的。

    所以,实际情况是长乐被水冲卷快要淹死的时候,她伸手抓住了一具冲卷在水里的宫女尸体,也就是那具后来穿着她衣服,戴着她佩饰被当成是她的女尸。

    但那具宫女的尸体是不可能帮助长乐浮在水面的,长乐也只是借着抓住女尸让自己的身体恢复了平衡,在短时间内身体竖直在水里,脑袋露出了水面呼吸上了空气罢了。

    结果出水面呼吸刚换了两口气,人清醒过来就看到了隐约的看到了女尸半泡浸在水里的那血肉模糊的脸。

    长乐差点吓死,惊喊一声猛地就把女尸推开,然后她就又失去了平衡开始在水里浮沉挣扎开了。

    而这时候武元庆就在一墙之隔的庭院里扒着墙根踩水赶路呢,听到喊声急忙游了过来。

    两个有情人见面后如何喜极而泣如何互诉心声不多表述,就说安全后的长乐想起那个也算是救了自己一命的女尸,心里挺不落忍的就拔下头上的金步摇,要武元庆给那女尸戴上。

    当时给宫女插上金步摇,武元庆随口对着女尸说了一句,谢谢你救了长乐,现在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好报答的,现在有长乐的一支金步摇我给你戴上,希望你来生能托生当个公主。

    就这么随口的一句话出口,武元庆心中不由的就一动。

    在长安的时候他想着弄假死药让长乐装死然后骗婚来着,可惜没有假死药,皇帝巡幸洛阳又让他跟着,计划没法实施。

    现在的情况和自己设想的那计划何其的相似,都是帝后不在身边,距离还甚远,虽然没有假死药,但却遇到了洛阳宫溢水,宫人淹死者众多,这种时候装死可比吃假死药效果还要好的。

    关键,这时候装死还没有副作用,一脸混乱,用一具女尸替代长乐,让大家都以为长乐死了,自己在去泰山给皇帝报信,借着长乐已经死了这个事实请求皇帝将长乐赐婚给自己,皇帝基本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然后当皇帝发现长乐还活着的时候,已经木已成舟,想反悔都不可能了。

    一会时间,武元庆就前后想了很多,计划的可行性在他看来能有八九成,这足够让他行动了。

    这要放在平时,武元庆就算想到这个计划他也不会实行,因为他不可能为了计划就去弄死一个宫女,让她当长乐的替身。

    但放在现在这个时刻,武元庆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谁让现在洛阳宫里别的不多就淹死的宫女内侍比较多呢。

    甚至于武元庆都没必要毁了尸体的面容来不让人认出尸体究竟是谁,因为现成的这具救了长乐一命的女尸脸本就划撞的血肉模糊没了样子。

    武元庆把自己的计划和长乐一说,长乐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然后武元庆就把长乐和女尸全弄到了庭院的墙上,然后从墙上又上到了房顶上。

    长乐讲述的经过在这里就又是一个破绽,因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公主是没可能在水里给一具尸体套上自己的外衣的,湿透了的丝绸外衣自己穿都麻烦更别说给死尸穿了,还是在水里。

    武元庆都没能力在水里给女尸换衣服,都还要先把她弄到房顶上去,然后在把长乐的外衣给女尸穿上,佩饰给她戴上。

    弄好了,两人一尸体就在房顶上等着,那些救援的小船到来展开搜救的时候,他们在房顶上看的清清楚楚。

    只是他们不说话,那些搜救的人也不可能看到房顶上的他们,当然搜救的人也不会往房顶看。

    想也知道,正常人听到喊声自己就会蹦出来的,所以搜救的人只是在船上大声喊,房顶,墙上等等可能避难的地方他们一概不看,就等着避难的人听到声音自己出来的,也就是庭院,房间里这些他们会打着灯笼晃一晃看一看,但肯定仔细不了。

    故此,天将亮的时候,见水位下降的已经淹不死人了,武元庆将长乐从房顶弄了下来,找了个宫殿让藏着。

    然后又回到房顶把女尸弄下来,来到距离外廷一墙之隔的庭院将女尸放到杂物漂浮堆积的墙角,接着回到外廷上了一个宫殿的房顶上等着。

    然后当搜救的小船经过时候武元庆故意发声被救,接着女尸被发现,武元庆认定女尸是长乐,随后当长乐的贴身内侍宫女等人都认定女尸是长乐后,武元庆就装作伤心欲绝的到泰山给皇帝报信。

    走时候武元庆偷偷去见了躲着的长乐,让她在自己走后几个时辰后再出现,并且派人赶紧再到泰山送信。

第五百一十六章 长孙无忌的质疑() 
为了演的逼真,让自己伤心欲绝别人一眼就能感受,武元庆一路上也是很拼的。

    头上既没有发簪,也没带束冠,就那么披头散发着,这还不算,长长的头发布满了泥垢,一块一块粘连在一起打着结,连乡下的长毛野狗毛发都比他顺畅。脸上也是黑乌乌的一脸污垢,原本光洁的下巴嘴唇也是长长的胡子拉碴。

    浑身上下就只穿着一条大裤衩子也都成了破布条子,堪堪将不文之物包裹着,浑身上下都是蚊子叮咬的红肿脓包,还被不知是树叶还是枝条划拉出来的结痂的没结痂的细长伤痕口子。

    脚上穿着掉了齿的木屐,好几根脚趾头指甲盖里还有着紫红淤青的血块。

    这就是武元庆刚到泰山时候,李世民,魏征他们看到的武元庆的形象。

    为了这个形象,武元庆是真的拼了,明明偷偷带着有衣服,带着有鞋子,但白天的时候压根不穿,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以免着凉生病才会穿一下。

    他甚至还从洛阳医馆里买了几副常用的伤风感冒药,以及驱虫的药物还有艾草。

    为了这些药,他可是走了好几家医馆的,因为洛阳都被淹了个够呛,很多药都泡水不能用了。

    带着这些都是以备不患,武元庆可不想让自己还没到泰山就病倒了,要那样可真是一切白搭了。

    有驱蚊的药和艾草,武元庆一路上都没受到太多的叮咬,之所以身上会有那么多红肿脓包那都是他到泰山的前两天晚上故意不点艾草,不涂抹驱蚊药被蚊虫叮咬后的结果。

    因为武元庆骑得是他的宝马,他知道自己的速度肯定会很快,所以为了配合后边跟来的报信信使,武元庆一路上可以说是走一阵躲起来停一阵。

    甚至有两次,信使都冲到了他的前面,武元庆吊在后边,趁着信使晚上休息的时候他才又重新赶到前边。

    因为一直都大概清楚信使的进程,所以武元庆在最后一天快马赶到泰山后,他预想的是在他到了泰山差不多两三个时辰信使就也该到的。

    而那时候他早就借着李世民初始的悲痛让他同意将长乐赐婚给自己了。

    一切的一切都计划的很完美,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武元庆万万没想到信使不知出了什么岔子,竟然比他预计的时间晚了那么多,第二天上午都那会了才赶到,害得他假装求死,差点变成真死,还是个吊死鬼。

    。。。。。。。。。。。。。。。

    “安排一下,明天起驾回洛阳。“

    在长孙的住所,李世民握着长孙的手,心疼的看着她还泛着红的双眼,对一旁侍立的重臣吩咐道。

    这里是长孙的住所,原本是不该有外臣的,但出门在外又是特殊时候,李世民让房玄龄,魏征等宰辅跟来,他们也只得跟来。

    只是进来后,就眼观鼻鼻观心的装隐身,不敢乱看。

    听到皇帝的命令,魏征站出来迟疑的问:“陛下,难道不巡幸地方了吗?“

    “不了。谷、洛两水大涨,溢入洛阳,洛阳宫首当其冲被毁严重,城内也水淹者众多,官寺、民居多有垮塌损坏,溺死者虽不知多少,但想来肯定不在少数,洪水过后必然会发生瘟疫,这种情况下先回洛阳稳定民心,救助灾民才是正理。“李世民面色沉重的说。

    洛阳可是东都,城里人口也是众多的,还是供给关中的大粮仓,相比泰山,还是洛阳更为重要。

    魏征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张了张嘴还是没再说什么。

    “陛下,既然长乐公主安好,那是不是该将武元庆放出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后,出声问道。

    “玄龄不说朕都忘了,那就把他放了吧。“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不可。“长孙无忌大声反对到。

    “为何不可,难道长孙大人还觉得该赐死武元庆吗?“杜如晦冷声反问。

    李世民面色不愉的看向长孙无忌,想听他有何高见为何反对。

    长孙无忌知道皇帝妹夫对自己今天的所做肯定是不高兴了,但事关长孙家的大仇人,长孙无忌不得不反对,而且他觉得自己反对的理由很充足。

    “陛下,娘娘,还有诸位大人,难道你们不觉得武元庆,长乐公主身上发生的事情很可疑吗?“长孙无忌没搭理杜如晦,而是看向皇帝还有妹妹长孙问道。

    “可疑?什么可疑?“长孙皇后奇怪的问道。

    “是啊,有什么可疑的?“李世民淡淡的附和。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互相对视一眼,脑中思绪急转,却什么都没说,凝神闭目肃手而立。

    “长乐公主先是被认为身故了,接着没多久又出现了。能错认公主这本身就很是玩笑了,更别说第一个认错的是武元庆。“长孙无忌冷笑着摇头。

    “什么玩笑,我看是长孙大人故意在针对公主殿下和武元庆吧。“说话的又是杜如晦。

    被讽刺了长孙无忌却一点不恼,反而冲皇帝皇后恭敬的施了一礼,接着说道:“恕臣冒犯,长乐公主和武元庆关系非比寻常,嗯,这个事情的确还和我长孙家,确切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