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将魂歌 >

第101部分

大秦将魂歌-第101部分

小说: 大秦将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中惊慌失措的蒙豹,此刻终于完全回过神来,对率领赵军的扈辙,恨得可是咬牙切齿。

    “蒙虎,你说呢?”

    蒙恬骑在马上,目光越过邯郸城头,落在邯郸城内高耸华丽的王宫之上。

    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常年征战的人们,内心对于鲜血,有天然的渴望。对敌人的残忍,已经融入了战国人的基因。

    蒙虎率领亲兵下马步战,亲自与赵人面对面交锋。从赵人的眼神里,蒙虎可以看到恐惧,却没有看到丝毫屈服。

    赵人的骨子里,流淌着武勇的精神,只是自武灵王饿死沙丘宫后,赵国朝堂,不断地浪费着赵人血液里的武勇。

    赵国的国君,居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一代不如一代。国家中枢的运转,没有固定清晰的战略,陷入了混乱之中。

    每当出现国运拐点的时候,赵国国君,几乎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将军,赵军失败,在于没有英明的国君在位。内心深处,赵人对我秦国,并不服气。以杀戮彻底击溃赵人的心理防线,使赵人对秦国再没有反抗之心,如果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蒙虎赞成对赵人的杀戮。”

    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始终是一个难题。蒙虎感受到了赵人对秦国的恨意,不由得有些惧意。

    将能反抗的人,尽数杀掉,蒙虎的心中,升起了这样的念头。

    手下将军们冷冽的目光,让蒙恬感受到了战国的残酷。

    武安君白起带兵的时候,每战必大量坑杀敌军降卒,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争取军功,但就白起而言,又何尝不是刻意营造恐惧。

    让敌人听到白起的名字,就两腿打颤,仿佛阴风阵阵,未战先怯。

    战神的名字,往往敌人的鲜血铸就。

    如果按蒙虎的想法,嬴政真的大肆杀掉六国的贵族后裔,秦末的农民起义,想必也不会形成燎原之火的规模。

    “你们听说过惺惺相惜吗?”

    暮色缓缓降临,蒙恬拨马向着军营走去,莫名其妙的开口问道。

    “惺惺相惜?就是对手之间,相互尊敬的意思?”

    蒙豹摸着脑袋,试探着回答道。

    骆甲、李必读书读得少,对读书也不感兴趣,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弄不明白,蒙恬到底想表达什么。

    “你说的只是其中一方面,在我看来,惺惺相惜,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敌人表示尊敬。如果敌人还活着,越是值得惺惺相惜的人,对我军的伤害就越大。”

    蒙恬的目光,借着秦军军营的火把,看见了扈辙的首级。敌军主将的脑袋,在秦军眼里,可是代表着爵位和土地。斩首一级,可以升爵一级,可若是斩杀敌军大将,那可就不是升一级爵位的事了。

    战后,军法官记录军功的时候,敌军大将的首级,总能获得特别的对待。当然,斩杀敌军大将的士兵,也能获得优待,可以预见,从此大好的前途等着他们。秦军的军功爵制度,对那些习惯风花雪月的贵族子弟而言,也许不那么美妙,少了些温文尔雅。可对没有多少上升途径的底层百姓而言,即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给了黔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像后世的高考制度一样。

    “越是值得你惺惺相惜的对手,对他最好的方式,就是打败他,然后再展现你的惺惺相惜。你们要记住,有时候,活人比死人还要管用。作为带兵的人,不管是杀戮,还是宽大,都要记住自己心中真正的目标。”

    蒙恬突然勒住战马,回过头来,伸手指着邯郸城头,缓缓开口说道:

    “那里就是我心中的目标!”

第182章 邯郸最后的日子(一)() 
“我军不留俘虏,一个都不留!”

    邯郸城下,扈辙战败,向南逃窜的士卒,满以为会顺利投奔李牧的大军,可现实却很残酷。

    南逃的赵军士兵,刚好遇上了桓龁、李信的车骑部队,而桓龁没有留俘虏的习惯。

    赵军的散兵游勇,不幸遇上秦军有名的车骑将领,结果可想而知。

    身为王翦麾下最勇猛的车骑将领,桓龁一直以白起为偶像,他率领的部队,最为嗜杀。

    “李信,你怎么闷闷不乐,苦拉着脸?”

    桓龁擦拭着青铜剑上的鲜血,热乎乎的,带着温度,令人倍感愉悦。

    李信已经过了三十,人到中年,年纪也不小了。古人云,三十而立,成家立业。从军多年,李信处的位置,不能算失败,可是比起李信心中的目标来,尚有一些一些距离。

    “桓龁,你这样猎杀这些散兵游勇,有什么用?”

    李信白了桓龁一眼,心说,此次奔袭邯郸,军中以你为主,我当然不高兴了。不过,李信已经不再年轻了,肯定不会说得如此直白。

    “我审问了这些士卒,他们属于扈辙麾下,在邯郸城下,败在蒙恬手里。如果我军去晚了,可就赶不上邯郸的大戏了······”

    李信没有理会桓龁的杀人游戏,显得有些索然无味,而是凝神望着邯郸的方向,心下感叹:当年在他手下学剑的小子,如今已经独当一面,率领秦军,从北到南,几乎打了赵国一个对穿。

    这样想着,李信的内心,变得更加的迫切。

    “邯郸,赵国的首都,哪有那么好攻下的。”

    桓龁收好手上的宝剑,别在腰间,撇了撇嘴:“就让蒙恬先去碰碰这个硬骨头,碰得头破血流才好!”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敢怠慢,猎杀游戏完成后,桓龁立即传令,秦军车骑部队,马不停蹄,加速赶往邯郸。

    王翦率军攻伐东周国的时候,桓龁曾在王翦帐下见过蒙恬。那时,对这个单独领军攻打楚国人的年轻人,桓龁心中并不以为然。

    多年过去了,得知蒙恬得到机会,加入了赵国战场,甚至打到了邯郸城下。桓龁的心中,带着别样的心绪,复杂莫名。

    王翦军中,人人都说桓龁敢冲敢打,可跟蒙恬一路冲到邯郸城下相比,桓龁过去的那些战绩,似乎显得有些萤火与浩浩明月之光了。

    “桓龁、李信率军快赶到邯郸啦?”

    得到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正在巡视邯郸城墙的蒙恬,既有些惊讶,又有些释然。

    王翦这老滑头,果然猜中了蒙恬的想法。

    “也好,人多力量大,有桓龁、李信率军牵制,我军在邯郸城下,才会更加安全。”

    虽然战胜了扈辙,但蒙恬丝毫不敢大意,毕竟麾下的秦军,数量不多。邯郸城内的赵军,如果轮番前来挑战骚扰,蒙恬也吃不住。

    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在冷兵器时代,想要攻下坚城,着实不容易。何况战国时代的邯郸,可是东方有名的坚城。

    “攻城器械打造得怎么样了?”

    打量着邯郸高耸的城墙,目测超过了四丈。城墙上的赵军士卒,没有打过仗,可若是守城,只要有将领指挥得当,未尝不会发挥出战斗力来。

    “按将军的吩咐,我军正全力打造工程的云梯、巢车、投石器等。”

    蒙虎的目光,久久没有离开邯郸的城墙,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那是秦军攻打邯郸的时候留下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完全褪去。

    “将军真的要强攻邯郸?”

    “城池可不会如女闾中的妓女,主动宽衣解带。哪怕就是妓女,想要让她脱衣,少不得付出一些金钱。”

    俾斯麦那句话说得好,对于分裂得太久的国度而言,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只有靠着铁和血。赵人可不是早已丧失了尚武精神的齐国人,绝不会因为秦军兵临城下,就会兵莫敢革者,开城投降。

    “可我军毕竟人少,强攻邯郸的话,就算勉强能攻进去,只怕会伤亡惨重啊?!”

    “嘿嘿,连强攻的架势都不做出来的话,又怎么能打下邯郸呢!”

    蒙恬的嘴角,露出隐秘的微笑。欣赏着落日余晖下的邯郸城,昏黄的阳光下,邯郸城披上了一层金纱,城内的王宫豪宅,若隐若现,宛若一位玉体横陈的美丽贵妇。

    蒙恬在城外看风景,王宫的高台之上,赵迁同样举目眺望着城外的秦军军营。

    那年轻的秦将,多次围绕着邯郸城墙,来来回回的打量,时而停下来指指点点。秦人口里谈论的,赵人不用猜想也能知晓。

    秦军正在研究怎么攻破邯郸城。

    “可恶,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能打仗的将军!”

    赵迁一拳砸在精雕制成的木栏上,紧紧的咬住了嘴唇。

    他曾安排王宫卫士,择机偷袭城外的蒙恬,可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卫士,出城之后的表演,让人大跌眼镜,就像动物园的狮子,突然回到了东非大草原一般。

    以数倍于蒙恬的人马,面对蒙恬率领亲兵的冲击,不到一个回合,这些王宫卫士就败得溃不成军。

    “大王,天色不早了,外面天气凉,还是快快回寝宫歇息着吧?”

    暮色降临,一个年轻的宫女,手里提着铜灯,前来劝说年轻的国君。

    “阿嚏,你一说,寡人还真感到有些冷了。”

    赵迁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沉默良久,终于回过头来。

    秦军驻扎在城外,就在赵迁的眼皮子底下,他实在坐卧不安。每天一睁眼,看见秦军黑压压的军营一片,赵迁就心神恍惚,仿佛感受到了死神的降临。

    赵国的国君,似乎不太擅长隐藏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惊慌,都赤裸裸的写在脸上。

    “大王,你干什么?”

    宫女提灯走在赵迁前面,进入一处回廊的时候,赵迁突然从后面抓住了宫女的脖子。

    “干什么?寡人还能干什么······”

    赵迁左手一把将宫女按在宫墙之上,右手撤掉她的下裳,好在下面是开档的,不需要花费多少功夫。

    “大王——嗯——”

    宫女怀着美好的憧憬,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即便秦军兵临城下,可在这王宫之中,赵迁仍然是最有权势的男人。

    “大王——你——不要——”

    赵迁的双手,用力的扼紧了宫女的脖子。赵迁年轻英俊的脸庞,瞬间变得无比的恐怖,脸上洋溢着一种别样的快感······

第183章 邯郸最后的日子(二)() 
“你听说了吗?大王又掐死了一个宫女?”

    “小点声,你还想不想活了?大王这段日子阴晴不定,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拿宫女宦官撒气,想活得久一点,就不要乱嚼舌头!”

    赵国王宫中,宫女宦官们一个个小心翼翼,来往行走,低垂着脑袋,尖着耳朵,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平常的时候,听见国君的声音,年轻的宫女们,宁愿绕着路,也要低垂着胸口,到国君面前露个脸面。现在,亲眼见到受到临幸的宫女的惨样,宫女们远远的见到赵迁的身影,有意无意的躲得远远的。

    跟得到雨露比起来,以性命为赌注,代价实在是太过高昂了。

    “司马尚挡不住秦军,让秦军打到了邯郸城下,也就算了。可李牧呢,以前在代地打匈奴人的时候,不是很厉害吗?”

    王宫大殿,赵迁踱着脚步,脸色惶恐不安,语气不善:“李牧率军赶赴前线的时候,要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不得掣肘。现在秦军南边的大军,也赶到了邯郸城下,寡人连李牧的影子都没见到?!”

    大殿之上,郭开的眼光,望着头上的穹顶,不发一言。

    赵葱低垂着脑袋,陷入了沉默之中,任由赵迁口诛笔伐。况且,赵迁指责的对象不是他赵葱,而是掌管赵国军队的武安君李牧。

    武安君,以武安国的意思。但逢封武安君的人物,无不属于各国顶尖的军事将领。武安君的名号,曾经属于白起,而赵国给了李牧武安君的名号,不知是想李牧成为赵国的白起,还是预料到了李牧的结局。

    前一日的日暮时分,秦军的车骑部队,在桓龁、李信率领下,终于赶到了邯郸城下。只是,桓龁将军营扎在了邯郸南门的方向,并没有选择前来与蒙恬会师。

    按照秦军军法,爵位低的人服从爵位高的人。桓龁的爵位为左庶长,可蒙恬的爵位已经升到了右庶长,比桓龁还高一级。

    桓龁不愿意与蒙恬的秦军汇合,也就不奇怪了。

    一早醒来,赵迁惊讶的发现,邯郸南北两个方向,都出现了秦军的大营。南边的秦军,明显是从王翦的大军中分出来的。

    联想到近日邯郸城的传闻,说李牧私下里对赵迁继承王位很不满,打算将军队带往北方的代地,拥护公子嘉为代王。

    邯郸的赵迁,则任其自生自灭。

    “公子嘉呢?”

    赵迁骂得累了,从战战兢兢的宫女手中取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