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358部分

梦幻初唐-第358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和刘氏说话那是看在没出生的孙子孙女的面子上才给的礼遇,至于太子妃,魏王妃加上几个公主,就冲她们和武家的关系也知道该和谁亲近,更别说刘氏本来就没有让她们在意的资格。

    等皇后,太子妃,魏王妃和城阳,晋阳,衡山三位公主都进了晋王府后,武元庆的保安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虽然他要负责皇后所有的护卫工作,可事实上到了李治的地盘,进了李治的家里长孙的护卫工作就用不到他了,李治自己就得安排人把他老娘好好的保护起来。

    “走了,咱们回家。“

    武元庆大手一挥招呼老婆孩子撤退,结果一扭脸就看到了大舅子王伦正冲他挤眉弄眼,而在王伦稍前一点位置站的是王氏族长王绩,也就是王子瑜的亲叔叔。

    “见过叔父大人。“武元庆和王子瑜两人赶忙上前见礼,然后襄城,长乐也冲王绩福了福。武元庆和王子瑜两个人行礼,他们是小辈,所以王绩接受的是泰然若之,而襄城,长乐两个行礼,王绩就得赶忙避开然后施礼。

    然后大丫二丫三丫加上丫丫带着弟弟妹妹挨个行礼。

    王绩笑着点头说了两声好孩子,然后将自己身上还有侄子王伦身上解下来的玉佩挂件当做见面礼送给三个小家伙。

    等小辈们见过礼后,才是杨氏和王绩的见礼,亲家之间的见礼无非就是寒暄一下,老夫人怎么样,你孩子怎么样之类的没什么营养,但就得说的话。

    和杨氏互相见过礼后,王绩再次看向侄女,侄女婿王子瑜和武元庆两个,笑着说道:“你们祖母还在家里等着你们呢,回家拾掇拾掇就赶紧过来拜见你们祖母,让她老人家看看孩子。“

    “是,叔父,我们一会就过去。“武元庆两口子赶忙点头。

    迎接也迎接完了,晚上李治会在王府里设宴,不过那是晚上的事情了,还有一下午的时间呢,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王伦却没回王家,而是高兴的抱着武毅,武沁两个小家伙,身后还跟着丫丫,一边和大家说着话一边逗三个小家伙。

    武元庆一看大舅哥也跟着,那干脆就走着回去吧,主要是坐马车王伦不适合,骑马吧又没马,那干脆走着吧。

    结果等离开了晋王府往武家方向走的时候就看到街角停着一辆马车,看标识竟然是王家的马车。

    然后就见王伦手里抱着两个后边跟着一个,一大三小就往马车的方向去。

    在他们还没走过去的时候车厢的帘子就已经被拉开了,然后就见一个半大小子从马车里蹦了出来,再然后一个绝美的少妇也探出了头。

    “嫂子。“王子瑜惊喜的喊了声。

    看了看马车里的卢氏,再看看长得跟大舅哥王伦差不多一样的小白脸样子的半大小子,不用说这肯定是王伦的大儿子王麟。

    名字寓意很好,王家麒麟儿的意思,可是在武元庆听来总觉得好像是亡灵一样。

    幸亏这是在大唐,这样放在后世,这孩子肯定会被同学们起个窟窿啊,鬼娃等不好的外号。

    没准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都会下意识选亡灵一族。

    王伦看到侄子高兴喜欢的不行,王子瑜看到自家大侄子也是高兴的不行,没办法这可是她哥哥的长子,也是他们这一支的嫡长子。

    在王麟喊了一声姑姑后,王子瑜就拉着大侄子的手左看右看的看不够,上次看到王麟的时候还是他很小很小的时候事情,这一晃十年出头了都。

    好么,武家的三个小家伙被王伦拉到了王家的马车里,王家的半大小子则被王子瑜拉到了她的马车上。

    看看王麟那白白嫩嫩比他爹还要像小白脸的样子,再想想大舅哥王伦,武元庆怎么想都觉得奇怪,为毛自己什么时候看到大舅哥的那张脸都觉得是小白脸想揍一拳,而看到侄子王麟的时候却没有这种感觉呢?

    明明王麟比他爹更像小白脸嘛,那么白,那么瘦。

    真是奇怪了。

第六百九十四章 是不是傻() 
武家的宅子样子一点都没变,在下人的细心打理下除了整体有了些历史感外,真的是一点都没变。

    主人住的屋子天天都有人打扫,被褥什么的也都过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晾晒一下,所以屋子里根本没有任何的潮湿发霉那种没有人住造成的不知名原因的味道。

    更别说早在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有送过消息过来,所以在这近一个月里留守的管事每天都在带着丫鬟仆役一遍又一遍的打扫擦抹,然后被褥什么全部换了新的。

    以前旧的留着经常晒那只不过是表示这家还是个正常的家,有个莫名的仪式感,可是真回来住的话,哪怕被褥经常晾晒,经常洗,可是都快二十年了,那些旧的被褥都不知道换了多少被套,里边的填充物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了。

    又怎么可能用的了。

    不过除了被褥枕头这些东西外,其他东西全部没动,国公府用的都是好东西,更别说武家本身就是大唐最大的木材商,房子的建材还有屋子里家具的木材全是用的最最上等的家具,全是好的老物件。

    而且从晋阳离开到长安的时候,武元庆就交代过他们这家里一定给弄好了不要有什么变化,所以这下人们都一直老老实实的执行着武大少爷的命令。

    “哇,这里好美啊,比长安的家还要美,还要大。“当马车到了门口的时候,丫丫同学就迫不及待的从马车上跳下来然后颠颠的就跑进了院子,然后风一般的到处看,一边看一边大呼小叫。

    三丫一听侄女丫丫这么喊,也不装淑女了,不顾老娘的瞪眼威胁,也颠颠从大门风一般的跑了进去。

    她和丫丫一样也是在长安出生的,也完全到过晋阳这边的家,所有的记忆都是爹娘,哥哥姐姐们闲聊时候谈起的那些,然后自己织造的画面。

    “哇,这里也种的有玉米哎,小姑小姑,你快看,这里也有玉米呢,都这么大了可以煮着吃了。“

    王子瑜,大丫,二丫三个人搀着并不用搀的杨氏,襄城和长乐已经从王伦马车里接上了自己的宝贝孩子抱在怀里然后跟着。

    她们虽然在晋阳的时候常常来这个府邸玩,可作为武家媳妇,她们这还是第一次到这里。

    两人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给两个转着小脑袋左看右看的小家伙讲这个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当年你爹,你娘,你姑姑,叔叔他们在这些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儿。

    然后就在他们如逛别人家园子一样在自己家里逛着回想着当年在这里如果的岁月的时候,丫丫和三丫两个疯丫头已经不知道跑哪里了,只听到丫丫那小吃货惦记吃煮玉米的话音。

    “咦,这是在干吗呢,怎么搭木楼呢?“

    走着走着,忽然旁边一个丫鬟的院子里搭建了一多半快要好了的三层木楼吸引了武元庆的注意。

    这都没主家在,怎么还带兴土木呢,难道丫鬟下人已经多到住不下了吗?可是不对啊,要盖宿舍也不应该在这院子中间啊,这能有多宽啊。

    “回大少爷。。。。“管事的急忙准备解释。

    “大哥真傻,这都看不出来,乞巧节快到了,这是乞巧楼,咱们家年年都盖的好不好。“二丫绝美的脸庞上是对大哥的满满嫌弃。

    “额,这乞巧节是你们女孩子过的,又不是男人过的,大哥不知道有什么不对吗,你这嫌弃兮兮的给谁看呢,死丫头。“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

    “可是,我记得在路上的时候大哥答应过到了家后会给丫丫建一个大大的乞巧楼的哦,现在大哥却连乞巧节都给忘了,要是一会丫丫忘掉了煮玉米,想起了乞巧楼,大哥你就等着被烦死吧。“二丫鬼灵精怪的坏笑着说。

    “呀,你个死丫头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武元庆这个气呀,家里这些女人都被惯坏了,没一个省心的的。

    “爹,爹,快来,我要吃煮玉米。“就在武元庆准备好好训一训二丫的时候,丫丫的大喊声传到了他耳朵里。

    “时候还不到,这时候的玉米里都是水,还没实呢,没法吃的。“武元庆狠狠瞪了一眼笑嘻嘻的二丫,一边大声回着话一边往女儿喊话的方向走。

    赶过去后武元庆才发现,原来丫丫和三丫所在的院子竟然就是他以前住的院子,那时候他刚刚得到玉米,土豆这些高产作物的种子的时候就是种在这个院子里的。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院子里种玉米,土豆的习惯竟然被下人们给一直的保持了下来。

    院子中,一半的地里种着玉米,一小半种着土豆,然后还有种着一点花生,还种着辣椒,西红柿,然后也有种着一畦的黄瓜,在靠院墙的位置是种着南瓜,南瓜秧拖的到处都是,有的都拖到墙上了,隐隐约约间墙上都能看到不大不小的南瓜。

    仔细看过后武元庆乐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不但种地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就连种地的比例分布都保留了下来。

    只是,得亏这院子不算大,而且可以人工施肥,否则的话这快二十年中下来这地还不定贫瘠成很忙样儿。

    “这玉米还不太行,要不咱们先别吃煮玉米,等再长长,长好了爹在给你煮玉米。晚上先吃土豆好不好,这土豆虽然还不大呢,但是已经可以吃了,爹亲自给你做青椒炒土豆丝。“武元庆用商量的语气问。

    “行吧。“丫丫想了想同意了老爹的提议,不过光土豆丝可不行:“我还要吃土豆炖牛肉。“

    作为肉食动物,丫丫表达了自己对肉肉的一如既往的诉求。

    “我要吃土豆饼。“见侄女提了自己的诉求,三丫同学也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家大哥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好好好,土豆炖牛肉,土豆饼都有,另外再给你们做土豆块红烧肉,土豆豆角焖面。。。。。“

    反正一样也是做,两样也是做,而且还有厨娘打下手,武元庆干脆叭叭叭自己给加了好几样,全是有土豆的。

    说做就做,武元庆喊上厨娘,让人刨出土豆然后开始麻利的做了起来,结果好不容易费时费力全做好后,武元庆忽然想起来一件让他懵逼的事儿。

    靠,说好的回家一会就去王家看老夫人的,这特么一做饭就一个时辰过去了。

    而且,更靠的是李治晚上会在王府设宴,自己这做毛的饭啊。

    四不四撒啊。

第六百九十五章 承欢膝下() 
武元庆傻乎乎的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做了许多饭菜,做好才发现晚上还有宴请,而且说好的要去看王家老夫人也没去看。

    不过就在武元庆感觉自己傻透了的时候,王子瑜带着丫丫找来了,不但没有数落夫君没有时间概念忘了去看老夫人,而且还对夫君表达了赞许,夸奖了一番。

    然后武元庆发现还是自家媳妇聪明,这本来是脑子犯糊涂搞错搞忘的事情,结果从她嘴里说出来竟然就成了自己的孝心,舟车劳顿辛苦的不行,但是为了去看望老夫人,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做了许多好吃的饭菜想孝敬老夫人,看看,多么朴实无华但又情真意切的孝心啊。

    老夫人知道了还不得感动死啊,至于什么久等了许久的事情还需要在意吗?

    完全不需要。

    吩咐厨娘把自己做的饭菜重新再做一遍后,武元庆和媳妇王子瑜带着女儿丫丫和大舅哥,嫂子,侄子一家子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王家。

    武家的府邸没变,王家的老宅也没什么变化,可能多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重新修缮了什么,不过这些都是小结,整体的来说王家还是那个王家。

    虽然王家也作为五姓七望被皇帝给不停的打压,可是在晋王李治就藩晋阳,而前几年王家的女儿又成了晋王妃以后,王家的日子过得不但没有太坏,甚至还有点比以前更好的趋势。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王家本来就是五姓七望里最靠向皇家的,可晋王妃是王家的女儿这点也不能不算在其中,因为正是有了王氏的女儿成了晋王妃这才让皇帝觉得太原王氏是比较识相的,才降低了对王家的打压力度。

    武元庆他们到了王家后在门口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然,是小辈们出来迎接的,长辈们自持身份是不会做这样迎接小辈的事情的。

    小辈们欢迎的热烈,一来是因为王子瑜是小一辈人里边除了王伦以外的老二,又是女儿里边的老大,而且一向很有威胁,很受弟弟妹妹们尊敬喜欢,所以都是来迎接大姐的,武元庆也算不上是沾媳妇的光。

    武家这些年里只要有什么新鲜玩意出来,总是会记着先给王家这边送一些,这家里上上下下亲近点的就没有没收过武元庆送的东西的。

    这样的大姐夫又怎么会不受喜欢的呢。

    再说了,王家和武家合作做各种的买卖,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