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9部分

梦幻初唐-第9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面都如此操作,两条鱼的腥筋都被去除掉。然后在鱼身上斜切几刀,以便放作料。用温水加入盐、三勒浆把鱼汆去血水。塞上葱丝、姜片、花椒。等到开锅后,大火蒸一刻钟左右就好了。然后把用姜末,香油,醋,盐调的汁浇到鱼身上就大功告成了。

    把鱼蒸上,武元庆接着做了一道糖醋里脊,一道蒜薹炒肉。厨娘也把河螺仔仔细细的清洗干净了。武元庆又做了一道爆炒河螺。本来炒河螺,是应该多放辣椒才会好吃的,可惜,这时候没有辣椒,就算有了辣椒籽还没有种呢,只能用大蒜来代替。

    最后是一道甜汤,鸡蛋醪糟汤。

    离开厨房的时候,武元庆还在想,就做这点吧,晚上吃多了不好。

    吃货的世界啊,四菜一汤还嫌少。

    ;

第十二章 家书献策() 
转眼距离在河边遇见王伦等人已经过了十天时间。

    八卦总是传的最快的,不胫而走,总结的实在是好。十天时间,几乎整个晋阳也就是太原城,都知道了应国公府的小公爷武元庆从不学无术成了才华横溢的大才子。作的诗把薛元敬这样的位列十八学士的人都比下去了。

    大家在谈论咏柳等两首诗作的时候,顺便还讲下王家大小姐被调戏的秘闻,再发出几声意味声长的笑声。

    底层人士则对小公爷亲自下厨做菜,还做的非常的好更感兴趣。糖醋里脊,糖醋丸子,蒜薹炒肉,等等菜肴的名字都被那些武家的下人们和别人吹牛的时候散播了出去。他们说起的时候,常常闭上眼想象一下,到底该是怎样的美味,才能让小公爷这样高贵的人不顾身份的亲自动手。

    这天,武元庆睡到日上三竿,太阳都晒屁股了才起来。穿衣洗漱后,饭也懒得吃,晃晃悠悠出了他的小院。

    来到一个偏厅,就见杨氏请的教书先生正在讲论语。大丫二丫认真的听讲,弟弟武元爽却手撑着头在打瞌睡。先生不时看一眼,却不见说什么,只是流露出朽木不可雕的神色。

    也不怪先生如此,本来武元爽就从来没好好听过他讲课。大多数时候更是跑的不见踪影。即便是杨氏的都管不住,更别说是一个教书先生了。

    武元爽能待在这里打瞌睡,而不是跑出去疯玩祸害别人,都是被武元庆揍了一顿后的结果。

    原来的武元庆别说管自己的弟弟了,他自己甚至更混账。可是既然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武元庆了,他自然要负起作为哥哥的责任。

    虽然不一定要学成什么才子俊杰,但是多读一点书还是好的。武元庆不是一个多么有耐心的人,好好说了几句,见武元爽没怎么听进去,就直接动手了。他也不打头,就是拽着领口,一脚脚往屁股上踹,踹的武元爽鬼哭狼嚎的,把杨氏都给惊动了,杨氏劝阻也不顶用,一直打得武元爽求饶,说会好好听话,才算罢休。

    武元庆这么教育武元爽也算是习惯,前世的他,不是独生子,还有一个小他七岁的妹妹。从小照顾妹妹,看着她长大,让他总觉得有种长兄为父的感觉。妹妹毕竟是个女孩,父母的管教方式和管教他不一样,他从小是被妈妈打着长大的,轮到妹妹,妈妈虽然也打,可却温和好多。很多时候,妹妹不听话,都是说说就算,舍不得动手。往往这时候,武元庆就会很自觉地代劳,也不管爸妈是不是愿意。

    也许是从小被打得多了,武元庆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好孩子,孝敬父母,对同学朋友也非常好。他觉得自己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典范。教育孩子就应该不听话就打。

    这个不知道好坏的理念,武元庆执行的很彻底。他对妹妹是这样的,现在对武元爽他也是这样。幸好,这时候的女孩子教育真的是非常的好,几乎很少有跋扈不堪的女子,大丫二丫更是被杨氏教的知书达理,省了武元庆不少事。

    “咳咳”武元庆站在窗外咳嗽了两声,打瞌睡的武元爽被吵醒,抬头看到是哥哥武元庆,吓得一个激灵,急忙坐好,还不忘擦一下嘴角的口水。

    武元庆丢给他一个恶狠狠地眼神,才满意的踱步走开。

    昏定晨省是这个时代的人侍奉父母的礼节。虽然起的晚了点,都要中午了,可既然起来了,总要到杨氏那露个面才好。

    “阿福,回来了啊,我爹身体怎么样”一进屋,武元庆就见之前被杨氏派去给老爹武士彟送信的钱管家的儿子阿福也在呢。

    “回大少爷的话,老爷的身体很好”阿福施了一礼说道。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

    这时正在看信的杨氏抬起头,看了一眼笑着说道“元庆来了啊,你爹在信里问说起你了”。

    “爹都说我什么”武元庆问。

    阿福见夫人和少爷要谈话,赶忙转身出去了。

    杨氏笑着打趣“我不是把你在梦里遇到仙人传授知识的事情写信告诉你爹了吗,你爹不相信,回信说你肯定是编故事骗人的,还让我不要听信你的鬼话,对你要严加教导,免得你惹是生非”。

    “嘿嘿,老爹懂我啊,竟然知道我会惹是生非”武元庆没有一丝不好意思,颇有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

    杨氏没好气的说“你呀,还笑,知道自己惹是生非就要改改,让你爹少操点心,咱家现在情况不好,皇帝因为太上皇的关系对你爹有很大的芥蒂,你爹在工部的任上过得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说道最后,杨氏的语气低沉,一脸担心。

    “怎么,爹遇到什么难事了吗”武元庆不无担心的问道,便宜老爹可是他以后美好生活的保障,万万不能出问题的。

    杨氏忧心忡忡的说道“因为战马损耗严重的问题,皇帝让户部拨款增加马政投入,扩大马场养马。户部尚书裴矩以国库不充实为由拒绝,还祸水东引,说是因为工部制造的铠甲过重,才导致的战马马蹄受损过快,你爹因为这件事和裴矩在上朝的时候吵了起来。裴矩因为年纪大了,当时就气的昏厥了过去。你爹因此被皇帝斥责。”

    “啊,裴矩老头也太不是东西了吧,这不是坑我爹呢嘛”武元庆这个气啊。

    裴矩,是河东闻喜人,和武家还算是老乡呢,在隋唐两朝都是重臣。不过老家伙现在已经八十岁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贞观元年也就是今年就该病逝了。

    老家伙不会就是因为这次的事情被气死的吧?

    武元庆不无恶意的想到。

    见杨氏一脸担心不断的叹气,武元庆安慰道“母亲不用担心,孩儿有办法帮父亲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父亲非但不会被之罪,弄不好皇帝还会大加封赏呢”。

    “什么,你有办法”杨氏闻言,眼睛一亮,脸上的表情也生动了许多。

    “对啊,孩儿有办法”武元庆笑道。

    杨氏忙问道“什么办法,快和为娘说说”。

    “我们人因为怕脚被划伤,所以创造了鞋子。而现在马蹄损坏,那我们给马也穿上鞋子就好了啊”武元庆笑着说道。

    “什么,给马穿鞋子,你这不是胡闹吗,马怎么能穿鞋子”杨氏听了武元庆的话,大失所望。

    “人能穿鞋子,马怎么就不能穿鞋子了。我们给马做一个铁鞋子穿上,这样马就再也不用担心蹄子会受损了啊”见杨氏还是露出不能相信的神色,武元庆也懒得解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娘,一会我给马穿上鞋子,您就相信我说的了”。

    说完,不等杨氏说话,武元庆叫上门外的阿福跑远了。

    武家有自己的铁匠铺子,到了铺子,阿福叫来铁匠铺的首席铁匠老李头。武元庆画了一张简易图纸。画的不怎么样,不过李老头还是迅速理解了大少爷的意思。

    武元庆让阿福把自己骑得那匹马拴住,蹄子绑在一个木桩子上,量了一下马蹄的尺寸。

    李老头,按尺寸找了四根铁条,放火上烧红后,把铁条打成了不厚的铁片,然后再次烧红,接着将其锤打成半月状的马蹄样式。然后每个铁片上按位置冲出四个孔洞。接着又打了合乎尺寸的十六根铁钉。

    等李老头做好了,武元庆亲自动手给马钉马掌。后世他小的时候姥爷家就有骡子,姥爷牵着骡子去钉马掌的时候,他跟着去看过两次,有经验。

    没实际操作过还是不行,这不武元庆钉马掌的时候就差点被马给蹬在脸上,还好阿福眼疾手快,一把拉开了他。

    有了这个意外阿福说什么都不敢让武元庆动手了。没办法,只能让阿福来操作,武元庆在旁边指导。

    马掌钉好后,武元庆骑着马试了试,别说,有了马掌就是不一样,铁蹄踩在石板地上嘚嘚嘚清脆悦耳。

    武元庆没想着去试试好不好使,没那个必要,后世的经验已经证明了,马蹄铁是完全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在让老李头又多打造了两副马蹄铁后,武元庆带着阿福和老李头回到了家。牵着马直接来到了杨氏的院子。

    “母亲,给马穿的鞋子孩儿已经做好了”一见到杨氏武元庆就忙拿出马蹄铁给她看。

    杨氏见所谓的给马穿的鞋子就是一个弯弯的铁片片,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武元庆一看,得,这还是不相信啊。来吧,咱还是实验一下好了。

    让阿福找了碎石,钉子,破铁片什么的,然后把护卫们的兵器也散乱的扔到院子当中。

    武元庆翻身上了自己的宝马,一甩马鞭,马驮着武元庆就开始奔跑起来。然后就听着马蹄踩在铁钉,铁片兵器上丁铃当啷响成了一片。

    来回跑了十来趟,武元庆才勒马停了下来。牵着马来到杨氏的面前,就见杨氏激动的眼都红了。一点也没了国公夫人的样子。

    查看了马蹄完好无损后,杨氏下了封口令,不允许任何知道此事的人外泄。武元庆其实不怎么担心外泄的事情,因为整件事情知道具体细节的人只有他,阿福,老李头,然后就是杨氏了。

    杨氏对于此事非常看重,更担心夫君武士彟在朝中的处境,写了封信交给阿福,就让他带着老李头加急出发奔往长安,午饭都没让吃。

第十三章 扑克及西游() 
阿福走了以后,杨氏对武元庆一顿好夸,武元庆嘴上谦虚,心里还是很享受的。

    吃过午饭,武元爽和大丫二丫三个围住武元庆,嚷嚷着要大哥带他们出去玩。可惜武元庆是个宅男,不喜欢出去乱跑。属于那种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类型的。刚穿越过来的那几天,由于新鲜还能出去转转,现在嘛,让他出去玩还不如杀了他呢。

    可三个小家伙却都是闲不住的类型,让他们安安稳稳待着,同样不如杀了他们呢。被烦的没辙了,武元庆只好找来硬点的纸,裁了五十四张三寸长一寸半宽的纸片。然后开始往上边画东西。

    他在做扑克牌。很快,扑克牌做好了。武元庆又花了半天功夫交武元爽他们怎么认牌,怎么玩牌。中间,又顺便把阿拉伯数字一到十给他们讲了下。

    从古到今,对于玩的东西人们永远都要比正经学习的东西学得快。这不,很快的三个小家伙就学会了规则。

    这也是因为武元庆自己会的玩法就不多,大都是简单的。而他这次教的又是他会的里边最简单的一种。争上游,这算是武元庆开始会玩扑克以来,除了两个人玩的赶骆驼也叫拉火车以外最先学会的一种玩法。

    玩法很简单。除了大小鬼,里边三是最大的,其次是二,再其次是,一直到最小的4,两张一样的牌也可以出,三张及以上的牌连着就可以出。然后三张一样的牌就是炸弹,而两个四,则要比炸弹厉害,叫做起,意思就能拆掉炸弹,但是如果是三个四作为炸弹用的话,就要比其他任何炸弹小。四张一样的牌叫做轰,三张四要比轰厉害,同样四张四的话则是轰里边最小的。

    学会了规则,兄妹四个你一张我一张的开始拿牌。二丫人小手也拿不住牌,就见她把相同的或者能连在一起的牌一摞一摞的摆在自己的面前。

    拿完了牌,就该出牌了,谁拿红桃三谁就先走。

    武元爽先出牌,直接就扔出一对四,一看就是没有好好理解规则的人。武元庆见一对四出来了,心底也踏实了。因为他手上还有一张四,也就是说能比炸弹厉害的起,算是没有了。

    第二个该轮到大丫出牌了,她扔出一对九,武元庆接着扔出一对十。二丫一摞一摞的翻看自己的牌,都翻遍了也没发现自己有更大的对子,又看了看自己的两个炸弹,想了一下,舍不得出。

    二丫不出牌,又轮到武元爽了,他也没了更大的对子,直接就扔出了三张嘴里还大喊一声“炸弹”。

    把没出一张牌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