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355部分

梦幻初唐-第355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边两个兄长都娶的名门之后,这李治是嫡子里边最小的了娶得自然不能差了,哪怕是太原王氏的,也得是近支才行,不是随便王家什么远房就可以的。

    王裕给说媒的这个侄孙女,他选的人很好,既没有选太原王氏的直系大房出生的,因为知道王家大房依然是看不上皇家的血脉的,所以就说了也白说,然后他也没找远房的,知道皇家不同意。

    他选的是王家在祁县的分支,罗山县令王仁祐的女儿,别看着王仁祐只是个县令,还不是上县的县令,官儿没多大,可是王仁祐家世是非常好的。

    不要以为太原王氏这样大世家的族人就都衣食无忧,过的非常好,绝对不是这样的,很多世家门阀的族人过的也是非常非常一般的,顶多顶着世家的名号混的比最普通的百姓强那么一点,但强的也有限。

    王仁祐虽然不至于混的太惨,但如果只按照他的县令的官职的话也就混的一般。

    可是王仁祐过的非常好,因为他有个很好很好的爹,他爹王思政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名将,早年曾为北魏孝武帝的幕僚,因拥立之功,累封中军大将军、大都督、祁县侯,后随孝武帝投奔关中宇文泰,进封太原郡公。孝武帝死后,王思政仍旧受到重用,加封东道行台,镇守弘农,又移镇玉璧。

    在西魏干了许多年官当到了大将军,统领中原诸军军事,后来东魏打的西魏不行,王思政死守不退,并杀死慕容绍宗、刘丰生等东魏大将,最后所守之城还是被攻破了,王思政自杀结果没自杀成,被东魏军俘虏,等到北齐建立后,文宣帝高洋授予其都官尚书、仪同三司的职务。

    王思政牛掰的一塌糊涂,在西魏,对于西魏孝武帝来说王思政就是他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到了北齐依然荣恩不减。

    然后他的儿子,老二继承了爵位太原公外,还官至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其他几个儿子县公,县侯,县伯好几个。

    里边就数王仁祐不成器的,因为他年纪最小,是王思政老了之后才有的儿子,老年得子,这爵位分封的时候就还没他呢。

    但谁让他老子太厉害,兄弟们也厉害,就连侄子,老大的儿子,年纪比他还大的侄子都那么厉害,是隋朝的上柱国呢。

    所以,虽然王仁祐本事一般,大唐建立这么多年了还是一个县令,但是人家一家子都牛掰,又是太原王氏的近支,所以年纪不大的时候家里边就给找了一个好媳妇,媳妇家里同样牛掰,反正配的上他的。

    媳妇家虽然比不上太原王氏,但也仅仅差了一级,河东柳氏这样的关中四大世家世家之一,陪太原王氏的近支足够了。

    王仁祐的老婆柳氏,她的弟弟官儿都比王仁祐大,在朝中是兵部郎中,从五品的官,比王仁祐大了四级。

    柳氏虽然老爹不行,可是叔父柳亨是邛州刺史,祖父是隋朝太常少卿新城县公,曾祖父则是北魏尚书左仆射。

    和王家绝对的是门当户对,妥妥的没问题。

    王家,柳家这样的背景,王氏和大唐皇帝皇后的嫡亲儿子成亲在王裕和同安公主看来那是非常非常合适,皇帝是不会有拒绝的理由的。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李世民对姑姑同安公主的说媒是一口答应,然后确定王家也没问题后,很快下圣旨,下聘,接着就是成亲等等。

    王氏要相貌有相貌,要好脾气有好脾气,可以说作为王妃她绝对绝对是合格的,远在长安的皇帝皇后对王氏那也是非常满意的,可是,就是有一点,成亲时间不短了,两年了,王氏的肚子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原本,皇帝皇后也不太急的,毕竟有武元庆和两个女儿的例子在的,他和襄城成亲多少年了,还不是才刚刚生了孩子没两年。

    但是皇帝皇后不急,架不住这有些嘴碎的喜欢说人是非的,在勋贵朝臣们的女眷中就有那不少嘴碎的乱传什么晋王身体羸弱不能人道或者生不出孩子之类的话。

    这让皇帝皇后两口子不得不急,关键的他们很确定自己儿子没问题,可王氏肚子就是没动静,两口子急的呀,好在,王氏没动静可是却有其他人有动静了,宫人刘氏给怀上了,这下皇帝皇后高兴坏了,就说嘛,我们儿子没问题的。

    也不管这怀上的不是正妻王妃了,反正怀上就好,起码自己儿子没问题,这个算是狠狠打了那些嘴碎的妖艳贱货的嘴了。

    但是,长孙心里还是气不过的,所以等这刘氏十月怀胎快要临盆的时候,长孙就非要去晋阳亲自看着,还要大张旗鼓的走,不得不说,长孙的心里未尝没有冲那些妖艳贱货显摆,回击的意思。

    本来武元庆是作为护送皇后公主王妃一行去晋阳的第一人选的,可他进了秦岭一直没出来,所以皇帝就准备派准女婿杜荷负责护卫工作的,结果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武元庆给回来了,赶得刚刚好。

第六百八十七章 找点事做() 
“王淑现在压力肯定很大。庶子出生皇后娘娘却不远千里亲临探望,还有太子妃,魏王妃以及几位公主,恐怕在王淑看来这是皇后娘娘在表达不满。“王子瑜靠在车厢倚着车窗一脸担心的说,王淑就是李治的老婆王氏的名字。

    “你不用太担心,李治和王淑成亲才两年多而已,没怀上也很正常的,想来皇后不至于因此就对王淑有什么不满的,你忘了,皇后娘娘当初和陛下成亲,也是过了几年才生的太子的。“武元庆笑着安慰道。

    “希望吧。“虽然武元庆说的有道理,但王子瑜心中还是有所担心的。

    因为哪怕皇后对王淑确实没什么不满,但是在刘氏要生产的时候皇后亲自赶过去,这个事情的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表态,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个是不以皇后心里的真实想法为转移的,不管皇后真实想法是什么,在外人看来这就是皇后对晋王妃不满了,特别在晋王的其他妻妾看来更是如此,拿着鸡毛当令箭是这深宅大院的女人们最喜欢干得了。

    以前,王淑是晋王妃,李治的其他女人都得敬着供着,等皇后到了晋阳然后离开后,你再看吧,那一个两个阴阳怪气的还不知道暗地里怎么说呢。

    如果刘氏生的是个儿子,那母凭子贵就算不把王淑放在眼里,和王淑对着干,估计其他女人都会帮着擂鼓助威呢。

    “爹,晋阳有什么好玩的没?蒙山大佛是不是真的像姑姑说的那么大啊?“就在两口子说话的时候,一匹枣红色非常漂亮的小马驹嘚嘚嘚的跑了过来,身穿紧身胡服,脚踩皮靴漂亮的不行的丫丫同学骑在马背上脆生生的问。

    “漂亮,很漂亮,到了晋阳,爹带你去玩。“武元庆笑呵呵的说。

    “姑娘家家的,看你现在成什么样了?“王子瑜眼睛一瞪生气的对女儿说道。

    “爹,你看娘她又来了。你管着点啊。“丫丫同学一副头疼的不行的样子冲武元庆撒娇的喊,喊完也不理老娘的训斥,小手一拉缰绳,小马驹带着她又欢快的跑走了。

    丫丫一走,刚刚还一副看不下去女儿没有大家闺秀样的王子瑜立马换了表情,一脸羡慕的看着女儿的背影幽幽叹息。

    真自由,还是骑马好啊。

    从长安往东边修建的铁路已经修的差不多,不过这个修建却是往洛阳,往山栋修的并不过河东。

    而且因为黄河阻挡的关系,这黄河上以这时候的工匠水平还不能够修建跨黄河的大桥,所以铁路都是修到黄河边就停了,然后在河对岸继续修建。

    从长安坐火车到了黄河边就得换乘船只过河,然后继续坐火车,还并不能到晋阳,过了河还得乘坐马车。

    反正最后也是要乘坐马车,还不如一开始就坐马车,所以一行人干脆就乘坐的马车,这皇家的马车是最好的,华丽贵气,如果乘坐火车中途换成,不但要劳动地方官府大费周章准备马车而且还准备的不如皇家的好,影响不好也不划算。

    又是皇后又是公主,太子妃,王妃,还都带着孩子,所以銮驾走的并不快,一天也就是三十里到六十里的样子。

    路好走了,那就是六十里,路要不好走,那就是三十里顶天了,反正估摸距离刘氏生产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平均走个四五十里的绝对能到的了。

    再走的快了武元庆担不起那个责任,万一把谁给晃荡的病了那可就是大麻烦,特别长孙有个病啊灾啊的有他受的。

    三五十里说白了,纵马狂奔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样子,对于武元庆来说完全不是个事,那对于每天操练的侍卫来说就更不是个事儿了。

    护着马车走的一个个都是没精打采强装尽忠职守,武元庆懒得装,反正皇后她们也都是窝在车里的,一开始出远门的新鲜感早没了,都是待着熬时间的。

    坐马车里就跟坐牢一样,每当停下休息的时候就跟犯人放风一样。

    为了不让几个老婆每次休息都跟放风一样激动,也为了找点事做打发时间,赶路的时候武元庆总是骑着马晃荡在三个老婆的马车周围,和她们闲聊,或者讲故事给她们听。

    闹得城阳,晋阳,衡山三个公主都吃醋了,嗯,吃醋可能有点夸张,主要是羡慕的不行,于是她们将同样吃醋了的武大丫,二丫,三丫喊到了自己的车里让她们讲故事,聊天来打发时间。

    皇后人家是去看自己儿子媳妇大孙子的,太子妃,王妃,公主都是去看弟弟,弟妹的。

    本来武家这边襄城,长乐随行就足够了,结果王子瑜说李治的王妃是王家的人,她也该去看看,顺便还能娘家看看多年不见的家人。

    本来这已经够了,武家一下就去了三个娘们还带着孩子,足够了,结果二丫三丫闹腾的也要回晋阳老家看看,特别三丫,她都没到过晋阳,光是从哥哥姐姐嘴里听过晋阳是什么样的,自己家在晋阳的老家是什么样的,哥哥姐姐在晋阳的时候如何如何有意思。

    以前没机会,这次既然三个嫂子都要去晋阳,那三丫也想到晋阳看看。

    二丫三丫闹着要去,大丫表示回晋阳看看也不错哦,然后,杨氏也表示,是该趁着自己身体还好回晋阳看看。

    接着,武元爽的媳妇也表示要带着孩子一起到晋阳看看,看样子,要不是有公务在身,武元爽自己都想回去。

    武士彠和二儿子是一样的心思,只是有公务,而且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所以只能遗憾的看着老婆孩子孙子孙女们回晋阳。

    然后,在他们出发的时候,武士彠千叮咛万嘱咐让大儿子一定回受阳老家看看,这个受阳老家就是文水,只不过文水是隋开皇十年的时候才改的名字。

    武士彠小时候,文水叫受阳,所以他叫习惯的就是受阳,而不是文水。

    武家几乎全家出动,大丫二丫三丫被几个公主给瓜分了,然后杨氏也被长孙给拉去聊天了,襄城,长乐也没跑得了,她们被无聊的太子妃和魏王妃缠上了。

    就剩下王子瑜了,王子瑜当然不是被皇家的人孤立了,只是因为马车里实在是坐不下了。

    而且丫丫实在是太闹腾了,还是让她老娘一个人承受丫丫的闹腾吧。

    浩浩荡荡一行人就这么无聊又热闹的走在路上。

第六百八十八章 家门不幸() 
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无论天上是万里无云还是飘着朵朵白云,天气的热度是一点不减的,坐在马车里虽然四面通风,而且好有车厢遮挡着阳光,但是还是热的让人受不了。

    马车里的女眷孩子们就没有不羡慕可以骑着自己小马驹随便跑的丫丫同学。

    没错,骑着马被太阳晒着应该是更热的,可是骑马速度快啊,就拿行进速度来说,丫丫同学骑马可以直接跑两三里地然后就可以找树荫阴凉地慢慢等着车队缓慢的追赶。

    可以说丫丫是有足够时间休息纳凉的,而坐马车就没办法了,马车不停她们就要一直在马车里待着热着,更别说武元庆临出发的时候就给自己和丫丫带了两顶斗笠的,丫丫带着斗笠骑马奔驰如风,根本不会太热的,反倒是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还感觉不到风吹。

    每天只走几十里地然后剩下时间就休息,就这走的都觉得是度日如年。

    走了多日后实在是受不了的二丫也不再管老娘的脸色难看不难看了,把王朝的坐骑占为己用,二十岁的大姑娘了,然后跟比自己小十岁的侄女大呼小叫的骑着马绕着车队前前后后的乱跑。

    三丫也想骑马,可是二丫不带她,丫丫倒是想带小姑姑,可是她的小马驹太小了,只能载着她跑,再多一个人就受不了了。

    抢别人的马当然能抢得到,可是无论是马汉他们的坐骑还是侍卫们的战马都是高头大马,三丫十来岁根本不好驾驭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