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97部分

梦幻初唐-第97部分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要说起来,王通的学生在朝为官的还有不少,像薛收,温彦博这两人不但是王通的学生还是河东人。

    但很可惜的是,薛收的侄子是薛元敬,他和温彦博都和武元庆有大仇。

    派去求亲的人已经走了一个月的时间,到了晋阳也有小二十天了,却没有什么进展。

    期间,派去晋阳的人有信件送到武元庆手上,说杜淹的书信王家收了,但媒婆却被拒之门外了。

    后来武元庆收到王伦的书信才知道,王家对于武元庆求亲的事情内部有不同的意见。

    族长王绩,也就是王伦兄妹的叔叔,是持赞成意见的,而且对武元庆赞赏有加。

    但王家的老夫人却是坚决不同意的,因为老夫人中意的是她娘家子侄,范阳卢家的卢勇。

    尤其是武元庆和卢勇有过多次冲突,老夫人更是看他不顺眼。

    知道老夫人横加阻挠,武元庆都准备到王家抢亲去了,没想到这天从晋阳有书信送来,还是让武元庆心花怒放的好消息。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简单粗暴() 
时间回溯到五天前。

    太原王家。

    喋喋不休的争论已经好多天了,王家各房各枝的人都显得有些精疲力竭。

    但事关王子瑜的亲事却由不得众人不慎重。尤其是在家中老夫人和族长意见相左的时候,各房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王家的嫡女,王子瑜的婚事不能儿戏,更不能当成普通婚事来论,结亲的对象必然是要对王家有好处才行。

    政治联姻或者家族联姻是绝对跑不掉的。

    但令人纠结的是无论是和武家结亲还是和范阳卢家结亲,对于王家都有莫大的好处。

    一个是朝廷新贵,应国公的长子武元庆,一个是范阳卢氏的嫡子卢勇。

    单论背景,武家肯定是比不上范阳卢家的。

    但要说到具体结亲的人,卢家的卢勇却又比不上武家的武元庆。

    武元庆刚刚新封了武功侯,还成了从四品的司农少卿,加之和太子关系莫逆,前途必然一片光明,未来封公拜相几乎是铁定的事情。

    而吕勇呢,至今仍是白身,论官职爵位和武元庆没有一点可比性,论才学和武元庆也相差甚远,还被武元庆耍了一次又一次。

    所以难坏了王家诸房,有人赞同和武家结亲,因为武元庆前程远大,对王家大有好处。

    有人赞成和卢家结亲,因为卢家背景更为深厚,而且卢家在朝中的重臣也很多,而且王家和卢家一直以来就有联姻,这是传统。

    这些人所思所想都是从利益方面出发的。

    反倒是族长王绩和老夫人想的比较简单。

    王绩当过官,但是他自己觉得不太适合当官于是给辞了。

    王绩当不成好官,却是个好的诗人。他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

    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绩喜欢作诗,也精于作诗,而恰恰武元庆的诗作也都极为的好,很受他的喜欢。

    武元庆的诗作是剽窃的,但王绩不知道,他就认为武元庆有才学,诗词写的好,他很喜欢,爱屋及乌,于是王绩对武元庆也就极为的欣赏和喜爱。

    这么一个诗词俱佳的才子要和自己侄女结亲,王绩既然是乐意之至的。

    而王家老夫人呢,她也没想太多的利益好处,就是觉得自己是卢家的女儿,就应该为卢家人着想。

    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但王家和卢家结亲又不会影响王家的利益。

    既然没什么不好的影响,那卢家的子侄想要娶自己的亲孙女,亲上加亲,怎么就不行。

    “母亲,那武家的媒婆又在门外求见,要不要让她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小声问道。

    “让她走,你去告诉她,就说我王家的女儿是不会嫁给武家的”满头银发的老夫人把手中的拐杖用力杵着地说道。

    “让她进来”坐在下首的王绩也开口了。

    妇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知道该听谁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让她进来到偏厅等着,你再把其他几房的叫过来”在老夫人怒视下,王绩缩了缩脖子说道。

    “绩儿,你是不是非要忤逆为娘,把为娘气死才甘心啊”老夫人气冲冲的道。

    “娘,这怎么是孩儿忤逆呢,孩儿不也是为了子瑜好啊。大哥早逝,嫂嫂悲伤过度,没过两年也撒手人寰,留下这两个小的,我这做叔父的不照顾谁照顾,现在子瑜年岁大了,该成亲了,我不得帮她选个好点的夫婿啊”王绩无奈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老身就不是为了子瑜好了,老身就是在害自己的亲孙女了。”老夫人眼睛一瞪,厉声道。

    “不是,孩儿哪敢啊,孩儿就是觉得武元庆比小勇要更适合一点,而且子瑜那孩子也对武元庆有意,您说这俩孩子两情相悦多好的事啊,咱就成全他们好了”别看已经是族长了,王绩还是很怕老娘的,见老娘生气了赶紧赔笑。

    “武家那小子哪儿好了,整天惹是生非,在晋阳惹事也就罢了,当了长安也不消停。你再看看小勇,做事稳重,对人彬彬有礼,哪是武家小子可以比的。再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哪儿轮到他们自己做主了。”老夫人说到武元庆就顶顶瞧不上眼,说道卢勇就眉开眼笑的直夸。

    “就是,母亲大人说的一点没错,二哥你还是听母亲的话,让子瑜嫁给小勇吧”这时其他几房的人也都到了,听到老夫人的话,三房的人就忍不住插嘴了。

    “三哥,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小勇虽然稳重,但能力却比武元庆差远了,不然也不会输给人家一千贯,最后还要咱们家给他出钱把顶账的玉佩赎回来”反对的是四房的。

    这些人一来,你一言我一语又开始吵吵开了。

    而王子瑜这时候正在自己的闺房里看着一封信发呆呢。

    信是武元庆写的,内容其实是一首情诗,也是明志诗,是北宋词人李之仪写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卿住长江尾。日日思卿不见卿,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卿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品味着词中浓浓的,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意,多日来闷闷不乐的王子瑜嘴角悄悄露出了一丝笑颜。

    这封信收到已经好多天了,每次打开看到信上的词,以及那歪歪扭扭的毛笔字,王子瑜才会有片刻的好心情。

    “小姐,小姐,媒婆又来了“王子瑜的贴身丫鬟跑了进来。

    王子瑜叠起信收到梳妆盒里,抬头问道:“是祖母让进来的吗?”

    丫鬟摇头:“不是,是老爷让的,现在老夫人和几位老爷又争吵起来了”。

    连日的争吵已经把王子瑜烦透了,尤其是这些人从来没有问过她自己的意思。

    现在听丫鬟说又吵起来了,王子瑜终于决定不再沉默,不再等下去。

    王子瑜平日里静静的,风轻云淡,做起事来却很直接,甚至是简单粗暴。

    从闺房出来直奔大厅,当厅中众人都停下来看向她的时候,王子瑜只说了一句话:“我和他早已私定终身,这辈子要么死要么非他不嫁。”

    厅中死寂。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怎么办() 
王家人都傻眼了,这样强势的王子瑜他们还从来没见到过。

    “我和他早已私定终身,这辈子要么死要么非他不嫁。

    这话倒是斩钉截铁,气势很足,也的确是吓到了人,但这也说的太糙了吧,哪像个大家闺秀能说出来的话呀,更别说还是耕读传家贵为当朝顶级门阀太原王氏养出来的千金嫡亲小姐。

    而且,私定终身,这信息量也太大了吧。

    一般来说,私定终身那可不是说男女双方发个誓,说个什么非你不嫁非你不娶就算的。

    按照自古以来的经验之谈,敢说是私定终身的那都是有了夫妻之实的。

    所以王家的人一听到私定终身四个字,直接死寂。

    王子瑜说完扭头就走了,然后老夫人,王绩还有其他几房的一脸懵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咳咳,我看那武元庆也不错,算是子瑜的良配”刚才还激烈反对的三房转变了话头。

    “对对,就听二哥的吧”其他反对的人纷纷说道。

    老夫人看着瞬间一边倒的众人,脸色灰白的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让孙女嫁给娘家子侄的话来,只能唉一声深深叹了口气。

    王家主事的人达成了一致,亲事自然很快就定了下来。

    当然,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自然不是说就凭王子瑜那一番话的。

    如果和武家结亲对王家没有好处,或者说武家就是个一般人家,王子瑜要敢这么说,这些人肯定会立马找人来给她验身,看看是不是已经失贞了,如果失贞那事情还有点难办,如果没有失贞,那就算王子瑜立刻要自杀,这些反对的人也绝对是宁愿看着她去死,也不会同意她嫁给武家。

    这些反对的人从来没有征求过王子瑜的意见,问问她喜欢嫁给谁,只为了家族的利益,是不会在这种联姻大事上和她谈什么亲情的。

    之所以王子瑜这一番话说罢这亲事就没人再反对,还是因为武家背景很深,武元庆前途光明,和武家结亲是有好处的,再加上本身支持和武家结亲的人就有不少,连族长都赞成的。

    在这么一个前提下,王子瑜说的这句话才算有了用武之地,才算是个有分量的筹码,才能算是威胁,让那些反对的人连验身都不提,就直接同意了亲事。

    不管怎么样,亲事终于是定了下来,有了一个好的结果。

    。。。。。。。。。。。。。。。。。。。

    冬日的阳光不像夏天那么炽烈,泛着白暖暖的当空照在大地上。

    武功侯府还在修建,整个就是一工地,没法住人。

    离侯府不远的地方,一个不大的院落,只有前后两进院子,这就是武元庆兄妹几个的下榻之地。

    今天天气不错,有太阳照着非但不冷,穿着厚厚的裘衣还有点热。

    在院子里摆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案板,案板上放着一堆白菜叶子。

    脱了裘衣,只着白色里衣的武元庆挥舞着两把大菜刀上下翻飞,“当当当”,正在剁着案板上的菜叶子。

    剁一会,看着碎的差不多的时候,两把菜刀噌噌将菜叶子拢到一块翻一下,然后接着当当当开剁。

    剁好了,就放到一个浅口盘子中,然后再从一旁拿一些叶子接着剁。

    一旁的空地上,大丫二丫两个小丫头一人端着一个放在碎菜沫的盘子,嘴里“唧唧啾啾”的叫着,在两个小丫头四周散布着几十只有着黄黄绒毛的小鸡仔。

    这些小鸡都是刚出壳不久的,毛茸茸小小的,看着萌萌哒非常可爱好玩,两个小丫头一叫,小鸡就摇摇晃晃的跑到她们脚边,围着打转,然后两个小丫头手里抓着菜沫就开始喂食,一旁的鸡妈妈也跟着跑过来啄食。

    武元爽则在一边远远的看着,不敢靠近。因为他一靠近,那母鸡就会支楞起翅膀,一副扑上去啄人的架势。这人要长得不好看了,连鸡都不待见,要不怎么说从古到今都是看脸的时代呢。

    两个小丫头喂着一群可爱的小鸡乐的格格格娇笑,却累惨了武元庆这个大哥,剁菜剁的胳膊发酸,腰也发困。

    又剁了一盘后,武元庆终于剁不动了,停了下来走到屋前台阶上准备休息一会。

    见大哥要坐下休息,大丫二丫赶紧小心的把围着的小鸡赶开,然后小跑两步到屋里拿出来四个坐垫,摆在了台阶上。

    坐垫是用碎布缝制,花花绿绿的还挺好看。武元庆坐到中间的坐垫上,然后大丫二丫也挨着大哥坐了下来,武元爽也走过去坐到了另一边。

    兄妹四个排排坐,你挨着我,我靠着你,然后齐齐微仰着脸晒着太阳,感受着太阳在冬日里带给人的温暖。

    被太阳光照的眯起了眼睛的大丫,睫毛眨眨,扭头看了看大哥说道:“大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想回家了啊,在这里不好吗?有小鸡小鸭陪你们玩,外边不远处又有小溪可以滑冰,还可以砸开冰层钓鱼,再远点还可以上山上打猎,不比长安有意思啊”武元庆扭头笑着问。

    “不是,我就是。。。”

    没等大丫说完,武元庆就笑着说道:“哦,看来大丫是想母亲了对不对?二丫,你想不想母亲啊”。

    “想”二丫眨巴着大眼睛脆生生的点头。

    “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