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311部分

梦幻初唐-第311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滚滚,有多远滚多远。老子现在看到你们就来气。滚蛋。“武元庆没好气的骂道。

    “呦呵,这官一升脾气就立涨啊,你这嘴脸真难看。“程处默讥讽道。

    “你丫再讥讽一句,你信不信我找陛下换了你丫的。“

    “呵呵。“

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目标的选择() 
骂归骂,闹归闹,但该商量该计划的还得做。

    这时候行军打仗也没什么参谋部参谋参谋,完全就是看带兵将领的军事素养,临场发挥。

    计划也就是大体计划下,你从哪里进攻,预期多少时间能打到哪里,咱们从哪里汇合,然后怎么怎么样。

    这就算计划好了。

    所谓的协同作战也就是如此的,如此的,粗糙。

    对,就是粗糙。

    这时候没有任何即时通讯工具,两个队伍分开几十里,想互通消息就要跑死传令兵了,更别说踏上敌人的疆土,完全是陌生的情况,想互相通信那是难之又难的。

    更没有什么手表之类的准确计时工具,只能是看看天色,大体估计一下时间,所以什么同时发起攻击之类的也是扯淡,当然也完全没必要,即便不是同时发起攻击,只要中间相隔不是几天计算,那敌人想知道另一方出事了也是很难的。

    烽火台之类的,说实在的,这玩意华夏历代用的多一点,周边屁大点国家哪还搞什么烽火台的,反正国家也小,快马两三日就从这头跑那头去了。

    “苏定方还没到,不过他是辽东道行军总管,肯定是要从,营州那边进兵的。处默你走平州往北配合苏定方一起进兵先攻下怀远,从那里过了辽水后合击安市城,打下安市城后分兵,苏定方继续攻打辽水沿线的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城池,处默你则直接往东打过大行城后直击平壤城。“说到这里武元庆停顿了下,想了想,又说:“要是一时打不下来的话你就回师和苏定方先把他的那些目标打下来。

    至于宝林,我会派水师送你们这一部兵马从莱州过海直击平壤。你的目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平壤拿下来,然后牵扯高句丽在平壤一线的军队,不让他们给处默,苏定方添乱。当然平壤城有浿水流过,浿水直通海边,水师可以直接沿河而入,直奔平壤城下,到时候水师炮火会给你们提供帮你,助你们尽快拿下平壤。记着,你们两个千万不可贪功冒进,一定要保证身后有一座城城池是由咱们大唐军队驻守的,就算出个叉子,到时候也能有个固守待援的地方。“

    “行,我们知道了,那你呢,你准备从哪里进攻,是从鸭绿江吗?“程处默好奇的问。

    “我啊,我先不参与攻打高句丽,我会联合新罗,东西夹击百济。先把百济灭掉了再说。“武元庆笑呵呵的说道。

    武元庆的想法是,新罗现在被百济,高句丽联合攻打的有点惨,是最需要大唐出兵帮助的时候,这时候大唐说要出兵,帮着新罗灭掉百济,新罗绝对是求之不得,要什么给什么,到时候把百济灭掉了,大唐不用帮忙,新罗都会求着帮忙的,因为这辽东三国都是属狗的,还是恶狗,见到好处就想占,才不管自己的实力够不够资格,能不能吃的下,反正有好处,就恶狗扑食的冲上去先咬住再说。

    灭掉百济,在灭掉高句丽,那对新罗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们不愿意才怪。

    而且灭掉百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在和高句丽打的火热的时候,百济出兵帮忙。而且从文登跨海可以直接从汉江入海口沿江而入,沿江一线全是百济的重要城市,把这一线灭掉百济也就没了一半了。而水师最厉害的是什么,就是船坚炮利,虽然火炮射程算不得多远,但最远射程四五里还是可以达到的,汉江一线的城池基本都在火炮的覆盖范围内。

    就如同武元庆说派水师送尉迟宝林沿浿水直杀平壤城一样,平壤城也在江边,正好够火炮轰的。

    打下百济以后,就能和新罗从南边往北攻打高句丽,程处默,苏定方是从东北方往南打,尉迟宝林是从中段直插进去。

    这就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高句丽想要堆积重兵于一城死据唐军就成了奢望。

    就在武元庆和程处默,尉迟宝林商量妥当后,再次有皇命下达,这次传达的是皇帝和文武百官商量后的行军路线,大体和武元庆说的差不多,细节不一样。

    这就不用理睬太多了,皇帝给出大方向,细节带兵将领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修改,李世民不是隋炀帝,不会要求所有的进攻都要得到他的批准才能实行。

    时间进入六月,程处默已经汇合和自己那一路兵马赶往平州往北和直接从冀州到营州的苏定方汇合合力攻打怀远了。

    武元庆这边也带好了齐备的物资,一部分船只送尉迟宝林去平壤,一部分从莱州到文登在跨海到百济汉江江口。

    送尉迟宝林的船只会在用炮火洗一遍平壤城,助尉迟宝林拿下平壤后沿海岸线赶到汉江和武元庆汇合。

    “大总管,为什么咱们不从熊津江进入百济呢,百济的旧都熊津城,现在的国都泗沘都在熊津江一带的啊。“在舰船上,刘仁轨憋了许久的疑惑终于憋不住问了出来。

    “就是啊,大总管,汉江一线百济占得可不算太多呀,反倒是新罗许多重要的城池都在汉江,而且汉江距离高句丽也没多远,很容易引来高句丽的攻击的。“刘仁愿也帮腔说道。

    “你们说的都没错,但有些是以前的了,百济,高句丽联合攻打新罗这么久了,汉江一线早就落入了高句丽和百济的手中,新罗现在仅仅守着东南面的一小片地方了,如果咱们大唐不出兵,新罗被灭也用不了多久了。所以,咱们何必舍近求远攻打熊津江一线呢,有新罗打百济的南边一线就足够了,而且那边兵力还比较多,先让他们打死一些再说。

    再一个,你们也说高句丽距离汉江很近,甚至不少地方都是他们和百济交叉控制的,这种情况咱们从汉江一路打进去是不是能给牵扯不少高句丽的兵力,为其他几路人马减轻一些压力呢。“武元庆笑着解释。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为什么不固守城池() 
“大总管,你说隋朝的时候三次征讨高句丽,特别是第二次征讨的时候,已经打下高句丽那么多城池了,为什么后边退走的时候要全让出去呢,要是固守的话,下一次再打高句丽的时候不是能省不少事情吗?“

    千帆竞发的大唐水师航行在碧波汪洋上,武元庆弄了把椅子在甲板上吹海风,巡视了一遍舰船岗位的刘仁轨也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旁边,坐下没一会,刘仁轨就呆不住了,没话找话的问。

    “是啊,你说他们是不是傻,每次都要从辽水往过打。“

    武元庆这么说让刘仁轨很无语,心想是我问你不是你问我好吧。

    “那片一直以来都是咱华夏的地方,最早的国家也是华夏人建立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基本就把现在的多半个百济,新罗都包括在内了,至于高句丽那片更是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只是啊总有些时候力有不逮,让这些宵小占了咱们的便宜,把土地给侵占了去,所以,等力量够了的时候子孙后代一定要把属于我们的东西夺回来。“武元庆还在呓语一般的说。

    “大总管,你说的这些属下都知道,咱们这次出兵就不是要拿回咱们的东西嘛,只是属下问的是为什么前隋的时候打下了那些坚城后,为什么后来放弃了呢?“刘仁轨再次把话题拉回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上。

    “因为隋炀帝傻呗。“武元庆随口撇嘴说道。

    “大总管,你正经点好吧。“刘仁轨觉得跟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大总管很是无力,可偏偏这位还是当初推荐自己到水师任职的大恩人,心中鄙视一下都觉得不敬。

    这个问题武元庆以前也很搞不懂来着,因为不光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就原时空李世民出兵攻打高句丽也是如此,就比如李世民第一次攻打高句丽,已经把盖牟城,卑沙城,建安城,辽东城,白岩城等高句丽的一线重城都打下来了,就因为围攻安市城久攻不下,到了九月份的时候李世民竟然就下令班师回朝了。

    这就搞笑了,班师回朝什么意思,就是所有兵马全部返回朝中,竟然没有驻守任何一座被打下来的城池的,虽然战果确实很不错,斩首好几万,还迁回来七八万的高句丽人口,但死伤不少的军卒打下来的城池竟然就那么拱手还回去了。

    完了第二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要么重新一座座的攻打城池,这特么不是脑子坏掉了是怎么。

    武元庆以前一直都很搞不懂为什么的,怎么就不想着坚守打下的城池呢,就算全守不住也该守住一二的吧,那也算是在敌人内部插了根钉子吧。

    而且看看退兵的原因,说是辽东天气已寒,军粮将尽,士马难以久留。擦,天冷是天冷,但人又不是死人,打下那么多城池你住城池里啊,生火取暖怎么就不能久留了,辽东人能留,大唐人就不能留吗,开玩笑呢啊,还有军粮已尽,打下那么多城池难道就没有存粮的吗,城池没有,高句丽百姓家里总有吧,他们可以养活高句丽大军,就不能从他们手里弄出点粮食养活一下大唐军队吗?

    搞不懂,武元庆是真的非常搞不懂,在他看来占领了城池,那就该一直占着,什么粮食,什么冷暖的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大唐每次攻打高句丽军队本就不多的,才十万人左右而已,留在辽东十几座被打下的城池里坚守到来年天气转暖重新进攻完全不是问题。

    但原时空,不管是隋朝还是大唐的几次攻打高句丽几乎都是以打下来不少地盘,天一冷就退走还回去而告终。

    武元庆不知骂过隋炀帝,李世民多少次傻缺的。但近来才知道为什么两位其实都非常精明的皇帝会干出这么傻缺的事情来。

    记得有人说过东北方冀辽之间,其雨季在旧历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冻之时期。……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否则,雨潦泥泞水雪寒冻皆于军队士马之进攻,餱粮之运输已甚感困难,苟遇一坚持久守之劲敌,必致无功或覆败之祸“。

    说李世民正是因此才屯兵坚城,久攻不下而又不愿冒险出击,以至在九月寒冻之期降临时,才不得不无功撤兵。

    有这个理由吗,或许有,但也只是对于进攻上,但进攻上不只是大唐,高句丽也会受到影响的,所以这个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最主要的一点武元庆也是刚知道不久,那就是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国家人的生活特点。

    他们也学中原人一样修建城池的,但修建城池后平日却是不住的。就拿高句丽的国都来说,他们在平壤修建的国都,仿照大唐也叫长安城。

    当然这周边国家就没有不跟中原国家学的,不光是城池叫长安城,就皇宫的宫殿什么都跟着大唐皇帝的太极宫里一些宫殿的名字取名的。

    不过这个不重要,说回正题,高句丽人修建的长安城自然不会像大唐的长安城那么大,东西有六里,沿着山谷弯曲,南临浿水。

    这城呢,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不过虽然修建了城池,人们却不喜欢住在城里,就连高句丽王都是在城旁边修建的住宅宫室。

    国王都不住城里,更别说普通的高句丽人了,他们也是在城外依山傍水修建的房屋,反正都是穷的一比,修的房子破不说,还又矮又窄,横着睡都伸不开腿的。

    这一点后世看棒子拍的那些电视剧或者电影,特别是乡下的那些综艺节目就常看到,可不是瞎说的。

    然后国王,百姓都住城外,那修建城池的作用是干吗的呢,最主要就是用来堆集储放武器装备的。

    连特么粮食都不储备的,都是在城外放着,百姓的粮食自然更是就在家里放着了。

    然后有敌人来的时候,才入城坚守。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高句丽人自己如果坚守城池,粮食什么还不用太担心,如果像大唐军队打过来,然后城池周边的住户百姓没被堵截到的时候,那基本就不会给大唐留下什么有用的物资,特别是粮食,那家伙,高句丽百姓家里本就没多少粮食,一打起来直接背着就撤退了。

    这样的生活习惯,搞得大唐打过去想从高句丽百姓身上搜刮点粮食都办不到,只能靠后勤辎重补给,一旦遇到补给不及时,唐军也就不得不撤了,因为没有粮食,光有城池完全不可能守得住,饿都饿死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吹灰之力() 
在海上航行了几天后,水师终于来到了汉江口。

    “大总管,咱们先从哪里开始打?“终于看到陆地的刘仁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