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273部分

梦幻初唐-第273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讽刺了长孙无忌却一点不恼,反而冲皇帝皇后恭敬的施了一礼,接着说道:“恕臣冒犯,长乐公主和武元庆关系非比寻常,嗯,这个事情的确还和我长孙家,确切的说是和我儿长孙冲有些关系。“

    听到长孙无忌直言不讳的说起了陈年旧事,李世民脸黑成了锅底,长孙也面色难看的盯着哥哥。

    怪不得说是冒犯呢,这张嘴就打皇家的脸不是冒犯还能是什么,可是,这都过去多少年了,还有必要再提吗?你当舅舅的就这么想让别人知道外甥女的丢人事啊。

    长孙无忌心中也有顾忌,所以这个一笔带过没有细说,而是就当下的事情接着说道:“武元庆想娶长乐公主,但碍于他已经同时娶了太原王氏的嫡女王子瑜还有襄城公主,再娶长了公主绝不可能。但这个不可能却在此次事件中被实现了。陛下以为长乐公主身故,武元庆又请求陛下赐婚,说要到地下和长乐公主做夫妻,有感于此陛下就同意了赐婚。这么可笑的误会却实现了本绝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难道还不可疑吗“

第五百一十七章 就是一个台阶的事儿() 
“有什么可疑的,武元庆又不知道那具尸体不是长乐公主的。“杜如晦第三次站了出来。

    “克明说的对,这误会武元庆也是不想的,难道就因为陛下将长乐公主赐婚给了他,而长乐公主又并没有死,就要认定其中有可疑吗?如果说因为这样就有可疑的话,那照这样推论,长孙大人是觉得长乐公主死了才没有可疑咯?长孙大人,你这么想长乐公主死吗?“房玄龄一张嘴就是一顶大帽子扣到了长孙无忌头上。

    “呵呵,房相这么曲解老夫的话有意思吗?老夫的意思是说,事情太巧合了,巧合的就像安排好了一样,长乐公主死了,武元庆来到了这里,陛下赐婚给他,也赐死给他,接着长乐公主没死,武元庆也死不了了。看看,结果是谁都没死,他们还有了陛下的赐婚。这,难道不可疑吗?“

    “这一切都是长孙大人的猜测,你有证据证明吗?“

    “是啊,光凭瞎猜就指责当朝公主和国侯,长孙大人未免太狂妄了吧。“

    杜如晦,房玄龄再次双双驳斥。

    “好了,都不要说了,把武元庆带过来。“

    。。。。。。。。。。。。。。。。。。

    绵延百里的车乘蜿蜒盘旋在广袤的大地上,这是返回洛阳途中的圣驾。

    “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

    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

    咱们那个老百姓,今儿个要高兴

    咱们那个老百姓呀吼嘿,今儿要高兴“

    武元庆翻来覆去就哼着这么一两句,光听内容就知道心情高兴的是个什么程度,更别说笑的火红的太阳还要灿烂的脸了。

    尉迟宝林不时就扭脸看一下武元庆,不时就扭脸看一下,他对武元庆是如何逃脱惩罚的非常好奇,只是武元庆就是不跟他说。

    长孙无忌质疑长乐公主死而复生的事情是武元庆精心策划的骗局,为的就是蒙骗皇帝,让皇帝赐婚长乐公主给他。

    别人可能不清楚这些事,但负责安保工作的尉迟宝林可是知道的,当时他就在外边值守,屋里的人又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他听得是一清二楚。

    只是后来把武元庆叫过去后,皇帝就下令让他们到院子外边去了,他也就没听到武元庆是怎么说的,让他心里跟猫抓似得,痒痒的不行。

    长孙无忌给武元庆安得罪名可不是轻易就洗清的小罪名,是恶意欺君的大罪,落实了是要掉脑袋的。结果武元庆进里边没半柱香的时间竟然就出来了,而且一点惩罚都没有,这可就很奇怪了。

    因为长孙无忌的旨意,就尉迟宝林听来也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事情实在太巧合了,而且唯一得到好处的就是长乐和武元庆,说他们没有设局的嫌疑实在说服不了人。

    长孙无忌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他觉得只要自己说破这一点,武元庆一定会受到严惩的,房玄龄,杜如晦一直帮着武元庆说话也是源于这样的想法。

    但他们都想错了。

    因为这件事知道真相的只有武元庆和长乐,他们联手演的这场戏,除了他们两个再没有一个人知道,所以只要他们两个不说,就没有知道这件事情是场骗局。

    或者说哪怕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是骗局,认定是假的,但只要长乐武元庆不说,就没人能证明这件事是骗局。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个除了当事人再没法证明的事情,任谁揪着也奈何不了武元庆。

    当然,这要除了皇帝。可皇帝没有证据,就算觉得武元庆是在骗自己,要降罪,要杀他,也只能用莫须有或者其他的罪名。

    但李世民没有理由这么做。

    对于宝贝女儿长乐和武元庆的关系,李世民又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女儿这辈子是要非武元庆不嫁的,那以前是没有办法,武元庆已经娶了两个老婆了,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大女儿襄城,长乐说成什么也不能嫁给武元庆的,不然就算他同意朝臣也绝逼是要反对的。

    可是,现在有了个台阶了。大家都以为长乐死了,武元庆要殉情,请求自己赐婚,那自己赐婚了,这事情说出去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但情有可原的。说破天了,也就是一个爱女儿的父亲不想让女儿死后孤独,所以将她赐婚给了她喜欢的人,而且这个人还甘心赴死到地下陪自己女儿,看看,多么感人的事情。

    然而长乐没有死。

    可没有死又怎么样,虽是一场误会吧,但总不能因为事情起源是一场误会就让皇帝收回成命吧,金口玉言,言出法随当玩儿呢。

    更别说这件事还不是只有几个人知道,整个行辕那么多人,随行大臣都上百个,更不可能收回了。

    收不收回的放一边,但这件事本身对李世民来说也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的,女儿一直以来无解的终身大事终于算是解决了。

    有台阶不下李世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顺着满满恶意的长孙无忌意思质疑这件事情的真伪。

    所以,他把武元庆叫过去后就简单又问了下事情经过,武元庆说的和一开始说的没有出入,和来报信的信使讲述的也没有出入,武元庆有指天发誓保证自己绝无虚言,要么就天打五雷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李世民就让他离开,事情就这么完结了。

    整个骗局武元庆本就没想着说让人不怀疑的,他的目的也就是让李世民能赐婚,做成既成事实。

    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后,别人怎么想谁在乎,反正他和长乐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不是也是,除非怀疑的人拿出证据来。

    解决了多年梗在心间的大事,武元庆心情好得不得了,时刻都乐乐呵呵,晚上睡觉都笑醒过好几次。

    中原地区的降雨已经差不多停歇了,从泰山出发五日内的车程,基本全是艳阳高照,地面都干了。不过路途并不好走,因为以前泥泞路面行人踩踏出来的凹凸不平的脚印,车辙等等都让马车颠簸的很。

    等过了初始几日就好多了,沿途天虽然也放晴了,但路面却还没干透,有些湿软的路面反倒更好走一点。

第五百一十八章 是不是傻() 
圣驾回到洛阳的时候,洛阳又在下雨,不过已经不是连雨,而是阵雨,且雨下的也不大。

    因为洛阳宫溢水,且城内也有小规模的疫病发生,所以圣驾并没有到洛阳城,而是住到了不远处的明德宫。

    明德宫也属于洛阳城附近的皇家别宫,反正这皇家别宫啊是到处都有,尤其是曾经做过都城的这些地方。

    就像李世民住到了明德宫一样,洛阳宫溢水后,死而复生的长乐就住到了另一个别苑飞山玄圃院。

    这玄圃院也是一个别宫,只是年代要比隋朝重新新建的洛阳城都要远。

    玄圃在神话传说中是“黄帝之园“,,昆仑山顶的神仙居处、黄帝之下都。玄圃之下有清凉山,四季都刮著清爽的凉风。凡人一旦登上了此山,即可马上成仙而长生不死。《山海经》等古籍中记载玄圃中充满奇花异石,“登之乃灵,能使风雨”内有奇花异石与各式美玉。

    所以用这个名字命名的园子,里边都是有无数的奇花异石,风景美不胜收。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一直常常作为都城,在那时候的洛阳城太子东宫里就修有玄圃。

    南朝时候刘宋又再次修玄圃,及至以后,齐,梁,陈等都有修建或者拓展玄圃园。

    南朝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里描绘玄圃园说禀辇道之三星,躔离宫之六曜。写溟浚沼,方华作峭。坂墀截薛,夏含霜雪。下则溪壑泓澄;上则青霄丹气,云霞郁蒸。金华琳碧,丹瑕流赤。周以玉树灌丛,紫桂香枫,桃枝育虫。妙草的烁,长卿寒翠,简子秋红。崖戴云而吐雨,木鸣条而起风。中有兰渚华池,渌流鼎泞,激水推移,弥望杳溟。倒飞阁之嵯峨,漾钓台而浮回。张翠帐於鸿船,泛羽旒於雀。是杉鸡绣质,木容锦章,戴胜吐绶,。。。。。。。。。。。。。。。。。所以藉园御之壮观,将仿像於毗耶。於是清宫广癖,宿设宵张,华灯熠曜,火树散芒,敛闪六尺,笼丛九光。颖若流金之出沙屿,粲若列宿之动天潢。

    简单说就是玄圃园里的山连绵不绝,高耸诡异,陡坡高俊,夏天霜雪也不消融,山下的河水深邃清澈。彩虹与虹桥似乎交相升降。山顶上的青云和彩霞交织。湖泊景色佳丽,湖里有小洲,湖水清澈看不到头等等等。

    反正就是夸玄圃园真好,真的就像仙境一样。

    可武元庆到玄圃园玩过,也没觉得像仙境一样,不过的确很美,可惜就是感觉不到仙气。

    题外话说的又多了。

    就说这玄圃园漂亮哈,长乐公主近来就是住在这里的。

    结果她老爹李世民回来住到明德宫后,长乐去见爹娘。险死还生后,父女,母女见面自然哭的稀里哗啦的,嗯,主要说的是长乐和长孙,李世民也就眼眶红了红,上下打量过女儿发现没有受伤,起色不错,连连说了好几个好字。

    完了李世民就让长乐搬出了玄圃园,初始长乐都以为她父皇是表达对她的不满呢,结果是李世民竟然下旨废除玄圃园。

    不是说拆毁,而是说废除玄圃园皇家别宫的资格,就像长安城里的芙蓉园一样,变成了百姓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李世民觉得洛阳城里以及周边遭受水灾的百姓众多,无家可归,所以开放玄圃园让这些灾民可以有个安身之所。

    李世民住在明德宫里居中指挥着后续的救灾工作,下诏:“洛阳宫为水所毁者,少加修缮,才令可居。自外众材,给城中坏庐舍者。令百官各上封事,极言朕过。”

    前边嘛,修缮洛阳宫,然后再住进去,以及从别地调运建筑材料给城里百姓修损坏的房子,百官觉得都是正题,本该如此。

    但后边让百官进言说皇帝犯下的过错,百官就不愿意接受了。

    什么嘛,这和下罪己诏有什么区别?

    连一向喜欢和皇帝对着干的魏征都觉得皇帝这次自责的有些莫名其妙,天降大雨和你皇帝有什么关系?你那边才泰山封禅这边就让我们说你的过失,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要是真是你皇帝不对也就算了,但这很明显的和你没关系嘛,用不着如此吧。

    魏征这样想,也这样做,根本就懒得搭理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的皇帝。

    老魏都没上书,其他官员更加不会上书说皇帝不对了,不但不说皇帝不对,还都上书夸皇帝乃千古圣明之君,皇家别苑都拿出来让百姓栖身了。

    夸得李世民这个高兴的呀,脑袋一热就又下旨把明德宫也给废了,让灾民暂且栖身,然后自己领着人搬回了稍加修缮的洛阳宫住下了。

    “你说你爹是不是傻。啊,是不是傻,明知道洛阳城里有瘟疫,洛阳宫又刚被水泡过,竟然还放着好好的明德宫不住让出去自己却回来住洛阳宫,这脑子完全瓦特啦。“武元庆悄悄摸摸的跟长乐嘀咕。

    长乐娇媚的白了他一眼道:“元庆哥哥你这样真的好吗?别忘了我父皇才刚赐婚给你。“

    “呵呵。“武元庆尴尬一笑,辩解道:“那是哥哥我聪明好不好,是哥哥我设局骗过了你父皇,你父皇才答应的。你是没见为了让你父皇明白我的心意,哥哥我把自己都虐待成什么样了,你看你看,这身上的伤痕还在呢。“一边说着武元庆就要宽衣解带让长乐看。

    “好了好了,人家又不是没看过。“长乐娇羞的拦住武元庆解腰带的动作说道。

    “看过什么啊你就看过了。“武元庆故意装出坚持要脱衣的样子打趣:“你只是见过胳膊上的伤,但更多的是在背上,大腿上,这些地方你还没看过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