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323部分

梦幻初唐-第323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小心我父皇知道你这么说他,让人拿板子打死你。“李承乾笑着推了武元庆一把。

    ”切,你不说你父皇怎么知道。要是你父皇知道了,肯定就是你小子告的密,你就是叛徒。“武元庆用一种我鄙视叛徒的眼神瞪着李承乾说。

    ”哈,我不说父皇也会让人拿板子打你的。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要说,就是告诉你父皇已经派人回来传话了,对你的初期处罚决定是杖责五十,让你在家闭门思过,不过鉴于长乐,襄城姐姐刚刚生了孩子,现在打你恐怕会让她们伤心,所以暂且记下以后再打,对了,还让你等着,等他回来后再好好和你算账。”李承乾笑嘻嘻的说道。

    “看来王朝已经送到信了。哎,桑心啊,我好歹也是为大唐卖命多年,结果面子还不如两个刚出生的孩子大。竟然还要靠儿子女儿的面子才能暂且躲过责罚,失败,太失败了。”武元庆摇头晃脑一副心塞到不行的样子。

    “哈哈,够了啊你,父皇要不是有心不责罚,哪里会等到王朝去报喜,说我襄城姐姐,长乐妹妹生了一个姑娘,一个儿子。哪里会等到这时候嘛,早在知道你跑回来的时候,就让人在路上就把你抓回洛阳收拾你了。”李承乾好笑的说道。

    “陛下皇恩浩荡,我这小小的国侯无以为报,只能日后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报答了。”武元庆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去你的,真不要脸,竟然拿自己和诸葛武侯比。”李承乾看不下去了,鄙夷的骂道。

    “哎,你这话说的,什么叫不要脸,我哪里要和诸葛武侯比了,难道就因为我引用了这一句出师表里的名句吗?要是这样的话,那不是说那些整天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学子文人官员都是自比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了吗?哎呀,承乾啊,你这帽子扣的实在是太大了,这要传出去那些文人学子官员还不得为了表示自己没有亵渎孔圣人的意思,而磕头磕死在孔庙门前石阶上啊。”武元庆笑呵呵的反驳。

    “去去去,你少曲解我的意思。我说你呢,你别扯上别人。”李承乾没好气的说。

    “哎,咱们说清楚点,什么叫曲解。。。。。“

    “别,你别说了,粥要糊了,赶紧搅一下。“李承乾赶忙打断,可不想听武元庆瞎扯了。

    “喂,你别走,咱们还没说清楚呢,哎。。。。“

第六百一十九章 等不来的消息() 
贞观十五年。

    对于大唐周边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难熬特别恐惧的一年。

    因为就在这一年,刚刚才灭掉西域诸国的大唐没有丝毫迟疑的,果断的回击了胆敢出兵袭击大唐草原属地的薛延陀人。

    并且将一场回击发展成了一场灭国之战,偌大的薛延陀仅仅只支撑了半年不到就到了土崩瓦解亡国的地步。

    而同一时刻,大唐在东面辽东地区也发动了讨逆战争。

    对于不尊宗主国的属国大唐一向以怀柔居多,但这次大唐性子大变,直接出兵讨伐,而且一讨伐就是对付的强大的高句丽和不那么强大的百济。

    这两国一直眉来眼去互为盟友,现在好了,全成了大唐要攻击的目标了。

    如果大唐只是多面开战其实也没什么,但当大唐多面开战还都取得了大胜,被大唐攻击的三个国家几乎都要亡国的时候,周边国家彻底胆寒了。

    这三个国家里不说强盛的薛延陀或者高句丽,就是百济也不是一般的周边小国可以比拟的,这样的三个国家都要同一时间被灭掉了,那如果大唐要对自己国家动手可怎么办?

    想想这些小国家的国民以及统治阶级都觉得不寒而栗。

    害怕的不行,生怕自己国家就会步上边三国的后尘,可反抗又没那个资本。

    想来想去,这些国家决定赶紧的讨好大唐吧,恭顺点,听话点,朝贡多点,大唐给的回礼尽量少要点,只要宗主国的决定不管多难都老老实实听着办着,千万别打一个磕绊,给了宗主国出兵的理由。

    几乎所有大唐周边的小国都是如此的想法,于是十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各国的朝贡队伍踏上了大唐的国土,朝着长安或者东都洛阳进发。

    挨着长安近的就到长安,挨得洛阳近的就到洛阳。

    万国来朝,真正的万国来朝,可比当年打败东突厥后那些部落首领奉承李世民为天可汗时候的阵容强太多了。

    不但有北方的还不归大唐统属的游牧民族,有更西边的沙漠小国,有南端岭南那边的南蛮众残存的小国,还有东边的琉球,甚至更小的只有一个小岛的岛国之主都派了使节到大唐朝贡。

    不知道远在洛阳的皇帝陛下是如何的心情,但武元庆知道李承乾最近几天笑的脸都僵了。

    年关将近,洛阳那边还没有传回皇帝准备回返长安的意思,武元庆就估摸皇帝这是还不放心辽东的战事,准备坐镇洛阳等辽东百济,新罗所有的战事都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后才会回返长安。

    皇帝不回来也挺好的,武元庆心中是窃喜的,因为皇帝一旦回来,那他必然是要受点惩处的,虽然很可能功过相抵,但起码的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皇帝越晚回来越好,数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忘掉了这档子事最好。

    “元庆,这几天来朝贡的使节更多了,每天我大半时间都用在接见他们身上了。“武元庆一进宫,李承乾就忙不迭的抓住他诉苦。

    “鸿胪寺是摆设啊?让他们挑选着来啊,那些太小的国家使节鸿胪寺接待就已经够规格了,哪里需要你全部接见,你只需要见一些比较大的国家的使节就可以了。“武元庆一脸无语的说道。

    “哎,你可说呢,我发现鸿胪寺现在就是个摆设,他们好像能做的就是作为传话筒把各国使节的请求传给我,然后再把我的意思传回去给各国使节,除了这些,他们就办不了其他了。“李承乾一肚子气的说道。

    “哈哈,既然怨气这么大,你赶紧给你父皇写奏折,让他赶紧把鸿胪寺的卿,少卿全给换了。“武元庆开玩笑的轻笑。

    “哎,你别说,我觉得你这个主意靠谱,可以给父皇去信试试看,就说元庆你不甘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抱怨鸿胪寺卿,少卿尸位素餐,强烈要求恢复鸿胪寺少卿的官职以施展抱负。“李承乾双手一拍,笑嘻嘻的说道。

    “滚,你不要害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来着,好不容易现在无官一身轻,要是你再把我坑进去,我告诉你,我和你小子没完。“武元庆没好气的骂道。

    “哈哈。“看着武元庆气急败坏的样子,李承乾笑的很欢乐。

    就在众多国家的使节齐聚东西两京的时候,薛延陀的使节却苦逼的待在鸿胪寺里眼巴巴的盼着大唐皇帝早日有回复传回。

    可惜,他板着指头数了一天又一天,从一数到五,从五数到了十。

    每一天都是带着满满的期待等着盼着祈祷着,结果每一天都是以失望而告终。

    接着第二天继续起来带着期盼的盼望着盼望着。

    盼望着盼望着,又从十数到了十五,然后还是没有任何的消息送回。

    薛延陀使节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区区六七百里的洛阳而已,为何会用了这么久的时间都没有消息送回。

    在这一刻,他万分懊悔,为何当初自己没有跟着直接去洛阳觐见大唐皇帝,而是选择了留在长安,留在鸿胪寺等消息。

    就在薛延陀使节准备板着手指头开始从十五往二十数的时候,有消息传回了长安。

    不过,不是他期盼已久的大唐皇帝接受薛延陀求和的消息,而是,一个让他如遭雷击的晴天霹雳。

    他可以在长安,在鸿胪寺一直等下去,但他的国家等不下去了。

    薛延陀被灭了。

    一直等不到使节传回好消息的薛延陀人等到的是大唐后勤部队的草料送达前线,前线军马有了充足草料后,李绩,薛万彻,程咬金等三方人马终于由包围变成了攻击阵型。

    第二场雪,眼瞅着第二场雪就要下了。

    虽然第二场雪下了之后薛延陀人会冻死冻伤的更为严重,但同样大唐的军队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那样薛延陀人必然会赢来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弄不好就是活下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很可惜,薛延陀人运气不好,在第二场雪下下来之前大唐的草料送到了。

    然后薛延陀人的末日到了。

    三支人马二十万大军,还是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围攻薛延陀的牙帐,根本没有给薛延陀人留下任何一点的机会和希望。

    最后一战,薛延陀夷男可汗和他的儿子突利失全部被生擒,其余的不管是牧民还是兵士,要么死,要么被俘,没有逃掉一个人。

第六百二十章 新年新气象() 
薛延陀就这么被灭了。

    这个消息出乎却也不出乎各国使节的预料。

    出乎,是没想到竟然在年前就被灭了,而且被灭的这么干净。

    不出乎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大唐要灭掉谁的时候,不管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大唐的目标被灭掉。

    这是之前的东突厥,吐谷浑以及西域诸国被灭后其他各国从中领悟出来的真理。

    薛延陀一被灭,草原上的那些不归大唐统属的游牧部落派来的使节对大唐恭敬的不行了,就连走在大街上和大唐百姓擦碰一下,这些使节都要第一时间点头哈腰的道歉认错,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大唐君臣,为自己的部族招惹祸端。

    年前,武元庆除了偶尔跑宫里和快累死的李承乾胡扯一顿外,就是在家里忙着伺候老婆孩子,琢磨每天准备什么饮食。

    热热闹闹平平淡淡时间到了年关,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年货,而出征薛延陀的大军也有部分接到了班师回朝的命令赶回了关内,不过大军并没有回长安而是直接从朔州走河东直趋洛阳,去那里接受大唐皇帝陛下的检阅和赏赐。

    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辽东战场高句丽的那些地盘需要大唐有足够的兵马驻守,不然还有没有清剿干净的残余会时不时跑出来骚扰一下,弄的程处默他们不堪其扰。

    要是光驻守程处默苏定方他们的人马已经足够了,但要对百济剩余的土地还有新罗动兵,他们的人手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特别是在大唐还没有对新罗露出敌意,新罗却已经利欲熏心,在大唐兵马重新开回汉江,熊津江沿线时候出兵和大唐争夺一些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的时候,大唐更要加派兵力到半岛上。

    不然要是在打下了高句丽,百济后却被小小的新罗给抢夺了胜利的果实,那大唐可就丢大了人了。

    大唐君臣只是以防万一,但得到消息的武元庆却知道这事情一着不慎就真的可能发生的。

    因为原本历史上在唐高宗时期,高句丽百济就是被大唐被灭掉了,然后接着就被新罗给谋夺了胜利的果实。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新罗统一了半岛,成为了半岛第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的国家。

    也为后来的棒子国打下了基础。

    要不是大唐不小心马失了前蹄,后世会不会有棒子国还是两说呢,搞不好压根就没有棒子国,只有属于泱泱华夏的一个少数民族罢了。

    旧的一年过去,大唐迎来了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十六年。

    正月初九,魏王李泰对蒸汽机的改进正式完成,提高了密闭性的蒸汽机动力更加的强劲,安装在蒸汽机车上每天跑几百里不是问题,已经可以真正制造,铺设铁轨使用了。

    这是一件特大喜讯,因为有了这样每天可以跑几百里的蒸汽机车后,当铁轨真正铺设到各个边关后,大唐就再也不用担心边关告急,却不能及时调兵遣将前去支援了。

    每天几百里,十天就是几千里,这样的行军速度绝对不是步卒,哪怕是骑兵可以达到的行军速度的。

    到时候一旦边关发生变故,关内兵马粮草最多也就是十多天就可以到达,不但到达速度快,而且还不会出现人困马乏到了地头却不能出战的事情发生。

    就在太子和魏王李泰兄弟两个联名写信给自己老爹报喜的时候,从东都洛阳先有诏令传回了。

    大唐皇帝在对外更加严厉的时候对内却更加仁慈了。

    内圣外王。

    李世民更改了一条法令,他下令所有的死刑犯都不再处死了,令把判定死罪的犯人徙至西州,充实西域边地,判流徙之人充卫戍,各以罪行轻重为年限。

    犯了死刑都可以不死,而是戴罪立功,戌守边疆,这就是所谓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然后除了这条法令外,还颁布了另一条命令就是人口清查。

    隋朝末年为了逃避徭役,很多人都隐匿深山成了逃民,成了黑户。

    虽然大唐建立后,不少逃民都重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