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326部分

梦幻初唐-第326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元庆暗地摇头,心说你一个堂堂亲王做到如此程度,被羞辱了都不生气,你是要礼贤下士吗?那你一个藩王不在封地待着跑回帝都长安来礼贤下士,你要干嘛?你想干嘛?

    不撩猫逗狗惹是生非,欺压百姓,你特么跟我玩唾面自干这一套,你这么隐忍,怎么看怎么像图谋不轨想做大事的样子,你丫的这是找死还嫌迟啊。

    “哦,那殿下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吧,我听着呢。“武元庆随口说道。

    “太子最近很忙吗?我几次求见都不得而入,可是要是忙的话为何元庆你每次都可以随意出入找太子呢?“李元昌一脸的好奇,话里却是有抑制不住的羡慕嫉妒恨。

    “太子啊,当然很忙了,最近忙的脚不沾地,不能见汉王殿下,殿下应该要理解的。毕竟太子是储君,现在还在监国,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亲自处理的,不像汉王殿下你,你就是一个闲散王爷,每天找人聊聊金石,谈谈字画的轻松惬意的很,别人说起来还说殿下是风雅,是多才多艺,可太子殿下要是也和汉王学的话,那别人说起来可就不是什么风雅了,那是不干正事,那是玩物丧志。“

    武元庆笑呵呵的把李元昌一顿挤兑,接着又说道:“至于我嘛,我不像汉王那么对金石书画有研究,也不懂那些文雅的事情。不过我懂的倒是一些很实际,很有用的东西,恰好和太子最近做的事情有些关系,太子想让我作为臂助,我呢,有感皇恩浩荡,也就勉为其难答应帮着做点事情。“

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丫太凶残() 
“元庆,你究竟怎么汉王叔了,昨天你从宫里走后不久汉王叔就上折子到了我的案头,说你对他不敬怎么怎么的,还要我处置你。“

    御花园的一处靠湖草地上,李承乾一边吃着香辣的烧烤一边好奇的问。

    武元庆正啃着一个猪腰子吃的欢实,闻听此言嘿嘿笑了两声,才得瑟的说道:“你不知道,昨天我刚出宫就碰到汉王了,汉王拦住了我要和我亲近亲近,你说这怎么可能嘛,他是藩王,我是勋贵,以前还是朝官,去年还刚刚作为大总管带兵灭掉了高句丽,我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怎么可以和藩王过往从密嘛,对不对,要是我和他走的太近了,你,你父皇还不得担心我这勾结藩王做些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说到这,武元庆停顿了下,又咬了一口猪腰子,接着说道:“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干这种犯忌讳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就严词拒绝了他,他让我叫他汉王叔,我也严词拒绝了,顺便嘲讽了几句,当然那只是顺便。然后我跟你说你这汉王叔很能忍的,被我嘲讽了他都不生气,还笑眯眯的问我进宫里做什么,你又每天在宫里做什么,为什么最近不见他了。啧啧,你说他一个外臣藩王每天惦记你这太子在宫里做什么干嘛,这些事情是他应该知道,是他每天琢磨该想着知道的吗?他一个藩王没有奉召就从从封地跑回了长安,还是陛下不在长安的时候,又每天打听宫禁秘事,承乾啊,我觉得你这汉王叔好像有些不安份呐。所以,昨天当他问我你在宫里干嘛,我进宫又是干嘛的之后我就对他一阵冷嘲热讽。“

    “然后呢,汉王叔又忍了吗?“李承乾也不吃鸡腿了,专心听故事的追问。

    “哪里,虽然挺能忍的,但当他发现我对他很有敌意,没法亲近,又发现从我嘴里问不出来什么之后,这家伙当时就变了脸色,口出恶言骂我威胁我,然后你该知道的我这人向来没有被人骂了还不还回去的,所以当时我就一拳砸他脸上了。“

    “我去,你把汉王叔打了啊,怪不得他在折子里说的那么委屈呢。“李承乾嘴上说的很惊讶,脸上的表情却一副我就知道会这样的样子。

    “何止是打了,完全就是暴揍。一圈砸他脸上,当时他鼻子就流血了,然后他的那些护卫就要围攻我,但我的护卫王朝马汉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和他们打在一起,然后我就按着汉王一顿捶,主要是脸上,打得他是满面桃花开,然后肚子上踢了两脚,然后就是屁股上还不是要害所以踢得也最重。“武元庆得瑟的详细讲述到。

    “我擦,太凶残了,你丫太凶残了。“李承乾听得惊呼不断,但脸上的笑容表明这家伙更多的是听得有趣,搞不好心里还想着要是自己来打的话,该如何下手好呢。

    武元庆和李承乾不把殴打汉王当回事,但是留在长安辅佐李承乾处理朝政的右仆射高士廉却认为藩王被无故殴打是件性质极其恶劣的事情,在朝堂上措辞严厉的请求太子对武元庆治罪,殴打皇族还是亲王,这是大不敬治罪。

    但李承乾怎么可能会治武元庆的罪,就和高士廉在朝堂辩驳了起来。论对礼法,律法等等的熟悉李承乾怎么可能比的过高士廉,对李承乾为武元庆的开脱之词,高士廉三两句话就驳斥了回去,让李承乾没了声音,然后高士廉还不罢休,历数了武元庆的种种罪过,看那样子好像和武元庆有不共戴天之仇,非要处之而后快似得。

    要说有仇肯定是有仇的,因为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也就是长孙冲的舅公,

    武元庆抢了长孙冲内地的媳妇长乐,让长孙家在长安勋贵百官中丢尽了脸面,高士廉这个当舅舅,舅公的怎么可能对武元庆没有意见嘛。

    但是要说高士廉恨得要弄死武元庆却也不会,高士廉确实是长孙无忌的舅舅,但同时的也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就是长乐的舅父。

    所以,武元庆叫高士廉那也是舅公的,关系不比长孙家的差。

    因为高士廉只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娘家舅舅,而不是长孙家的什么长辈。

    除了和长孙无忌,长孙皇后这两个自己的妹妹生的孩子外,高士廉和长孙家没有任何的关联。

    所以,他对武元庆绝对不会像长孙无忌对武元庆一样的仇恨。

    因为长孙无忌是他外甥,长孙皇后也是他外甥,那长孙冲和长乐是一样亲近的晚辈,他不可能因为长孙冲娶不到长乐就把长乐和武元庆都给恨上。

    说不高兴肯定是有的,毕竟亲上加亲嘛,但要说恨绝对到不了那个程度。

    高士廉还没必要因为一个长孙冲,或者一个外甥长孙无忌就把作为皇后的长孙以及作为大唐帝国皇帝的李世民两人的女儿长乐以及女婿武元庆给恨上。

    那样太不明智,也太不至于,因为长乐跟的是武元庆还是跟的长孙冲对高士廉都没什么不同。

    而且高士廉这人的性子也不是那种会为了仇恨就一定要置别人于死地的性子。

    李世民对高士廉有过很高的评价,说他涉猎古今,必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德范宏深,风猷远著,道高廊庙,望重勋贤。职在铨衡,穆九流而驰誉;位居端右,总百揆而腾芳。班职台仪,具瞻允集,忠谋令范,遇物必彰。造膝危词,类多宏益,瞻风力以齐轨,轶伊吕而长骛。

    之所以高士廉要坚持让李承乾治罪于武元庆,是因为这人有些,怎么说呢,就是守旧,说守旧也不太准确,应该说是恪守君臣之道。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在他看来李世民是皇帝,他哪怕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那在李世民面前也该是臣子的样子,而不该端着长辈的样子。

    这就是高士廉,对尊卑身份看的非常重。

    那汉王是皇族是亲王,那就该是主,武元庆是臣,臣子把亲王给打了,这不管是因为什么都是绝对是大错误,就该受到严惩。

    这才是高士廉要严惩武元庆的原因。

第六百二十六章 福手福脚() 
李承乾虽然说不过高士廉,但他是绝对不想处罚武元庆的,就在李承乾想理由准备将这事情拖下去,拖到不了了之的时候,洛阳那边又有诏令传来,并且皇帝也准备返回长安了。

    皇帝回长安还有段时间,因为皇帝答应了并州的父老回长安途中一定要到并州到晋阳看一看的,所以路上流连时间会花费不少。

    但是传回来的那道诏令却是不容迟缓,要立即传至各州县知晓,并严格执行的。

    七月,皇帝在洛阳任命长孙无忌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这两个职位虽然只是虚衔,是种荣誉,但给这两位挂上这样的职衔,无疑是皇帝李世民开始再次准备对朝臣进行调整的一个预兆。

    房玄龄,长孙无忌年纪到不小了,该荣升一下然后给其他人让一让位置了。

    并不说就不让这两人主掌参与朝政了,只是挂上虚衔后慢慢的就开始退出具体朝政的处理上,而变成总掌大局,只对朝政提建议,却不怎么参与具体的运行处理了。

    就跟魏征,李靖他们的特进职衔一样,虽然具体的职务交出去了,但没谁说他们不是朝中顶级宰辅重臣的,只是他们的身份不同了,不在有具体的事务要管理了,属于那种想管就能管,但不想管也就不用管自会有人管,完全不存在玩忽职守什么的事情。

    他们以后的身份更多的就像那种有着决定权的顾问一样,别看掌管的具体事务没有了,但真正的决策还是他们这些人做,国家的走向还是他们这些人最后参与决定控制的。

    李世民在逐步的让上了年纪的大臣退出具体事务的处理,让更加年轻一点的官员走上台前。

    朝中大臣几乎一段时间就要调整一下,大家的习以为常了,并且也和普通人,中下级官员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大家不关心。

    大家关心的时候就在两位重臣职务调整后的两天后,皇帝下的那个全国都要执行的诏令。

    李世民下制令:“从即日起有自残身体者,依法加重罪行,并且仍要交赋服役。”

    这个命令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从命令发布的这一天起,但凡有人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比如砍手砍脚,意图逃避徭役征召的人,依照新颁布的法令加重处罚,并且处罚以后,你砍掉了手,砍掉了脚依然逃不了徭役,依然要交税赋,接受国家征召去服徭役。

    皇帝为什么会颁布了这么一条命令呢,这就要从隋朝末年开始说起了。

    隋朝,特别是从隋炀帝上台后开始大兴土木修建洛阳城,修建大运河等等多项工程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完成,那时候征调的役夫人数不知凡几,死伤不知多少,征召几百万,可能就要死伤几十万。

    接受征召去服徭役就跟去送死没什么区别,百姓自然不甘心这样送死。

    然后不想死就要想办法逃避征召,隋朝那时候的律法规定如果身患残疾,就是比如说手脚不灵便的,最好是手脚有问题没有手,或者没有脚的,这样的情况是不用接受征召服徭役的,不但不用接受征召,甚至还能免除赋税。

    这个政策说起来相当的人性化的,但人性化的政策却并没有给百姓带来福音。

    因为隋朝的百姓碰上了一个好大喜功完全不知道体恤民情的皇帝,隋炀帝。

    这位皇帝上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抱负,也为了享受,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导致赋役繁重,三征高句丽征调几百万民夫死伤惨重。

    百姓服徭役完全就是拿自己的命去赌,赌自己的运气好不好,能不能活着回来,这样的日子谁想过。

    没人想过。

    于是也不知道是谁从律法里找出了朝廷对残障人士有优待这么一条政策来,然后当第一个对自己自残的人成功避免被征调后,这种抓住漏洞以砍掉手脚换免除徭役的办法就流传开来了。

    皇帝王公高高在上自然不怎么清楚这些事情,所以让这种事情存在了很多年,但是下边的官员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百姓们把这种被砍掉的手,砍掉的脚称作福手福脚,意思手脚虽然被自己砍掉了,但是带来的却是让自己活下来的希望,是福气。

    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正是因为知道百姓疾苦,知道自己起兵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才起兵的,所以他们对福手福脚这样畸形的触目惊心的事情是有了解的。

    原本,李家父子想着自己建立了大唐,就算不能让所以人都过上好日子吧,但起码不至于让百姓活的恓惶到要砍掉自己手脚来躲避徭役征召那么惨吧。

    可是没想到的是,隋炀帝都死了,隋朝也灭了,大唐都经历了李渊统治的武德九年的时间,以及李世民通知的贞观朝十六年的时间,总共二十五年的时间。

    大唐立国二十五年了,国家强盛,百姓富足,这样的情况竟然还有人在通过砍掉手脚这种福手福脚的事情来逃避徭役。

    这让六月底无意间在洛阳城外闲逛的时候发现这个事情的李世民觉得自己脸被打的啪啪响。

    国富明强,李世民不觉得这个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感觉,因为朝中那么多大臣,就连魏征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